音乐教学中如何发挥小学生主动性_第1页
音乐教学中如何发挥小学生主动性_第2页
音乐教学中如何发挥小学生主动性_第3页
音乐教学中如何发挥小学生主动性_第4页
音乐教学中如何发挥小学生主动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音乐教学中如何发挥小学生主动性 湖北省郧县青山镇九年一贯制学校 张兴霞 摘要:新课标下的小学音乐教学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把素质教育落实到音乐教学中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 主观能动性 创新精神 音乐课堂早已告别了“一支粉笔,一台琴”的模式,音乐教育的目标已经不仅仅是学生能唱几首歌、会跳几个舞,而是为了使今后的公民能在多元化的地球村中生存和发展做准备,更是他们自我素质的提高。我们经常发现有些老师在音乐课中热情高涨,使出浑身解数试图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但结果仍是死气沉沉,不尽人意。课后反思中分析其原因: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不情愿被老师牵着鼻子走。显然

2、,以前的这种教学方式已经严重地违背了教学规律,极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然而,如何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 教学观念的转变 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更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在音乐教学中,音乐教育工作者应以学生为本,站在小学生的角度,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改革传统的唱歌课、音乐知识传授课和思想品德教育课。创造性地、灵活地使用教材,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或促进者。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建立新型的学习方式。 那么,学生的心理需求是什么呢?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学生喜欢活动性强

3、、趣味性、游戏性强,具有竞争性、研究性、挑战性,能参与评判的音乐课内、外教学活动。如低段学生爱唱、爱跳、爱表演,喜欢与人比高低;喜欢比比划划、敲敲打打;喜欢听故事、讲故事,乐于用夸张的表情和动作渲染;喜欢童话和课本剧的表演,乐意跟动物对话,表达自己的想法;喜欢当干部,当老师并希望老师像他们一样听从指挥,服从安排,同唱同跳同奏;特别好奇,具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喜欢听表扬,得到老师的鼓励和奖品等等。高段的学生喜欢听音乐,崇尚时尚,乐意学唱自己喜欢的歌曲;喜欢课外活动,乐意在赛歌、赛舞和演奏比赛中展示自己的才华,得到同学的认可;乐意收集资料,在辩论中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喜欢具有挑战性的学习方式,

4、如自主学习;乐意得到老师中肯的表演和鼓励等等。因此,音乐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教学活动,以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引领学生走进音乐艺术的王国,领悟音乐艺术的魅力。 二、让学生想“唱”,体验音乐的情感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只有让学生拥有丰富的音乐体验,才能使他们发自内心地热爱音乐,更积极地去接触、创造音乐,获得审美满足,促进其个性和谐发展,以宽容与慈爱的情怀融入世界,拥抱世界。 1、 品味歌曲。学会歌不等于会唱歌。教师要从艺术角度去追求歌曲的内涵。如小雨沙沙中的“小雨,小雨,沙沙纱,沙沙纱”一句,要让学生想象天下小雨时的轻盈、浪漫,可结合音像,让学生先体验春天细雨绵

5、绵,万物苏醒的大自然景观。最后一句“哎呀呀,我要长大!”要唱出种子迫不及待破土而出,去享受大自然,服从大自然的感情。应该说,任何一首歌曲自有其情感立足点,教师要抓住歌曲的关键,多让学生进行体验、对比,通过速度、音色、轻重缓急,让学生真正进入歌曲的内脏,然后品味歌曲的意境,达到举一反三。 2、吟唱片段。乐曲精彩片段的吟唱对学生理解乐意是很有帮助的,如果只是教师的一味解说,学生会很乏味。如欣赏二胡曲赛马,教师边让学生欣赏,边说:“在辽阔的大草原上,勇士骑着骏马”不管老师的语言有多么生动,表情多么投入,学生的体验始终是乏味的。这时可以采用先让学生听(可边听边做动作),然后让学生吟唱“3 6.5 .3

6、5.6 1 26 -5 .32.3 6 53 -”,这一句是赛马中最有歌唱性的,旋律性很强,学生能学会。经过听、唱之后,学生的脑海中会浮现出一幅“万马奔腾”的画面。 三、使学生想“念”,放飞想象的翅膀 1、念歌词。歌词是歌曲的半边天,学生拿到一首歌,最先映入眼帘的是歌词。歌词是“曲眼”,是表达歌曲意境的直接代言人,其含蓄、押韵、诗歌般的“体态”是教师进行创造性教学的切入点。让学生反复吟诵,或自由读,或按节奏读,总能让学生产生联想。一首关山月会让学生想起凄凉、哀怨;一曲念故乡会让学生产生思乡之情。数蛤蟆一曲可以让学生自读歌词,用“一只蛤蟆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为本句以此类推“十只蛤蟆十张嘴,二

7、十只眼睛四十条腿”,是不是很有趣?既可以增强学生的数学反应能力,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一举多得。 2、读音乐家的故事。各个时代的音乐家其背景是不同的,但他们的共同特点是热爱音乐,用心去体验,去创造音乐,为人类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食粮。经常读音乐家的故事既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结,更重要的也许是品味音乐家的成才之路,然后让自己努力勤奋,温前人的“苦境”,创甜蜜的生活。听了“瞎子阿炳”的故事,学生会对当时的社会产生厌恶之情,同时会对阿炳的坚强而感动;当听了贝多芬在身体残疾之后的伟大创作,学生会对其“活着就为了音乐”的豪言壮语而倾倒。音乐家的社会责任感对学生会产生“榜样陶冶”,这些学生创造性意识培养

8、的最佳途径。 3、看插图,想象音乐。音乐教材中丰富的图片,是创造意识培养的素材库,在这里给学生提供了想象的依据。渔舟唱晚中的四幅图,每一幅都那么精彩。“夕阳西下,渔舟晚归”描绘了夕阳余晖尽染碧波涟漪的湖面,微风轻拂缓缓移动的渔舟之晚景,抒发了作者对湖滨晚景赞赏的情怀。如此美景结合音乐,学生怎能不对音乐家的伟大创作与浪漫、丰富的想象力而为之击节。 四、立足音乐课本拓展延伸课本教学 拓展延伸是针对教材的和课堂教学而言的,离开了教材就无所谓课内外衔接,也就谈不上课内外延伸。叶圣陶先生曾把教材定论为“例子”既然是例子,教师就必须用好。音乐课外延伸必须建立在用好教材的基础上。那么,教师该确定什么样的延伸

9、角度?又该向哪个方面延伸?“由此及彼,触类旁通”中的“此”与“彼”又是什么呢?关键在于教师在钻研教材过程中要精心选点、设点,使要拓展的面与课本有机地联系起来,以及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实施。 例如:在指导学生聆听三只小猪、快乐的小熊猫时,教师就可以选择以小猪、小熊猫为题材的其他艺术作品为欣赏教材,如舞蹈的、绘画的、影视动画片等等。让学生在这些视觉艺术中,感受动物的各种形象、神态,然后,再与音乐相对照,感受音乐独特的表现力。鼓励学生将他们在视觉艺术中获得的感受,运用到音乐欣赏中,对音乐的表现内容大胆地联想和想象,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深化音乐的审美体验。在拓展延伸的同时,音乐教师也要注意要以“音乐”

10、为教学主线,视具体情况而定,不能盲目实施、追求时髦。如果拓展不能起到扩展教学内容、扩张思维、培养能力的效果,那就没有实施的必要。 五、教学重心应有所侧重,体现创新精神 1、培养音乐表现能力。新课标提出要“培养学生自信的演唱、演奏能力及综合性艺术表现能力,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性潜能,使学生能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情感的陶冶。”在音乐教学中,其实每节课、每个音乐知识都需要情感的投入,教师要做好正确的启发和导向工作,让学生在每次音乐学习过程中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美的享受。 2、强调创造探索精神。由于音乐的自由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给人们对音乐的理解与表现提供了想象、联想的广阔空间。因此,音乐是创造性最强的艺术之一。如果仅仅把音乐创造融在其他音乐教学内容中,就不可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