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现状与评价方法的研究刘兆平1*,李中港,汪怀山,秦慧迪(山东大学新药评价中心,山东济南,250012摘要:中药注射剂是我国独创的新剂型,由于其起效快、作用强,在危重疾病急救及感染性疾病等的治疗上具有一定的优势。然而,近年来,随着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不良反应报道也逐渐增多,安全性问题越来越突出。本研究调研了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有关文献报道,分析了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现状,并提出了中药注射剂安全性评价的若干方法,希望能为解决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问题提供一些研究思路。关键词:中药注射剂;药物不良反应;安全性评价;类过敏反应;代谢组学The state and safety ev
2、alu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Medicine InjectionLIU Zhao-Ping1*, LI Zhong-Gang, WANG Huai-Shan, QIN Hui-Di (Center for New Drug Evaluation,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250012, ChinaAbstrac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s(TCMIoriginated in China are special in the treatment of some severe a
3、nd acute diseases and infectious diseases because of their rapid effect and high efficiency. However, more adverse reactions of TCMI have been reported along with their wide use in clinic recently, and the concerns to the safety of TCMI are much focused. On the basis of the Chinese journal full-text
4、 data base, literatures about the adverse effects of TCMI were searched and investigated. The safety state of TCMI was analyzed and several safety evaluation methods were offered. We hope it could supply any research ideas for solving the safety problems of TCMI.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部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06BAI14B05.作者简介:
5、刘兆平(1958-,男,山东省济宁人,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药物毒理学。*联系作者.E-mail: liuzhaoping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 drug adverse reaction; safety evaluation; anaphylactoid reaction; metabolomicsFoundation item:The project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partment Pilar Program(200
6、6BAI14B05*Corresponding author.中药注射剂是我国独创的新剂型,已广泛应用于危重疾病的急救及感染性、心脑血管和恶性肿瘤等疾病的治疗,是制药产业开拓未来国际市场独具优势的项目之一,存在着巨大的市场需求。但是中药注射剂临床不良反应报道日益增加,其不良反应可能造成过敏性休克和死亡等严重后果,而其临床前致敏性的有效预测和致敏原控制的关键技术却没有得到解决,使得近年来中药注射剂的新药研制和开发十分困难,也严重制约了已有品种的临床应用, 其生存和发展受到考验。改进和提高现有的临床前过敏性评价技术1,2,建立新的更加敏感的动物模型3,开展类过敏反应评价技术4,5,6和增加代谢组学
7、研究,是突破中药注射剂安全性评价的瓶颈。本文调研了近年来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有关文献报道,全面分析了其面临的现状和挑战,并对其安全性评价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1 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现状根据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统计,2000-2002年中药制剂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次于抗生素类药物,居第二位7,8;温泽淮等9的研究结果表明,与中药注射剂有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1%,其中92%属于过敏反应,是导致中药注射剂临床不良反应最主要的原因。2 引起中药注射剂过敏反应发生的因素2.1 给药途径中药注射剂导致过敏反应增多的原因之一是改变了给药途径,由通常的口服给药改为肌肉注射或静脉输入。改变给药途径后,
8、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也可能随之改变。肌肉注射或静脉输入的给药方式没有经过消化道代谢和筛选而直接进入血液循环,中草药中的半抗原物质有的可能与血液中的蛋白结合,从而导致过敏反应的发生10。2.2中药注射剂成分对其过敏反应发生的影响中药注射剂引起过敏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可能是中药材中所含的植物蛋白或有机质在人体内形成半抗原,从而引发过敏反应11。如双黄连注射液中的绿原酸被报道具有致敏原作用12.中药注射剂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辅料如添加剂、助溶剂、稳定剂、着色剂、稀释剂等可能与中药成分发生反应或交联形成致敏原。何永亮13等对Beagle 犬进行吐温80滴注,观察犬的过敏反应、体温变化和心电图变化。结果
9、显示,在含0.3% 吐温80的生理盐水组和含0.3% 吐温80的热可宁注射液组中,受试Beagle 犬均出现3级以上过敏反应,并伴有体温下降和心率加快的症状,在停药后300 min内过敏症状消失,以上结果显示吐温80可致犬发生过敏。2.3 工艺和质量控制不稳定主要是中药注射剂成分和组方比较复杂,制备工艺欠成熟,缺乏高效可控、统一的原辅料质量控制标准。本实验室对目前十二个厂家生产的双黄连注射剂进行了质量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同一厂家不同批号注射液的总固形物、绿原酸、黄芩苷、连翘苷含量不统一;不同厂家之间的主要控制物差异较大。2.4 其他原因因受传统观念“中药无毒、低毒”的影响,人们对中药注射剂毒性
10、较低的预期远高于实际,与对化学药物注射剂的毒性预期不一致。中药注射剂上市前大多未在GLP条件下开展药物的非临床安全性评价也可能是导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的原因之一。3 中药注射剂安全性评价关键技术的研究3.1 敏感检测模型的建立药物过敏反应和类过敏反应预测是国际性难题,目前我国SFDA发布的中药、天然药物免疫毒性(过敏性、光过敏反应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中对静脉注射剂I型过敏反应推荐使用主动全身过敏试验和被动皮肤过敏试验 1。但是,大量的中药注射剂安全性评价结果及临床中药注射剂致过敏的报道证明,目前这些方法对于中药注射剂的致敏性检测并不敏感,对潜在的致敏原不能有效预测和监控。目前急需改进和提高现
11、有的临床前过敏试验评价方法,建立新的更加敏感的动物模型和过敏原检测技术。例如,郭姗姗等应用BN大鼠检测了双黄连注射剂和清开灵注射剂的过敏反应,结果发现该模型对中药注射剂中潜在的致敏原有较好的预测效果14,15。本实验室的研究成果也证实BN大鼠在过敏反应检测方面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且更好模拟临床过敏反应的发生16,BN大鼠模型在中药注射剂过敏反应检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3.2 类过敏反应的研究过敏反应包括急性过敏反应和亚急性或慢性过敏反应,其中急性反应又分两个亚型,即I型变态反应和类过敏反应。最新调查研究表明77%的急性过敏反应为类过敏反应,远高于I型变态反应17。亚急性或慢性过敏反应包括由Ig
12、 G、免疫复合物或淋巴细胞介导或直接作用引起的II、III 和IV型变态反应类过敏反应与I型变态反应临床症状相似,很难从症状上将二者区分开来,并涉及到相似的生物活性介质,如组胺、类胰蛋白酶等。在发生机制上的主要区别是I型过敏反应需IgE介导,需经过抗原的首次致敏和二次激发才会出现临床症状;而类过敏反应无需IgE介导,在第一次接触可疑药物时即可发生,其发生机制与激活凝血或纤溶系统的激肽生成、补体系统的激活、花生四烯酸代谢和直接的组胺释放等有关18。近年来,类过敏反应所引起的免疫毒性问题越来越被制药工业所关注。药物制剂的微囊技术和研究开发药物微粒子载体,如纳米和微粒体、脂质体、微囊和乳化剂等放射性
13、药物的新制剂以及造影剂等均会产生类过敏反应方面的担忧,如造影剂RCM就可以引起严重的类过敏反应17。本实验室体内外研究发现,双黄连注射液可显著提高大鼠腹腔肥大细胞的组胺释放率和体内血浆的组胺水平,这种现象一般是首次给药就可出现,表明双黄连注射液引起的过敏反应可能为类过敏反应。因此,类过敏反应的研究将可能是中药注射剂安全性评价研究的突破之一。3.3 代谢组学的应用3.2.1 代谢组学的研究思路代谢组学的核心思想是强调外源性刺激或内源性病变对机体所产生的整体生理性效应。代谢组学以生物体内某些低分子量代谢产物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机体产生的某些生物化学物质来探讨药物对机体的系统性作用20。其通常采用绘
14、图技术、现代分析测定方法、计算机技术及统计学方法,以高通量实验和大规模计算为特征,完成细胞或者生物样品所有代谢物的“指纹图谱”,进而探讨药物对机体的作用。代谢组学在药物安全性评价方面有其独特的应用优势,因为代谢组学的实验样品多为外周性的生物样品(如尿液等,可以连续多次获取,并可在同一动物或人体观察毒性作用发生、发展和恢复过程。此外与传统研究手段相比,药物代谢组学采用“自上而下”式的研究思路,通过对代谢的终端产物进行多元化综合分析,从整体上展示生物体内在的变化状态,能够获得生物体整体性的、动态性的信息,这与中医药“自上而下式”思维方法具有趋近特征,提示代谢组学研究方法与中医辨证施治思路具有互相渗
15、透性,符合中医中药的思维方式20。3.2.2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的代谢组学评价采用可导致组胺释放的阳性药物建立实验动物类过敏反应模型,通过症状观察及测定血浆组胺水平等确定动物模型,并取实验动物尿液和血浆等,采用NMR 等检测其中的小分子代谢产物水平,与正常组比较,得出类过敏反应后机体代谢产生的异常信号。对各种异常信号进行统计分析,从中得到可表征类过敏反应发生的高特异性、高灵敏度的信号,作为类过敏反应发生的生物标记物。动物给予多种临床上类过敏反应率较高的药物,如吗啡、潘库溴胺、阿司匹林等,检测其生物标记物的水平,确证所找的生物标记物对类过敏反应预测的准确率。采用确证过的生物标记物作为中药注射剂类过敏
16、反应发生的检测指标,如灵敏度及准确率符合要求,可作为中药注射剂安全性评价研究的重要指标。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是一个多学科多层次的综合问题,本着有效是基础,安全是前提,质量是保证的药物开发原则,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把传统特色和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并充分利用现代制剂技术,进行中药注射剂的再开发,才能有效提高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标准。在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评价方面,则需要改进原有过敏实验检测方法,进一步增加类过敏反应检测,尝试开展代谢组学研究。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的提高将带动整个中医药事业的现代化进程,促进我国中药注射剂的健康发展。参考文献:1 FENG WY, XIAO SH, LIU MH, et al. R
17、esearch on toxicity of Chinese drug injection containing polysorbate 80 fto different animalsJ. Journal of Luzhou Medical College(泸州医学院学报, 2007, 30(2:257-2592 LIU YM,PU XF, LEI L. Experimental study on adverse reaction by Intravenous Yuxingcao injection , Allergy research for guinea pigsJ. Pharmacol
18、ogy andClinics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中药药理与临床, 2008, 24(2: 61-63. 3 XIANG Q, Jia XD, WANG W, LI N, et al. Study on allergenicity model of BN ratJ. Chin J Food Hygiene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08, 20 (5:393-396. 4 LEI L, PU XF, YANG K, 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n adverse reaction by Intravenous Yuxingcao inj
19、ection , Allergy research for Beagle dogsJ. Pharmacology and Clinics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中药药理与临床, 2007, 23(5: 131-133. 5 WANG HX. the anaphylaxi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en Injection in beagle dogsJ. Pharmacology and Clinics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中药药理与临床 , 2002, 18(2: 8 6 ZHANG J, LI
20、YK, LI LD, et al. Sensitization of Beagle dogs to Houttuynia cordata distillation mixed with three solubilizersJ. Chinese Journal of New Drugs (中国新药杂志, 2008, 17(1: 1494-1498. 7 WANG LJ, ZHOU XQ. Analysis of 405 ADR Reports in Our HospitalJ. China Pharmacy(中国药房, 2007, 18(2: 137-138. 8 LI J, YANG J. A
21、nalysis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reported in our hospitalJ. Chinese Journal of New Drugs(中国新药杂志, 2005, 1(5: 642-644. 9 WEN ZH, LIANG WX, et al. A Report on Adverse Reaction of Injections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J. Pharmacology and Clinics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中药药理与临床, 2003, 17 (4: 278-281.
22、10 ZHU X. Analysi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J. Chinese Medical Research & Clinical (中国医学研究与临床, 2004, 2(16: 772-773. 11 ZHENG YY, LU PP, WU ZH, et al. The analysis of 84 cases of adverse reaction to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J. Guangdong Pharmaceutical Journal(广 东药学, 2
23、003, 13(4: 53-55. 12 CHEN XF, LIN JM, ZHENG LP, et al. The Effect of Shuanghuanglian Injection on Elevating of Blood Serum Histamine in MiceJ. Journal of Fujian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5, 15(3: 31-32. 13 HE YL, YI Y, WANG HX, et al. The research of allergy of Traditional
24、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 with Teween 80J. Pharmacology and Clinics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中药药理与临床, 2005, 21(1:55-56. 14 GUO SS, WANG YZ, ZHANG Y, et al. Allergic response of Qingkailing injection in BN rats and guinea pigsJ. 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药学学报, 2009, 44 (8: 852-857 15 GUO SS, WANG YZ, ZHANG Y, et al. Allergic response of Shuanghuanglian injection in BN rats and guinea pigsJ. Chinese J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学生科研个人总结
- 质量工程师年度工作方案模板
- 【供水管网改造】技术方案、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
- 铁路安全法规课件
- 感恩学校教育活动方案模板
- 2025年院学生会演讲稿
- 2025年中国胰岛素泵市场调查研究及行业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 个人工作方案模板
- 2022-2027年中国特色小镇建设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钱学森课件教学课件
- 以工代赈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参考范文)
- 胫骨平台骨折的外科治疗 - 张国博课件
- 应收账款信用风险的识别、评估与防控机制研究
- 重点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体系档案建设
- 国际药品代理协议书范本
- 油料保管员面试题库及答案
- 水泵知识培训课件
- 洪山区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末八年级英语试卷(含标答)
- 输液反应应急及处理流程
- 2024秋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二单元 公共利益 第六课 公共利益的维护教学设计 教科版
- TCCIIP 001-2024 绿色低碳园区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