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风量的测试与调整风量的测试与调整概念风压风速风量风量测定风管风口风量调整等比调整法基准风口法静压静压p 概念 空气分子不规则运动而撞击于管壁上产生的压力。 流体在静止时所产生的压力。 流体在流动时产生的垂直于流体运动方向的压力。 流体中不受流速影响而测得的表压力值。p 静压越高,空气能输送的距离就越长。 高静压风机盘管:30Pa以上 静压箱:动压静压,气流缓慢、均匀、稳定 降低噪音 送到更远的地方p 表压力:绝对压力-大气压 0,正压;0,负压动压动压p 概念 空气流动时产生的压力, 只要风管内空气流动就具有一定的动压 表现是使管内气体改变速度 只作用在气体的流动方向,恒为正值。 平行于风流,
2、正对风流方向测得的压力-静压p 计算 动压=全压-静压 动压=0.5密度速度2全压全压p 概念 平行于风流,正对风流方向测得的压力 单位气体所具有的总能量 可为正,可为负p 计算 全压=动压+静压=0.5密度速度2+静压p 机外余压 概念一般来自厂商样本 一般是考虑机组本身的压力损失后所能提供的全压 风机克服自身阻力损失后的全压值压力测量压力测量p 毕托管(皮托管)+微压计 毕托管:两根管,一根测全压(管口正对流体方向),一根测静压(管口垂直流体方向),两者之差为动压 微压计:数字微压计、倾斜管微压计风速测量风速测量p风量风量p 风量Q=风速V与风道截面积F的乘积p Q=3600FV(m/h)
3、,其中,F为测定处风管断面积,;V为测定断面平均风速,m/s。风管风量测定风管风量测定p 选择测定断面 测定断面一般应考虑设在气流均匀、稳定的直管段上,离开弯头、三通等产生涡流的局部构件有一定距离。 一般要求按气流方向,在局部阻力之后5倍管径(或长边)、在局部阻力之前2倍管径(或长边)的直管段上选择测定断面。 当受到条件限制时,此距离可适当缩短,但应增加测定位置,或采用多种方法测定进行比较,力求测定结果准确。测点可用位置气流方向D5D2D风管风量测定风管风量测定p 绘制系统单线透视图,应标明风管尺寸、测点截面位置、送(回)风口的位置等。p 确定测点 在测定断面上各点的风速不相等,因此一般不能只
4、以一个点的数值代表整个断面。 一般采取等面积布点法。确定测点确定测点 矩形风管:将截面划分为若干个相等的小截面,并使各小截面尽可能接近于正方形,测点位于小截面的中心处,小截面的面积不得大于0.05m2(即每个小截面的边长为200220mm)。 圆形风管:根据管径的大小,将截面分成若干个面积相等的同心圆环,每个圆环上测量四个点,且这四个点必须位于互相垂直的两个直径上,所划分的圆环数目,按下表选用。圆形风管直圆形风管直径(径(mm) 200以下以下200-400400-700700以上以上圆环数(个)3455-6风管风量测定风管风量测定p送回风口风量的测定送回风口风量的测定p 各送(回)风口的送风
5、量或吸风量的测定有定点测量法和匀速移动测量法两种方法。p 定点测量法:热线风速仪p 匀速移动测量法:叶轮风速仪p 送(回)风口风量计算: L=3600FVK 式中: F送风口的外框面积(m2)。 K考虑送风口的结构和装饰形式的修正系数,一般取0.71.0。 V风口处测得的平均风速(m/s)。定点测量法定点测量法 对于圆形风口如图a所示,按其直径大小可分别测4个点或5个点。 对于条缝形风口如图b所示,在其高度方向至少应有2个测点,沿条缝方向根据其长度分别取为4、5、6对测点; 对于尺寸较大的矩形风口如图c所示,可分为同样大小的812个小方格进行测量; 对于尺寸较小的矩形风口如图d所示,一般测5个
6、点即可。 风速仪测定风口风速时测头应贴近风口表面,并垂直风向,测头距风口越远,受诱导风影响越大,数据越不准确;过于靠内,测定风速可能受风叶片狭缝作用而失真。测点位置的选择可按风口截面的大小,划分为若干个面积相等的小块,在其中心处测量。定点测量法定点测量法匀速移动测量法匀速移动测量法p 转杯或叶轮风速仪宜采用匀速移动法测量。测量时可将风速仪沿整个截面按一定的路线慢慢地匀速移动,移动时风速仪不得离开测定平面,此时测得的结果可认为是截面平均风速,此法须进行三次,取其平均值。系统风量调整系统风量调整p 风量调整实质上是通过改变管路的阻力特性,使系统的总风量(新风量和回风量)以及各支路的分量配置满足设计
7、要求。p 风量调整不能采用使个别风口满足设计风量要求的局部调整法。因为任何局部调整法都会对整个系统的风量分配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p 两种方法: 流量等比分配法 基准风口调整法风量平衡原理风量平衡原理p 风道的阻力损失是近似地与风量的平方成正比:PaSQ2 Pa风道的阻力损失 S风道的阻力特性系数,由风管规格决定 Q通过风道的风量p 上游管道风量的变化,不会影响下游各支管的分配比例。风量平衡原理风量平衡原理p风机总风阀三通调节阀BQBAQAC流量等比分配法流量等比分配法p风量等比分配调整法风量等比分配调整法p流量等比分配法流量等比分配法p流量等比分配法流量等比分配法 测定调整风机出口段11,即系
8、统总风量,使其等于设计总风量。 若系统中无风量漏损,则各支管、支干管的风量就会按各自的设计风量比值进行等比分配,自动符合设计风量值。基准风口调整法基准风口调整法p 方法: 以系统实测风量与设计风量比值最小的风口风量为基础,对其它风口进行调整。p 特点: 只测风口风量,不测管道风量,不用管道打孔。BA测孔总阀门风机423156789101112风口p 假定该系统除总风阀外在三通管A、B处及各风口支管分支处,装有三通调节阀(亦可用其它类型的调节阀)。风量调整前,三通阀置于中间位置,系统总阀门置于某一开度。基准风口调整法基准风口调整法 启动风机,初测各风口风量并计算与设计风量的比值,将初测与计算结果
9、列于一表 最小比值的风口分别是支干管I上的1号风口,支干管II上的5号风口,支干管IV上的9号风口。所以就选取1号、5号、9号风口作为调整各分支干管上风口风量的基准风口。 风量的测定调整一般应从离通风机最远的支干管I开始。序号序号设计风量设计风量初测风量初测风量比值比值100%编号编号设计风量设计风量初测风量初测风量比值比值100%1200160807200230115220018090820024012032002201109300240804200250115103002709052001909511300330110620021010512300360120基准风口调整法基准风口调整法p序号序号比值比值180%290%3110%4115%4231风口基准风口调整法基准风口调整法3)用同样的测量调节方法,使4号风口与1号风口达到平衡,自然,2号、3号风口的比值数也随着增大。至此,支干管I上的四个风口均调整平衡,其比值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无接触交互设计对老年用户群体的适老化改造思考
- 新型陶瓷膜组件在蒸汽余热回收中的抗结垢性能
- 新型环保冷凝剂在展示柜中的长期稳定性与成本控制悖论
- 新型复合材料前立柱的界面应力集中与断裂韧性提升路径
- 数字孪生技术在前标工程全流程风险预警系统中的实践困境与突破
- 数字化定制如何突破3D建模精度与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适配瓶颈
- 摩擦学-可靠性交叉视角下刹车套多工况疲劳寿命图谱
- 微流控芯片技术对2,3-二甲基吡嗪微量检测限提升的界面效应研究
- 循环经济视角下废弃107胶包装物化学回收技术经济性论证
- 2025年5G技术应用对城市交通优化的作用分析
- 《雅思阅读技巧》课件
- 中医基础理论9病机课件
- 《建筑工程测量》教学教案
- 2023年全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试题及参考答案
- 工程结构检测与加固-3-砌体结构检测与加固
- 《影视美学教学》课件
- 《工会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印发
- 软件正版化培训课件
- 八年级科学上册水的浮力测试卷(含答案)
- 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与遗传咨询
- 经络美容中医美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