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_第1页
引导学生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_第2页
引导学生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引导学生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地域环境从来是文化的产床,有什么样的地域就有什么样的文化气质。大自然的性格在北方是粗犷而壮阔的,步入江南便突然变得温柔多情、山清水秀、柳暗花明,哪怕是一山一水、一草 一叶都富 有秀美的气质。于是,这里便有了玲珑剔透的园林庭院,优雅恬静的小桥流水,古色古香的舞榭歌台,在这样的自然人文 景观中所孕育的苏派教学, 便洋溢着清新、雅致的情调,形成了清简、灵动、精致、厚实的教学风格。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音乐教学在发展学生能力,培养学生素养方面的 重要性越来越凸 显。如何创新教学理念,推进音乐课堂深层变革,让学生 真正走 进音乐,走进音乐课堂,让音乐深度学习真正发展,形成

2、有个性 的、 具有苏派特征的教学风格,成为当下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本真 追求。一、引导学生从音乐、从生活发现美音乐艺术是听觉艺术、声音艺术,用声音表达情感是音乐产生之源。 当我们感受着命运交响曲中回荡着的生命最强音,蓝色多瑙河中洋溢着的勃勃生机,黄河大合唱中奔涌的撞击心灵的民族精神,梁山伯与祝英台中流淌的纯真而崇高 的爱情, 我们知道这是一种音乐艺术美。音乐教师应该抓住学科特点,把握音乐美的最基本的特征,引领学生走进音乐。音乐学科基本特点之一是音乐性。首先要引导学生深入音乐本体, 从音 乐本身发现美。教学中,教师要用音乐的语言和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用 音乐的耳朵去聆听音乐,学习掌握音乐要素及形式要

3、 素,帮助学生从旋律、速度、力度、和声等要素中了解音乐表达了什么,了解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懂得音乐语言是凭借音乐的形式要素来表现人类情感的艺术手段。音乐学科的基本特点之二是审美性。音乐学科是以情动人,以美动人的学科,必须通过音乐的情感力量来打动学习者,审美主要是通过人的情感来完成的。音乐美在音乐上大致可以分为:优美、壮美、崇高美、欢乐美、喜剧美和悲剧美。 教学中让学生懂得,只有主动地、全 身心地投入到音乐作品中去,才能发 现音乐所折射出的千姿百态 的美,教学还要关注音乐风格,风格是内涵, 是音乐审美的集中 体现,把握好音乐风格,就提高了音乐教学的境界。音 乐学科的基本特点之三是过程性。

4、音乐是时间艺术,它是在音乐运动的过程中给人带来美感的。时间就是过程,一个完整的作品是在时间的流逝中展现的,如果不从头听到尾就把握不住它,所以过程即 音乐,音乐即过程,教学过程也就是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了解以歌曲为代表的综合性艺术的美,器乐曲中无标题音乐的美和标题音乐的美。音乐中采用的主要是乐音及少量的噪音。除了这些,鸟叫声、 流水声这些大自然的韵律也能给音乐家带来创作灵感,百鸟朝凤空山鸟语等音乐作品中就有生活中的自然音响,这些音响都是通过乐器的演奏模仿出来的。我们的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对美的发现。音源是可以无穷无尽地去探索、开启、利用的,生活中的自然之音和自然音响也可以视作一种音

5、乐,只 作灵感就会产生。在音乐与诗歌春晓一课的教学中,我引导 学生从生 活中发现美。引导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是音乐的源泉, 不断从生活中发现 音乐美。 在潜移默化中,学生加强了对生活中 音乐美的发现,加深了对 生活与自然的热爱。要我们开阔思路,课堂上能给予学生恰当有效的启发,学生的创【教学片段】发现美 师:同学们,老师这里准备的一些物品,有纸、彩笔、塑料 袋、矿泉水空瓶、米、水、玻璃杯、红色皱纹纸、剪刀、小录音 机、有关 春天的音乐磁带等,大家可根据需要来选择。请看看能 不能从中发现这些 自然音响不同的美。自然音乐组:学生利用教室里现有的音源, 选择教师提供的 物品,有蹲有站,他们搓揉塑料袋、纸

6、张、抖动书本表现风声, 用矿泉水的空瓶子装上沙子发出“沙沙”的雨声, 水桶里撩起水 声,玻 璃杯倒水,加上钥匙的抖动声,教室里响起了鸡叫,鸟鸣 , 鼾声,风声, 雨声,泉水的流动声,模拟营造诗的意境。师生点评:他们运用的都是生活中的物品,对原来生活中自然的音响运用得好也是很美的 , 并且可以用来表现音乐情景。 那 么,能 不能运用生活中发现的这些自然音响之美,与艺术歌曲春晓有机结合呢?学生讨论后表演展示。 自然音响:鸡鸣鸟叫,鼾声,流水声,在前奏中朗颂原诗, 用自然、连贯的声音演唱 春晓 ,加入律动、 舞蹈、风声、雨 声,“洒落花瓣”,在鸟鸣声中结束。师生点评:他们将生活中自然音响与艺术歌曲融

7、为一体, 让 我们体 会到生活是音乐的源泉, 应该培养自己发现美的眼光, 不 断从生活中发 现音乐美。中国音乐教育对这节课做了这样的评价:“这是一堂别 开生面 的高中音乐课:音乐与诗歌。课上通过欣赏艺术歌曲春 晓,师生感受 音乐与诗歌结合的完美贴切、珠联璧合。在此基 础上,运用合作学习的方 式,参与对春晓的创编和表现, 运 用各种形式 (自然音响、 律动歌舞、 配乐朗诵、即兴绘画等)表 现春晓的意境。教者缪丽君和她的学生们 通过这堂音乐课找 到了一个教与学的最佳契合点。”二、引导学生多艺术、多通道体验美 感受与体验是 人类进行音乐活动的基本方式。 音乐情感体验是指学生在听、 卩昌、 奏、 动等

8、音乐活动中,通过直接体验和间接体验用音乐表达与抒 发情感,或从 音乐感悟与激发情感, 这是音乐从音响形式转化为 情感本质的关键过程。 通过音乐教学,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作品 内涵,培养学生音乐情感体验能 力,这种审美体验能力体现着特 定社会历史阶段的审美本质,凝聚着深刻 的民族特征和丰富的社 会生活内涵,学生随着音乐进行感知、想象、理解 等心理活动, 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境和气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中国古典音乐中有无数珍品。 在“文人 情致” 单元中,我将民族管弦乐合奏春江花月夜引入课堂重 点鉴赏,此曲曾 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的代表之一出现在 2008 年北 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春江花

9、月夜教学时,我努力营造教学内容所需的宁静环氛,注重学生内在的参与和深刻的情感体验,从体味音乐 作品自身的美和所蕴含的情感入手, 引导学生理解中国标意性器 乐曲自身的美及内在 的情感表达,感受乐曲优美、迷人的意境,体味乐曲幽远、 和谐、含蓄、宁静的东方古典美。 围绕着乐曲春江花月夜,以音乐、舞蹈、诗歌、 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引导 学生对作品的古典美进行多感官、多通道的感受和体验, 拓宽学 生的知识面和文化视野,体现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深 度和文化色 彩,师生从历史的、文化的视角,从作品本身、音乐的本体等 方面进行感受、体验、对话、交流,加深学生对中国古典艺术之美的体悟和民族音乐的热爱。音乐始终是课堂

10、教学的主线,学生带着不同的要求六次聆听 乐曲。从音色、节奏、旋律、创作手法等深入音乐本体,感受、体验乐曲情绪、意境。学生懂得了乐曲为五声商调式,“鱼咬尾”的旋律创作手法和“换头合尾”式的变化展开手法,体现了我国 传统音乐的结构特点。 教学中融入了 “音乐与舞蹈”模块教学内 容,欣赏著名舞蹈家陈爱莲表演的古典 舞春江花月夜,学生 视听结合,体会音乐是舞蹈的灵魂,音乐是“听 得见”的舞蹈, 舞蹈是“看得见”的音乐,加深对乐曲的体验,对音乐与舞蹈是姊妹艺术的理解。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 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 顶峰上 的顶峰”。 学生在春江花月夜的乐曲中聆听

11、诗朗诵春江花月夜,乐情与诗情丝丝入扣,音乐与诗歌相互映衬、相映生辉。人们常说诗情画意,读诗有时还可以让人感受到其中的画意,春 江花月夜就是这样一首诗,通过 欣赏绘画春江花月夜,学 生感受体验画面悠远、朦胧、宁静之美教学片段】体验美学生甲:这是一首典雅优美的曲子,它好像一幅山水画卷, 把春天 静谧的夜晚,月亮在东山冉冉升起,小舟在江面荡漾,花 影在两岸轻轻摇 曳的大自然景色,一幕幕展现在我们面前。学生乙:音乐旋律古朴、典雅,节奏比较平稳、舒展,用含 蓄的手 法表现深远的意境和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音乐时而幽 静、时而壮阔、时 而热烈,动静结合,情景交融,显示了美丽的 大自然景色变化无穷。学生丙:乐

12、曲结构严密,主要旋律有多种变化,从不同角度 揭示乐 曲的意境,深化音乐表现的内容,每个段落开头不同,结 尾句相同,这种 “换头合尾”的传统音乐创作手法使全曲气势连 贯、融汇统一。学生丁:悠远婉转的曲调令人心旷神怡,古典舞春江花月 夜又 把我们带入梦幻般的意境。 在春江花月夜 的乐曲中聆 听春江花月夜 诗歌,体味诗含乐韵,乐融诗情,体味诗歌与 乐曲所表现的幽美深邃的意 境。师:同学们,春江花月夜是自然、历史、人生之千古绝 唱。音 舞诗画春江花月夜 既有各自独特的风情又有共同的神 韵,这就是悠远、 和谐、含蓄、宁静的东方古典美,这充分表明 艺术既有千姿百态的表现形 式, 又有共同的精神文化内涵。

13、我们 要借助多种艺术门类丰富自己的音 乐素养, 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 对包容于音乐中的广阔文化内涵的体验。这节课拓展部分的设计也是精巧的,师生欣赏 2008 年北京 奥运会开幕式精彩片段“礼乐”:在春江花月夜的乐声中, 看到的是我国古 老的传统戏曲昆剧表演, 演员吟唱着张若虚 春 江花月夜中的诗句, 春江花月夜悠扬雅致的歌声渐起与之 呼应。在远远飘来的乐声中,众 多画师宁静专注地挥毫泼墨,人 在画中间,画与人相和, 画卷上依次呈 现出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 著名的风情长卷, 生动地展现出古代中国礼乐之 邦的盛世气象。 随着乐声激昂,灯火通明,千名古装舞者融入画中,随着 乐台上 乐师的演奏悠然起舞,

14、仿佛画中的景象真实地跃然纸上。 当加入 人声的主旋律响起,山水长卷环绕体育场一周慢慢展开, 32 个 乐台拔地 而起, 形成高耸的龙柱擎天矗立, 尽显中国古代文明的 雄伟壮阔和中国 的古典美。三、引导学生多形式、生动活泼创造美 音乐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高中学生应具备的音乐实践能力 主要包 括音乐欣赏与审美能力、 音乐创造与想象能力、音乐交流 与合作能力、 音乐表达与表现能力,其中最核心的是用音乐表达、 表现情感的能力,音 乐创作和音乐表演的能力。在学堂乐歌的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了解学堂乐歌的代 表人物 沈心工、李叔同,欣赏学堂乐歌的经典之作,掌握学 堂乐歌及其创作 方法,然后让学生学习创作学堂

15、乐歌。学生以送 别的曲调,即兴创作 新歌词。阳坠“春水寒,人行远,山盟可安在?离楼一望愁空山,古人余 烟在。 天地断,情绝难,枯草漆痕蜡,朱户斜阳血杜鹃,君心泥 淖埋。”西门外,运河边,汽笛之天边,舢来舶归几时息,方知夕江之尾,海之头,五海皆通航。江阴桥下青山翠,夕阳映天红“泮池边,三桥上,文庙夫子风。三迁不改澄江韵,市中领 跑者。”一首首有江阴地域和学校文化特色的新学堂乐歌 送别展 现在师 生面前,师生共同唱起自己创作的学堂乐歌, 表现创造美。 学生对这种 形式的教学兴趣盎然, 课堂气氛十分热烈。在让学生 谈课堂收获时,很 多学生表示 生 1 老师让我们联 系生活, 为送别填新词,表达自己的

16、真情实感,要求志趣高 洁,意境优美。同 学们的创作灵感一下子被激发出来, 多位同学 还上黑板写了不少优美的歌 词,我们在老师的指挥下全体起立, 咏唱同学们写的新送别,倍感亲 切和自豪。这节课老师不仅 教会了我们学堂乐歌的含义、 背景和主要相 关人物, 还鼓励我们 要会创新,追求文辞秀美,意境和韵味,将身边美 好事物与歌曲 创作相结合。生 2 :我们为送别编新词,创作属于我们的学堂乐歌,课堂气氛活跃, 深切感受到原来音乐就在我们身边, 我们也可以 扮演作曲家、 作词家来谱写属于我们的青春年华!再如,俄罗斯民族风情一课的教学中,我增加了欣赏穆 索尔斯 基的两个犹太人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究、

17、 交流合作等丰富 多样、 生动活泼的方式参与音乐学习, 用自己独 特的方式来进行表现与 创造。 共有五个教学环节: 学生初步感受 音乐、逐渐走进音乐、深入音 乐本体、分析社会意义、学生表现 音乐。通过创作表演,学生懂得了乐曲两个犹太人蕴涵着深 刻的社会意义:表面上是对富人、穷人的造型,深层的原因是揭 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地位决定社会地位,富人是社会的主宰,穷人在社会底层生存困难,反映出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教学片段】学生表现音乐:创造美 师: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 我们对音乐已经有了比较深 刻的理解,现在请大家以两个犹太人的乐 曲为依据,自拟场 景、人物及情节,编排一个与音乐情绪、音乐的结构段

18、 落与转换基本一致的音乐表演。学生自定表演人员,现场气氛热烈。艺术表演组:三名学生分别自我介绍所演角色 (富人、管家、穷人)。 师:我们来为他们打扮一下。(为扮演富人的同学戴上礼帽,递上文明棍。同学们大笑,说这样更像富人了)提示学生表演与音乐情绪与段落一致。(音乐声中学生开始表演)富人的音乐始终占主导地位。在粗壮有力、音调棱角分明的“富人”主题音乐中富人上场,仆人尾随并百般阿谀奉承,富人 趾高气扬,态度骄横不可一世,炫耀自己的财富。"穷人”主题音乐响起,加了弱音器的小号演奏的高音尖细、同音反复,瘦弱的穷人怯懦、畏畏缩缩地上场。接着音乐以复调的形式展现,表 现富人盛气凌人、冷酷无情,穷 人在富人面前惶恐不安。穷人主 题屡次被富人主题粗暴地打断,随着音乐 的进行他们时而交织、 时而分开,矛盾冲突之顶点,富人粗暴地将穷人赶 走,穷人主题 音乐消失,在富人主题音乐中结束。致,对人师生评价:三位同学的表演与音乐结构段落及转换基本一 物形象和情节的刻画比较准确,增设了富人的管家,对 刻画人物性格和丰 富情节起了非常好的作用, 很有创造性,让我 们再次为他们鼓掌!(热烈的掌声)有媒体评论:“这是一堂现代教育理念展示课, 更是一堂现 代教育理念的实践课, 其着眼点已从传统的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