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雷德:形式批评的集大成者_第1页
弗雷德:形式批评的集大成者_第2页
弗雷德:形式批评的集大成者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弗雷德:形式批评的集大成者迈克尔?弗雷德( Michael Fred , 1939- ),美国霍普金斯大 学人文学科波恩首席教授,著名的艺术批评家、艺术史家,他作 为批评家的名声主要建立在对美国 20世纪 60 年后的抽象艺术的 诠释以及对极简主义艺术的批评之上, 也正是他开启了现代主义 与后现代主义长达几十年的论战, 他本人也成为晚期现代主义理 论的杰出代表。 弗雷德在现代艺术形式批评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 作用,他坚持形式批评,把形式批评理论往前推进,也对这种批 评进行了自我反思。 在某种程度上说, 这使他成了形式批评理论 的集大成者。 为充分地理解弗雷德的学术思想及其批评实践, 本 文将着重

2、从弗雷德的批评思想与欧洲风格分析、 形式批评以及格 林伯格的批评思想的传承关系,弗雷德对形式批评理论的推进, 以及形式批评自身的局限等方面进行深入地研究。一、弗雷德对形式批评方法的继承思想观念的形成是一个受 多方因素影响的结果, 可是每种思想的形成又有其一定的历史性 和谱系性。 弗雷德的形式主义批评思想同样如此, 他继承了沃尔 夫林创建的风格分析的遗产,接受了罗杰 ?弗莱的形式批评的成 果,尤其深受现代主义艺术批评家格林伯格的学术观念的影响。 沃尔夫林在艺术史的基本概念等著述中,坚持认为艺术内部 的风格演变是推动艺术发展的主要动力, 并把风格变化的解释和 说明作为美术史的首要任务。 格林伯格在

3、对法国和美国的现代绘画研究后,发现了“一种内在的艺术逻辑”;在批评方法上,他 坚持现代艺术的自我批判(即来自现代艺术内部的艺术批判)。 沃尔夫林的研究艺术史的核心思想上看, 他基本上坚持黑格尔式 的艺术史观,这给弗雷德以重大影响,在艺术批评实践中,他始 终以黑格尔式的艺术史观和辩证法在现代艺术内部展开自我批 评。在艺术批评的技术层面上, 弗雷德喜欢用图像逻辑作为论据 进行论证, 这一方式主要得益于沃尔夫林风格分析的遗产。 在艺 术作品解读上, 他用形式分析的方式对画面本身进行细致入微的 画家式的分析。就此方面而言,罗杰 ?弗莱那双画家赏画的眼睛 在他身上得到了体现。 形式批评者自来就主张批评的

4、客观性, 他 们通过对画面深入客观的分析描述, 并试图在分析中发现作品的 艺术价值, 这是形式批评对艺术批评理论的最大贡献, 从这个意 义上说,弗雷德是这一优秀传统的伟大继承者。 20 世纪 50 年代, 在美国艺术批评界如日中天的格林伯格对弗雷德的艺术批评生 涯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弗雷德在我的艺术批评家生涯带有自 传性的长文中多次提到格林伯格及其思想对他艺术批评的影响。 克莱门特 ?格林伯格严谨的措辞、严肃的思想,对艺术批评的全 身心投入, 这都深深地吸引着年轻的弗雷德, 他开始选修艺术史 课程, 并有了异想天开想做一位艺术史家的想法。 在艺术批评思 想上,弗雷德继承了格林伯格关于现代艺术内部

5、的自我批评模 式,并对“视觉性”的课题以及“还原论”、绘画本质主义、画 面纯粹性等进行了批判性的继承。 弗雷德的著名文章 艺术与物 性对极简主义艺术(弗雷德称之为实在主义艺术)进行抨击。 在 20 世纪 60 年代,现代艺术处于整体衰落的状态下, 弗雷德对 极简主义艺术的猛烈抨击, 对现代艺术及其现代主义的坚守, 使 他能成为晚期现代主义艺术批评的杰出代表。二、弗雷德对形式批评理论的推进在英国读书期间, 弗雷德 开始阅读梅洛 - 庞蒂的知觉现象学, 曾师从英国哲学家汉普希尔, 在哈佛大学读书期间与维特根斯坦研究专家、 哲学家卡维尔保持 了富有成效的思想交流, 以及他兴趣广泛的阅读, 这为他摆脱

6、缺 乏理论深度的形式分析, 走出格林伯格的本质主义的阴霾, 把形 式批评理论向前推进奠定了学理基础。纵观弗雷德的学术思想, 我们不难发现他很多有价值的思想都是在批判格林伯格的基础 上建立起来的, 因此,在笔者看来弗雷德对形式批评理论的推进, 主要体现在他对格林伯格的艺术批评思想的批判上。 格林伯格主 要是以康德的方式从内部展开不断地自我批判, 以寻找到每一种 艺术中特有的和不可还原的东西, 而每一种艺术独特而又恰当的 现代主义自我批判就表现为对特定艺术媒介的特殊效果的追求, 对其“纯粹性”不断逼近。 因此,现代主义事业作为一种自我批 判要对以往那些规范和惯例进行检测,已找到现代绘画的本质。 1

7、 (p.138 )在对康定斯基以及苏联艺术展开批评时,格林伯格 明确反对现代绘画与其他艺术形式以及政治相复合, 坚持认为在 对惯例与规范的反省中, 以确保现代艺术的纯粹性。 在艺术形态 上,他则预言了现代艺术必将走向简化。 格林伯格的这一观点具有本质主义的倾向, 并且认为现代主义绘画发展遵循着一定的内 在逻辑,这为弗雷德反击留下了足够的口实。弗雷德在美国三 位画家和形状之为形式:斯特拉的不规则多边形文章中, 隐约地对格林伯格的所谓的“纯粹性”和“还原论”进行了质 疑,在三位美国画家文中写道:“观赏者获得将一段织物视 为潜在绘画能力的同时, 他可能也开始倾向于把最高品质的现代 主义绘画看成仅仅一

8、段着色的织物。 ”弗雷德在质疑格林伯格的 还原论, 认为艺术无限地向物性还原会破坏艺术的本质内涵, 在 此他指出了物性对于艺术的危险性。 弗雷德对形状的认识超越了 格林伯格对纯粹平面及平面性的认识, 他认识到绘画形状与基底 之间的张力关系, 这才是决定绘画之为绘画的关键。 他接着指出: “斯特拉在这些画中所从事的是治疗: 让图形恢复健康, 至少暂 时的恢复健康”2 ( p.93 )所谓的“让图形恢复健康”就是指斯特拉的不规则多边形通过绘画的某些形状部分与基底实 在形状的某些部分相吻合, 造成形状直接的连续性, 并在画面上 回复深度错觉, 重新回到绘画瞬间在场性, 通过强调画面图形本 身来打破“

9、绵延的在场性”, 从而让形状真实地存在。 弗雷德对 形状之于现代艺术的价值肯定, 是对格林伯格式的“还原论”和 “纯粹性”的反驳, 他认为艺术与物性最大的区别恰恰在于绘画 形状与基底形状之间的那种张力关系, 而非像格林伯格坚信现代 绘画的本质是“平面及纯粹平面性”。 格林伯格在 极度的现代 主义一文中辩护道: “艺术与非艺术的边界必须从三维中去寻 找,必须从雕塑中,从所有艺术的物性中去寻找。”可实在主义 的艺术作品需要借助一定的情景, 才能使物性在这一情境中得以 转化为艺术;也就是说实在主义与以往的艺术形式不同之处在 于,它的艺术价值不是来自艺术的内部,而是来自艺术的外部。 实在主义触及到了现

10、代主义的底线, 弗雷德进行了反击, 他认为 实在主义作品的毛病不在于它的拟人化, 而还有它隐藏着的无可 救药的剧场化。 2 (p.165 )剧场与剧场性在与现代主义作战, 而且还在与艺术本身作战。各种艺术的成功,甚至是其存在,越 来越依赖于它们战胜剧场的能力; 反言之, 如果艺术走向了剧场 便是走向了堕落。 2 (p.172-173 )弗雷德认为好的艺术则是艺 术作品本身与观众保持一定的距离, 即保持“陌生化”。 在这种 特定情形下的自我意识必然需要另一种意识, 即注视的终究只是 一幅画。 3 ( p.191 )作品才能作为绘画而存在,观众才会发现 绘画本身的形式价值。 如果艺术一旦滑向了戏剧则意味着“各种 艺术之间的藩篱正在消失, 各种艺术本身终于滑向了某种最终的 闭塞的、高度称心的综合。而事实上,各门艺术从来没有像现在 那样有更明确地关注过构成他们各自本质的惯例。 ”2 ( p.174 ) 艺术的剧场化的后果是其本身变得不纯粹, 消解了艺术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