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结》教学设计_第1页
《中国结》教学设计_第2页
《中国结》教学设计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中国结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中国结这篇课文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三单元的的一篇课文,通过介绍近几年来流行受宠的饰物中国结,表达了中华儿女“同根生”与“心连心”凝聚的浓情。本文具有感情强烈、语言精炼、意境优美、音韵和谐等特点。尤其是第二、三、四自然段有些句子对仗工整。入情入境,令人陶醉,适合朗读。第五自然段是文章的中心段落,要反复朗读,引导学生体会中国结是炎黄子孙同根生、心连心的象征。 课文首先描写了人们对中国结的喜爱,接着说明了中国结丰富的寓意及人们寄托于它的浓浓的情谊,指出了中国结已经成为向世界传

2、递祥和和喜庆的象征。课文表面上写的是中国结,实际上表达的是中华各族儿女对祖国深深的热爱。 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中国结的特点及其象征的意义,感受中国结寄寓的爱国之情。2、认字8个,写字8个。继续练习写摘录笔记和独立识字。3、理解“巧夺天工、叹为观止、象征、不离不弃、风韵、憧憬、典雅、祥和、饱含”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4、练习阅读中提问、分类处理问题,学习标画重点词语,练习概括段落的主要内容。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理解中国结的寓意以及如何理解课文中的“头”。教学准备教师:中国结的饰物以及相关资料学生:查找有关中国结的资料。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

3、过程一、猜谜语,导新课 1、同学们,今年过年的时候,老师收到了一个很特别礼物,请你来猜一猜。出示谜面:一缕红丝线,交错结龙凤。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出示中国结,贴到黑板上,并板书课题。(板书:中国结)师:你对中国结有那些了解?(可结合字形了解中国结)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中国结的文章。二、出示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中国结的特点及其象征的意义,感受中国结寄寓的爱国之情。 2、认字8个,写字8个。继续练习写摘录笔记和独立识字。 3、练习阅读中提问、分类处理问题,学习标画重点词语,练习概括段落的主要内容。三、学习课文出示金钥匙:看到文章题目,可以先猜想文章的内容

4、,读的时候再对照印证。师谈话:中国结是一种饰物,以它为题,如果你是作者朱杰人,有可能写哪些内容?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板书。过渡:同学们想到的内容可真不少,现在老师就请你们读一读课文,看看作者的想法和你们一样吗?(一)、初读,交流读书笔记。 1、中国结通过那一根根丝线要告诉我们的还有很多很多,让我们一同去学习。翻开摘录笔记,看看你通过预习有什么收获。(同桌交流,指名说) 2、轻声读文,思考:中国结为什么特别受宠?(板书:受宠) (二)、自主读识 1、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方法识字写字并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用简短的话概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词语检测:巧夺天工 变化无穷

5、 叹为观止 不离不弃 风韵 憧憬 传递 典雅 祥和 渗透 饱含 围绕 象征(开火车读、指名读、齐读)师强调:读音 憧憬(chngjng)   字形: “ 祥和”与 “安详”的部首注意区分,并在练习本上书写,加强记忆。学生汇报,其余学生补充。课文的主要内容: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中国结这种民族工艺品。 (三)、合作读、议 1、同桌读、议: 中国结有哪些特点?试着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 这篇课文的中心句是哪一句?找出来画上“”。 2、小组读、 议 默读课文,找出你喜欢中

6、国结的原因,在下面画“-” ,体会课中的“头”的意思。” 思考: “头”为什么加引号?指什么?小组汇报,其余小组补充。老师适时指导朗读。指导学生画出文中的相关语句并理解课文中的“头”的意思。小结:中国结受宠的原因不仅因为它造型典雅,而且它代表着幸福和祥和,代表着我们对未来的憧憬,更重要的她是中华儿女心连心的象征。这个“头”就是自己的祖国,自己的乡土,中国结是炎黄子孙心连心的象征,因此,中国节又被称为“同心结”。 (板书:幸福、祥和、心连心)(四)、拓展延伸,激发兴趣 1、中国结受宠的原因不仅因为它造型典雅,而且它代表着幸福和祥和,代表着我们对未来的憧憬,更重要的她是中华儿女心连心的象征。(板书:幸福、祥和、心连心) 2、你认为中国结还代表着什么? 3、四人为小组试编中国结,体会丝绳绕着起点,曲折缠绕、不离不弃的特点。四、课堂总结 中华儿女同根生,这根绳子扯得再远,也离不开它的“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