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诗两首》教学设计 (2)_第1页
《外国诗两首》教学设计 (2)_第2页
《外国诗两首》教学设计 (2)_第3页
《外国诗两首》教学设计 (2)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外国诗两首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了解诗人”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成员可以分头寻找资料:两位诗人的生平简介, 小组对资料进行挑选、整和,以备上课时用。文本研读祖国和黑人谈河流是两首抒发爱国思乡情怀的外国诗歌。俄国诗人莱蒙托夫从独特的角度,以自己的方式,抒发了对祖国的“奇异的爱情”。全诗平实中见真情,最平常的景色,最普通的农家生活,蕴蓄着的是诗人纯洁而真挚的情感。黑人谈河流是豪放的黑人诗人兰斯顿休斯的成名诗作。诗中“河流”是一个高度凝练的意象。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历史的象征,黑人对河流的追溯,就是对自身历史的追溯,就是对祖先和故土的寻根。全诗在深邃中显自豪。 教学设想诗歌应该回归到其最本真的阅读

2、,那就是“体悟”。因此力求抓住诗歌“求美”的特点,用自然的导语、和谐的背景图画、优美的音乐,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朗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诗歌的思想内容,而不是支离破碎地解剖诗歌;在品味语言中点燃学生创造性活动的火花,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抓住意象,通过看画面的直观感受和想象,把握其象征意义。教读课文,要引导学生了解作品中表现的异国情趣,如俄罗斯风情、黑人种族的文明史。教读过程中,要结合两位诗人各自国家和种族的特点,选用恰当的助读资料,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去认识和理解。品味诗歌凝练的语言,是教学的重点。由于民族文化背景不同,把握诗中艺术形象的意义及诗人由此抒发的思想感情,则是教学的难点。教读中

3、,要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学生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内容及形式特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莱蒙托夫、休斯的经历及其创作。 2领略诗歌深厚的文化底蕴。 能力目标 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感受诗人的爱国思乡情怀。 2品味诗歌语言,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体会诗歌的内涵。 3体会诗歌或平实中见真情,或深邃中显自豪的特点。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爱国情感和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 教学重点 品味诗歌凝练的语言教学难点 由于民族文化背景不同,把握诗中艺术形象的意义及诗人由此抒发的思想感情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投影仪、录音机及示范朗诵带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多媒体穿插:课前播放 诗歌乡愁酝酿

4、淡淡的爱国思乡的气氛,同时启发学生对诗歌“意象”的回忆)1、请你说说课前看了影片乡愁后有什么感受。2、师引入:谁不爱祖国?谁不恋故乡?(多媒体显示此句子)同学们,爱国主义是诗歌的永恒主题,更是诗人的永恒歌唱。在我国诗歌长河中是这样,在外国优秀的作品中也不乏其例。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外国诗两首,去聆听俄罗斯诗人莱蒙托夫和美国诗人休斯的吟唱。(多媒体显示:文题、作者) 二、了解诗人:1、请同学们拿出你们合作小组课前搜集的有关两位诗人的资料。2、学生交流、介绍(相信学生,尽量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不必用屏幕显示)(参考1密哈依尔莱蒙托夫(18141841)十九世纪俄国继

5、普希金之后的伟大诗人。十四岁开始写诗,1837年他为普希金因决斗而死写的诗人之死一诗名震文坛。由于反抗专制统治,因此屡遭流放和入狱,最后死于预谋的决斗,年仅二十七岁。 莱蒙托夫在短短十三年的创作生涯里,一共写下了四百多首抒情诗,名篇有帆浮云祖国,长诗二十余部,以恶魔童僧为代表,还有剧本假面舞会和杰出的长篇小说当代英雄等。诗人继承了普希金和十二月党人诗人的传统,把热爱祖国和歌颂自由作为诗歌创作的基本主题,其风格沉郁中有刚劲,手法上既能出色地运用浪漫主义,又擅长现实主义的描写。 祖国发表于1841年4月号的祖国纪事杂志。1839年俄国斯拉夫派诗人霍米亚柯夫发表一首祖国,认为俄罗斯的伟大在于人民的温

6、顺和对东正教的虔信,沙皇统治集团的御用文人也借爱国主义来炫耀他们的文治武功,莱蒙托夫针锋相对地提出了自己对祖国的“奇异的爱情”,把祖国美好的大地和勤劳的人民视为祖国概念的真正内涵,表现出他想了解和接近人民并休戚与共的强烈愿望。 2休斯(19021967)美国黑人诗人、小说家,美国黑人文艺复兴运动的领导者,   被誉为“黑人桂冠诗人”。 休斯写过小说、剧本、自传和新闻速写,以诗歌方面的成就最为突出。他创作了十多部诗集,比较重要的有哈莱姆的莎士比亚单程票延迟的梦之蒙太奇等。 休斯的创作植根于美国黑人生活,对他们痛苦生活给予同情,讴歌他们美好的情感,颂扬了他们源远流长的

7、文化传统。诗歌的主题思想有积极的社会意义,休斯创造性地把黑人民歌艺术引进诗歌创作,吸收了黑人爵士音乐和布鲁斯民歌的形式和手法,形成了轻松活泼豪迈奔放的风格,对美国黑人诗歌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三、研读祖国(一)读诗歌,整体感知,明确诗歌的意象1、试读 、练读、范读。拿到这首诗歌,你们觉得应该用怎样的形式来读?(生自己选择朗读形式,如试读 、练读、范读或老师范读-可以配上背景音乐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然后让学生顺势指出诵读这首诗的三点要求。-要读出节奏;要读出重音;要读出感情。)不需要教师预设问题,让学生用朗读尽情地陶醉于诗歌如画的意境中。2、寻找诗人在诗歌中运用了哪些意象;(九年级学生再加上本单

8、元前3首诗歌的学习,“意象”的存在以及其作用理解应该不难)(二)看图画赏俄罗斯风情之美,品诗歌语言之美1、看屏幕上俄罗斯风情(草原、森林、激流、小路、夜色、灯光、田野、白桦、农人们的生活),要求:说说你最喜欢哪种风景?能用自己的语言将你最喜欢的这种风景描绘出来吗? 2、再次读诗歌,找出有关句子,和自己写的诗句进行比较,说说哪个句子写得好,为什么?(不必强求或统一一定是文章中的句子好,但老师要注意正确指导;通过比较,品味诗歌的语言美)(三)读、写诗句感诗人之情,悟爱国之理1、思考:诗人所抒发的爱国之情主要是通过描写俄罗斯的夜色及夜色中人们的活动来表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学生研讨后回答,教

9、师总结明确: 诗人没有用豪言壮语去盛赞祖国的光荣历史、英雄业绩,也没有去歌颂名山大川,无尽宝藏,而是以平实的笔调描写俄罗斯原野的景色和农家生活。平实中见真情,诗歌在对原野景色和农家生活的描述中,隐含着诗人对祖国的真挚感情,即对俄罗斯山河景物和淳朴乐观的人民的热爱;即“真实地、神圣地、理智地理解对祖国的爱”(比勃罗留波夫语),这种爱是真实的,也是最本色的。2、诗人借用这些美丽的充满浓郁诗意的画面,借物抒情地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炽热的爱,那么哪些句子是直接抒发了自己的这种感情,找出来有感情地朗读。(有激情地朗读第一小节)3、你觉得总领全诗的是哪一句?说说这句话的妙处。(“我爱祖国,但我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10、!”从结构上的作用、写法上的特点、句子含义上去理解)4、改写诗句,歌唱祖国:要求诗歌的第二节和第三节以分号为限,可以分五个小节,任选一节改写成一则优美的短文。(多媒体显示范文:我爱祖国: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小村的路口,看着那堆堆满谷物的打谷场,从那里飘来阵阵丰收的馨香;再回头望望那覆盖着稻草的农家茅房,是那样的和蔼可亲;在那镶嵌着浮雕窗板的小窗后,是乡亲们质朴简单的日子平常普通的乡村风景啊,在我眼里却美不胜收因为,我刻骨铭心地爱着这片土地!)(多媒体播放背景音乐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学生仿写、交流)四、学习黑人谈河流激发学生运用本课所学到的欣赏技能,由“意象“入手,欣赏第二首诗歌,检测能力教学目标的完

11、成情况。1、找物象诗歌中哪些意象给你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结合课外搜集到的资料说说诗人为什么要选用这些意象?(参考幼发拉底河是古代文明的发源地;刚果河是非洲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尼罗河是世界最长的河流;密西西比河是北美洲最大的河或者用书上的解释)2、悟情感读题目,说说“黑人”、“河流”的含义;(参考“黑人”、“我”都不是某个具体的人,而是代表整个黑人的种族; “河流”是个高度凝练的意象。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历史的象征。黑人对河流的追溯,就是对自身历史的追溯。就是对祖先和故土的寻根。)3、用“诗人谈河流,就是谈”说话,感悟诗歌蕴涵的情感(如:诗人谈河流,就是在谈黑人的历史;诗人谈河流,就是在谈自己这

12、另人自豪的种族;诗人谈河流,就是在谈黑人在这种深重苦难下创造历史的伟大)4、试以恰当的情感和语调朗读这首诗歌。(可以配上背景音乐故乡的原风景)五、课堂小结 师总结:同学们,爱国,是一面飘扬在世界各国上空的永不褪色的旗帜。无论是平实中见真情的莱蒙托夫的祖国,还是深邃中显自豪的休斯的黑人谈河流,他们的心声是相通的。那种深沉的历史感与强烈的时代感,都是令人荡气回肠的。掩卷遐思,备感肩上使命崇高,恰如一代伟人毛泽东吟唱的“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愿我们能挂帆济海,谱写出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磅礴诗章。(在歌曲我和我的祖国中结束同时显示歌词) 以上教学设计,两首诗歌都围绕着“意象”的话题展开,然后感知内容、品味语言、寻找意象、感悟情感。(附:另外的教学设想第一首诗歌抓住关键句子,以此句子为切入口。诗句“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是解读诗意的关键。诗人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