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输转现场警戒区的划分与防爆研究 一、输转现场警戒区的划分 无论什么输转方法,都必需在相对平安稳定的环境下进行。所以,要对事故现场进行警戒区的划分,以保证输转能够顺当实施和完成。 1爆炸危急区 1.1划分原则 爆炸危急区分为轻度危急区、中度危急区及重
2、度危急区三个区。其标准为: 1爆炸浓度下限的25时为轻度危急区; 2爆炸浓度下限的50时为中度危急区; 3超过爆炸浓度下限为重度危急区。 1.2划分方法 在事故现场需通过侦检来划定
3、。运用燃爆类气体侦检器材如奥德姆MX21、PPB、RDK等。侦检小组至少应由3人组成,2人负责检测浓度,1人随后记录和标志。其行进队形可依据现场地形特点,采纳后三角形式向前推动。在较大的场地条件下,担当检测的2名队员,间隔应在50m以内,便于相互呼应。负责设置标志的队员紧跟其后。 侦检人员由远及近的挨次向事故源推动。当仪器显示浓度达到爆炸浓度下限的25时,开头放置标志,即为轻度危急区边界。连续推动,当仪器显示浓度达到爆炸浓度下限的50时,放置标志,即为中度危急区。而后连续侦检,当仪器显示浓度达到爆炸浓度下限时,
4、放置标志,即为中度危急区。 2中毒警戒区 2.1划分原则 中毒警戒区的范围一般较大,由于牵涉到人员疏散问题,其划定应尽量精确,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人员疏散和社会恐慌。有毒气体泄漏警戒区的划定是依据有毒气体对人体的损害程度来划分的。由于气体发生集中,且不同温度下集中不同,泄露形成的重气云羽在空气中集中,所以不仅仅靠阅历判定,必需进行区域的检测。划定可以
5、在侦检之前依据现场凭借阅历猜测,待侦检测定后,再依据计算机估算软件或公式来进行估算,对划定的区域进行更正。 中毒警戒区一般分为重、中、轻三个区域。 1重度区为半致死区,由某种毒气对人体的半致死剂量Lct50确定; 2中度区为半失能区,由半失能剂量Ict50确定;
6、3轻度区为中毒区,由半中毒剂量Pct50确定。 2.2划分方法 当有毒气体浓度超过最高容许浓度(或预定轻度区边界浓度)时,开头放置标志,由这些标志物构成的一线,即为轻度危急区边界。连续推动,边前进边侦检,直至测得中等危害浓度时,再进行标志,为中度危急区边界。依此类推,直至标出重度危急区边界 对不同危急区边界标志物的颜色应有明确区分,例如重度区边界的标志物为红色;中度区边界的标志物为黄色;轻度区边界的标志物为白色。 二、输转现场防爆讨论 在处理危化品泄漏事故时,平安工作是贯穿整个过程的。做好平安工作,是其他工作的前提。在输转中,主要的平安工作是防止爆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完形填空:暖心故事-2026年中考英语一轮复习
- CN120205008A 一种用于光伏一体化玻璃釉料的均匀混合搅拌装置
- 铁及其重要化合物(复习讲义)-2026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山东专用)原卷版
- 天津和平区某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 诗词赏析15首(原卷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
- 人生之舟(第四单元)-2025-2026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素养通关训练(解析版)
- 老师不做课件的原因
- 配眼镜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外墙外保温系统用建筑密封胶》编制说明
- 2025年度绿色建材砂石料采购合作协议书
- 2025年党建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完整版)
- 精神医学伦理与法律培训试题(附答案)
- 海外直播活动策划方案
- 新职业旅游英语课件下载
- 多发性骨折护理
- 实证分析中的企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路径探索
- 2025至2030中国殡葬行业市场运行分析及发展前景报告
- 关于卫生院“十五五”发展规划(完整本)
- T/CCT 004-2020煤用浮选起泡剂技术条件
- 驾校合作入股协议书
- 仪器行业标准体系的构建与优化-洞察阐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