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一上册语文课件【三篇】教学目标1.积累“朗润”、 “酝酿”、 “卖弄”、 “宛转”、 “烘 托”等词语。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2.能流畅地朗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3.揣摩文章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准确、 生动的语言及比喻、 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教学重、难点及突破(1)重点 能流畅地朗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2)难点 揣摩文章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及比喻、 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导入语: 同学们,下面我们先来欣赏一首歌。(播放歌曲)好了,同学们在欣赏完这首旋律轻快的歌曲后,老师考考你们了: 这首
2、歌歌唱了哪个季节?这个季节有怎样的特点?如果让你用 文章来描写这个季节,你会怎样写?(学生各抒己见)好,同学 们那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我国现代朱自清先生所写的春 ,看看他又是怎样描写春天的。2.作者简介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华,字佩弦,江苏扬州人。 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 系毕业。作品有:散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背影、荷 塘月色等名篇。春大致写于1928年至1937年,朱自清在写此文时, 已经没有初期创作诗文时的那种淡淡的哀怨的情调,而是鲜 明地表现出新鲜的格调和欢快的情绪。在大自然中,他发现 了美和希望,于是欣喜万状,写下了的散文精品春 ,反映
3、 了他对美的追求,对光明的向往,表达了他对未来的希望, 流露了积极进取的精神。3.检查预习,学习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Yun niang liao cheng suollxishudou sou chao酝 酿 嘹亮 撑伞 蓑笠 稀疏 抖擞 安巢二、整体把握文章:1.朗读课文注音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听读课文。问题:(1)课文围绕“春”写了什么?(2)文章是按“盼春”“绘春”“赞春”来写的, 请 同学们划分出来.(3)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绘春”, 展现江南春天特有的 景象的?师生互动,共同讨论以上问题2,理清文章结构:(1)课文围绕“春”写了什么?本课作者对春
4、天作了全面、精细的观察,抓住了春天的 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文章是按 “盼春”绘春”“赞春”来写的,请同学们划分出来.本课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总写盼春。 表达出人们对春天的盼望 和兴奋喜悦的心情。第二部分:(2-7)具体写绘春。把景物和感受结合, 全面细致地描绘出春景图。第三部分:(8-10)总写颂春。赞美春天,点出了春 天的特点:新、美、健。(2)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绘春”, 展现江南春天特有的 景象的?文中具体描绘了六幅春景图:春醒图自然醒第二自然段春草图草报春第三自然段 春花图花争春第四自然段 春风图风唱春第五自然段 春雨图雨润春第六自然段 迎春图人迎
5、春第七自然段三、探究质疑:(第一部分)(1)作者以怎样的心情迎接春天的来到?哪个词明确地告诉我们春天还没有来到?(“盼望着”;“近”) “盼望着,盼望着”。为什么要连用两个呢?(这样叠用,更能表达作者向往春天的急切心情。)(第二部分)春天来了, 走到了作者的面前, 作者看到了什么?请同学 们朗读第二段(1)看到了山,水,太阳。(可以看出这是对春天的描绘)(2)从这一段开始, 作者已经开始在描绘春天了, 既然它 已经来到了作者的面前,为什么他不开始从最细小的一草一 木写起呢?明确: 这一段是对春天的一个整体的描绘。 为什么会先 有一个整体的印象呢?因为这是一种视觉的规律。 假如现在来 了一个新同
6、学,他就站在门口, 我们先会看他的什么呢?是高 是矮,是肥是瘦,是黑是白,等等,然后我们才会去看他穿 着什么样的衣服,什么样的鞋子,什么样的发型,等等,再 接下来,我们将会看到他衣服的颜色,鞋子的颜色,甚至是(2)这段话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运用拟人, 勾勒出春天的生机勃勃。)春草图(第三自然段):朗读(齐读)问题:(1)这段抓住了春草的什么特点来写?(教师明确:嫩、绿、 多)(2)把“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换为“小草一下子 从土里生出来”,体会其表达效果有何不同。哪个好“钻” 和“偷偷”用得好,说说好在哪里?“钻”既表现春草冲破土层的挤劲,又用“偷偷地”修 饰,形容它不知不觉地出
7、现,生动地表明春草的活力。(3)那么为什么作者在描绘春草图中要穿插这些小孩的 画面呢?提示:小草和小孩子具有哪一个共同点呢?(小,说明他 们都处在生命中最富有生气,最活泼的时期,这个时期的生 命力最为旺盛。)在春草图中,作者将小草的画面和小孩子的画面组合在 一起,也就是将两个最富有生命力的景象组合起来,交相辉 映,使得整个春草图显示出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教学总结翻到这课书,我好像见到了久违的老朋友,既熟悉又亲 切。我又一次带领学生感受作者清新优美的语言,欣赏大地 春回的动人景象,体会春天所带来的蓬勃生机与无限希望。在教学设想中,我首先理清了的内涵:是一篇由妙词、 佳句、锦段构成的美文。从词的
8、角度讲,文中语言使用准确 而妥贴,很值得学生去体会和积累。从句方面讲,文中大量 使用了修辞,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从段落布局讲,各段 落之间安排整齐有序。如: 最后三段用三个比喻句来歌功春, 表现出春的新、美、力。单独成段构思巧妙。对于这类文学 性文章的学习,本人认为应上文学欣赏课:让学生学会欣赏 至关重要。用品、背写来体会、感悟其美及美有何处、为何 美。调动听、说、读、写各种能力来学习,同时在学习中锻 炼、提高能力,得到一种欣赏文学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认为有以下一点成功之处:第一、导入新课巧妙。“同学们正处在秋高气爽的季节里,但想到马上到来的 寒冬,总是希望春天早点来到,因为春能给人温暖
9、、给人力 量、给人希望、给人自然勃发。所以,每当春回大地时人们 往往情不自禁地吟诗作文,如唐朝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 春乃发生”;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杜牧的“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涌旗风”。这些都是古 人对春的描写和赞美,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今人对春的赞美 的散文。”这样的开场白吸引了同学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 趣。第二、理清课文结构。可分为三部分:盼春、绘春、赞春。在绘春中又描绘了 五幅春景图: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部分同学搞不清这几部分的顺序,针对这一点,我把以上蓝 色的字打印出来,贴好不干胶,颠倒顺序摆放在黑板槽上。 为了给同学一个完整的印象, 我
10、只安排了一个同学读课文,并提出问题, “听同学读课文后,看谁能按照文中的顺序给 这些词语找出恰当的位置?”我找了班内的两个学生进行操 作,反馈的结果非常让人满意。同时又为解决教学难点铺平 了道路。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下一些问题:一、对时间分配不够合理,担心教学内容完不成,有些 前紧后松,许多还可以深入理解的内容不够透彻。二、课上对课文的朗读还不够充分,朗读课文的形式比 较单一,在品读活动中,把整文交给学生去品词、品句、品 段的处理过于粗略。还要采取单人读、小组读、男生读、女 声读及自由朗读的形式,在读中达到声如耳闻,形如目睹, 景如亲临,情同身受的迷人的意境。这次,我的教学设计尽可能围绕着新课
11、程所倡导的来实 施,那就是:阅读是学生的个体行为,不应该以老师的分析 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 体验和理解 老师巧妙地设计,创造性地拓展延伸,引导学生积累知识,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创设心灵的自由,学生就可 以展开联想,想象的翅膀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这些方面的 反思知识自己的浅薄的认识,不当之处还请领导和老师们批 评指正。朱自清先生的一篇写景抒情的经典散文。翻到这课书, 我好像见到了久违的老朋友,既熟悉又亲切。我又一次带领 学生感受作者清新优美的语言,欣赏大地春回的动人景象, 体会春天所带来的蓬勃生机与无限希望。在教学设想中,我首先理清了的内涵:是一篇由妙词、 佳句
12、、锦段构成的美文。从词的角度讲,文中语言使用准确 而妥贴,很值得学生去体会和积累。从句方面讲,文中大量 使用了修辞,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从段落布局讲,各段 落之间安排整齐有序。如: 最后三段用三个比喻句来歌功春, 表现出春的新、美、力。单独成段构思巧妙。对于这类文学 性文章的学习,本人认为应上文学欣赏课:让学生学会欣赏 至关重要。用品、背写来体会、感悟其美及美有何处、为何 美。调动听、说、读、写各种能力来学习,同时在学习中锻 炼、提高能力,得到一种欣赏文学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认为有以下一点成功之处: 第一、导入新课巧妙。“同学们正处在秋高气爽的季节里,但想到马上到来的 寒冬,总是希望春天
13、早点来到,因为春能给人温暖、给人力 量、给人希望、给人自然勃发。所以,每当春回大地时人们 往往情不自禁地吟诗作文,如唐朝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 春乃发生”;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杜牧的“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涌旗风”。这些都是古 人对春的描写和赞美,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今人对春的赞美 的散文。”这样的开场白吸引了同学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 趣。第二、理清课文结构。可分为三部分:盼春、绘春、赞春。在绘春中又描绘了 五幅春景图: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部分同学搞不清这几部分的顺序,针对这一点,我把以上蓝 色的字打印出来,贴好不干胶,颠倒顺序摆放在黑板槽上。 为了
14、给同学一个完整的印象, 我只安排了一个同学读课文,并提出问题, “听同学读课文后,看谁能按照文中的顺序给 这些词语找出恰当的位置?”我找了班内的两个学生进行操 作,反馈的结果非常让人满意。同时又为解决教学难点铺平了道路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下一些问题: 一、对时间分配不够合理,担心教学内容完不成,有些 前紧后松,许多还可以深入理解的内容不够透彻。二、课上对课文的朗读还不够充分,朗读课文的形式比 较单一,在品读活动中,把整文交给学生去品词、品句、品 段的处理过于粗略。还要采取单人读、小组读、男生读、女 声读及自由朗读的形式,在读中达到声如耳闻,形如目睹, 景如亲临,情同身受的迷人的意境。这次,我的
15、教学设计尽可能围绕着新课程所倡导的来实 施,那就是:阅读是学生的个体行为,不应该以老师的分析 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 体验和理解 老师巧妙地设计,创造性地拓展延伸,引导学生积累知识,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创设心灵的自由,学生就可 以展开联想,想象的翅膀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这些方面的 反思知识自己的浅薄的认识,不当之处还请领导和老师们批 评指正。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 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2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3道德、情感、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16、。二、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三、课时安排两课时四、课前准备 学生:解决生字词;熟读课文;以妈妈,我想说爱您为 题,写一段话,准备在班里交流。阅读冰心表现母爱的诗篇。 查阅有关冰心的资料。教师:查阅有关泰戈尔的资料,多媒体辅助教学。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金色花金色花的篇幅短小,意蕴丰富。写的是一个假想,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由此生发想像?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母亲捉迷藏, 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感情, 构 成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表现了家庭之爱和人类天性的美好 与圣洁。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体味诗歌感情基 调上,控制好语速、节奏和重音,提高朗读质量。在反复朗 读中加深
17、对诗歌的理解,提高感悟诗的能力。还要注意引导 学生体会联想和想像在诗歌中的作用。二、教学设计1、导入 母亲是孕育万物的源泉,是推动世界走向光明的根本动 力。母爱是人类情感中最崇高、最美好的。现在请同学设想 向母亲表达爱意的方式,然后以妈妈,我想说爱您为题,说 一段话。(学生略思考后,2?3名同学回答)同学们说的很好, 都向母亲倾诉了自己深深的依恋之情。今天,我们一起来欣 赏一首表达母子之间亲密感情的散文诗?金色花。金色花的作者是印度诗人、作家泰戈尔,他一生创作丰富,诗 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长篇小说有叫、沙子 、沉 船等。曾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 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
18、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尚、最纯洁的爱。检查生字词(可用大屏幕投影)2、朗读课文教师范读课文(播放音乐配音),学生仿读。(教师的朗读 一定要有示范作用,在朗读中把学生带入诗歌的意境。)(过渡)同学们仿读得很好,自己读一读试试。 学生自由朗读,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以一个调皮的孩 子的口吻来读。3、教师指导朗读:注意重音、语速、节奏、感情(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舒缓、温馨、深情的。但不同的地方,朗读 处理方法不同。如果学生读不好,教师要一句一句地教。)例: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妈妈不见了孩子,多么 着急,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嗔怪孩子。这句应读出妈 妈惊喜的语气。例:我不告诉你,妈妈
19、。孩子撒起娇来了,为自己能给 妈妈做些好事而高兴,还要对妈妈保密,让她莫名其妙。这 句应读出孩子撒娇、调皮的语气。感知课文内容4、教师导学这首散文诗,让我们感受到母子情深, 感受到母子之爱。 在这首表现母子情深的散文诗中,作者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儿 童嬉戏的画面,中心人物是我,我想像变成一朵金色花,在 一天的时间里与妈妈三次嬉戏。为什么我那么快乐,那么天 真,那么活泼, 那么可爱?(学生回答: 因为孩子沐浴着母爱。)他是怎样回报母爱的呢?5、合作探究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提出共性问题。 我通过什么方式来表达对妈妈的爱?怎样表现的?2我为什么想像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那金黄的色彩又 象征什
20、么?3我变成金色花为什么不愿让妈妈知道?4我和妈妈各是什么性格?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参与交流6、体验反思(过渡)母爱就在我们身边,她像一股涓涓的溪流时时刻 刻地滋润着我们。学习这首诗, 你从中感悟到什么?请结合自 己的实际谈谈。(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谈感受,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过渡)诗人以其新奇而美妙的想像,为我们讲述了一个 母子情深的故事,现在请同学们再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朗读课文7、作业背诵课文,准备朗诵比赛。8、小结金色花是一首很美的散文诗,是一幅耐人寻味的图 画。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多读, 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 感染, 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
21、力。文中由假如我 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生发想像,让学生感受到想像的新奇而美 妙,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 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 既发展 学生的个性, 又发展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第二课时一、教学设计纸船这是一曲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日夜思念的母亲深情的呼 唤。在这首诗中,诗人以纸船为题,托物言志,赋予纸船特 别的含义。纸船象征漂泊无依的孤独,象征思念母亲、思念 祖国的一颗心,象征诗人纯洁、美好的心愿。二、教学步骤1、导入 同学们,你可知这小小的纸船曾满载着一个远离家乡的 游子对母亲深深的思念。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国的女作 家冰心的作品?纸船。1923年秋天, 冰心赴美留学, 在远 离祖国的太平洋
22、上, 眼含热泪、 专心执着地叠着一只只纸船, 然后一个一个抛放在海里。希望总会有一只能漂流到日夜思 念的母亲身边。这首诗的独特之处就是以纸船寄托对母亲的 眷恋之情,以此展开自己的情思。同学们要想感悟诗人的情 感,就要深情地朗读诗歌。2、朗读诗歌1教师配乐范读,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自由朗读或仿读。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要求学生调 动自己的生活经验。 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像, 进入诗的意境, 要读得深情、低沉。)2朗读指导:教师引导学生划分节奏、划出重音。(过渡)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学生运用朗读方法再次齐读, 直至背熟。为进一步理解诗歌打好基础。整体感知教师适时提出:这首诗表达诗人怎样的感
23、情?(学生归纳 总结)这是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母亲的深情呼唤, 是献给母亲深 情的歌。3、教师导学古今中外表达母爱的诗作很多,但这首诗却有自己的独 到之处。诗人以孩子般的纯洁和天真,从儿童的游戏世界找 到一个可以寄托对母亲无限思念的物品?纸船,并以此展开自己的情思。全诗共三节,每节各表达了什么内容?4、合作探究第一节写叠纸船;第二节写抛纸船;第三节写纸船进入 母亲的梦乡。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你能想像出诗人在什么情形下写的这首待?第一节中哪些词语表明诗人对母亲思念之深?3诗人明知纸船不能流到母亲哪里,为什么还要不停地 叠?4第三节是诗人展开联想, 这一想像有何特点?有什么作 用?纸船,并以(教师提
24、出以上问题, 引导学生多角度感悟课文, 学生四 人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可参与,学生全班交流。教师要尊重 学生的独特理解。)5、教师小结海浪涛涛,天风吹卷,邮轮在巅簸中驶向一个陌生的国 度。诗人此去远涉重洋,相隔万里,何时才能回到母亲的怀 抱?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中, 没有可以寄托思念的,所以诗人不 停地叠纸船来表达对母亲的思念。纸船虽漂不到母亲的身边,但一定能漂人母亲的梦中。这一想像新奇、大胆,充分地写 出了诗人对母亲的强烈思念,对母亲深情的爱。(过渡)诗歌的语言是凝练而含蓄的,要深入理解,就要 探究。6、问题研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 探究。 对于不理解的地方, 小组内互相帮助解决。 有深度、
25、 难度的组内不能白行解决的 问题, 可提出来全体同学共同探讨。(学生讨论,提出共性问 题。学生交流, 学生只要说的合理, 教师都给予肯定、 鼓励。)7、教师小结这首诗构思新颖,诗人采用托物寓情的方法,感情抒发 得既生动、具体,又含蓄、深沉。此外,这首诗的诗行较长, 语调缓慢,正与对母亲的绵长思念相协调。8、作业金色花和纸船这两首诗都借助具体的形象抒发 对母亲的爱。请你也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诗,抒发对 父母亲的爱。写在练笔本上。9、小结在这首诗中,诗人以纸船为题,托物言情,赋予纸船特 别的含义。纸船象征漂泊无依的孤独,象征思念母亲、思念 祖国的一颗心,象征诗人纯洁、美好的心愿。在教学中,以
26、朗读教学为主,教会学生美读,带着美好的情怀,美好的想 像,用优美的声调,抑扬顿挫地朗读诗歌,在美的诗歌里得 到熏陶。10、信息反馈:通过本次学习希望大家能够达到以下目标:1、学习一些摹景状物、刻画人物的手法2、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3、学习古人机智、诚实等美德一、疏通句篇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划分正确停顿。 读过程中有疑问则举手提出)2、请学生试读课文3、教师范读4、学生齐读二、理解文义、探究深层含义1、结合书*释,理解句意、文意(如有不懂的地方可由 全班讨论)2、请大家在讨论时注意下列句子中的词(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儿女:子侄辈,现代专指儿子和女儿。俄而:不久,一 会儿。骤:迅速欣然:高兴地(2)空中撒盐差可拟拟: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会计分录专项模拟试题及答案集锦详解
- 2025年电工中级职业技能考试真题卷: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操作试题集
- 学习准备2025年入团考试试题及答案
- 理论应用审计师试题及答案解析
- 以办公室为中心解析区块链如何简化农产品溯源流程
- 消防安全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 医疗团队在医学研究中的作用
- 医疗信息共享的基石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与挑战
- 无人机驾驶员的职业道德标准试题及答案
- 医学研究与医疗健康产业的融合发展
- 国家能源集团陆上风电项目通 用造价指标(2024年)
- 【MOOC】跨文化交际-苏州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MOOC 国际商务-暨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陕2022TJ 067 厨卫装配式钢丝网混凝土排气道系统建筑构造图集
- 青少年模拟法庭剧本(敲诈勒索)
- 万用表校准报告
- 新闻采访与写作(马工程笔记)
- DB32∕T 1703-2011 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规范总则
- SQ-02-绿色食品种植产品调查表0308
- 视频结构化大数据平台解决方案
- SolidWorks、CAD三维建模练习习题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