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三理综训练(物理部分)第卷 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如图所示,物块A、B通过一根不可伸长的细线连接,A静止在斜面上, 细线绕过光滑的滑轮拉住B,A与滑轮之间的细线与斜面平行。则物块A受力的个数可能是A3个 B4个 C5个 D2个2一质点在xOy平面内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已知质点在x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运动,则关于质点在y方向的分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A匀速运动 B先匀速运动后加速运动C先减速运动后加速运动D先加速运动后减速运动3我国于2010年1
2、0月1日成功发射了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二号”(CE2),CE2在椭圆轨道近月点Q完成近月拍摄任务后,到达椭圆轨道的远月点P变轨成圆轨道,如图所示忽略地球对CE2的影响,则CE2A在由椭圆轨道变成圆形轨道过程中机械能不变B在由椭圆轨道变成圆形轨道过程中线速度减小C在Q点的线速度比沿圆轨道运动的线速度小D在Q点的加速度比沿圆轨道运动的加速度大4如图所示为汽车的加速度和车速倒数1/v的关系图像若汽车质量为2×103 kg,它由静止开始沿平直公路行驶,且行驶中阻力恒定,最大车速为30 m/s,则A汽车所受阻力为2×103 NB汽车在车速为15 m/s时,功率为6×104 W
3、C汽车匀加速的加速度为3 m/s2D汽车匀加速所需时间为10 s5如图所示,质量M、带有半球型光滑凹槽的装置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槽内有一质量为m的小铁球,现用一水平向右的推力F推动该装置,小铁球与凹槽相对静止时,凹槽球心和小铁球的连线与竖直方向成角。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铁球受到的合外力方向水平向左B凹槽对小铁球的支持力为C系统的加速度为D推力6一人用力把质量为m的物体由静止竖直向上匀加速提升h,速度增加为v,则对此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增量 B物体所受合外力所做的功为C人对物体所做的功为 D人对物体所做的功为7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两个用相同材料制成的轮P和Q
4、靠摩擦传动(不打滑),两轮的半径Rr = 21。当主动轮Q匀速转动时,在Q轮边缘上放置的小木块恰能相对静止在Q轮边缘上,此时Q轮转动的角速度为1,木块的向心加速度为a1;若改变转速,把小木块放在P轮边缘也恰能静止,此时Q轮转动的角速度为2,木块的向心加速度为a2,则A BCD第卷 非选择题本卷共4题,共68分8(1)(5分)某实验小组在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时,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实验时,需要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实验中对两次拉伸橡皮条的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将橡皮条拉
5、伸相同长度即可 B将橡皮条沿相同方向拉即可C将弹簧秤都拉到相同刻度 D将橡皮条和细绳的结点拉到相同位置(2)(12分).某同学为探究“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改变的关系”,设计了如下实验,他的操作步骤是:摆好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质量为200g的小车拉到打点计时器附近,并按住小车。在质量为10g、30g、50g的三种钩码中,他挑选了一个质 量为50g的钩码挂在拉线的挂钩P上。释放小车,打开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打出一条纸带。A在多次重复实验得到的纸带中取出自认为满意的一条。经测 量、计算,得到如下数据:第一个点到第N个点的距离为40.0cm。打下第N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1.00m/s。该同学将钩码的重
6、力当作小车所受的拉力,算出:拉力对小车做的功为 J,小车动能的增量为 J。(g取10 m/s2。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B此次实验探究结果,他没能得到“恒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且误差很大。显然,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忽视了各种产生误差的因素。请你根据该同学的实验装置和操作过程帮助分析一下,造成较大误差的两个主要原因是: ; ;9(15分)杂技中的“顶竿”是由两位演员共同表演完成站在地面上的演员的肩部顶住一根质量为10 kg的长竹竿,另一位质量为40 kg的演员爬至竹竿的顶端完成各种动作后,从竹竿的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滑到竹竿底时的速度正好为零.在竹竿上的演员从竿顶下滑到竿底的过程中,
7、地面上顶竿人的肩部的受力情况如图所示(g10 m/s2).则:(1)竿上的人在下滑过程中的最大速度v1为多少?(2)竹竿的长度h为多少?10.(17分)如图所示,一物体质量 m=2kg,在倾角=37的斜面上的A点以初速度v0=4m/s下滑,A点距弹簧上的挡板B的距离AB=4m,当物体到达B点后,将弹簧压缩到C点,最大压缩量BC=2m,然后物体又被弹簧沿斜面弹回到最高位置D点,D点距A点为AD=2m, (g取10m/s2,sin37°=0.6, cos37°=0.8,弹簧及挡板质量不计。) 求:(1)物体跟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11. (19分)如图甲所
8、示, A、B、C、D为固定于竖直平面内的闭合绝缘轨道,弧AB段、弧CD段均为半径R1.6m的半圆,BC、AD段水平,AD=BC=8m。B、C之间的区域存在水平向右的有界匀强电场,场强E5×105V/m,其余区域没有电场。质量为m=4×10-3kg、带电量q=+1×10-8C的小环套在轨道上。小环与轨道AD段的动摩擦因数为=0.125,与轨道其余部分的摩擦忽略不计。现使小环在D点获得沿轨道向左的初速度v0=4m/s,且在沿直线轨道DA段运动过程中始终受到方向竖直向上、大小随速度变化的力F(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作用,小环第一次进入半圆轨道AB时在A点对半圆轨道刚好无压
9、力。不计小环大小,g取10m/s2。求:(1)小环第一次运动到A时的速度大小;(2)小环第一次回到D点时速度大小;(3)若小环经过多次循环运动能达到稳定运动状态,则到达D点时的速度至少多大?v(m/s)F(N)08乙FDABEC甲 答案ABCDABCAC高三理综训练(物理部分)参考答案8(1) D (2)A. 0.20 0.10 B.小车的质量没有远大于钩码的质量;没有平衡摩擦力9解:(1)演员在下滑的前4秒做匀加速下滑,加速度为a1a11 m/s2 (3分)4 s末达到最大速度v1,有v1a1t14 m/s(3分)演员在下滑的4秒到6秒由最大速度v1开始匀减速下滑直到速度减为零(2)在演员下
10、滑的前4秒的高度为h1h1t18 m (3分)在演员下滑的4秒到6秒的高度为h2h2t24 m(3分)竹竿的长度hh1h212 m(3分)10解:(1)以过A点的水平面为重力势能的参考平面,初态系统的机械能为 (2分)以物体被弹簧弹回至D点为终点,系统的机械能为 (2分)摩擦力的功与系统机械能的改变量为等值,故有 (2分)滑动摩擦力的功与路程成正比,故有 (2分) (2分)(2)由题,当物体到达C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物体从A到C过程,由动能定理 (3分) 得: (1分) (2分) (1分)25.解:(1)进入半圆轨道AB时小坏仅受重力,在A点由向心力公式得: (3分)得: (2分)(2) 小物块从D出发,第一次回到D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4分) (2分)(3) 分析:初始位置D点时,若所加力Fmg ,则小环受摩擦力而减速,同时F减小,当F= mg时匀速,但速度一定小于4m/s;若Fmg, 则小环受摩擦力而减速,同时F越来越小,摩擦力越来越大,小环继续减速直至静止,不会到达A点时速度为4m/s,综上可知小环第一次从D到A做匀速运动。由图象知:F=kv=mg (1分) (1分)所以 (1分 )则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有关物业劳动合同
- 2025年城市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社会稳定性评估与应急预案研究报告
- 2025年海洋生态修复政策对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的影响报告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网络隔离技术在智能工厂设备升级改造的实践报告
- 通过培训提高知识课件
- 通辽法律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文化科技融合趋势报告:文化大数据在市场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 金融业题库及答案
- 2025绵阳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
- 自钻螺丝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共享经济下网约工劳动关系认定问题研究-以外卖骑手为例18000字(论文)】
- DB13T 5098-2019 无人值守起重机控制系统检验规则
- 被动解除劳动合同范本
- XX学校(幼儿园)食堂管理各岗位廉政(廉洁)风险点及防控措施一览表
- 探索未来学习中心的构建:理论、关键要素与体系架构
- 院长绩效协议书
- 直播运营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中国冲锋衣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食品与营养课程课件
- 林长制知识培训课件
- 高效氯胺酮合成路线研究-深度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