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卫--数学源于生活2_第1页
冯卫--数学源于生活2_第2页
冯卫--数学源于生活2_第3页
冯卫--数学源于生活2_第4页
冯卫--数学源于生活2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谈“生活化”数学内容提要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离不开生活,创设一种贴近生活实际的情境,引导学生从课堂活动、从实际练习、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去感受数学,去进一步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去更深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关键词生活 数学 教学 情景 教学活动 练习正文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杜威有过“教育即生活”的著名思想,而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因此,学习它关键是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促使学生思维能力、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念等多方面得到同步发展。那么,作为教师的我们完全可以将数学知识与生

2、活经验紧紧联系起来,创设一种贴近生活实际的情境,引导学生从课堂活动、从实际练习、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去感受数学,去进一步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努力成为一个探索、勇于创新的人才。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生活中获取资源并丰富数学课堂,远比墨守成规、枯燥无味的照本宣科来得有趣、丰富、并能紧紧抓紧小学生的好奇心,使数学课堂生气盎然,也促使学生深深体会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因此,我们要从教学实际出发创设有关的数学情境,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去探究新知。例如,在教学有关“元、角、分”知识时,创设学生熟悉的超市情境,琳琅满目的货物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眼球,然后让

3、学生选自己喜欢的东西,随即问一系列问题“你选的物品价钱是多少”,“几元几角几分”,“几元几角”,“谁的贵,谁的便宜”,“贵多少,便宜多少”发散而去,“像这样有关价钱的例子你能列举吗?”这样把缺乏生活气息的题材变成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例,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的情境中,学习效果明显提高,数学也就生活化了。又如在教学“可能性”课时,先让学生观看段动画,在风和日丽的春天,大家都开心的玩耍,突然天阴了下来,这变化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这时老师立刻抛出问题:“天阴了,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学生就会很自觉地联系他们已有的经验,回答这个问题。学生说:“可能会下雨,”“可能会打雷,电闪”,“可能会刮风”

4、,“可能会一直阴着天,不再有变化”。“可能会儿天又晴了”,“还可能会下雪”老师接着边说边演示:“同学刚才所说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其中有些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如下雨,有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会很小如下雪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事情可能会发生?哪些事情根本不可能发生?哪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呢?”通过这一创设情境的导入,使学生对“可能性”这含义有了初步的感觉。学习“可能性”,关键是要了解事物发生是不确定性,事物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让学生联系自然界中的天气变化现象,为“可能性”的概念教学奠定了基础。二、教学活动生活化,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亲身操作、体验和感知数学问题、数学知识,

5、获得感性经验,从而实现知识的内化,进而上升为理论认识。例如:在教学“垂直平行”,我让学生在教室里找平行线,有的学生立马找到了教室墙的几条边,故意问学生“不相交的直线即是平行线吗?”引出疑问,通过学生观察和发现,引出平行的具体概念,强调必须“在同一平面内”。然后让学生再进一步找,发散学生的思维,教室里一下子活跃起来,有的同学找到了窗户的边,黑板的边,门的边,桌子板凳的边还有细心的同学竟发现了老师衣服上徽章的两条对边也是一组平行线。又如在学习“秒的认识”,我设计让学生开展一个自己喜欢的活动,可以踢沙包,可以跳绳等,看看1分钟你能干什么,?有的学生汇报自己踢毽子踢了多少下,有的汇报自己跳绳跳了多少下

6、,有的汇报自己多书读了多少,画画画了多少教室一下子沸腾起来,然后我问学生“那么你们还是开展你们刚才的活动,猜猜1秒又可以干什么,踢几下毽子,画多少画”,再让学生试试。从中,比较1分钟和1秒钟的长短,认识1秒,从而认识“秒”。三、设计练习生活化,实现“学以致用”。练习是巩固知识的必要手段,但单调、枯燥的练习只会让学生日渐失去兴趣,若能将它与生活联系起来,摄取具有生活气息丰富多彩的题材,学生才能学有所用,并学有所乐。例如在学习“可能性”时,我设计了练习:1、如果你是商家,你准备如何制作转盘,一等奖奖品大电视,二等奖雨伞,三等奖明信片,其余未得奖。然后出示两个转盘,一个是各等奖相同等份,另一个则是不

7、同等份。2、“如果你是买家,你又选择哪一个,为什么”把练习变成了一件有趣的事,学生能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并能使学生深刻的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联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这是我们练习的最终目的。如:在教学比多少时,我安排学生回去找找生活中可以比多少的事物,描述一下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后来听学生汇报,生:我家果盘里的苹果比橘子多。生:街道的汽车比自行车多。生:我家的桌子比凳子多。生:戴眼镜的比不戴眼镜的少。生:我们邻居家小朋友的作文书比写字书少从学生身边的事例引入,体现了浓郁的生活气息,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是一个巨大的课堂,再如教学“统计”

8、的时候,我布置了学生一个实践作业,指定了几种水果,让学生统计一下家里的亲戚朋友都喜欢这其中什么水果,制作统计图。教学“克、千克”让学生去超市做调查,教学“圆柱体”让学生在生活中找找教师,提供给学生实践的机会,让学生逐步养成从数学的角度去认识生活,去思考生活。所以,我们还可以鼓励学生书写数学日记,通过这一练习可以培养学生自己主动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数学问题。比如,有学生就写到“我早上6时起床,7时吃饭,这中间的1个小时,我洗脸刷牙了,然后吃饭,我一共吃了3个包子,爸爸吃了1个,我比爸爸多吃了2个,也可以说爸爸比我少吃了2个,原来爸爸还没有我吃的多啊!结果妈妈说等我和爸爸出门后,她要比我再多吃1个包子。那这样,我就比妈妈少吃1个包子了,爸爸就比妈妈少吃3个包子了。我才不相信妈妈说的话呢,她一定是吹牛的!总之,数学来源于生活,而生活又离不开数学,只有把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