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莉幼儿劳动品质培养的策略_第1页
喻莉幼儿劳动品质培养的策略_第2页
喻莉幼儿劳动品质培养的策略_第3页
喻莉幼儿劳动品质培养的策略_第4页
喻莉幼儿劳动品质培养的策略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德育论文评选幼儿劳动品质培养的策略资中县重龙镇第二幼儿园 喻莉让孩子爱劳动、培养他们的劳动意识,对于培养他们的良好品质具有实际操作层面上的意义。一个爱劳动的孩子,往往在未来生活技能上及品德上、遵纪守法等方面要远远超过不爱劳动的孩子,美国哈佛大学的学者们在进行了20多年的跟踪研究之后发现,爱劳动的孩子和不爱劳动的孩子相比,失业率是1:15,犯罪率是1:10;现实中:大学生不会洗衣服;中学生不会煮鸡蛋;小学生要家长喂饭等等类似的情况比比皆是。很多父母们看来,孩子只要学习好,其他什么事情都不重要,家务劳动、社会公益劳动就更不重要了。但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培养出来的却是一个没有责任心,不懂得关心他人的人

2、,一个缺乏责任心的孩子,往往学习成绩也不会太好。对于孩子来说,如果具有劳动意识,则说明他们心中有他人,懂得孝敬父母,关爱他人。所以,在童年时期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是很重要的,从教10多年,对幼儿的劳动培养上,不断地探索总结,归纳了以下几种策略: 策略一:尊重孩子,深入了解孩子。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如果不能对孩子有足够的了解,劳动意识培养、品德培养很容易走弯路,走错路。孩子的个性不同、年龄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智能组合等都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时,要采取易于孩子接受的、喜闻乐见的方法。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比较贴近孩子的生活,让孩子从做家务劳动开始,渐渐

3、形成较高的责任意识。 例如:以“清洁”为内容,我以“娃娃家”为契机,让孩子成为家的主人,开展一日活动的清洁活动先学会洗手、洗脸、刷牙,洗手帕等自理内容;再学习洗毛巾、洗茶杯、洗袜子、洗碗、洗书包等自立内容;到大班后就要逐渐学习使用洗衣机清洗衣服、床单、被套、枕套等大件物品,以培养孩子自立、自主能力。策略二:尊重孩子的主人地位,真正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的主人地位,就要相信他们的接受能力,同时又要正视他们的接受能力。有的孩子的父母总是认为孩子还小,能力有限,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许做,在爱的名义下过度保护孩子。这样做,一方面使孩子受到过分限制,使他们的能力得不到适当的发展。另一方面,孩子也会在过度的限制中

4、,形成依赖、懒惰的坏习惯。另外,父母的过度限制或保护,还在悄悄向孩子传递一个信息:你不行,你不能。如:我班的一名新生,从小到大都是家长喂饭,有一天家长因为有事就没到幼儿园来喂饭,孩子就不知道怎么办了,孩子饿极了,我就顺势手把手地教孩子拿勺子、舀饭、送入嘴里,再慢慢地放手,让孩子自己吃饭,其他的老师看见了也一起表扬、鼓励这个孩子。渐渐地,这个孩子从自己吃一两勺饭到三四勺饭,再到五六勺饭,一直到现在完全能自己吃饭了。孩子高兴了,老师高兴了,家长更是高兴了。而家长知道这件事情的第一句话就是“啊?我还不知道他会自己吃饭呢?”由此看来,和孩子生活了几年之久的家长根本不相信自己的孩子,又如何“关心、呵护”

5、自己孩子的?所以说正视孩子的接受能力,就不能“包办代替”,也不要"拔苗助长",不要违背了孩子的生长规律,要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个体差异等进行劳动意识教育。策略三:以体验教育为重要途径,引导孩子参与。尊重孩子的主人地位,还要让他们多参与。劳动意识不是你说我听,而是要让孩子在参与的过程中进行自我教育,就是让孩子们懂得自己要求自己,自己监督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控制。只有孩子们真正参与进去了,他们才能有感受,才能在感受中升华劳动的乐趣,形成劳动意识。孩子劳动意识的形成和培养中体验教育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培养劳动意识也是一个知情意行并存的过程。孩子获得“知”的过程,不仅来自于成年人的

6、教育,还来自于孩子的亲自体验,这是孩子认知的重要来源。这就需要以体验教育为重要途径,引导孩子参与家庭劳动、学校班级劳动、社会公益劳动,以及三者的紧密结合。1、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要贴近孩子的生活,让他们从做家务劳动开始,渐渐形成较高的责任意识。如:现在很多父母总是爱对孩子说:“你只要把学习搞好了,家里什么事情也不用你做。”父母们看来,只要学习好,其他什么事情都不重要,家务劳动、社会公益劳动就更不重要了。如:学前班的新生,家长带来了抹布把孩子的桌子、椅子擦得是干干净净让孩子坐下,再帮助孩子把书包放好,拿出书本、铅笔盒,看着孩子把作业本交给老师,这才放心地走了。针对这一情况,我就建议父母让孩子在家庭

7、中承担一定劳动内容,如:扫地、擦桌子、摆放碗筷、洗碗等等。利用家长联系册知道孩子在家中的劳动情况;在班级每月进行“我是小能手”的主题活动,评比小能手、小标兵。又如:在假期或双休日里,建议家长带孩子离开自己熟悉的家庭环境,离开父母,到自己的朋友、亲戚的家庭里生活一段时间,最好是农村亲友的家里。在新的环境里,孩子会受到环境约束,改变自己的角色,可以得到新的熏陶和影响,改变诸如好吃懒做、为所欲为等不良习惯。我想告诉家长们:不要怕孩子受苦,只要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谋生能力,让他们吃再多的苦也是值得的,如果溺爱孩子,将会是自己一生中做得最糟糕的事。2、学校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要从幼儿一日生活入手,逐渐养成热爱

8、集体,心中有他人的责任感。而在现在严重的“重智轻劳”情况下,根据孩子的个性不同、年龄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智能组合不同,对一般学习能力较差但在某些劳动方面有很好潜力的孩子通过转变目标调整对孩子的期望值,发展孩子劳动特长的教育方法是切实可行的。如:我班一孩子不爱学习,特别调皮,但性格开朗,爱表现,每天早上来得特别早。针对他的这些情况,我教他用洒水壶为班级洒水,之后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真能干,能够为班级做好事,给他发了一朵小红花,下午放学告诉了来接他的妈妈,妈妈也很高兴,也表扬了他。第二天早上,我走进班级,就看见这个孩子在班级洒水,我又及时地表扬了他,并且在全班同学的面前表扬他能够坚持做好事,给他发

9、了第二朵小红花。渐渐地,第三朵、第四朵相继得到。我又教会了他打开窗户、扫地、擦桌子等等,这个孩子每天早上来得更早了,心中有了班级,有了集体。同时,我还发现这个孩子在老师的表扬下,上课有了一点点地安静,也能跟着同学们认真学习了。在某些情况下,我通过语言、手势、表情等对他施加一些影响,从而慢慢改变这个孩子。3、公益活动中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我们孩子的父母总认为年龄还小不会做什么而不让孩子去参加各类公益活动,。但是我们说孩子也是社会的一员,总有一天他们要去面对社会,因此我们不能把孩子们捧在手心里怕摔着,含在嘴里怕化了,而应该教给他们自理、自立的能力,让他们敢于去体验,敢于迎接生活中的挑战。在我校,对学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会公益活动,如:在创卫生城市时让孩子上街打扫卫生;在六一孩子日这一天举行了“手拉手,关爱留守孩子”的活动,小朋友互相交换了礼物,共同完成了游戏,;还带领小朋友们参观了丰源厂叔叔、阿姨工作的场所,并亲自动手帮工人们择菜、洗菜,体会到工作的艰难,收获了劳动的快乐。由此看来,孩子的身心要得到正确的发展,素质教育推行下去,社会公益活动的参与也是必不可少的。综上所述,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