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先秦大名誉品——赵国_第1页
我的先秦大名誉品——赵国_第2页
我的先秦大名誉品——赵国_第3页
我的先秦大名誉品——赵国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我的先秦大名誉品赵国.精品文档.我的先秦大名誉品赵国“蔺”字尖首刀 赵国于公元前403年至公元前222年,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国都晋阳(今山西太原)后迁都中牟(今鹤壁)后至邯郸。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都有铸行刀币,有针首、尖首、明刀、齐刀、圆首刀等各种形状。赵国铸造刀币多为直刀形,面文:甘单、白人、白人化、白化、王化等。 尖首刀始铸地多认为在燕、中山两国。建国以来出土尖首刀面文种类多样,多以数字、化、天干地支等为主。但此类尖首刀中,存世量最少,最为珍稀的是赵地所铸“蔺”字尖首刀,入谱评级极高,查询资料甚少,实物更是难得一见。现见一

2、枚现藏于上海博物馆,长157cm重22.24克,品相完整,字体清晰,甚是罕见。“蔺”地望今山西离石以西,战国前系赵邑,后为秦占。系赵国铸尖首刀之一。我得到这枚赵国“蔺”字尖首刀,得到偶然也是缘分之至,近期偶然一个经常交流的泉友得到一个9枚刀币筒子(外观看都是明刀),水坑出土,品相可谓非常弱,泉友知道我最近喜欢收藏各类钱币的小型钱山最为摆件,遂发给我看,问我是否有兴趣多一个品种。我看后当时回复说明刀筒子价格不高,况且品相太弱,有些犹豫。后以增加一种小型钱山收藏品种的心情将其收下。本来的确未打算将此钱山打开,但恰恰缘分总是在制造各种巧合的机缘,这个小钱山在到我手里的途中,竟然不小心散开了,本来9联

3、变成联2联加7联两块,我发现后懊恼不已,心想一个小钱山就此毁了,如此品相的明刀拆开了也会大大贬值没有多少收藏价值。既然已经散了干脆现把那两枚零落的分开看看,因为几千年的刀币,已经非常脆弱,万分小心之下将其分开,惊奇的发现其中一枚内侧竟然友一个非常清晰的字,上面友些许泥土,用牙刷清理后一个高挺清晰的先秦篆书“蔺”字现于眼前,仔细研究确认无疑,但唯独可惜此尖首刀的刀尖部分已经锈蚀掉了,只剩下一点斜角向上的一点边郭还能看得出曾经尖锐的刀尖走向,如果不打开只从面上看,一眼看去完全认为就是一枚4期5期铸燕明刀的形状。笔者也只是偶然知道过这枚大珍的历史,激动之情无以言表,双手捧着去书房找到华光谱先生的泉谱

4、内查找,然后与书上拓印对照,与华光谱先生书中记录这枚无异。又上网查询上海博物馆馆藏赵“蔺”字尖首刀的图片。本人这枚因刀尖锈蚀损伤殆尽加水坑铜流失钱体长度仅有 重量 ,按照形状画图复原刀尖部分后长度越 与资料记载制式无异。激动之余赶快用手机拍照发给徐州钱币学会的各位老师分享了喜悦。多位老师打电话给我表示祝贺并嘱咐我一定仔细保护好这枚珍贵的尖首刀。然后,我又将剩余7枚“筒子”小心打开,出现6枚各个时期不同大小的燕明刀,和一枚品相完美的赵国“白人化”直刀。虽然大都品相略弱,有两枚燕明刀已经锈蚀非常严重了。但文字大都清晰高挺,“明”字也字口深俊,钱体厚实。一个9联刀币筒子内出现两枚赵国钱币,可见当时燕赵两地人民的经济交流往来已经非常频繁,百姓交流往来不同国的货币或许可以通用。回想如果不是因为运输途中偶然散落了两枚,我可能与这枚“蔺”尖首刀就失之交臂了,这个刀币钱山我会保存好,但只会把它当作一个明刀山子。这枚珍惜的尖首刀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被发现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