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设计说明书_第1页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设计说明书_第2页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设计说明书_第3页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设计说明书_第4页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设计说明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设计题目: 设计编号: 课程设计说明书台 州 学 院学 院:机械工程学院系 别: 专 业:班 级:200 级( )班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课 程 设 计 任 务 书 一、课题名称:冲压模具二、零件 材料:45钢 料厚:2 精度:IT10三、设计要求:1、设计模具总装图(A0/A1)。2、设计模具工作零件图(A3/A4)。3、编写设计说明书(10页以上)。4、将说明书和图纸装订成册(按A4尺寸装订)。 目 录引言 11. 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21.1 材料21.2 结构与尺寸21.3 精度22. 确定工艺方案 32.1 工序性质与数量 32.2 工序顺序 32.

2、3工序组合确定33. 确定模具总体结构43.1 类型 43.2 结构 43.2.1工作零件 43.2.2 定位零件 53.2.3 卸料、出件 5 3.2.4导向零件5 3.2.5支撑零件54. 工艺与设计计算64.1 排样 64.2计算冲压力和压力中心74.3 弹性元件 95. 设计零件、绘制总装配草图11 5.1 工作零件 11 5.2 定位零件 11 5.3 卸料与出件 11 5.4 模架与其他零件 11 5.5 校核 126. 绘制总装图和各零件图14设计小结 14参考文献 15专心-专注-专业1. 引言本说明书是我根据冲压工艺学、冲压模具设计和加工计算速查手册、模具课程设计指导等有关教

3、材。引用了其中的公式,查找书中的表格,并得到了同学的帮助完成的。本说明书主要介绍了冲裁模的工艺分析、工艺方案的确定、模具总体结构的选择、工艺与设计计算、零件图总装图尺寸计算。为了能够很好地掌握本课程的设计过程,根据课内及课外来所学的知识,编写了该说明书以使老师可以在评阅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指导. 1 零件的工艺性分析1.1 材料45钢为普通碳素结构钢=432549 MPa 冲压性能良好1.2 结构与尺寸零件形状规则,冲孔尺寸与落料外形有9mm,其它无极限特征,适合冲裁加工1.3 精度零件精度为IT10。根据以上分析,该零件工艺性良好,适合冲裁加工第二章 确定工艺方案2.1 工序性质与数量冲孔、落

4、料2.2 工序顺序单工序模:冲孔落料复合模:冲孔、落料级进模:冲孔-落料2.3工序组合确定凸凹模壁厚为9mm,查表得允许最小壁厚2.3mm,符合要求,所以冲孔与落料能组合第三章 确定模具总体结构3.1类型因零件较小,且中批量生产,不宜单工序冲裁;级进模单幅成本较高,所以不采用级进模;孔与落料边缘距离为9mm,大于最小凸、凹模壁厚2.3mm,所以用复合模最为合理3.2结构3.2.1工作零件a.凸模R20孔使用台阶固定,加工经济落料凸模选用直通式的结构,可以用线切割加工凸模长度 L=h1+h2+h4-(1-3)强度校核b.凹模采用整体式的螺钉固定,凹模刃口采用直通式的刃口高度h=10mm凹模厚度

5、H=K1K2(15)凹模壁厚 C=(1.5-2)H(30-40mm)3.2.2定位零件导料销定边距,挡料销定位3.2.3 卸料、出件采用弹性卸料,凸模出件3.2.4 导向零件选用滑动不带压板的导柱导套3.2.5 支撑零件1)上下模板因为零件对称,受力均衡,左右操作,采用后侧上下模板2)模柄采用旋入式的模柄3)固定板采用台阶的凸模固定板4)垫板为防止上模板压溃,加垫板(10-15mm)第四章 工艺与设计计算4.1排样因零件轮廓有圆形,采用一个个排有利于提高材料利用率,为保证产品质量和模具寿命,采用有废料排样条料宽度 查P25表2-11(最小搭边值)得搭边a=1.5mm a1=1.8mm B=(9

6、0+2×1.8)0 0.5=93.650 0.5mm.条料长度 设L=1000mm 步距S=48+1.5=49.5mm n=L/n =1000/49.5=20.2(实际20个) 即n=20 A=28×48+(20+48)×26+2××102=3269mm2利用率 =×100%=(16×3269)/(93.65×1000)=55.9%4.2计算冲压力和压力中心1)冲压力F=LTb= (2×10+42×tan30º+28×2) ×2×490=191KNL:冲裁

7、件周边长度T:材料厚度b:抗拉强度2)压力中心模具中心X0=Y0=冲裁以X轴、Y轴对称X0=0 Y0=03)初定压机P(1.1-1.3)FF=F+ Fx + FTF=191KN查P23表2-10(卸料力、推件力和顶料力系数)得KX=0.05 KT=0.055Fx=KXF=0.05×191=9.55KNFT=nKTF=5×0.055×191=52.5KN (n=10/2=5)F=F+ Fx + FT =191+9.55+52.5=253.05KNP1.2 F=1.2×253.05=303.66KN4)刃口计算因零件为异性,采用配合加工比较合理,冲孔以凸模为

8、基准,落料以凹模为基准。因为冲孔、落料为一体,从加工考虑所有的尺寸都标注在凹模上变大 A凸=(Amax-x)0/4变小 B凸=(Bmin+x)0-/4不变 C凸=(Cmin+0.5)±/8尺寸基准磨损情况计算公式刃口计算30 00.52凸模变小d凹=(dmin+x+zmin) 0 /430.39 0-0.1328 0-0.52凹模变大A凹=(Amax-x)0/427.61 00.1348 0-0.62凹模变大A凹=(Amax-x)0/447.54 00.135R10 0-0.36凹模变大A凹=(Amax-x)0/4R9.73 00.0990 0-0.87凹模变大A凹=(Amax-x)

9、0/489.35 00.0.218 :公差 即上偏差-下偏差zmin:查P14表2-3(冲裁模初始双面间隙)x:查P18表2-7(系数x)4.3弹性元件 橡胶 选择聚氨酯10个Fy=Fx/n=5.2/10=0.52KN=520Nhy=10%h0P=1.1 MPa 查P219表4-39(橡胶压缩量与单位压力)Fy=A×PA= Fy/P=520/1.1=472.7mm2选圆筒形橡胶,设卸料螺钉直径16、20,橡胶孔18、22A=(D2-162)、A1=(D2-202)D=29.29mm、D=31.65mm取D=30mm、D=32mmhx+hm=1+5+t=1+5+2=8 (hm:取4-1

10、0mm)h0=(hx+hm)/0.25=32mm0.5h0/D1.50.532/30=1.061.5、0.532/32=11.5、符合要求第五章 设计零件、绘制总装配草图5.1工作零件凸凹模长度:L=h1+h2+h4-(13)h1:凸模固定板厚度(0.60.8)H凹h2:卸料板厚度(1530mm)h4:弹性元件的高度,凸模进去凹模的厚度(取5mm)H凹= K1b=0.28×90=25.2mm 取30mm弹性元件高度h=h0×0.9=32×0.9=28.8mm 取30mm凸凹模:L=0.7×30+15+20-1=55mm冲孔凸模L=凹模+凹模固定板+垫板=

11、40+20+20=60m5.2定位零件5.3卸料与出件5.4模架与其他零件1)模架凹模尺寸:170×170×40H闭=2×垫板+上模板+下模板+卸料板+凸模固定板+凹模固定板+弹性元件+凹模+料厚H闭=2×10+50+55+15+20+20+30+40+2=252mm取H闭 260mm选着模架(指导书P133)200×200×(190-225)2)压机(指导书P120)P303.66KNF=1.3P=1.3×303.66=394.7KN初选400KN压力机封闭高度满足 Hmax-H1-5H闭Hmin-H1+10300-80-

12、5=215H闭 不合适重选压机 630KN400-100-5=295H闭400-100-100+10=210 合适确定设备JB23-633)模柄(指导书P183)旋入式模柄模柄孔 50×70 上模板厚度为50mm模柄A50×70 JB/T7646.1-1994工作台尺寸:860×5704)垫板5.5校核1)下模座与工作台B2=280mmL1+2R1=260+2×85=480mm考虑到三边基本符合安装要求且下模板55mm比较厚零件冲裁力不大可以满足冲裁要求第六章 绘制总装图和各零件设 计 小 结本设计重点是在分析冲裁变形过程及冲裁件质量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主要介绍冲裁件的工艺性分析、确定冲裁工艺方案、选择模具的结构形式、工艺计算、选择与确定模具的主要零部件的结构与尺寸、校核模具闭合高度及压力机、绘制模具总装图及零件图。参考文献11 成虹. 冲压工艺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12 梅伶. 模具课程设计指导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13 薛啓翔. 冲压模具设计和加工计算速查手册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7.1014 夏琴香. 冲压成形工艺及模具设计M. 广州: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415 史铁梁. 模具设计指导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16 王树勋. 模具实习技术设计综合手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