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吴金华)_第1页
教学设计(吴金华)_第2页
教学设计(吴金华)_第3页
教学设计(吴金华)_第4页
教学设计(吴金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学设计基本信息学 科思想品德年 级九年级教学形式教 师吴金华单 位和平县实验初级中学课题名称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学情分析在生活中,学生对刑法、民法、公共安全方面的法律内容了解比较多,对宪法的内容及重要性认识不足。而在学生成长,实现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步适应社会,参与国家社会的管理必然要学习宪法内容,知道宪法在国家政治生活,公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这种认识的不足与学生成长的需要,是本课时教学内容展开的生活基础和动力。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能力目标:认识宪法的作用及其法律地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树立宪法至上的观念,能初步认识到依法

2、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引入话题课前播放短片:内容包括和平县实验初级中学学生活动图片,法制宣传日的有关资料图片等。激发学生的认同感和学习的积极性,突出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宪法的宣传、学习活动。导入语:法令行则国治国兴,法令驰则国乱国衰。我们生活在一个安定、和谐、美好、幸福的国家,法律就是我们身边的守护神,用它的威严、公正捍卫着每一个守法公民的权利,而宪法则是这些守护神的统帅。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进宪法、学习宪法、捍卫宪法。师: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12月4日颁布实施的,国家和社会进行了广泛的宣传,请看大屏幕。我国确定每年的12月4日为法制宣传日,大屏幕上展示的是

3、部分宣传主题,请阅读后思考:这些主题有何共同点?多媒体课件展示:“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宣传活动的主题 历年法制宣传日主题回顾2001年法制宣传日主题:增强宪法观念,推进依法治国。2002年法制宣传日主题:学习宣传宪法,推进民主法制建设。2003年法制宣传日主题:依法治国,执政为民。2004年法制宣传日主题:弘扬宪法精神,增强法制观念。2005年法制宣传日主题:弘扬宪法精神,构建和谐社会。2006年法制宣传日主题:落实“五五”普法规划,促进和谐社会建设。2007年法制宣传日主题:弘扬法治精神,推进依法治国。2008年法制宣传日主题:弘扬法治精神,服务科学发展。2009年法制宣传日主

4、题: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2010年法制宣传日主题:弘扬法治精神,促进社会和谐。2011年法制宣传日主题: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大力弘扬法治精神。2012年全国法制宣传日主题:弘扬宪法精神,服务科学发展。生:阅读,思考后回答:这些主题都和宪法有关。展示:共同探究1为什么法制宣传日定在我国宪法公布实施的日子?2从20012012年有六个法制宣传日的主题和宪法有关说明了什么?给学生留出思考时间,说一说从材料获取的信息,并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师归纳提升:这说明宪法在国家生活中地位是极为重要的。那么,宪法到底是一部怎样的法律?下面就让我们走近宪法,认识宪法。合作探究一  &

5、#160; 宪法的内容1你知道哪些法律?学生列举所熟知的法律名称。教师将学生分成四组,一组为宪法组,二、三、四组分别为刑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普通法律组。四个小组的同学在课前仔细阅读了解宪法和这几部普通法律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分别推荐1名同学代表本组简要介绍其代表法律的主要内容。教师主持:由宪法组的同学介绍现行宪法的构成和主要内容。普通法律组同学要认真倾听并思考宪法在内容规定上有什么特点。教师在倾听宪法组同学介绍宪法时,要注意引导学生的思路,及时纠正学生不确切的地方。由普通法律组同学介绍相应法律的主要内容。宪法组同学要认真倾听并思考普通法律在内容规定上有什么特点。教师要引导学生以简洁的

6、语言介绍普通法律的主要内容,要使学生的回答突出普通法律从内容上规定国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问题。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宪法组同学讨论:根据普通法律组同学的回答,你认为普通法律从内容的规定上有什么特点?普通法律组同学讨论:根据宪法组同学的回答,你认为宪法从内容的规定上有什么特点?教师在学生讨论中巡视课堂,了解各组讨论情况。讨论3分钟,由各组推选代表发表本组意见。在学生发表意见过程中,教师要专注倾听学生意见,及时恰当地给予引导、帮助和评价。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宪法规定的内容与普通法律所规定的内容有很大不同,宪法所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而普通法律所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问题。2总结:从内容上

7、看宪法和其他法律有何不同?项    目内                  容宪    法 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其他法律 规定某一方面的问题3宪法的历史:我国颁布了四部宪法1954年宪法;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1982年宪法4介绍1982年宪法:播放视频仔细收看,你能获取哪些信息?5宪法知识大比拼(1)我国现行宪法由哪四章构成?(2

8、)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是什么?(3)中华人民共和国是_ 领导的、以_为基础的_国家。(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是什么?(5)宪法还规定了哪些内容?由此得出结论:观点一: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合作探究二    宪法的效力1案例分析多媒体展示:2003年3月17日,27岁的孙志刚在广州的大街上行走时,因为未办理暂住证被收容。三天之后,孙志刚在广州收容人员救治站被打死。   5月16日,许志永、俞江、滕彪3位青年法学博士以公民名义“上书”全国人大常委会,要求对国务院制定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有关条款进行违宪审查。

9、       6月18日国务院宣布废止1982年5月发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孙志刚的什么权利受到了侵犯?国务院为什么要宣布废止1982年5月发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说明了什么?师:刚才,同学们听到这个案例感到很震惊。孙志刚案也曾经震惊了全国,引发了人们对公民人身权利的关注。孙志刚因未办理暂住证是否应该被收容遣送甚至被打死呢?他的人身权利是否得到了尊重呢?生:小组讨论后回答问题。(孙志刚的生命健康权受到了侵犯。遣送办法违反了宪法的规定,是无效的。说明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否则无效。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2法律点击: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条 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条  为了保障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正确调整民事关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根据宪法和我国实际情况,总结民事活动的实践经验,制定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条  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师:以上法律规定有何共同的特点?生:都有

11、:根据宪法,制定本法。师:这说明这些法律在制定时都要依据什么?生:宪法。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2、解惑答疑:师:我的学生在学完这一课后提出这样两个问题,我想请同学们来帮我解答。“宪法是法律的法律”这句话对吗?为什么?你认为宪法是一切法律的总和吗?生交流后回答。4普通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宪法(母法)普通法(子法)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公民有劳动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公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5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   法律树总结:观点二: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合作探究三   宪法的制定和修改师:今天的中国,已经形成了一

12、个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逐步走向法治国家的行列,1954年宪法凝聚着无数英烈的鲜血,寄托着人民的期盼而诞生。1982年宪法从颁布到今天历经几十年的风雨,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期间经过了四次修改。让我们共同经历宪法制定和修改的历程。1播放视频:宪法的制定和修改2小组合作完成: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与其他法律有什么不同?通过以上分析你得出什么结论?总结:观点三:宪法的制定和膝盖程序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教学小结:师生共同小结生活在线我是小法官:蒋韬是四川大学法学院的一名大四学生,即将面临毕业,所以他很留意报纸上的各种招聘广告。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成都商报上看到了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招录行员的启事,这让

13、学法律专业的他很动心。可蒋韬再接着往下看时,他由希望变成了失望,由失望转成气愤。由于身高不够无法取得招工单位的报名资格,在备感“受到歧视”的情况下,蒋韬决定将招工单位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告上法庭,以维护自己的宪法权利。这是我国进入诉讼程序的第一个宪法平等权案。问题:(1)一个大学生在应聘的过程当中,招聘单位对一些身高和容貌限制是合理的吗?(2)你认为招聘单位的行为侵犯了蒋韬的什么权利?违背了法律上的什么原则?(3)从这个案例中你有何启示?收获与感悟:通过今天的学习,我知道了我今后会结束语: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宪法为我国的发展制造了一个罗盘,指引着前进的方向。由于有法律才能保障良好的举止

14、,所以也要有良好的举止才能维护法律。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遵守维护宪法的习惯,积极宣传宪法,捍卫宪法,你会发现我们的生活将更加美好!板书设计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1治国安邦的总章程(1)依宪治国(2)宪法的作用(3)宪法的内容(4)宪法的构成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1)立法基础和依据(2)最高法律效力(3)根本活动准则(4)制定、修改程序更为严格作业或预习课外作业开展“我是宪法宣传员”活动活动主题:宣传宪法     维护宪法活动形式:演讲比赛、办手抄报、社区宣传等自我评价本节课教学设计充分体现新课程改革以人为本、学以致用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教师能

15、够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个性发展需要出发,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科学化和生活化。同时教师创设了多个有利于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教学情境,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鼓励和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积极思考,大胆实践,锻炼和提高了学生自我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收到了寓教于乐的良好教学效果。 具体来说,本节课有以下几个优点:1在教学目标的落实上,这一设计真正重视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的培养,每一个教学内容的呈现都是从感性的材料入手,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在进行理性分析与归纳,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习惯。注重对学生宪法观念的培养,在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对比中进行概括提升,并生活中选取典型的、生动的事例进行分析,以达到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2在教学方式上,这一设计真正体现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教学理念。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入手,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分析、合作探究。3 在处理教与学的关系上,整个教学设计首先是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主体性,教师在学生寻求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给学生提供相应的帮助和启示,课堂中的每一个结论的获得都是学生自己探究获得的。需要改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