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_第1页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_第2页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_第3页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_第4页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猜猜我是谁现在知道了吧和旁边两位相比,兄弟我也算是一表人才吧和旁边两位相比,兄弟我也算是一表人才吧 斯大林: 意为“钢铁般的人”,他出生于格鲁吉亚一个鞋匠家庭。20岁时候,就成为了一位职业革命家。1905年,他第一次见到列宁,从此成为了列宁的支持者。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开始领导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模式的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设想:“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问题:苏维埃政权建立后实行的经济政策是否实践了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设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

2、策 (巩固政权)(巩固政权) (恢复经济)(恢复经济)成立苏联成立苏联:1922:1922年年1212月月3030日日列宁时期列宁时期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一、斯大林模式形成的背景二、斯大林模式形成的过程三、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和内容四、斯大林模式的作用和评价一、“斯大林模式”形成背景1、苏联的建立时间:1922年12月30日国名: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最初国家: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南高加索 后来发展到15个加盟共和国2、列宁逝世 1924年1月 列宁逝世 苏联进入斯大林时代俄罗斯国家的历史变迁俄罗斯国家的历史变迁沙沙 皇皇 俄俄 国国苏维埃俄国苏维埃俄国苏联苏联俄罗斯联邦共和国

3、俄罗斯联邦共和国二、“斯大林模式”形成的过程1、高度集中的工业斯大林的工业化之路 背景: 目的: 时间:1925.12俄共(布)十四大“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1926年起进入工业化建设时期 核心:优先发展重工业1924年斯大林成为主要领导人苏联仍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俄共(布)十四大“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要从下述观点来进行经济建设:使苏联从要从下述观点来进行经济建设:使苏联从一个输入机器和设备的国家变成生产机一个输入机器和设备的国家变成生产机器和设备的国家,从而使苏联在资本主器和设备的国家,从而使苏联在资本主义包围环境下绝不会变成资本主义世界义包围环境下绝不会变成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附庸,而经济的附庸

4、,而成为一个按社会主义方成为一个按社会主义方式进行建设的独立的经济单位式进行建设的独立的经济单位。1928年新经济政策被实际终止年新经济政策被实际终止苏联需不需要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这种认识对不对?重工业重要重工业重要为农业提供现代农机制造为农业提供现代农机制造抵御帝国主义侵略的强大国防体系抵御帝国主义侵略的强大国防体系重工业落后重工业落后二、“斯大林模式”形成的过程1、高度集中的工业斯大林的工业化之路 过程:过程过程内容内容主主 要要 成成 就就19261926192819281928192819321932193319331937193719381938

5、年起年起对原有工业企业对原有工业企业改建扩建,改建扩建,新建几千家企业新建几千家企业从农业国变为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工业- -农业国农业国第二个五年计划第二个五年计划成为世界工业强国成为世界工业强国工业产量跃居欧洲工业产量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第一,世界第二第三个五年计划,因卫国战争第三个五年计划,因卫国战争爆发而被打断爆发而被打断实现了工业改造和实现了工业改造和私营工商业的社会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主义改造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二、“斯大林模式”形成的过程1、高度集中的工业斯大林的工业化之路 过程: 表现: 苏联的工业化建设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苏联政府对重工业的高度重视和巨额投资

6、;苏联政府对重工业的高度重视和巨额投资;苏联人民的建设热情和奉献精神;苏联人民的建设热情和奉献精神;农民的贡献;农民的贡献;192919291933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比较苏联工业化和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道路的不同及其形成原因?苏联苏联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开始方式开始方式资金来源资金来源产生不同产生不同的原因的原因国情不同国情不同工业化工业化优先发展重工业优先发展重工业工业化工业化从轻工业部门开始从轻工业部门开始行政手段保障行政手段保障殖民掠夺等殖民掠夺等社会制度不同社会制度不同起步的经济基础不同起步的经济基础不同19291929年年19331933年的资

7、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 思考一:从苏联与西方世界的对比,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关系上说明了什么问题?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说明社会主义制度在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上的巨大积极作用。思考二:苏联工业化取得如此巨大成就,但谁家有什么苏联时代的家用电器吗?为什么?课课堂思考堂思考 几乎没有,苏联工业发展过程中,轻工业与重工业发展不平衡。这是苏联工业化的一个大问题。二、“斯大林模式”形成的过程1、高度集中的工业斯大林的工业化之路 过程: 表现: 问题: 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农业落后的不合理的经济结构。 苏联工业化建设需要的巨额资金哪里来?国有部门的利润国有部门的利润号召人民艰苦朴

8、素号召人民艰苦朴素征收农业税征收农业税二、“斯大林模式”形成的过程2、农业全盘集体化 背景: 过程: 特点:客观原因农业落后主观原因用农业全盘集体化逐步集体化全盘集体化(1937)在全盘集体化基础上消灭富农大规模和群众性强制性追求高速度农民加入集体农庄农民加入集体农庄 集体农庄庄员在田间用餐集体农庄庄员在田间用餐 材料: 据统计,在苏联农村中,从1929年7月到1930年7月,牛减少了32%,马减少了13%,猪减少了33%,羊减少了26%。为什么会出现材料二中的现象,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的弊病:工业还无法为大规模的农业集体生产提供技术、财政支持;违反了自愿原则,用行政命令来强

9、迫农民,引起农民的不满与抵制,严重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最终影响农业长久发展;对富农的政策过于严苛,具体执行过程中严重侵犯了中农的利益。二、“斯大林模式”形成的过程2、农业全盘集体化 结果: 影响(如何评价):【评价一项政策时,首先应该看什么?】农业全盘集体化的教训变革生产关系必须以生产力的水平为条件;变革生产关系必须以生产力的水平为条件;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效率作为首要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效率作为首要人物和中心环节;人物和中心环节;必须重视农业,正确处理农业和工业之间的必须重视农业,正确处理农业和工业之间的关系,促进两者协调发展关系,促进两者协调发展三、“斯大林模式”的形成1、形

10、成标志1936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法律确立)2、构成内容经济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性计划模式政治权利的高度集中思想文化高度集中的思想文化体制四、“斯大林模式”的评价与认识【在评价一个政策时,首先应该看什么?】积极:符合当时国情,必要的 带来了二三十年代的巨大成就帮助苏联度过二战艰难时期消极:战后继续应用,不符合国情 严重地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国情国情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留下的是一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武的强国。个拥有核武的强国。 丘吉尔丘吉尔在亿万人民的心目中斯大林成为神话般的人间上帝,在亿万人民的心目中斯大林成为神话般的人间上帝,大家开始战战兢兢地念叨他的名字,他们相信:只大家开始战战兢兢地念叨他的名字,他们相信:只有他一个人能够拯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