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 (11节)第一课时:口算乘法教学内容:教科书p68中的主题图。教学目标:使学生加深对乘法含义的理解,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乘法。教学重点:通过观察能熟练用乘法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 6×4 8×5 9×7 7×5 6×8 9×7二、结合生活情况使学生加深体会乘法的含义。1、教学p68的主题图。(1)、让学生独立观察教科书p68中情境
2、图。思考:这幅画面是什么地方?你发现了画面中有什么游戏项目。(2)、在小组中互相说说自己观察到了什么内容。(3)、各小组代表汇报。(4)、教师板书学生汇报的数据。根据你们提供的信息(条件),你能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大家在小组里议一议。2、感知生活中有乘法。(1)、学生汇报。(略)(2)、师:这些活动,你们在哪亲身体验过呢?3、体会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师:除以上这些数学问题,你们谁还能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并使用乘法计算?学生通过思考,自由回答。三、练一练 &
3、#160; ¤¤¤¤¤¤¤¤¤ ¤¤¤¤¤¤¤¤¤ 以上练习学生独立完成。四、全课小结。教学反思:创设生活情境质疑,激发学生求知识欲,让自主参与探究求知,
4、效好的完成教学。第二课时:整百、整千数的口算乘法教学内容:教科书p6869,练习十五1、2、3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会进行相应的口算。2、使学生知道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简便算法。教学难点:理解一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法。教学过程:一、复习。 6个十是多少? 8个百是多少? 40是几个十?二、探究新知。1、示情境图,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2、出示例1,进行教学。、出示情境图1。坐旋转木马每人2元,9人要多少钱?10人要多少
5、钱? 有谁想解决这个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学生独立思考。、自由汇报、教师肯定,鼓励说得好的学生,板书2×918(元) 2×1020(元) 答:9人要18元。10人要20元。、出示情境图2。坐碰碰车每人3元,20人要多少钱?师:这个问题,同学们会做吗?,你是怎样想的?同桌互相讨论并计算。学生汇报,上台板演,学生评议。三、巩固练习。1、完成书p69“做一做”先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同桌订正答案。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有什么发现?2、完成练习十五中的第一题口算,学生独立完成。3、练习十五的第2、3题,分小组讨论完成,汇报。四、课堂小结。1、这节课我
6、们学到了什么?2、这节课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教学反思:利用学生以有的数的组成基础,几个十、几个百、几个千是几的知识学会求积,从而迁引到观察积发现整十、整百、整千算法口算时末尾0与得数积末尾的0之间的关系,而概括出口算方法,能快速准备的进行口算。第三课时: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乘法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0页例2,练习十五第4,5,6题。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体验估算的过程,初步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1、幻灯片逐一出示各种图片。引导学生提出用乘法计算问题。内容:邮局邮票出售处,有的邮票一枚80分,有的邮票一枚60 分。百货商店鞋柜,一双旅游鞋7
7、8元,一双皮鞋164元。电影院售票处:日场一张电影票15元,夜场一张电影票20元。小袋鼠蹦跳一次约2米,小袋鼠蹦跳33次。文具商店柜台,每合 图钉120个,每包日记本25本。2、出示书第70页例2主题图: 三年纪一班29个同学去参观航天航空展览,门票每张8元。请学生提出问题,老师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补充提出如果老师这时只带250元钱去够吗?二、尝试解决。1、教师先请学生猜一猜带250元够不够?再请学生思考怎么知道我们猜得对不对呢?看看小精灵是怎么说的?2、怎么才能知道8×29大约是多少呢?能用我们前面学过的计算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3、启发学生想出前面我们已经学过整十乘一
8、位数的乘法口算。我们可以把29看成最接近的整十数来估算。4、因为8×30240,所以8×29的积比较接近240。我们可以列成8×29240。再由小精灵介绍约等号。可见带250元够买门票。三、拓展引伸估计下列几道乘法算式的积大约是多少?32×6 49×5 218×4 581×2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说明各应看成几百或几十。说明因数是三位数时,只要看成最接近的整百数既可。四、巩固练习。1、完成书第70页“做一做“中的4道
9、题。先由学生独立计算,然后订正答案。结合订正答案的过程让学生说一说估算的过程。2、书第4题,让学生独立完成。3、呈现的几个问题情境和学生们提出的问题,让学生估算结果,找出答案。4、请学生举出几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五、全课小结1、这节课开头我们碰到了什么问题。是怎么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的?2、上这节课,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教学反思:在原有的求近似数基础上,较轻松的学会将其中一个多位数变成整十、整百、整千来进行乘法口算,以提高计算速度。但个别同学却是用竖式计算来求积之后再进行约等,没实现方便计算,因此要强到估算的意义来明确算法。第四课时: 练习课教学内容:练习十五中的第7、8、9、10、1
10、1、12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训练,体会到乘法在生活中,能初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学过程:一、引入(略)二、解决问题。1、出示教科书p73第8题,先由学生独立口算然后同桌互相检查订正答。2、出示教科书第73页第9题。学生读题后问:这道题你是怎样想的?会列算式吗?然后学生独立完成。3、教科书p73第11题为开放题,学生能写多少算多少写对既可。4、出示教科书p73第7、10题分小组讨论,由组长将讨论结果记下。小组汇报,说说是怎样想的?小组派代表上台板演。学生评议。5、出示教科书p73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相检查并说一说。三、课堂小
11、结1、今天的训练,你还有什么想说的?2、教师小结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反思:通过练习课,提高学生口算、估算水平,能灵活正确的进行计算。第五课时: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4页例1,练习十六第14题。教学目标: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出示例1情境图。 师:元旦到了。小明、小华和小丽正在用彩笔画画,准备布置“迎接元旦”专刊。你能提出哪些用乘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呢?先请同学们估算一下,3盒大约有多少枝
12、彩笔?如果我们要知道准确的枝数,该怎么办呢?怎样算一共有多少枝彩笔?二、探讨交流:用什么方法计算?怎么列式?12×3表示什么意思?这道题与我们以前学过的乘法计算有什么不同?该怎样算呢?1、让学生思考,计算摆一摆小棒或画图等。能想出几种算法的,就把几种算写出来。2、算完后,在小组里交流,把自己的算法说给同组的其他同学听。3、全班汇报。教师将汇报板演在黑板上。三、介绍竖式。 12 。因数 × 3 。因数 &
13、#160; 36 。积 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做一做”的三道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四、巩固练习:学生完成练习十六的作业。每道题让学生估算,然后再用竖式计算。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为什么是用乘法计算。第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互相检查并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第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再交流这道题有哪几种算法。五、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笔算不进位乘法 ,还知道了乘法竖式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反思:通过拆分数字及实物演示让学生理解计算方法,并能在理解算法中去探究去总结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法则。提高了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14、第六课时: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教学内容:教科书p76例2,练习十七的第1、2、3题。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感知乘法处处在生活中。 2、培养学生观察和思维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二、探讨交流1、学生观察情境图。这幅图是在什么地方?在小组里说说自己观察到的内容。2、教学p26中的例2。这道题应该怎样算?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将图中信息用文字表达出来。书店有许多书,连环画每套18本,王老师买了3套,一共是多少本?、你能算出王老师买了多少本连环画吗?、学生独立完成,把自己的算法说给同组的同学听。、教师将小组的汇报板演到黑板上。18×354(本)
15、 1 8 1 8 1 8 × 3 1 8 5 4 5 4 答:王老师一共买了54本。 三、做一做:学生在练习上完成“做一做”的三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四、巩固练习1、练习十七第1题,独立完成后,同
16、桌互相检查。2、练习十七第2题,独立完成后,同桌说说为什么用乘法计算。3、练习十七第3、4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内说你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五、全课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还有什么想说的。 教学反思:学生以学过进位加法,因此在进位乘法的算理了较轻松的理解和掌握。练习中大多数学生能能正确计算,个别同学忘记加进位后写得数。第七课时:连续进位乘法教学内容:P79例4。教学要求:掌握一位数乘法中连续进位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教学过程:一、知识铺垫:1复习乘法竖式计算。2计算517×3后订正,并让学生说说计算时应注意什么?二、新课教学。1P79例4的教学。
17、(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看图列出乘法式子(2)先由学生试算,通过集体评论订正、进行学习。(3)把例4与例3的竖式对照,找出异同点,使学生理解进位的道理。2小结: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时应注意:用一位数乘第一个因数的某一位时,要看看后一位乘得的积有没有进位,如有进位,不要忘记加上进上来的数。三、练习设计:1P79“做一做” 订正后,让学生找出哪一道题最容易出错,为什么?2填上适当的数。四、课堂作业:P80第1题 教学反思:因刚接触多位数乘法,学生在知识运用还不牢固,时有时习惯性出现前面几位突然用到加法计算的现象或记得和该位相乘却忘记加进位的现象。第八
18、课时:连续进位乘法练习课教学内容:课本P80第2题第4题 补充练习教学要求:1.能正确地、熟练地应用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法则进行计算。2.通过练习,体现认真、细致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教学过程:一、知识铺垫: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法则。二、练习设计:1听算: 500×7 21 ×4 320× 3 1000×9 430×22找出下面各题的错误,并改正:135×5= 525 269
19、5;6 = 6564 4273 × 5=84563计算下面各题。(1)5乘173是多少? (2)4个2531是多少? (3)23的2倍是多少?4课本P80第2、3题。5第4题可用比赛形式(看谁用最短的时间完成或3分钟内全做对的给予表扬。6做好练习的订正工作。三、作业:书P80第5题第13题教学反思:通过计算时的口语训练,提高了学生计算的正确率练习。第九课时: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教学内容:P83例5例6和练习十九14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2使学生掌握第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
20、方法教学准备:3个盘子,6个苹果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答: 3×4表示几个几相加? 2×5表示几个几相加?2第二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法则。二、新课1教学例5:认识零乘任何数都等于零 (1)要求3个盘子里一共有多少个苹果,用加法怎样列式? 用乘法呢?学生回答后,板书: 0+0+0=0 0×3=0师:“0×3”表示什么呢?(3个0相加,结果得0想一想,0×5等于多少呢?为什么?板书) (2)我们刚学过0X3=0,那么3×0得多少呢? 学生回答后,板书
21、3×0=0 , 再出一组算式0×9和9×0让学生回答得数是多少,最后出0×0让学生填,得出0×00 小结:大家看这些算式(指着上面的算式),0乘一个数和一个数乘0都得0,0乘0也得0,所以”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让学生一齐读一遍2完成“做一做”中的题目 3教学例6:出示518×3,让学生用竖式计算订正时,让学生说说用一位数乘多位数乘的顺序和积的书写位置然后将第一个因数518改为508 508×3,第一个因数中间有0,乘的顺序和积的书写位置同518×3是一
22、样的乘的时候也要用第二个因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数第一个因数十位上的0也要乘,乘得的积是0,要在积的十位上写0教师边说边把算式的得数写出来 三、课堂练习1. 做练习十九中的第1题让学生独立笔算,再让一两个学生说说是怎样计算的2. 做练习十九中的第4题 四、作业 : 让学生做练习十九中的第2、3题教学反思:利用多媒件课件演示了几个0相加得0,具体化的了解0乘任何数都得0的意义,并结合以有的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经验能正确计算中间有0的乘法。第十课时: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内容: P86例7和练习二十18题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
23、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计算教学过程: 一、复习: 20×3 12×4 200×3 120×4 2000×3 1200×4口算后问:观察每一组题,第一个因数有什么特点?乘积有什么特点?怎样算比较简便?总结: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用第二个因数乘第一个因数0前面的数,再看第一个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后面添几个0 二、新课 1教学例7 出示例题,问:这道题求“一共需要多少钱?”怎样列式?怎样用笔
24、算?学生试做后,问:还有更简便的算法吗? 学生回答后,告诉学生:第一个因数末尾的0可以先不计算,只用乘法去乘0前面的数,最后再把第一个因数末尾的0落下来然后让学生列竖式用简便算法计算 教师接着出示2500X3,让学生用简便方法试算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怎样计算简便 2做例7下面的“做一做”中先让学生独立做,教师要注意巡视,了解学生计算的情况 三、课堂练习 1做练习二十第1题。让学生独立做,然后集体订正,结合学生出现的问题加以说明2做练习六的第4题 让学生独立做,直接把得数写在教科书上教师了解学生在2分15秒内全做完的学生有多
25、少,哪些学生还没有做完然后集体订正3做练习六中的第5.7.8题 四、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以后碰到这类题都可以用简便写法.五、布置作业:练习二十第2.3.6题教学反思:学生能利用以有知识正确计算出末尾有0的乘法,在引导下学生也总结出了末尾有0乘法计算时较为节省时间的算法。第十一课时:整理复习教学内容:P8990的整理和复习和练习二十一教学目标:1、整理和复习笔算乘法。2、能够利用乘法笔算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教学过程:一、整理和复习口算乘法1.做练习二十一第1题:口算。700 ×6怎样口算,要特别注意什么?2. 做整理和复
26、习第2题3.估算:整理和复习第1题,怎样进行乘法的估算?二、整理和复习笔算乘法 整理和复习第3题:学生列式解答后,问:笔算一位数乘多位数,要注意什么?三、课堂练习1做练习二十一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做一做,然后集体订正2练习二十一第3题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根据第一行的数怎样得到第二行的数。四、布置作业:练习二十一第4题教学反思:通过练习发现,仍须加强连续进位的乘法练习,以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灵活性。数字编码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P77-78综合与实践运用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提供丰富的生活素材,引导学生在观察、交流和调查活动中了解数
27、字信息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它们的实际价值。2、结合现实、有趣的生活素材,引导学生探索数字编码的思想和方法,发展实践能力。3、通过知识的实践与综合运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体会数字与生活紧密联系,探索编码编排的方法,学会编码。教学难点:如何比较科学合理的编码。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提问:知道“数字家族”都有哪些成员吗?谈话:阿拉伯数字虽然只有10个,但是如果按照不同要求、不同顺序把它们编排起来,就会组成各种数字编码。今天这堂课让我们一起来研究数字编码。二、初步感知。1、了解电话区号谈话:你们会打电话吗?怎样打外地电话呢?提问:看一看
28、这个电话是从哪里打来的?你怎么知道的?(021代表上海的电话区号)听一听。追问:这个电话是从哪儿打来的?你又是如何知道的?(010代表北京的电话区号)再问:这个电话又是从哪里打来的?(025代表南京的电话区号)谈话:同学们对这些知名城市的电话区号非常熟悉,在调查中你们还知道我国哪些城市或地区的电话区号呢?小结:电话号码是一种数字编码,通过电话号码中的区号可以看出这个电话是从哪里打来的,也就是说,数字编码可以用来表达一定的信息。2、了解特殊电话号码谈话:生活中用数字编码表达信息的例子有很多,比如我们常见的特殊电话号码,你还记得生活中哪些常见的特殊电话号码,它们又表达什么意思呢?谈话:事实上,在我
29、国这样的特殊电话号码有很多。像我们比较熟悉的有110匪警电话、120救护电话、119火警号码等等,还有一些可能对同学们而言暂时还没有用它的需要,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对社会的需求以后可能要用到的,比如:(多媒体展示)提问:特殊的电话号码也是一种数字编码。想一想,这些数字编码使用起来你觉得怎么样呢?谈话:这些数字编码使用起来让人们觉得非常的方便。如果把报警电话110改成“48789653”,你觉得好吗?小结:为了使用方便,在编制编码时应该注意“简洁”。提问:这里有两个银行的热线电话,交通银行的服务热线是“95559”,光大银行的服务热线是“95595”。这两个电话号码都是由两个“9”和三个“5”组
30、成,为什么表达的信息却不一样呢?小结:一个数字编码只能表达一个固定的信息,也就是说数字编码表达的信息应该是唯一的。三、探索发现。1、确定研究方向提问:刚才我们了解了一些数字编码,生活中你还在哪些地方见到过数字编码呢?谈话:看来同学们都很善于观察,确实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要用到数字编码。(多媒体展示)提问:这些数字编码你们想了解吗?想具体了解哪些方面呢?2、确立研究对象提问:你打算先研究哪一种数字编码?为什么?3、激发研究兴趣提问:课前同学们搜集了家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身份证号码,谁愿意任意报出其中的一个,老师马上能够猜到这个身份证号码是你家里哪个大人的,谁愿意来试试?谈话:老师为什么能猜得这么准呢?其中肯定藏着什么奥秘,我们一起来研究。4、小组讨论研究要求:把搜集到的身份证号码放在一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解析-培训课件
- 广西来宾市本年度(2025)小学一年级数学部编版能力评测((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2025-2030年中国数控电火花机床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潜力研究报告
- 中医内科学引言课件
- 叉车司机五级模拟题及参考答案
- 草坪建植与养护试题库(附参考答案)
- 安徽省合肥市普通高中六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英语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航空飞行教具研究考核试卷
- 橡胶制品在太阳能设备中的功能考核试卷
- 硬件设计中的用户体验UX考量考核试卷
- 2025年应急管理普法知识竞赛题(附答案)
-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
-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生档案
- 中国民族史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云南大学
- 法制副校长聘书模板52426
- 钢板桩施工专项方案
- 太湖县赵氏宗谱编纂理事会章程
- 水土保持常用监测表格(共9页)
- PPT翻书动画效果的制作
- 病理学第十六章-神经系统疾病
- 股权投资邮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