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气体吸收经典习题_第1页
化工原理气体吸收经典习题_第2页
化工原理气体吸收经典习题_第3页
化工原理气体吸收经典习题_第4页
化工原理气体吸收经典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1、掌握的内容 相组成的表示法及换算;气体在液体中溶解度,亨利定律及各种表达式和相互间的关系;相平衡的应用;分子扩散、菲克定律及其在等摩尔反向扩散和单向扩散的应用;对流传质概念;双膜理论要点;总传质系数及总传质速率方程;吸收过程物料衡算,操作线方程推导、物理意义;最小液气比概念及吸收剂用量的计算;填料层高度的计算,传质单元高度与传质单元数的定义、物理意义,传质单元数的计算(平均推动力法和吸收因数法);吸收塔的设计计算。2、熟悉的内容 吸收剂的选择;各种形式的单相传质速率方程、膜传质系数和传质推动力的对应关系;各种传质系数间的关系;气膜控制与液膜控制;传质单元数的图解积

2、分法;吸收塔的操作型分析;解吸的特点及计算。3、了解的内容分子扩散系数及影响因素;塔高计算基本方程的推导。6在总压101.3kPa,温度30的条件下, SO2摩尔分率为0.3的混合气体与SO2摩尔分率为0.01的水溶液相接触,试问:(1) 从液相分析SO2的传质方向;(2) 从气相分析,其他条件不变,温度降到0时SO2的传质方向;(3) 其他条件不变,从气相分析,总压提高到202.6kPa时SO2的传质方向,并计算以液相摩尔分率差及气相摩尔率差表示的传质推动力。查得在总压101.3kPa,温度0的条件下,SO2在水中的亨利系数E=1670kPa查得在总压101.3kPa,温度30条件下SO2在

3、水中的亨利系数E=4850kPa在总压202.6kPa,温度30条件下,SO2在水中的亨利系数E=4850kPa解:(1) 47.88 从液相分析< x=0.01故SO2必然从液相转移到气相,进行解吸过程。(2) =16.49从气相分析y*=mx=16.49×0.01=0.16<y=0.3故SO2必然从气相转移到液相,进行吸收过程。(3) =23.94从气相分析y*=mx=23.94×0.01=0.24<y=0.3故SO2必然从气相转移到液相,进行吸收过程。 以液相摩尔分数表示的吸收推动力为:x=x*x=0.01250.01=0.0025以气相摩尔分数表示

4、的吸收推动力为:y= y y*=0.30.24=0.068在总压为100kPa、温度为30时,用清水吸收混合气体中的氨,气相传质系数=3.84×10-6 kmol/(m2·s·kPa),液相传质系数=1.83×10-4 m/s,假设此操作条件下的平衡关系服从亨利定律,测得液相溶质摩尔分率为0.05,其气相平衡分压为6.7kPa。求当塔内某截面上气、液组成分别为y=0.05,x=0.01时(1) 以()、()表示的传质总推动力及相应的传质速率、总传质系数;(2) 分析该过程的控制因素。解:(1)根据亨利定律相平衡常数溶解度常数以气相分压差()表示总推动力时

5、:=100×0.05-134×0.01=3.66kPa= kmol/(m2·s·kPa)=3.66×10-6×3.66=1.34×10-5 kmol/(m2·s)以()表示的传质总推动力时: kmol/m3=0.4146×100×0.050.56=1.513 kmol/m3=8.8×10-6×1.513=1.3314×10-5 kmol/(m2·s)(2)与()表示的传质总推动力相应的传质阻力为(m2·s·kPa)/ kmol;其中气相

6、阻力为m2·s·kPa/ kmol;液相阻力m2·s·kPa/ kmol;气相阻力占总阻力的百分数为。故该传质过程为气膜控制过程。【例5-11】在一填料塔中用清水吸收氨空气中的低浓氨气,若清水量适量加大,其余操作条件不变,则、如何变化?(已知体积传质系数随气量变化关系为)解: 用水吸收混合气中的氨为气膜控制过程,故 因气体流量V不变,所以、近似不变,HOG不变。 因塔高不变,故根据Z=可知不变。 当清水量加大时,因,故S降低,由图5-25可以看出会增大,故将下降。 根据物料衡算可近似推出将下降。17某填料吸收塔在101.3 kPa,293K下用清水逆流吸

7、收丙酮空气混合气中的丙酮,操作液气比为2.0,丙酮的回收率为95%。已知该吸收为低浓度吸收,操作条件下气液平衡关系为,吸收过程为气膜控制,气相总体积吸收系数与气体流率的0.8次方成正比。(塔截面积为1m2)(1)若气体流量增加15%,而液体流量及气、液进口组成不变,试求丙酮的回收率有何变化?(2)若丙酮回收率由95%提高到98%,而气体流量,气、液进口组成,吸收塔的操作温度和压力皆不变,试求吸收剂用量提高到原来的多少倍。解:(1) 设操作条件变化前为原工况 =X2=0,= 设气量增加15%时为新工况 因 ,所以 故新工况下因塔高未变, 故 = =5.157 , 新工况下: 解得丙酮吸收率变为9

8、2.95%(2) 当气体流量不变时,对于气膜控制的吸收过程,不变,故吸收塔塔高不变时,也不变化,即将丙酮回收率由95%提高到98%,提高吸收剂用量时,新工况下=5.301 , 用试差法解得=0.338 所以吸收剂用量应提高到原来的1.746倍。【例5-7】在填料吸收塔内用水吸收混合于空气中的甲醇,已知某截面上的气、液两相组成为pA=5kPa,cA=2kmol/m3,设在一定的操作温度、压力下,甲醇在水中的溶解度系数H为0.5 kmol/(m3·kPa),液相传质分系数为kL2×105m/s,气相传质分系数为kG1.55×105kmol/(m2·s 

9、83;kPa)。(1) 试求以分压表示吸收总推动力、总阻力、总传质速率、及液相阻力的分配。(2) 若吸收温度降低,甲醇在水中的溶解度系数H变为5.8 kmol/(m3·kPa),设气、液相传质分系数与两相浓度近似不变,试求液相阻力分配为多少?并分析其结果。解:(1) 以分压表示吸收总推动力 总阻力 总传质速率 液相阻力的分配 由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此吸收过程为液相传质阻力控制过程。(2) 吸收温度降低时总传质阻力 液相阻力的分配 由液相阻力占吸收过程总阻力的11.76%,可知此吸收过程为气相传质阻力控制过程。 当低温吸收时,溶解度系数增大,液相阻力减少,由液相传质阻力控制转化为气相传质阻

10、力控制,在这里相平衡对传质阻力的分配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例5-5】某矿石焙烧炉排出含SO2的混合气体,除SO2外其余组分可看作惰性气体。冷却后送入填料吸收塔中,用清水洗涤以除去其中的SO2。吸收塔的操作温度为20,压力为101.3kPa。混合气的流量为1000m3/h,其中含SO2体积百分数为9%,要求SO2的回收率为90%。若吸收剂用量为理论最小用量的1.2倍,试计算:(1)吸收剂用量及塔底吸收液的组成X1;(2)当用含SO2 0.0003(摩尔比)的水溶液作吸收剂时,保持二氧化硫回收率不变,吸收剂用量比原情况增加还是减少?塔底吸收液组成变为多少?已知101.3kPa,20条件下SO2在水中

11、的平衡数据与Y1相平衡的液相组成=0.0032 解: 按题意进行组成换算:进塔气体中SO2的组成为 出塔气体中SO2的组成为 进吸收塔惰性气体的摩尔流量为V=(1) 实际吸收剂用量L=1.2Lmin=1.2×1053=1264kmol/h塔底吸收液的组成X1由全塔物料衡算求得:X1 = X2+V(Y1-Y2)/L=0+(2)吸收率不变,即出塔气体中SO2的组成Y2不变,而X2=0.0003所以 实际吸收剂用量L=1.2Lmin=1.2×1277=1532kmol/h塔底吸收液的组成X1由全塔物料衡算求得:X1 = X2+V(Y1-Y2)/L=0.0003+由该题计算结果可见

12、,当保持溶质回收率不变,吸收剂所含溶质越低,所需溶剂量越小,塔底吸收液浓度越低。【例5-9】在一塔径为0.8m的填料塔内,用清水逆流吸收空气中的氨,要求氨的吸收率为99.5%。已知空气和氨的混合气质量流量为1400kg/h,气体总压为101.3kPa,其中氨的分压为1.333 kPa。若实际吸收剂用量为最小用量的1.4倍,操作温度(293K)下的气液相平衡关系为Y*=0.75X,气相总体积吸收系数为0.088kmol/m3·s,试求(1)每小时用水量;(2)用平均推动力法求出所需填料层高度。解(1) 因混合气中氨含量很少,故由式(5-82)得实际吸收剂用量L=1.4Lmin=1.4&

13、#215;35.6=49.8kmol/h(2) X1 = X2+V(Y1Y2)/L=0+=14.36×0.30=4.32m【例5-10】用清水逆流吸收混合气体中的CO2,已知混合气体的流量为300标准m3/h,进塔气体中CO2含量为0.06(摩尔分率),操作液气比为最小液气比的1.6倍,传质单元高度为0.8m。操作条件下物系的平衡关系为Y1200X。要求CO2吸收率为95,试求:(1)吸收液组成及吸收剂流量;(2)写出操作线方程;(3)填料层高度。解:(1)由已知可知惰性气体流量X2=0, 最小液气比 操作液气比 吸收剂流量L1824×12.5922964kmol/h吸收液

14、组成(2) 操作线方程 整理得 Y=1824X + 3.26×10-3(3) 脱吸因数 操作型计算:【例5-12】用清水在一塔高为12m的填料塔内吸收空气中的丙酮蒸气,已知混合气体质量流速为0.668kg/(m2·s),混合气中含丙酮0.02(摩尔分率),水的质量流速为0.065kmol/(m2·s),在操作条件下,相平衡常数为1.77,气相总体积吸收系数为。问丙酮的吸收率为98.8时,该塔是否合用?解:已知 因为实际吸收塔, 所以该吸收塔合用,能够完成分离任务。【例5-13】某逆流吸收塔,入塔混合气体中含溶质浓度为0.05(摩尔比,下同),吸收剂进口浓度为0.0

15、01,实际液气比为4,此时出口气体中溶质为0.005,操作条件下气液相平衡关系为。若实际液气比下降为2.5,其它条件不变,计算时忽略传质单元高度的变化,试求此时出塔气体溶质的浓度及出塔液体溶质的浓度各为多少?解:原工况 新工况 因传质单元高度不变,即, 又因 所以传质单元数不变,即解得 23在一塔高为4m填料塔内,用清水逆流吸收混合气中的氨,入塔气体中含氨0.03(摩尔比),混合气体流率为0.028kmol/(m2·s), 清水流率为0.0573kmol/(m2·s)要求吸收率为98,气相总体积吸收系数与混合气体流率的0.7次方成正比。已知操作条件下物系的平衡关系为,试求:

16、(1)当混合气体量增加20时,吸收率不变,所需塔高?(2)压力增加1倍时,吸收率不变,所需塔高?(设压力变化气相总体积吸收系数不变)解: 原工况: (1)气体流量增加20 因水吸收氨为气膜控制,所以V增加,传质单元高度变化(2)压力加1倍 22用纯溶剂在一填料吸收塔内,逆流吸收某混合气体中的可溶组分。混合气体处理量为1.25m3/s,要求溶质的回收率为99.2%。操作液气比为1.71,吸收过程为气膜控制。已知10下,相平衡关系,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为0.8m。试求:(1)吸收温度升为30时,溶质的吸收率降低到多少? (30时,相平衡关系)(2)若维持原吸收率,应采取什么措施(定量计算其中的2个措施)。解:(1)原工况: 新工况: 解得(2)温度升高,平衡线上移,推动力减小,保持吸收率不变,可采取措施:1)L/V增加,即增加溶剂量;2)增加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