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内涵式发展要求深入推进工程教育改革_第1页
贯彻落实内涵式发展要求深入推进工程教育改革_第2页
贯彻落实内涵式发展要求深入推进工程教育改革_第3页
贯彻落实内涵式发展要求深入推进工程教育改革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贯彻落实内涵式发展要求贯彻落实内涵式发展要求深入推进工程教育改革深入推进工程教育改革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吴爱华吴爱华20132013年年5 5月月2一、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要求一、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要求1二、深入推进工程教育改革二、深入推进工程教育改革 内内 容容三、推广三、推广CDIO工程教育模式工程教育模式一、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一、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u 提高质量提高质量u 优化结构优化结构u 深化改革深化改革u 促进公平促进公平3一一、内涵式发展:、内涵式发展: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提升人才培养水平1. 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2. 把深化改革作为发展动力

2、把深化改革作为发展动力3. 把协同育人作为重要机制把协同育人作为重要机制4. 把优化结构作为战略举措把优化结构作为战略举措5. 把质量保障作为重要手段把质量保障作为重要手段41. 立德树人立德树人 强化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强化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 强化本科教学的基础地位强化本科教学的基础地位 大力推进文化素质教育大力推进文化素质教育52. 深化改革深化改革 专业综合改革专业综合改革 800800个专业个专业 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 1919所高校所高校 系列卓越计划系列卓越计划 试点学院综合改革试点学院综合改革 1717所高校所高校 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生教育改革 协同创新

3、协同创新 20112011计划计划 63. 协同育人协同育人 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计划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计划与中科院与中科院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2222个部门个部门 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政法委政法委 卓越医生培养计划卓越医生培养计划卫生部卫生部 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农业部、林业局农业部、林业局74. 优化结构优化结构 优化专业结构优化专业结构 优化人才培养类型结构优化人才培养类型结构复合、应用复合、应用 优化高等教育区域结构优化高等教育区域结构 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 对口支援对口支援 中央地方共建中央地方共建85. 质

4、量保障质量保障 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92 92 本科专业类标准本科专业类标准 行业参与的人才评价标准行业参与的人才评价标准 高校人才培养标准高校人才培养标准 95. 质量保障质量保障 本科教学评估本科教学评估 学校自我评估学校自我评估年度质量报告年度质量报告 教学状态数据库教学状态数据库常态检测常态检测 分类的院校评估分类的院校评估 专业认证专业认证 国际评估国际评估101. 1. 工程教育改革背景工程教育改革背景2. 2. 优化优化专业和人才类型专业和人才类型结构结构3. 3. 改革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4. 4. 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5、二、工程教育改革二、工程教育改革112 工程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作用3 发达国家高度重视工程教育4 我国工程界呼吁加快工程教育改革5 我国工程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1 工业化发展需要培养大量优秀工程师121. 工程教育改革背景工程教育改革背景13专业点数:专业点数:4402744027工科专业:工科专业:1408514085工程工程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作用14工程工程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开设有工科专业的本科学校开设有工科专业的本科学校10471047所,占总数约所,占总数约91.5%91.5% 工科专业本科在校生占高校在校生总数约三分

6、之一。工科专业本科在校生占高校在校生总数约三分之一。 2012 2012年工科各层次在校生、毕业生和招生数年工科各层次在校生、毕业生和招生数 单位:万人单位:万人 对提高质量和人才培养改革具有引导和示范作用对提高质量和人才培养改革具有引导和示范作用。本科本科硕士硕士博士博士招生数招生数119.5119.517.917.92.42.4毕业生毕业生96.496.414.814.81.71.7在校生在校生452.3452.348.948.911.111.1我国工程界呼吁加快工程教育改革我国工程界呼吁加快工程教育改革 开展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示范性教育开展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示范性教育改革并逐

7、步推广改革并逐步推广 走向创新: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走向创新: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综合报告养研究综合报告 中国工程院中国工程院 规模第一,但质量还需提高规模第一,但质量还需提高 调研的行业企业和高校普遍认为:提高工程调研的行业企业和高校普遍认为:提高工程教育质量,应上升到国家层面来推进教育质量,应上升到国家层面来推进我国我国工程教育面临五大挑战工程教育面临五大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工业界的紧密结合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工业界的紧密结合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工程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工程能工程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工

8、程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力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应大众化高等教育,需要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对应大众化高等教育,需要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与创业能力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需要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需要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人才的工程人才172. 优化专业和人才类型结构优化专业和人才类型结构 优化专业结构优化专业结构 了解产业对人才的需求了解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182. 优化专业和人才类型结构优化专业和人才类型结构 调整人才培养类型结构,加大应用型、调整人才培养类型结构,加大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复合型人才培养应用型工程师应用型工程师设计型工程师设计型

9、工程师研究型工程师研究型工程师2 校企共建设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 建设高水平工程教育教师队伍4 扩大工程教育的对外开放1 建立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新机制193. 改革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2010 2010年年6 6月启动月启动 覆盖覆盖省区市省区市2929个个 参与参与学校:学校:194194所高校(所高校(61+13361+133) “ “985985工程工程”高校、高校、“211211工程工程”高校和地方高校和地方所属高校,行业背景比较强的高校全部参与所属高校,行业背景比较强的高校全部参与 试点试点专业:本科专业:本科824824个,研究生领域个,研究生领域388

10、388个个20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1标准制定标准制定国家发布通用标准、行业制定国家发布通用标准、行业制定专业标准、高校培养标准专业标准、高校培养标准促进协同促进协同教育部门与行业部门协同、高教育部门与行业部门协同、高校与行业企业协同育人校与行业企业协同育人强化实践强化实践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大学生校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推进工程教育改革,推进工程教育改革,构建构建质量监控质量监控体系体系建立与注册工程师制度相衔接建立与注册工程师制度相衔接的认证的认证体系体系构建工程教育与企业界的联系机制

11、,增强人构建工程教育与企业界的联系机制,增强人才培养对产业发展的适应性才培养对产业发展的适应性促进国际互认,提升国际竞争力促进国际互认,提升国际竞争力224. 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完善完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 健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组织体系健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组织体系 推进加入推进加入华盛顿协议华盛顿协议 卓越计划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相结合卓越计划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相结合234. 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试点专业要达到认证标准和卓越计划基本要求试点专业要达到认证标准和卓越计划基本要求 制定卓越计划质量评价基本要求制定卓越计划质量评价基本要

12、求 同时进行专业认证和质量评价同时进行专业认证和质量评价 促进持续改进,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促进持续改进,提高人才培养水平24卓越计划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相结合卓越计划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相结合1.1.基本情况基本情况2.2.推广原则推广原则3.3.建议建议25三、推广三、推广CDIOCDIO工程教育模式工程教育模式2008.122008.12,成立,成立CDIOCDIO模式研究与实践课题组模式研究与实践课题组和试点工作组和试点工作组3939所高校参与试点所高校参与试点机械、化工、电气、土木建立了专业能力大机械、化工、电气、土木建立了专业能力大纲、专业课程计划、示范课程大纲等纲、专业课程计划、示范课程大纲等交流合作与理论研究活跃交流合作与理论研究活跃261. CDIO1. CDIO研究实践基本情况研究实践基本情况 政府支持政府支持 专家主导(理论专家主导(理论+ +专业)专业) 高校自主高校自主 相互借鉴相互借鉴 持续改进持续改进272 2、推广推广CDIOCDIO模式的原则模式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