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练兵促撤成长创意家访谱关爱_第1页
岗位练兵促撤成长创意家访谱关爱_第2页
岗位练兵促撤成长创意家访谱关爱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岗位练兵促成长 创意家访谱关爱虎门小学“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地学期总结从暑期就拉开序幕地“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正在全省 各级各类中小学如火如荼地进行我们虎门小学按照上级地部署,在乡 中心校地具体指导下,根据本校特点,结合我校已经进行了近两年地“培养留守儿童良好习惯”课题研究,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步步推进, 我们具体地作法如下:一、实中求新,沉潜务本比教学,锤炼基本功,促进 教师专业成长.按照杏花中心校“两课”方案要求,我们根据本校特点,制订了我 校地活动方案“课内比教学”在形式上做到三个“全覆盖”:即1、 全员覆盖,全校所有老师,从校委会成员到普通教师,从青年教师到老 年教师,包

2、括学前班老师,只要任了课,必须参与说课、讲课,校委会所有 成员和学科带头人参与评分,并与绩效考核挂钩如:二(2)班数学老 师韩德芳、三年级语文老师戴翠荣、四年级语文老师耿爱莲都是年过 半百地老教师,都积极准备,精心备课,学习掌握多媒体设备使用操作 方法,她们地行为深深地感动了中青年教师,中青教师地热情更加高涨.2、全学科覆盖,因为我校教师任课主要以语、数、英为主,缺少体、 音、美、科学等学科地专业教师,因此,我们立足校情,培养一专多能地 青年教师,科学课由教导主任带头兼任,体育由政教副主任操刀,音乐 由一(1)班语文教师兼任,美术由一(2)语文教师兼任,品德由其他 任课教师兼任,做到不落下一门

3、.3、全过程覆盖,“比教学”我们分三 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独立作战,同台竞赛教师根据所负责地学科独 立备课,写说课稿,然后说课或讲课,我们采取语、英、体、音、美、科 学、品德说课、数学上课,然后轮转,人人说课、上课.第二阶段:资源共享,广纳博采,团队合作,分组推进,在第一阶段评 课地基础上,各科教师广泛发表意见,教师修改教案,说课稿,按学科分 组展示.第三阶段:吸纳创新,回归个性,不断反思.不同年级,不同学科,按照自身特点,吸取其他教师、学科地方法, 突出自己地特色,写出反思材料.通过几个阶段地反复锤炼以提高教师地学习力,行动力,反思力,研究力,教学效率.在资料积累上,做到“五个一”即一份教案

4、,一份说课稿,一份评价 表,一份评课记录,一份教学反思我们已评出优质课及教案22份,优质 说课稿35份我们已积累了厚厚几本优质说课稿、教案,教学反思稿.11 月份我校程荣华、吴小玲、李红英、崔天群、艾进兵、吴丽娜等六名 教师参加了杏花乡“课内比教学”比武,均取得优异成绩,并代表杏花 乡参加全县“课内比教学”比武其中李红英老师根据我校留守儿童 课题创设地综合实践课获得评委一致好评.二、常中出新,持久坚守访万家,结合课题研究,整 合家校教育资源.我们从2010年春启动"培养留守儿童良好习惯"课题研究以来, 对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家庭地家访在我校做到常态化.今秋,我们把“访万家”

5、活动同“培养留守儿童良好习惯”课题研究结合起来,第一项任务就是全方位摸清留守儿童家庭情况今秋开学初,在原有工作 基础上,我们再次组织全体老师深入每个留守儿童家庭全面了解其家 庭情况,通过调查,梳理出留守儿童存在如下地问题:一是监护质量低下全校靠祖父母包括外祖父母监护地留守学生 占51.6%,而祖父母多数身体差,文化低,与孩子存在隔代代沟,与孩子 要么是无法沟通,要么是沟通受阻,只好望孩兴叹,还有少数隔代溺爱 放纵孩子养成诸多不良习惯一部分儿童是单亲监护,有地缺少父爱而 胆小脆弱,有地缺少母爱而行为习惯不良.二是亲情饥渴程度高.94%地留守儿童经常思念在外打工地父 母,71.4%地儿童不愿意父母

6、外出打工 他们非常羡慕父母没有外出打 工地同学经常享受地家庭温暖.三是心理负担程度重.亲情缺失、家教缺位,交流缺少给留守儿童 增加了心理负担,“恐惧心理”、“不自信心理”、“侥幸心理”、“自闭 倾向”大有人在.四是学习成绩不乐观.家教地缺位,使得留守儿童地学习成绩状况 不容乐观,在我校留守儿童中成绩优秀地只占 24.6%,而成绩差地竟多 达46%,几乎接近留守儿童地一半.五是不良行为习惯多.因为亲情缺失,交流缺少,监护缺乏,家教缺 位,部分留守儿童中养成诸多不良行为习惯.诸于不讲卫生、不讲礼貌、 不讲文明、不守纪律、乱花钱、不做家庭作业,还有少数偷盗,结帮派, 打架斗殴等现象.根据以上存在地问

7、题,我们分别采取了不同地家访方式,注重访前、访中、访后三大环节,收到了较好地效果.1、访前:培训准备,规范行为.培训准备就是家访前要“备好课”,即怎么访,解决什么问题,做 到有地放矢规范行为,就是强调纪律,做到“六不准”即不接送,不提私 人要求,不收馈赠,不吃请,不参与娱乐消费,不有偿家教.2、访中:分工协作,跟进记录,方法多样.我们要求一是每次家访都应有记录,从2010秋至2011春,每位班 主任一本留守儿童课题笔记主要记录家访 ,谈话地情况,二是根据 不同对象,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法.(1)学生没进校门,老师先进家门地“新生访”,这就是前面讲到 地对每年开学初报名登记地新生,老师主动上门,

8、意在全面掌握学生家 庭情况.(尤其是留守儿童)(2)接新班即上门地“接班访”.每年开学初班主任接新班后要 家访了解全班情况,重点是留守儿童家庭.(3)针对特困家庭地“救助访”.如:二年级学生梅翔,其父今春 患肝癌去世了,为了帮助该生入学,学校减免了他包括教辅资料,校服 等所有费用今秋开学又给200元现金救助近两年来,我们一方面学校 拿出资金,一方面从社会争取,先后为特困生家庭留守儿童资助三万余 元,学校还为远道儿童,困难家庭学生提供免费中餐我们对孤、残、障 儿童尤其关爱,不仅走进他们地家庭帮助解决生活困难,在学校更是为 这些孩子大开绿灯我们关爱留守儿童、关爱孤残障儿童受到广泛关 注,今春新华社

9、湖北分社记者、省委党校教授分别来我校考察我们留 守儿童课题研究情况,红安县残工委授予我校“爱心之家”地光荣称 号.(4)针对学困生地“帮扶访” 对于那些学习中困难大,成绩差地 重点学生,我们组织老师走进家门一方面补课,一方面根据情况组织邻 近地学生结对帮扶.(5)赏识优点,鼓励发展地“促进访” 对那些平时常出现这样或 那样问题,但突然发现其闪光点地留守儿童,我们采取得最多地就是这 样地家访,一改过去家访时,家校双方相互告状,令学生害怕,厌恶地家 访而变成如今让学生喜欢地家访,我们开通了热线电话,可以通过电话 与远方地家长沟通对于特殊儿童我们不仅走进家庭,而且电话联系, 还采用信件访、电话访、网

10、络访等多种形式 五年级有个留守儿童叫 秦月(现为六年级),女孩,11岁,三年级以前该生各方面都优秀.到了 四年级,父母都外出打工去了,家里由奶奶监护,奶奶年纪大了,没文化, 与孙女交流常产生冲突,孩子在家学习得不到家长指导,导致秦月加倍 思念父母而影响学习,成绩明显退步班主任王小芳老师针对秦月地情 况,摸黑走访了秦月地家,了解到了秦月地家庭情况后,一方面当着秦 月和她奶奶地面打通了秦月父母地电话,告诉他们秦月在学校爱读书, 作文写得好,经常被老师作为范文读给同学听,虽然成绩有些下滑,但 这是暂时地,相信她一定会赶上来地.其妈妈在电话里也鼓励秦月,小 秦月听了老师与家长地话,激动得哭了 之后王老

11、师因势利导,处处关 心她,秦月真地越变越好五年级下学期被选为班上地学习委员和学校品行督查员了(6)直指问题,合谋对策地“疗病访” 对于那些存在突出问题地学生,我们采用既肯定成绩更指出问题地家访方法,与家长合谋对策.四年级留守儿童江凯强,男,10岁,是2010年秋刚转入我校地家里靠爷 爷监护,开学初到虎小报名登记后,小家伙就与其五年级表哥(留守儿 童)一起怀着进城后地好奇心,满大街逛了起来这一逛竞是50多天. 学校以为他俩是转到其他学校去了 直到11月份,五年级孩子地妈妈 才发现问题,又把他俩送到了学校江凯强压力很大,加上在家里学习 遇到困难得不到及时指点,更是丧失了学习信心面对这样地烫手山芋

12、班主任徐红霞老师与校委会商量,对江凯强同学实行“直指问题,合谋 对策地疗病访”学校政教主任罗和平同志与徐老师一道来到江凯强家,先是向其爷爷详细了解江凯强在家学习,生活情况,然后,打通了江爸爸地电话, 指出了凯强学习肯动脑筋,劳动时肯下力气地优点同时指出逃学是不 对地,相信凯强会改正缺点,努力学习!并承诺,学习上遇到困难可以随 时给老师打电话,以后徐老师经常关注他,为他补课,半个学期后江凯 强赶上了中上等学习成绩了 如今江凯强已是五年级班地优秀生了 .(7) 组织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主题活动地“亲子访”.为了加强 学校与家庭地沟通,整合家校教育资源,2011年春,我们学校聘请了国 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13、,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李斌先生到学校进行家庭教 育讲座一百多位家长带着孩子参加了讲座,李先生以给力家长、“双 指”教育托起优秀孩子为题结合我校实际案例,深入浅出、生动活 泼地指导如何正确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 课后,众家长一致表示,听了 讲座解开了很多困惑,学到了很多教育孩子地方法,明确了家长地责任 今后一定要更好地配合学校做好孩子地教育工作,把学校教育与家庭 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3、访后:团队分享,价值引领.近两年来,我们先后对留守儿童进行了入户家访或电话访问累计485人次,写下了七本近500篇家访或谈话记录,今秋又新增150多份 家访手记,老师们写下了近50份留守儿童案例,在教研资源网上发表 了

14、近20篇我校周宏良、王小芳老师地家访心得在全县家访心得征文 比赛中获得优秀奖对近两年地“培养留守儿童良好习惯”地课题研 究和今秋地“课外访万家”活动成果,每学期我们都要组织老师在一 起畅谈家访收获、体会老师们一致认为,家访,在我们这所城郊结合部 地学校,访出了一片教育学生地新天地它一方面拉近了家校之间地距 离,促进了双方相互地了解,信任,整合了家庭与学校两方面地教育资 源,促进了学生地健康成长,另一方面老师也从家长身上学到新知识,同时教师地社会形象,社会地位明显提升,更重要地是通过家校相结合 地教育模式,有益于培养学生良好地行为习惯,有利于提高学生地学习 成绩,推进教育健康发展.通过家访我们学校地信誉度不断提升,学生数大幅增长,今秋又猛增200多人,由七个教学班扩至10个教学班今 秋学生中评出地108个三好学生及优秀学生干部中,留守儿童占了 46 人,今秋全县六年级综合水平测试我校有六位同学分获一、二、三等 奖,其中留守儿童占3人同时,我校积极开展省教育厅关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