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适用学科高中生物适用年级高一适用区域人教版区域课时时长(分钟)2课时知识点1.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2.生物膜的结构 (流动镶嵌模型)3.举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渗透作用)4.质壁分离复原实验5.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教学目标1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2举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3质壁分离复原实验4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5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教学重点1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2举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3质壁分离复原实验4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5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教学难点1.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2.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3.主动运输教学过程一、导入使用建议:
2、细胞的基本结构是细胞膜、细胞核和细胞器,本讲重点讲述细胞膜的有关内容。 学生需要知道细胞膜主要是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具有分隔、信息交流和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指导学生将细胞的物质组成与细胞的结构有机地联系起来,对细胞形成系统的认识。而且,具体讲解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物质跨膜运输实例(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物质的运输方式,以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为主线展开,系统的、全面的讲述细胞膜的物质组成、结构、功能和发展变化。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自己心爱的自行车出了毛病,你将一些零件拆卸下来,却发现再组装成原样并非易事。细胞的结构可比自行车复杂多了。虽然人类对细胞中的物质和结构已经有了深入的了解,但是至今也未实
3、现人工组装细胞。不同的事实揭示同样的道理:系统不是其组合的简单堆砌,而是通过分组间结构和功能的密切联系,形成的统一整体。二、知识讲解考点1 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使用建议: 通过“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的实验感知细胞膜的存在。学生知道了蛋白质、糖类和脂质是重要的化合物,但对于这些物质的存在位置还不清楚,因此需引导学生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基础的角度,认识“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1 细胞膜的成分实验“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没有细胞器,是最佳材料。 研究发现: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还有少量糖类。 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 蛋白质在细胞膜中行使功能时起重
4、要作用,故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2细胞膜的功能 (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细胞间的交流方式多种多样,如图。考点2 生物膜的结构使用建议: 通过细胞膜的组成和功能的学习,让学生归纳总结出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要点,教师手绘生物膜的结构模型示意图,结合该图阐述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再让学生想象细胞膜的三维立体结构。1. 流动镶嵌模型:EEFAG磷脂双分子层DCBA游离蛋白B镶嵌蛋白C贯穿蛋白D通道蛋白E糖类F磷脂分子G胆固醇E+B糖蛋白E+F糖脂2. 糖蛋白细胞的糖蛋白具有识别和信息交流的功能;有糖蛋白的一侧为细胞的外侧
5、。3. 细胞膜的特性:一定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考点3 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结构层次使用建议:细胞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必须经过细胞膜。分析教材中“水分进出哺乳动物红细胞的状况”,并结合物理学知识,了解渗透作用,学习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理。同时进行探究实验“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质壁分离复原),证明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1渗透作用(1)条件:半透膜,半透膜两侧具有浓度差,H2O分子的移动。(2)当外界溶液的浓度比细胞质的浓度低时,细胞吸水膨胀,过度吸水涨破。当外界溶液的浓度比细胞质的浓度高时,细胞失水皱缩。当外界溶液的浓度与细胞质的浓度相同时,水分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2质壁分离复原实验(1)质:原生
6、质层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2)实验原理:渗透作用(3)实验材料: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不必染色,易观察)(4)实验结果:质量分数为30%的蔗糖溶液使洋葱鳞茎外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而清水又可使质壁分离得到复原。(5)实验结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细胞是活细胞。(6)实验设计:清水处理细胞 高浓度蔗糖溶液处理细胞 再清水处理细胞考点4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结构层次使用建议:根据课本中的“问题探讨”的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总结出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不跨膜运输种类:胞吞和胞吐 (如:分泌蛋白)特点:消耗能量;不穿过磷脂双分子层主动条件:低浓度高浓度;消耗能量;需
7、要载体蛋白。运输举例: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营养物质。一般情况下,离子的运输。跨膜运输被动条件:高浓度低浓度;不消耗能量;运输种类自由扩散:CO2,O2,H2O,酒精,丙酮酸,甘油协助扩散葡萄糖进入血红细胞;通道蛋白的运输。三 、例题精析使用建议:此处内容主要用于教师课堂的精讲,每个题目结合试题本身、答案和解析部分,覆盖基础、巩固和拔高三个例题。例题1右图是三个相邻的植物细胞之间水分流动方向示意图。图中三个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关系是( )A甲>乙>丙 B甲<乙<丙C甲>乙,乙<丙 D甲<乙,乙>丙【答案】B【解析】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是水分子顺相对含量的梯
8、度跨膜运输的过程,即水分子可以由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渗透,根据图示细胞之间水分子的流动方向可知,图中三个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关系为:甲<乙<丙,B项正确,A、C、D项错误。例题2下列物质中,出入细胞既不需要载体也不消耗能量的是( )A氨基酸 BNa+ C葡萄糖 DO2【答案】D【解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例题3有关细胞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膜具有全透性 B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细胞膜结构不对称 D细胞膜具有识别的功能【答案】A【解析】细胞膜的特性:一定的流动性、选择透过性。细胞膜中的糖蛋白具有识别和信息交流的功能;有糖蛋白的一侧为细胞的外侧。例题4将紫色洋葱在完全营养液中
9、浸泡一段时间,撕取外表皮,先用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处理,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立即将外表皮放入蒸馏水中,直到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若在该实验过程中,蔗糖溶液处理前外表皮细胞溶液的浓度为甲,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时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乙,则甲、乙的关系,以及实验过程中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为( )A甲乙 ,被动运输 B. 甲乙 ,被动运输 C甲乙 ,主动运输 D. 甲乙 ,主动运输【答案】B【解析】首先水分子的跨膜运输是自由扩散属于被动运输,甲浓度时植物正常生长时的细胞液浓度,如果放在蒸馏水中可以吸水;而乙浓度是植物不在吸收蒸馏水的浓度,根据渗透作用的原理甲浓度大于乙浓度。例题5右图为氨基酸和
10、Na+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示意图。下表选项中正确的是( )选项管腔中氨基酸上皮细胞管腔中Na+上皮细胞上皮细胞中氨基酸组织液A主动运输被动运输主动运输B被动运输被动运输被动运输C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被动运输D主动运输被动运输被动运输【答案】D【解析】根据图形可知,肾小管管腔中的氨基酸进入上皮细胞为逆浓度的运输,属于主动运输(其动力来自于Na+协同运输中的离子梯度);管腔中的钠离子进入上皮细胞为顺浓度梯度的运输,不消耗能量,为被动运输;上皮细胞中的氨基酸进入组织液为顺浓度梯度的运输,属被动运输,综合分析,D选项正确。四 、课堂运用使用建议:在对课堂知识讲解完,把握了重点突破了难点以及练习精讲了之后,
11、再用练习马上进行课堂检测,根据学生情况建议分3个难度层次:易,中,难。基础1. 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膜上的 ()A磷脂含量 B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C糖的种类 D水含量【答案】B【解析】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选B。2. 科研上鉴别死细胞和活细胞常用“染色排除法”。例如:用台盼蓝染色,死的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的细胞不着色,从而判断细胞是否死亡。此方法所利用的是细胞膜的哪种功能()A保护细胞内部结构的功能 B吸收功能C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D免疫功能【答案】C【解析】活的细胞其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细胞死亡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功能消失
12、,不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所以用台盼蓝染色,死的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的细胞不着色,从而判断细胞是否死亡。故选C。3. 下列关于制备细胞膜的叙述,错误的是()A鸟类的红细胞不是制备纯净细胞膜的理想材料B制备出的细胞膜中,其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C选取的材料最好用没有细胞器膜和核膜的细胞D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不是制备纯净细胞膜的理想材料【答案】D【解析】鸟类的红细胞和正常的动物细胞一样具备细胞器膜和核膜,不是制备纯净细胞膜的理想材料,A正确;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B正确;选取的材料最好用没有细胞器膜和核膜的细胞,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C正确;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是制备纯净细胞膜的理想材
13、料,D错误。巩固1. 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JamesRothman等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细胞的“囊泡转运”研究方面做出的重大贡献,细胞内囊泡的膜与细胞膜的成分相似,它们的主要成分是()A磷脂和蛋白质 B油脂和糖类C蛋白质和DNA D纤维素和果胶【答案】A【解析】生物膜的化学组成2. 运动时汗腺分泌大量汗液,汗液初始的渗透压与血浆相等,在流经汗腺导管排出体外过程中大部分Na+、Cl被重吸收,而水很少被重吸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出汗可使血浆渗透压降低 B.出汗不利于体温维持稳定C.汗腺导管重吸收需Na+消耗ATP D.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减弱【答案】C【解析】汗液在流经
14、汗腺导管排出体外过程中大部分Na+、Cl被重吸收,而水很少被重吸收,使血浆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增加;运动时机体产热增加,出汗有利于机体散热,从而维持体温稳定;Na+的吸叫属于主动运输,需要消耗ATP水解释放的能量。3. 将人的红细胞放入4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红细胞破裂,主要原因是( )。A.红细胞具有水溶性 B.红细胞的液泡体积增大C.蒸馏水大量进入红细胞 D.低温时红细胞膜流动性增大【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渗透作用的原理,在蒸馏水中,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导致红细胞渗透吸水;吸水过程中,蒸馏水会不断进入红细胞内,又因为红细胞外无细胞壁保护,最终造成过度吸水而涨破,故本题
15、正确答案为C。拔高1. 胰岛素可使骨骼肌细胞和脂肪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已知这些细胞膜上的载体转运葡萄糖的过程不消耗 ATP。回答下列问题:(1)胰岛素从胰岛 B 细胞释放到细胞外的运输方式是_,葡萄糖进入骨骼肌细胞内的运输方式是_。(2)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胰岛素分泌_,引起骨骼肌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其意义是_。(3)脂肪细胞_(填“是”或“不是”)胰岛素作用的靶细胞。(4)健康人进餐后,血糖浓度有小幅度增加。然后恢复到餐前水平。在此过程中,血液中胰岛素浓度的相应变化是_。【答案】(1)胞吐协助扩散(2)增加 促进葡萄糖进入骨骼肌细胞和被利用,降低血糖浓度(3)是(4
16、)先升高后降低【解析】(1)胰岛素的化学成分为蛋白质,属于大分子物质,跨膜运出细胞的方式为胞吐;由题意可知,肌细胞运输葡萄糖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所以葡萄糖进入骨骼肌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2)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胰岛素作为降血糖的激素,分泌量增加;由题意可知,此载体转运葡萄糖的过程不消耗 ATP,为协助扩散,因此载体的数量增加可以增加骨骼肌细胞吸收葡萄糖的速度,降低血糖。(3)胰岛素使得骨骼肌细胞和脂肪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说明脂肪细胞是胰岛素作用的靶细胞。(4)进餐后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作用后下降,当降到正常水平时,不再作用,维持在餐前水平。2. 比较生物膜和人工膜(双层磷脂)对多
17、种物质的通透性,结果如下图。据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生物膜上存在协助H2O通过的物质 B.生物膜对K+、Na+、Cl-的通透性具有选择性C.离子以易化(协助)扩散发生通过人工膜 D.分子的大小影响其通过人工膜的扩散速率【答案】C【解析】据图分析:生物膜对水分子通透性大于人工膜,说明生物膜上存在协助H2O通过的物质,故A正确。生物膜对于K+、Na+、Cl-的通透性各不相同,故B正确。图解只显示人工膜对K+、Na+、Cl-的通透性一样,都很低,说明人工膜缺乏蛋白质协助运输离子,没有说明为协助扩散(不需要ATP),故C错。甘油体积比气体复制体积大,故通过人工膜速率慢,故D正确。3. 如图是细胞
18、间的三种信息交流方式,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A表示通过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随_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表面的_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2)图B表示通过相邻两细胞的_,使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图中表示_,请举例:_。(3)图C表示相邻两植物细胞之间形成_,携带信息的物质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图中表示_。(4)在多细胞生物体内,各个细胞之间都维持功能的协调,才能使生物体健康地生存。这种协调性的实现不仅依赖于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也依赖于信息的交流,这种交流大多与_有关。【答案】(1)血液受体(2)细胞膜接触与膜结合的信号分子 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3)通道胞间连丝(
19、4)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解析】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常见有三种:通过血液的传送,将腺细胞分泌的物质运送到靶细胞,把信息传递给靶细胞,如激素调节;通过细胞间的直接接触,把信息传给另一个细胞,如精子与卵细胞相互识别和结合的过程;相邻细胞间形成通道,由通道完成信息的相互传递,如高等植物细胞间的胞间连丝。这种信息交流大多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关。五、课堂小结使用建议:了解细胞膜的组成、结构和功能,掌握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理解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1细胞膜的成分主要是脂质和蛋白质,少量糖类。细胞膜的功能分隔;控制物质进出;信息交流。2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举例:水分子可以进出,蔗糖分子不可
20、以。3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质壁分离复原实验,植物烧苗现象,植物的生理干旱。4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分子+糖蛋白+通道蛋白5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胞吞和胞吐;主动运输;被动运输六、课后作业后作业使用建议:讲解完本章的知识点,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知识,建议也分三个层次,每个层次3-5题基础1. 蔗糖不能透过红细胞的细胞膜。将红细胞分别浸入高浓度的蔗糖溶液和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细胞形态发生的变化是( ) A涨破、皱缩 B皱缩、皱缩 C膨胀、膨胀 D皱缩、涨破【答案】D【解析】由于红细胞没有细胞壁的保护,且蔗糖不能透过红细胞的细胞膜,所以当红细胞被分别浸入高渗的蔗糖溶液和蒸馏水一
21、段时间后,细胞形态发生的变化依次是因失水而皱缩和因吸水而涨破,故选D。2. 疟疾对人类的健康造成极大危害,其病原体疟原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早在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就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记载,这对我国科学家从黄花蒿(中医药方中称为“青蒿”)中提取抗疟药青蒿素有重大启示,其中屠呦呦由于在这方面的杰出工作荣膺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科学家曾用酒精提取青蒿素,会将黄花蒿中的水溶组分和脂溶组分一并提取出来,且酒精易使青蒿素失去生理活性。她改用乙醚提取青蒿素,对实验鼠的疟疾抑制率达到99%100%。进一步研究发现,青蒿素作用于疟原虫的膜结构,使核膜及质膜破坏。以下说法不正确
22、的是( )A青蒿素属于脂溶性物质B青蒿素可以裂解疟原虫C酒精提取的青蒿素含量较高D乙醚提取青蒿素抗疟效果好【答案】C【解析】略3. 下列过程中,不直接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就能完成的是( )A. 植物体胞杂交中原生质体融合 B. mRNA与游离核糖体的结合C. 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D. 吞噬细胞对抗原的摄取【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植物体细胞杂交中原生质体的融合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属于外排作用,吞噬细胞对抗原的摄取属于内吞作用,内吞和外排作用均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直接的关系;而mRNA与游离核糖体的结合与细胞膜的
23、流动性无关。巩固(3-5题)巩固1. 下图1为细胞合成与分泌淀粉酶的过程示意图,图2为细胞膜结构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细胞结构或物质。请回答问题:(1)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_,控制该酶合成的遗传物质存在于 4 _中。(2)图1中,淀粉酶先在核糖体合成,再经2 _运输到1 _加工,最后由小泡运到细胞膜外,整个过程均需3 _提供能量。(3)图2中,与细胞相互识别有关的是图中 5 _,帮助某些离子进入细胞的是_(填图中序号)。【答案】(1)蛋白质 细胞核(2)内质网 高尔基体 线粒体(3)糖蛋白 通道蛋白【解析】图示是唾液淀粉酶合成和分泌过程示意图,其中结构1为细胞核,是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结构2为线
24、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能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结构3是内质网;结构4是高尔基体。(1)唾液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控制唾液淀粉酶合成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核中。(2)唾液淀粉酶属于分泌蛋白,其合成与分泌过程为: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因此该酶合成、运输和分泌过程依次经过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2.右图为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B、C、D都具有膜结构,构成膜的主要成分是 蛋白质和_。(2)细胞各种代谢活动所需要的ATP主要来自于 _过程, 此过程
25、主要在B_中完成。(3)将该细胞置于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结构A_中 的水分会大量渗出细胞,细胞将出现_的现象。【答案】(1)磷脂 (2)有氧呼吸 线粒体 (3)液泡 质壁分离【解析】(1)生物膜的成分基本相同,构成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2)细胞各种代谢活动所需要的ATP主要来自于有氧呼吸过程,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主要在线粒体中完成。(3)将该细胞置于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细胞会失水,液泡中的水分会大量渗出细胞,细胞将出现质壁分离的现象。3. 下图为肝细胞膜运输葡萄糖分子的示意图。请回答问题:(1)葡萄糖进入肝细胞的运输方式是 ,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葡萄糖进入肝细胞合成 ,调控这一过程
26、的激素是 。(2)载体的两种状态是蛋白质的 发生改变的结果。(3)该载体不能运送氨基酸分子进入肝细胞,体现了载体具有 性。【答案】(1)协助扩散;肝糖元;胰岛素 (2)空间结构 (3)专一【解析】(1)据图分析,葡萄糖分子的运输方向是从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但不需要能量,属于协助扩散。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其作用分为两个方面: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拔高1. 红细胞可被冷冻干燥保存于血库中,解冻后浸于生理盐水中,仍能较好地恢复其正常结构和功能,这对于输血有重要意义。为研究红细胞保存的最适条件,科研人员
27、进行了实验研究。请回答问题:(1)红细胞膜主要由_和蛋白质分子构成,可控制物质出入细胞。(2)下图为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红细胞的形态。红细胞在 浓度的NaCl溶液中最接近其正常形态和体积,此浓度NaCl溶液称为生理盐水。(3)用不同浓度NaCl溶液处理加入抗凝剂的血液,离心沉淀,测得红细胞的溶血率如下表所示。据表分析,红细胞更加耐受 (低浓度、高浓度)NaCl溶液。有研究表明,NaCl溶液浓度为0.54%和0.72%时,红细胞占血液的体积比正常状态明显增加,这是由于红细胞形态由双凹圆饼形变为_形所致。NaCl溶液浓度()0.380.450.540.720.9034912溶血率()79.430.26.62.41.92.12.525.255.8注:溶血指红细胞破裂,血红蛋白外溢。(4)将浓度为3%和9的NaCl溶液处理过的红细胞分别放入生理盐水中,后者血红蛋白外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VB考试难点试题及答案剖析
- 企业波动与战略调整的风险管理试题及答案
- 软件生命周期管理最佳实践试题及答案
- 行政法学的学术贡献与试题答案探讨
- 软件设计师考试系统化知识体系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商业环境对企业战略决策的影响试题及答案
- 具体案例2025年法学概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市场变化与企业战略修正的挑战试题及答案
- 高考数学研究分析方法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知识点的深入梳理:试题及答案
- GB/T 11547-2008塑料耐液体化学试剂性能的测定
-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联合引导项目JJSBYB
- 英国食物介绍british-food(课堂)课件
- 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课件
- DB32 4181-2021 行政执法案卷制作及评查规范
- 涉密文件借阅登记表
- 脊髓损伤康复讲义
- 布草洗涤服务方案完整版
- 气体安全知识培训(72张)课件
- 电子类产品结构设计标准-
- 音乐神童莫扎特详细介绍和作品欣赏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