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沪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阅读同步专项练习题_第1页
2022年沪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阅读同步专项练习题_第2页
2022年沪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阅读同步专项练习题_第3页
2022年沪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阅读同步专项练习题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年沪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阅读同步专项练习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_。不要人夸好颜色,_。1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的   。2先解释字词的意思,再解释诗句。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满:_。 清气:_。诗意:_。3诗中梅花的特点是 _和_。4此诗的前两句_(写实 抒情言志),强调“我家”的梅花,朵朵都是“淡墨痕”,素净、雅洁;后两句_(写实 抒情言志),说明梅花不是为了要让_,只是_。5从作者描写梅花的诗句中,你感悟到了梅花

2、的哪些品格、精神?联想到了哪些人?_2. 阅读与理解。春  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朗读下列诗句,选择正确读音。白头搔(so  sho)更短,浑(hn  hún)欲不胜簪。2(1)诗中表现作者触景生情、对国家无限忧虑的句子是:_。(2)诗中表现作者对亲人深切怀念的句子是:_。3诗中“国破”与哪一历史事实有关?诗人望到了一幅怎样的景象?(用原诗句回答)_4填一填,记一记。“诗仙”是指朝诗人,写过;“诗圣”是指朝诗人,他写过; “诗鬼”是指朝诗人

3、   ,他写过。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句诗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花溅泪”、“鸟惊心”的言外之意是什么?_6作者借这首诗要表达什么呢?_3. 阅读春夜喜雨,回答问题。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1这首诗从整体看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描绘春雨?说说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_2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请具体指出哪里是真实描写,哪里是想象描写。_3这首诗赋予了春雨怎样的品格?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4. 课内阅读。寒食唐 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

4、五侯家。1本诗描绘了传统节日_节的景象,前两句写的是_(时间),后两句写的是_(时间),诗人借汉喻唐,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之情。2品读诗句,完成练习。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用自己的话试着说说诗中描绘的景象。_第一句诗中的“飞”字能不能换成“开”字,下面分析准确的一项是(_)。A可以。“开”字写出了春天百花争艳、竞相开放的景象,比“飞”字更传神。B不可以。“飞”字写出了落花随风飞舞时的情态,明写花而暗写风。而“开”字略显呆板,不能表现出风的作用。C不可以。“飞”字写出了花儿千娇百媚、神采飞扬的形态,而“开”字只写出了花开放得多,不能表现花的神韵。D可以。“开”字写出了春天里花朵的动态美,

5、而“飞”字不能表达这层意思。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后两句使人联想到“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句俗语,从而使我们更好地领会诗歌的主题。B.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长安城景色的赞美之情。C.“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这两句诗描写了春天长安城花开柳拂的景色。D.后两句是写天黑时分,宫苑里蜡烛燃烧通明,升腾起淡淡的烟雾,袅袅娜娜地萦绕在官宦家,到处弥漫着威福恩加的气势!5. 古诗欣赏。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_,_。江畔独步寻花_,_。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1把诗句补充完整。2芙蓉楼送辛渐的作者是_代诗人_。从这首诗中的“寒”“孤”等

6、词语中可以体会到作者_的思想感情。这是一首_诗,我们曾学过的这一类诗有_。3江畔独步寻花的作者是_代诗人_。从诗中“留连”“自在”等词语中可以体会到作者_的心情。6. 古诗阅读。回乡偶书唐贺知章_,乡音无改鬓毛衰。_,笑问客从何处来。1把诗句补充完整。2从题目可以看出本诗是贺知章_时偶然写得的。3本诗中通过诗人的“变 ”“_”和“不变”“_”之间的对比,以及儿童所问“_”,流露出作者对生活变迁、岁月沧桑、物是人非的感慨。7. 读江南春,完成下列各题。江南春_,_。_,_。1默写江南春2这首诗第_句,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春意无边的画面。第_句给江南春色增添了一抹扑朔迷离的美。3第一句从

7、_觉、_觉两个方面写出了江南莺歌燕舞、酒旗招展的景色。4“_”和“_”字把莺歌燕舞、桃红柳绿的美丽景色写的有声有色。5第一句描写角度是_,第二句描写的角度是_。A.时间角度     B.空间角度6写出这首诗的意思。_8. 阅读参考注释,阅读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回答下列各题。归园田居晋·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注释)少:指少年时

8、代。适俗:适应世俗。韵:本性、气质。尘网:指尘世,官府生活污浊而又拘束,犹如网罗。这里指仕途。羁(j)鸟:笼中之鸟。池鱼:池塘之鱼。鸟恋旧林、鱼思故渊,借喻自己怀恋旧居。守拙(zhu句:意思是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荫(yìn):荫蔽。罗:罗列。户庭:门庭。虚室:空室。余闲:闲暇。樊(fán)笼:蓄鸟工具。樊,藩篱,栅栏。返自然:指归耕园田。1我国古典诗词源远流长,意蕴丰富:关雌中的男子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引起 “_,君子好逑”的美好联想;长歌行告诉我们“少壮不努力,_”2关于归园田居下面对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方宅”句,意思是说围绕

9、住宅的土地有十来亩。方,围绕的意思。B.“榆柳”两句,描写了榆柳、桃李遍布房前屋后的情景。C.“暖暖”两句,远村、墟烟构成一幅远景。“暖暖”与“依依”在诗中是近义词,因此可以互换。D.“狗吠”两句,描绘了一幅鸡鸣狗叫的农村生活图景,且那么自然,那么淳朴。3对于归园田居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中描绘的都是极为普通的田园生活情景,却真实地反映了诗人回归田园之后的愉快心情。B.诗中用白描手法,简练地勾画景物,从而使诗人感情得到充分抒发。C.诗中描绘的画面质朴、幽静,表现出一种平和、淡远的意境。D.一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一句的意境,与汉乐府鸡鸣中“鸡鸣树高巅,狗吠深宫中”有

10、相似之处。4请问归园田居这首诗最后一句“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与哪一句诗相呼应?你觉得这首诗主要表达了陶渊明什么样的想法?_9. 课内阅读。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1请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所展示的画面。_2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把该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_3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4“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写出了早春草色的什么特点?_10.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

11、,花重锦官城。1诗句中“潜”字运用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雨_、_、_的特点,饱含诗人_的心情。2用自己的话写写这两句诗的意思:_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3这两句诗写出了_的美丽景象,“_”与“_”相互映衬,不但点明了云厚雨足的特点,而且给人以强烈的美感。4诗人是从哪个角度来写的?( )A.触觉 B.听觉C.视觉 D.嗅觉5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喜”是这首诗的情感主线,全诗不着一个“喜”字,字里行间却处处洋溢着诗人按捺不住的喜悦之情。B.全诗在层层写实中突出春雨之“好”:滋润万物生长,给农夫渔夫带来丰收的希望,给全城带来万紫千红的美景。C.诗的最后两句是想象雨后清

12、晨的景色:红花带着晶莹的雨珠,鲜润浓艳,垂满枝头。D.作者描写春雨融情于景,从夜写到晓,由写内心的感觉到写客观景物,由听觉到视觉,充满诗情画意。11. 阅读理解。是谁的脸被卡出了深深的印记?穿上战袍的他们,奋战在一线,那最亮的星是白衣天使的眼,璀璨而闪亮。是谁的身影深夜仍旧屹立社区岗亭?手握体温枪,逢车必查,逢人必检,志愿者在为我们负重前行。是谁在流水线上将布料缝纫后不停安放?他们被通知提早复工,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着平凡而伟大的力量。是谁将大街消毒了一遍又一遍?日常的工作已消耗大量体力,如今的工作又平添了一丝危险的气息,但他们依然无悔地做着城市的美容师。是谁在这特殊时刻仍然选择接单?疫情之下

13、,他们顶着危险,毅然选择跨上摩托,为那些不方便在外用餐的人们送来温暖。是谁主动放弃了安逸的生活选择站出来?又是谁奔走在大街小巷燃烧着自己的力量?每个时代都有星光熠熠的人,他们在苦难来临时总是一往无前!1下面这句诗的朗读怎样停顿比较合适?(   )A.是谁在流水线上将布料缝纫后不停安放?B.是谁在流水线上将布料缝纫后不停安放?2诗歌最后一小节应该用(   )的语气朗读。A.急促 B.激昂 C.悲伤 D.低沉3诗歌写道:“每个时代都有星光熠熠的人”,那诗歌中写到哪些人?请予以补充。你想对“星光熠熠的人”说些什么呢?请选择其中一个,写一两句话。_4下

14、列对于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展开叙述,能引起读者关注和共鸣。B.诗歌情感充沛,表达了对奋战在防疫第一线工作人员的崇高敬意。C.诗歌的语言特别写意,运用了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艺术表现力。D.诗歌从视觉这一角度给我们描绘了战疫人员的工作情景,仿佛一切都历历在目。5都说题目像一条红线,串联起散落在诗歌中的珍珠,请你结合诗歌内容,给这首诗歌取个题目。_12. 阅读鲁迅的自嘲,完成练习。自 嘲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注释)横眉:怒目而视的样子,

15、表示愤恨和轻蔑。孺子牛:春秋时齐景公跟儿子嬉戏,装牛趴在地上,让儿子骑在背上。这里比喻为人民大众服务。1根据意思写诗句。(1)破帽遮脸穿过热闹的集市,像用漏船载酒驶于水中一样危险。_(2)横眉怒对那些丧尽天良、千夫所指的人,俯下身子甘愿为老百姓做孺子牛。_2下面对自嘲一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华盖,指像花那样盖在头上的云气,这里指好的运气。B.最后两句是全诗的总结。诗人在检讨、回顾、剖析了自己过去的人生观、战斗姿态后表示对目前情况的自剖、自嘲。C.诗中这些自嘲中的矛盾、悲哀和伤痛包含着一位伟大人物严于审视自己的自谦、自叹。3对待敌人时,我们应该“_”;对待人民时,我们

16、应该“_”。(选择诗句填空)13. 课内阅读。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1)第一句中的“地白”、“树栖鸦”分别从   觉和   觉的角度来写景的,“树栖鸦”巧妙地烘托了月夜的   。(2)“冷落无声湿桂花”中的“冷”表现了诗人   的心境;“桂花”既指庭中的桂花,又让人联想到   。(3)如果把“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的“落”字改成“在”,行不行?为什么?_14.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西江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