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西师大版下册语文阅读理解实验学校习题_第1页
四年级西师大版下册语文阅读理解实验学校习题_第2页
四年级西师大版下册语文阅读理解实验学校习题_第3页
四年级西师大版下册语文阅读理解实验学校习题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四年级西师大版下册语文阅读理解实验学校习题班级:_ 姓名:_一、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我就弯下身子向前爬,老师在一旁不断地提示向前爬(在 再)往前爬快站起来你没看见他们吗向他们扑过去唉你怎么不叫哇嗓门要大别忘了你不是猫你是一只老虎我还以为扮老虎是最容易不过的了,不用说话,不用露(lòu lù)脸,没想到也这么难。看来老师对我的演技并不满意,她倒没说什么。那位演哥哥的小朋友话可多了。他说我这只老虎太窝(w w)囊,连豁(huò hu)虎跳也不会,只会在地上爬。还说他从没见过不会豁虎跳的老虎。随他说去吧,我这个配角(jué jio)虽然配不

2、上他,可是老师没把我撤换,他也只好将就。终于到了星期六,到了下午,到了我们班演出的那个时刻。我套上者虎皮,(带 戴)上老虎头罩,紧张地等候在后台的上场口。忽然背后有人轻轻推了我一把。我知道推我的是老师,立刻弯下身子爬上场去,嘴里啊呜啊呜直叫。只听见台下一阵哄(hng hóng)堂大笑,笑得我脸上一阵热。我已经明白,我笨拙(zhu zhuò)的表演,把全场的老师同学都逗乐了,他们从没见过这样窝囊的老虎。1用“”选择括号里正确的读音和字。2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困难(_) 放松(_) 灵巧(_)3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窝囊:_将就:_4选文第_自然段写的是我演老虎的过程

3、,运用了_ 和 _ 描写。5请在第一自然段的方框内加上标点。6说说你对老师说的话的理解。_二、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雨越下越大,本来我要到同学家去学习,这下只好拉倒了。我坐在门口,看着瓢泼大雨出神。爸爸喊我:“你看,雨水都溅在身上了。”我没理会,却发现了什么奇妙的东西:“爸爸,你看!屋檐下的石头,怎么隔着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小窝?”爸爸还没有回答,我就自己解释说:“爸爸,我知道了,那是让屋檐滴下来的雨水打的。”“是吗?”爸爸故意惊奇地问,“雨水有那么大的劲儿,把石头打出窝窝来?”爸爸这一问,我也愣住了。爸爸见我答不出,就走过来笑着说:“这叫水滴石穿。咱们这房子已有几十年了,雨点的力量虽小,可是长年

4、累月,它总滴到一个地方,渐渐地就打出小窝来了。”接着,爸爸又说:“无论干什么事情,只要有这种水滴石穿的精神,就一定会成功的。”听了爸爸的话,我心里想:要永远记住“滴水穿石”的启示。1文中加点词“奇妙”的近义词是( )A美妙B奇怪C怪异D美好2读完短文后,我认为( )这个成语最能概括本文的主旨。 A水滴石穿B滴水成河C如石投水3当“我”向爸爸提问时,爸爸为什么故意发问?其原因是( )A爸爸也不知道石头上有窝窝的原因。B爸爸想引导“我”明白水滴石穿的道理。C爸爸想逗“我”玩。D爸爸想去查一查石头上有窝窝的原因。4本文所告诉我们的道理与( )这句话所蕴含的道理是一样的。A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B欲穷

5、千里目,更上一层楼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D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5读完短文后,你有什么感悟?_三、 课内阅读。乡下人家(节选)鸡,乡下人家照(列例)总要养几只的。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他们的屋后(倘淌)若有一条小河,那么在石桥旁边,在绿树荫下,会见到一群鸭子游戏水中,不时地把头扎到水下去觅食。()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从不吃惊。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

6、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副)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1在文中括号里正确的汉字下面画“”。2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正确的关联词。3“都是他们的好友”中“他们”指的是谁?“好友”又是指的谁?_4仔细体会文中画线的句子,说说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_四、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野兰父亲喜欢兰草,经常从深山里挖一些野兰回来栽培。几年间,庭院里就有了百余种,像个兰草园似的。有一次,父亲又要进山,并带我一起去。我们沿谷底小溪向前走,忽然听到“轰隆隆”的响声。顺声而去,到了山谷深处,便见飞瀑直泻谷底,潭水幽深。我发现谷底、潭边、山坡上,到处生长着尺把高的野兰,淡淡的花,香气浓

7、烈,站在谷底任何一个地方都能闻到。我从来没见过这么清妙的兰草,不仅连声叫好,而且又动手挖起一株,准备带回家栽培。不料父亲拦住了我,说:“你觉得这里的兰草好呢,还是家里的那些好?”我说:“这里的好。”“怎么个好法呢?”父亲又问。我说:“这里兰草的姿态比家里的更美,味儿也更香。”父亲接着说:“是的,那么为什么一样的兰草,长在两处就有不同的姿态和味道呢?这是因为兰草是空谷的幽物,得的是大自然的元气,长的是山野水畔的趣姿。一经人工栽培,便成了欣赏观赏的盆景,自然就失去了大自然的环境和条件。”父亲的话是对的。但我不禁为野兰感到惋惜:这么精神的野兰,会有几个人知道它而来欣赏?父亲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拉着我

8、坐到潭边,话语恳切而有分量,意味深长地说:“孩子,这正是野兰的不俗之处。它不以别人的欣赏而生长,只为自己的特色而存在。人活在世上,也要像野兰一样不能失去自己的真性,()以献媚处世,()会像家兰那样失去自己的品质品格品性的,这样的人是不会对社会有贡献的。”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我心上。从那以后,15年过去了,我一直没有忘却。1在文中内选择恰当的词,在下面画“”。2在文中()内填写关联词。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3自然段的主要内容。_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换一种说法,保持意思不变。_5野兰的品格是怎样的?_615年过去了,“我”一直没有忘却父亲的话的原因是什么?_五、 课外阅读乐园。埋藏了六十年的故事这是一

9、个真实的故事。这件事整整埋藏(cáng zàng)了六十个年头。故事发生在广东中山县(现中山市)的一个广场上。时间约在1943年。当时一队日本兵驻扎(zh zhá)在那里。一天,几个日本兵在喂马,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孩,好奇地远远望着这些高大的马匹。日本兵拘捕了他,审问不出什么名堂,便对小孩说:“皇军写几个字,你照着写了,我们便放了你。”一个日本士兵蹲在地上写了“日本战胜中国”这六个字。小孩接过日本兵的石块,蹲在地上也写了六个字“中国战胜日本” 。日本兵叽叽喳喳讨论了一会儿,估计小孩不明白他们的用意,一个日本兵又重(chóng zhòng)新写了一

10、遍“日本战胜中国” ,指着这几个字朝小孩嚷道:“要按我们的意思去写,懂吗?否则,枪毙枪毙的!”小孩拿起石块,重写:“中国战胜日本” 。日本兵暴怒,用马鞭抽打小孩,还把他捆绑在木柱上。过了一夜,日本兵把小孩放了。可第三天又把他抓了回去。原因之一是小孩的家人“顽固不化” ,家长没带孩子向皇军“认罪” 。于是又在木柱上将小孩捆绑了一天,然后押送到了监狱。经过近一个月的关押折(zh zhé)磨,小孩已经气息奄奄,但他就不向日本兵求饶,不将“中国战胜日本”这几个字颠倒过来。日本兵眼看小孩快要死了,便假装仁慈放了他。回家不到七天,小孩就离开了人间。小孩的名字叫郑振华假如他还活着现在应该是七十多岁

11、的老伯伯了1把短文括号中不正确的读音用“”画去。2故事发生在什么年代?那个年代中国正在和哪个国家的侵略者作战?_3小男孩为何拒绝写“日本战胜中国”?_4“小孩的名字叫郑振华假如他还活着现在应该是八十多岁的老伯伯了”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_六、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美的启发 我家住在古城一角,窗外有块空地,附近的居民竟把它当成了堆垃圾的地方。怎么办?我制了个“禁止倒垃圾”的木牌插在那里,可人们连看都不看它一眼,那里照样垃圾成堆,臭气薰天,为此,我们伤透了脑筋。 一个星期天的早上,爸爸妈妈嘀咕了一会儿,爸爸对我说出了一个好主意。我听了,乐得直拍手。于是,我们全家动员,先将垃圾铲成一堆,再从

12、河边挑来石块,砌成一个椭圆形的花坛,再糊上水泥,并在石缝外勾出美丽的图案,又在花坛的垃圾上面堆上一尺多厚的细土,栽上各种花苗,还就近挖来了两笼翠竹,栽在花坛东西两旁。一天功夫,这儿变成了另一番景象。附近的居民 没来这儿倒垃圾, 纷纷把家里珍贵的花木奉献出来,为这小小的花圃增美添色。 春去秋来,这里花团锦簇,翠木葱茏,竟然成了古城的一角风景。人们工作之余,便来这儿休息聊天,看书下棋。你瞧,一位小姐姐正坐在花坛边抚弄着琴弦呢! 窗外,飘散着动人的琴声;窗外,洋溢着沁人心脾的清香;窗外,小鸟在枝头欢乐自在地歌唱 看着窗外美丽的风景,我蓦然懂得了:只有用美,才能启发更多的人爱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

13、语。 蓦然: _ 沁人心脾: _2在文中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仍旧(_) 慷慨(_)4照样子,概括文章有关内容第2自然段写建造花坛的经过是:铲垃圾、挑石块、_、_、_、_、_、栽花苗(每条横线上写3个字 )5本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请用“_”在文中画出来。七、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齐白石临摹学生的画那年,齐白石在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当老师,指导学生们画画。有一次,他的学生谢时尼在课堂上画了一幅梅鸡图。图画上一枝梅花艳丽俊秀,梅花下的公鸡画得非常生动别致,特别是公鸡那弯弯的尾巴显得十分活泼可爱。齐白石瞧着这幅画,欣赏了很长时间,然后,笑着对谢时尼说:“你画的这画太有味道了,

14、能借我回去临摹一张吗?”谢时尼听了齐白石的话,起初还以为老师在跟他开玩笑。可是,他看到老师那副认真恳切的神情,知道老师没有跟他开玩笑,就把梅鸡图交给了齐白石。一周后,齐白石又来上课了。他讲完课后,便拿出自己临摹出来的画对谢时尼说:“你看我临摹得好不好?”谢时尼被老师这种虚心认真的精神感动了。过了多年以后,每当谢时尼想起这件事时,都觉得老师这种虚心认真的学习精神值得他学一辈子。1文中“临摹”一词中的“临”是什么意思?( )A快要,将要。B靠近,面对着。C来到,到达。D照着字或画模仿。2齐白石长时间欣赏梅鸡图的原因是:_3“这画太有味道了”中的“味道”是什么意思?( )A趣味,情趣。B香、臭等气味

15、。C意境。D意思。4为什么起初谢时尼以为老师在跟他开玩笑?( )A因为齐白石是大画家,他觉得老师不可能临摹学生的画。B因为齐白石说话时的神情不够严肃。C因为齐白石经常跟学生开玩笑。D因为谢时尼觉得自己的画不够好。5作为一位艺术造诣深厚的书画艺术家,齐白石却临摹学生的课堂作品,这件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请把你的感受写下来。_八、 课内阅读。我弯下身子向前爬,老师在一旁不断地提示 向前爬 (再 在 )向前爬 快站起来 你没看见他们吗 向他们扑过去 唉 你怎么不叫哇 嗓门要大 别忘了你不是猫 你是一只老虎 我还以为扮老虎是最容易不过的了,不用说话,不用露(lòu lù)脸,没想到也

16、这么难。看来老师对我的演技并不满意,她倒没说什么。那位演哥哥的小朋友话可多了。他说我这只老虎太窝(w w)囊,连豁(hu hu)虎跳也不会,只会在地上爬。还说他从没见过不会豁虎跳的老虎他说去吧,我这个配角(jué jio)虽然配不上他,可是老师没把我撤换,他也只好将就。终于到了星期六,到了下午,到了我们班演出的那个时刻。我套上老虎皮,(带 戴)上老虎头罩,紧。随张地等候在后台的上场口。忽然背后有人轻轻推了我一把。我知道推我的是老师,立刻弯下身子爬上场去,嘴里啊呜啊呜直叫。只听见台下一阵哄(hn hn)堂大笑,笑得我脸上一阵热。我已经明白,我笨拙(zhuó zhu)的表演,把

17、全场的老师同学都逗乐了,他们从没见过这样窝囊的老虎。1从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或字。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写在括号里。困难( ) 放松( ) 糊涂( ) 灵巧( )3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窝囊:_ 将就:_4第( )段写的是我表演老虎的过程,运用了( )描写和( )描写。5请给老师的话加上标点。并写写你对老师话语的理解。_6用“ ”画出一个排比句。这个排比句用在这里起到了什么作用? 九、 课内阅读爬山虎的脚(节选)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

18、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1从选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陈旧(_) 难受(_)杂乱(_) 忽略(_)2第一自然段中,作者仔细观察了爬山虎叶子的_ 和_ ,既写了叶子的静态,又写了叶子的_ 。3第二自然段中句的顺序混乱了,正确的顺序是(_)(_)(_)(_)。(填序号)4第二自然段中,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爬山虎

19、的脚的?_5用“ ”画出选段中的比喻句,句中将 比作 。十、 阅读文段,完成练习。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饭莱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秋天到了,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啊!织,织,织,织啊!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1文段中“向晚”一词的意思是_。2对文段中“天高地阔”一词的

20、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天空高远,大地辽阔,形容乡村的环境非常开阔。B头顶高高的天,脚踏宽阔的地,形容乡村居民胸怀坦荡。C指乡下人家在门前吃饭,地方开阔,也指他们在饭桌上谈论的话题广,聊起天来毫无拘束。3第自然段描绘了两幅图,如果给这两幅图取名字,第自然段对应(_),第自然段对应(_)。A瓜藤攀缘图 B月夜睡梦图 C门前晚餐图 D鲜花轮绽图4用“ ”画出文段的中心句。这个句子在文中起到了 的作用,也是作者情感的集中体现,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 的感情。5读完文段,乡下人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用自己的话简单写一写。_十一、 课外阅读。西湖漫笔(节选)宗璞雨中去访灵隐,一下车,只觉得绿意扑眼

21、而来。道旁古木参天,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也都是绿的。飞来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在冷泉亭上小坐,真觉得遍体生凉,心旷神怡。亭旁溪水琤(chn cn),平稳处碧澄澄的,流得急了,水花飞溅,如飞珠滚玉一般,在这一片绿色的影中显得分外好看。西湖胜景很多,各处有不同的好处,即使一个绿色,也各有不同。A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曲十八洞绿得闲。漫步苏堤,两边都是湖水,远水如烟,近水着了微雨,泛起一层银灰的颜色。走着走着,忽然感觉路旁的树莽莽苍苍的,似乎从树梢一直绿到了地下。走近看时,原来树身上布满了绿茸茸的青苔,那样鲜嫩,那样可爱,使得绿荫

22、荫的苏堤更加绿了几分。B有的青苔形状也有趣,如耕牛,如牧人,如树木,如云霞;有的整片看来,布局宛然,如同一幅青绿的山水画。在花港观鱼,看到了又一种绿。那是满池的新荷,圆圆的绿叶,或亭亭立于水上,或宛转靠在水面,只觉得一种蓬勃的生机跳跃满池。绿色,本来是生命的颜色。我最喜爱看初春的杨柳嫩枝,那样鲜,那样亮,柳枝儿一摆,似乎蹬着脚告诉你,春天来了。荷叶,则要表现出茁壮的生命力。再加上叶面上的水珠儿滴溜溜滚,简直好像满池荷叶都要裙袂飞扬,翩然起舞了。1“峰下蜿蜒的小径,布满青苔,直绿到了石头缝里。”这句话是从文中的第一自然段中抽出来的,请问它应放在哪一句的后面?()ABCD2本文凝聚笔力,着重描写了

23、_。3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1)A句运用了_的修辞方法,形象生动地突出了_。(2)B句运用了_、_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_。4“在花港观鱼,看到了又一种绿。”作者对这种绿,有什么特别的感受?_十二、 课外阅读。妈妈的手我的妈妈有一双勤劳的手,一双充满爱意的手。记得一个冬天的傍晚,我在回家( )路上,一脚陷进了小水坑里,弄得鞋子满是泥水;回到家里,我把鞋子悄悄放在厕所的门背后,准备等天气暖和些再洗。天气真冷!晚上我躲在房间里做作业,忽然听到厕所里传来刷刷的声音。我走过去一看,妈妈蹲在厕所的水龙头旁边,正在洗我那双沾满泥水的鞋子。望着妈妈冻( )通红的手,我感到妈妈不是在刷鞋,而是在洗我那懒

24、惰的习惯。我回房做作业 做得很专心 很认真 妈妈轻轻( )来到我的身边 他拿起我的作业 说 我看看你的作业 说着,就到一边坐下。看完以后,妈妈脸上露出了笑容,用温柔的手轻轻抚摸着我的头,说:“你进步多了,继续努力吧!”这时,妈妈的手热烘烘的,一股暖流流遍我( )全身。顿时,我沉浸在无限幸福中了。做完作业,我在床上总睡不着,闭上眼睛,仿佛看见妈妈的手在眼前晃动,烧饭、煮菜、刷洗衣服,一切都是为了抚育我成长。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反)义词。温柔(近义词) _ 顿时(近义词) _马虎(反义词)_ 严厉(反义词) _2在第3自然段空白处加上标点。3选择“的、地、得”填在文中的括号里。4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25、(1)我的妈妈有一双_的手,一双_的手。(2)冬天的夜晚,妈妈用冻得通红的手_,又用那温柔的手_。(3)闭上眼睛,我仿佛看见_ ,又想到_ 。5这篇短文开头的方法是( )A简要叙述,说明起因B巧设悬念,引人入胜C开门见山,点明主旨6怎样理解“我感到妈妈不是在刷鞋,而是在洗我那懒惰的习惯”这句话?联系实际生活谈一谈。_十三、 课外阅读。大自然的色彩是迷人的。红的花,绿的叶,湛蓝的天空,蔚蓝的海洋,都是一幅幅美妙的图画。你是否想过,大自然的色彩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天空是蓝的,树是绿的?而当夜幕降临后,不管是远山还是近树都成了黑色?大自然的这些色彩都与太阳光有关。阳光是复色光,它的可见光部分由红、橙

26、、黄、绿、青、蓝、紫这七种单色光组成。不透明的物体反射某一些光,而吸收另一些单色光,物体的颜色就是由它所反射的那些光决定的。譬如,红苹果只反射红光,看上去就是红的;雪对阳光是全反射,哪一种也不吸收,因此是白色。所谓黑色,其实是将七种光全部吸收。当这七种光既不被物体反射,也不被物体吸收,而是全部通过物体的时候,这个物体就是透明的。天空所以呈现蓝色,道理也与此相类似。在七种单色光中,蓝色光的波长很短,极易被大气中的微粒反射。而蓝色能不断被这些微粒反射和折射,因此我们看见的天空是蓝的。日落以后,物体没有阳光可反射,大自然也就沉睡在黑色的夜幕之中了。1文中画“”的句子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其作用是_。2

27、第2段画“”句子运用了_的说明方法。3天空呈现蓝色的原因是什么?_4给本文选一个恰当的题目:()。A大自然色彩的奥秘B天空为何呈现蓝色C太阳光的奥秘D大自然十四、 重点段落分析。 蝴蝶的家片段我常想,下大雨的时候,青鸟、麻雀这些鸟都要躲避起来,蝴蝶怎么办呢?天是那样的低沉,云是那样的黑,雷、电、雨、风,吼叫着,震撼着,雨点密集的喧嚷着,风将银色的雨幕斜挂起来,世界几乎都被冲洗遍了,就连树林内也黑压压的、水淋淋的,到处都是湿的。这不是难为蝴蝶吗?我一想起来就为蝴蝶着急,这样的天气它们能躲在哪里呢?它们的身体是那样轻盈,载不动一个水点;它们身上的彩粉是那样的素洁,一点儿水都不能沾污上的;它们是那样

28、的柔弱,比一片树叶还无力,怎么禁得起这猛烈的风雨呢?想到这里,我简直没法再想下去了,心里是那样着急。但是,一位小朋友非常确信地说:“它们和我们一样,肯定有家。下雨的时候,它们就会急忙飞到家里去哩!”不过它们的家在哪里呢?人家的屋宇里从没有见过有蝴蝶来避雨。麦田里呢?也不能避雨。松林里呢,到处是水珠滚坠。园里的花是它们的家吗?花儿自己已经被雨点打得抖个不停了,怎能容它们藏身呢?就连老树干的底面,也是顺下水来,湿漉漉的。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呢?我真为蝴蝶着急了。1写出反义词。低沉() 轻盈() 确信() 柔弱()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_3“想到这里,我简直没法再想下去了,心里是那样的

29、着急。”作者想到了什么,竟那样的着急?_4作者猜想蝴蝶的家会在哪些地方?概括起来说说。_答案1、1lòu w hu jué hng zhu 再 戴2 容易 紧张 笨拙 3 指受了委屈心里不痛快,形容人没有能力,胆小怕事、懦弱、没有本事。 指对事物不太满意,勉强适应。 4 5 心理 动作 5:“ , , , ? ! , ? 。 , 。”6老师的话是老师对我表演的指导,同时透露出老师对我演技的不满。2、1B2A3B4A5无论干什么事情,只要有这种水滴石穿的精神,就一定会成功的。3、1例倘幅2即使也3“他们”指的是乡下人们;“好友”指的是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和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4表达了作者对乡下生活的热爱和赞美之情。4、1观赏品格2假如就3比较野兰和家兰,说明野兰的好处。4这么精神的野兰,不会有几个人知道它而来欣赏。5不以别人的欣赏而生长,只为自己的特色而存在。6因为父亲的话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15年来一直鞭策“我”做一个有野兰品格的人。5、1cáng zhá zhòng zh2故事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确切地说是1943年。那个年代中国正在和日本侵略者作战。3因为小男孩虽然年纪很小,但非常爱自己的祖国。他坚信中国人民不会屈于压迫,一定能够打败日本侵略者,取得最后胜利。4表达了作者对小男孩的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