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速测量实验报告_第1页
声速测量实验报告_第2页
声速测量实验报告_第3页
声速测量实验报告_第4页
声速测量实验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大学物理实验课教案俸永格()教学题目: 声速的测量教学对象:10级电子信息班、10动医学班、10级农机班、10级植保班。授课地点:海南大学基础实验楼2610室。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测量超声波在媒介中传播速度的实验设计思想和实验方法。教学难点:让学生熟练掌握双踪示波器、SV5/7测试仪、SV8信号源的协调使用并完成两正交信号相位差的多次测量。一 实验目的:(1)加深对驻波及振动合成等理论知识的理解,(2)掌握用驻波法、相位法测定超声波在媒介中的传播速度,(3)了解压电换能器的工作原理,进一步熟悉示波器的使用方法提高运用示波器观测物理参数的综合运用能力。二 实验仪器: G

2、W-680双踪示波器一台,SV8信号发生器一台,SV7测试仪一台,同轴电缆若干。三 实验原理声波是一种在弹性媒质中传播的纵波。对超声波(频率超过2×104Hz的声波)传播速度的测量在国防工业、工业生产、军事科学与医疗卫生各领域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实验室常用驻波法和相位法进行测量。(一)驻波法测量声速基本原理如图所示为两列同频率、同振幅、振动方向平行且相向传波的机械波在媒介中形成的驻波波形,其波腹间距与波节间距均为半个波长。通过对波腹(节)间距X的测量便可实现对波长的间接测量,结合对驻波谐振频率f的测量便可间接求算声波的传播速度v。v = × f=2Xv = 2X 

3、5; f 原理图示1(驻波法原理图)(二)相位法测量声速基本原理 请同学们自行完成!要求体现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1) 简谐振动正交合成的基本原理,(2) 利用李萨如图形的相位差特点间接测量声速的基本原理。四 实验内容与步骤(一)驻波法测声速 实验连线图示1(驻波法)(1) 了解测试仪的基本结构,调节两个换能器的间距5cm左右。(2) 初始化示波器面板获得扫描线。(3) 按图示1正确连线,将示波器的扫描灵敏度与通道1垂直灵敏度旋钮分别调至适当档位,缓慢顺时针方向转动换能器平移鼓轮至驻波波腹位置(示波器显示波形幅值最大)。(4) 依次调节信号源的频率粗、细调旋钮,同时观察示波器显示波形幅值变化情

4、况,幅值最大时所对应的频率即为谐振频率f,将f数值记录于(表一)。(5) 逆时针方向转动换能器平移鼓轮至两换能器端面距离约5厘米左右,确定所选第一个波腹的位置并初始化数显读数标尺。(6) 缓慢顺时针方向转动换能器平移鼓轮至驻波波腹(节)位置(示波器显示波形幅值最大)并记录相应的数显标尺读数于(表一)。(7) 重复步骤7连续记录14个波腹(节)的位置读数并记录于(表一)。(8) 实时记录环境温度与SV8输出电压幅值V。(二)相位法测声速(1) 保持驻波法连线不变,另用一根电缆线连接信号源的发射波形接口与示波器通道2输入端口。(2) 调节示波器扫描旋钮至正交档,逆时针方向转动换能器平移鼓轮观察不同

5、相位差时的李萨如图形(斜线、椭圆、圆)。当两换能器端面距离约5厘米时停止转动。(3) 缓慢顺时针方向转动换能器平移鼓轮,当示波器显示一正(反)斜线时停止转动换能器平移鼓轮并初始化数显读数标尺。(4) 缓慢顺时针方向转动换能器平移鼓轮,当示波器显示一反(正)斜线时停止转动换能器平移鼓轮并将此时的数显标尺读数记录于(表二)。(5) 重复步骤4记录14个反(正)斜线波形的位置读数并记录于(表二)。(6) 实时记录环境温度与SV8输出电压幅值V。(7) 结束实验归整仪器。五 原始数据记录表(此表要求学生课前完成并绘于预习报告中)表一 驻波法测量声波传播速度记录表次数n12345678910111213

6、14读数mm04.849.7414.219.524.728.133.843.048.352.357.462.567.6备 注f36805赫兹 V16 伏 T=32.4摄氏度表二 相位法测量声波传播速度记录表(正反斜线法)次数n1234567891011121314图形形状标尺读数mm04.809.7214.5019.4224.2829.0134.0338.6543.6248.4853.1057.9662.69备 注f V T= 六 注意事项(1)示波器辉度调节应适度,不可调至最大!(2)两换能器发射端面不可接触!(X>5cm)(4)转动换能器平移鼓轮不可过快!并注意避免回程差!七 实验数

7、据处理与实验结果1 原始数据见原始数据记录纸,2 数据处理采用的具体方法:列表法与逐差法3 数据处理与实验结果(仅供参考,表中TO=273.15K, V实代表声速实测值)输入频率: _36761Hz, 0.3Hz ,环境温度:30.0°C,电压15伏)测量次数x0x1x2x3x4x5x6x7x8x9最大振幅位置mm3.117.7612.5917.2722.0526.6531.3936.0040.8245.68(x5x0)/5(x6x1)/5(x7x2)/5(x8x3)/5(x9x4)/5相对不确定度 实验结果:实测值与理论计算值之间的百分误差:八 问题讨论(必须持有自己的观点方可请教老师!)(1)用示波器观测交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