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X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六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6讲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课件人民版_第1页
202X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六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6讲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课件人民版_第2页
202X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六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6讲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课件人民版_第3页
202X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六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6讲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课件人民版_第4页
202X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六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6讲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课件人民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第16讲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讲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2.手工业的发展。手工业的发展。名师导语名师导语考点一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考点一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中国是世界农业的发祥地之一。古代中国以农立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中国是世界农业的发祥地之一。古代中国以农立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随着生产工具不断改进、生产技术日益完善和水利工程的不断兴建,先进水平。随着生产工具不断改进、生产技术日益完善和水利工程的不断兴建,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体系在中国形成并日臻成熟。本考点在全国卷的考查中,高精耕细

2、作的农业生产体系在中国形成并日臻成熟。本考点在全国卷的考查中,高频考点为古代土地政策与农业发展的表现。从考查方式上看,命题呈现出频考点为古代土地政策与农业发展的表现。从考查方式上看,命题呈现出“新材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料、新情境、新问题”的特点。从命题立意上看,凸显核心素养,重视方向引领,的特点。从命题立意上看,凸显核心素养,重视方向引领,以古今贯通的方式考查人口膨胀和压力的问题,更是体现了社会热点。以古今贯通的方式考查人口膨胀和压力的问题,更是体现了社会热点。知识点一耕作方式的演进与影响知识点一耕作方式的演进与影响1.过程:过程:经历了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演变过程。前者是原始农业的耕作方

3、式,后经历了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演变过程。前者是原始农业的耕作方式,后者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采用。者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采用。2.生产工具、技术的进步生产工具、技术的进步(1)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_耕作方式形成。耕作方式形成。(2)汉代牛耕逐渐普及全国,东汉出现汉代牛耕逐渐普及全国,东汉出现_。(3)汉代铁制农具的数量远超前代,曲柄锄、大镰和播种工具耧车的出现,说明农具汉代铁制农具的数量远超前代,曲柄锄、大镰和播种工具耧车的出现,说明农具有所改进。有所改进。(4)唐代出现唐代出现_,标志着我国古代农耕技术的成熟。,标志着我国古代农耕技术的成熟。铁犁牛耕铁犁牛耕耦犁耦犁曲辕犁曲辕犁3.影响

4、影响(1)耕作技术的改进,推动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耕作技术的改进,推动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2)小农户个体经营使农业耕作技术难以实现革命性的发展。小农户个体经营使农业耕作技术难以实现革命性的发展。铁器的出现及其作用铁器的出现及其作用新的、更有效的铁制工具使农业有可能从原先的黄河发源地向南扩展到森林茂新的、更有效的铁制工具使农业有可能从原先的黄河发源地向南扩展到森林茂密的长江流域。铁制工具还促进了在黄河流域地区兴修大批的排水工程、为远密的长江流域。铁制工具还促进了在黄河流域地区兴修大批的排水工程、为远距离运输大批商品而进行的运河开挖以及西北干旱地区的灌溉工程。距离运输大批商品而进行的运河开挖

5、以及西北干旱地区的灌溉工程。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知识点二贫者无立锥之地知识点二贫者无立锥之地(土地制度土地制度)1.主要土地制度主要土地制度(1)商周时代:商周时代:_具有土地所有形式由公有向私有过渡的特征。具有土地所有形式由公有向私有过渡的特征。(2)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确立了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确立了_。(3)北魏到唐前期:均田制实质上是封建的土地国有制。北魏到唐前期:均田制实质上是封建的土地国有制。2.土地兼并及影响土地兼并及影响(1)土地高度集中是中国古代经济生活中普遍的现象,宋代以后尤其严重。土地私有土地高度集中是中国古代经济生活中普遍的现象,宋代以后尤其严重。土

6、地私有制是造成土地兼并的根本原因。制是造成土地兼并的根本原因。(2)疯狂的土地兼并导致农耕生产秩序严重破坏,社会动荡不安。疯狂的土地兼并导致农耕生产秩序严重破坏,社会动荡不安。(3)使使“平均平均”口号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经济意识中的重要内容。口号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经济意识中的重要内容。井田制井田制封建土地私有制封建土地私有制封建土地所有制包括地主土地私有制、国有土地所有制和农民土地所有制。其封建土地所有制包括地主土地私有制、国有土地所有制和农民土地所有制。其中,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占据主导地位,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农民土地所中,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占据主导地位,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农民土地所有制虽

7、不占支配地位,但是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有制虽不占支配地位,但是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知识点三沉重的赋税和力役知识点三沉重的赋税和力役1.赋税名目繁多,赋税名目繁多,_和人头税是主要形式。和人头税是主要形式。2.农户缴纳的赋税,是专制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农户缴纳的赋税,是专制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3.徭役是强制民众承担的无偿劳动,多至农民无法忍受,以致引发社会动乱。徭役是强制民众承担的无偿劳动,多至农民无法忍受,以致引发社会动乱。知识点四水利事业的发展知识点四水利事业的发展1.水利文献水利文献:主要有河渠书沟洫志等。:主要有河渠书沟洫志等。2.水利工程水利工程(1)战国时期,李冰主持

8、的战国时期,李冰主持的_和郑国主持的郑国渠。和郑国主持的郑国渠。(2)汉代关中农民创造的汉代关中农民创造的“井渠井渠”至今还流行于吐鲁番、哈密一带的干旱地区。至今还流行于吐鲁番、哈密一带的干旱地区。(3)东汉王景治理黄河,基本解除水患。东汉王景治理黄河,基本解除水患。田亩税田亩税都江堰都江堰3.灌溉工具灌溉工具(1)隋唐五代隋唐五代:北方有立井水车,长江流域发明:北方有立井水车,长江流域发明_。(2)宋代宋代:水转翻车利用水力为动力。:水转翻车利用水力为动力。(3)明清明清:出现了风力水车。:出现了风力水车。高转筒车高转筒车【图解历史】【图解历史】 铁犁牛耕的演进铁犁牛耕的演进信息提取:信息提

9、取:图图1反映的是西汉的二牛一人犁耕法,图反映的是西汉的二牛一人犁耕法,图2反映的是唐代江南地区出现反映的是唐代江南地区出现的曲辕犁,反映了古代耕作工具的进步,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的曲辕犁,反映了古代耕作工具的进步,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图解历史】【图解历史】 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演进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演进信息提取:信息提取:古代中国的耕作方式经历了从古代中国的耕作方式经历了从“刀耕火种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发展,促进到铁犁牛耕的发展,促进了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的形成与发展。了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的形成与发展。【漫画解史】【漫画解史】 均田制均田制信息

10、提取:信息提取: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导致土地兼并盛行,小农破产,社会动荡不安,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导致土地兼并盛行,小农破产,社会动荡不安,于是统治者实行均田制,农民只有使用权,而无所有权。于是统治者实行均田制,农民只有使用权,而无所有权。探究探究1重要重要“历史概念历史概念”解读解读1.小农经济小农经济小农经济,亦称小农经济,亦称“个体农民经济个体农民经济”。以家庭为单位、生产资料个体所有制为基础,。以家庭为单位、生产资料个体所有制为基础,完全或主要依靠自己劳动,满足自身消费为主的小规模农业经济。以个体生产经完全或主要依靠自己劳动,满足自身消费为主的小规模农业经济。以个体生产经营为单位,以精耕细

11、作、男耕女织为方式,以自给自足为生产目的。营为单位,以精耕细作、男耕女织为方式,以自给自足为生产目的。2.精耕细作精耕细作精耕细作是对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它萌芽于夏、商、周时期,战国至精耕细作是对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它萌芽于夏、商、周时期,战国至魏晋南北朝是技术成形期,隋唐宋元是精耕细作的扩展期,明清是深入发展期。魏晋南北朝是技术成形期,隋唐宋元是精耕细作的扩展期,明清是深入发展期。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是精耕细作农业体系的总目标,有利于改变农业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是精耕细作农业体系的总目标,有利于改变农业环境,提高土地生产率。环境,提高土地生产率。1.(2015

12、课标全国课标全国,24)吕氏春秋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业收益的增加()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解析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根据材料可知,“一个农夫可以养活五口甚至九口人一个农夫可以养活五口甚至九口人”

13、,这说明农业收益,这说明农业收益的增加促进了一家一户的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故选的增加促进了一家一户的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故选A项。农业的发展是手工业和项。农业的发展是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基本条件,故商业发展的基本条件,故B项错误;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能促进农业收益的增项错误;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能促进农业收益的增加,加,C项因果倒置,错误;农业收益的增加一定程度上促使地主兼并土地,促进封项因果倒置,错误;农业收益的增加一定程度上促使地主兼并土地,促进封建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建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D项错误。项错误。答案答案A2.(2018吉林长春模拟吉林长春模拟)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以法律强制手

14、段加速大家庭的分解: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以法律强制手段加速大家庭的分解:“民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这种做法。这种做法()A.导致传统宗法关系开始瓦解导致传统宗法关系开始瓦解B.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C.反映了统治者推行严刑峻法反映了统治者推行严刑峻法D.增加了农民的赋税负担增加了农民的赋税负担解析解析宗法关系是以父系血缘为纽带的关系,故宗法关系是以父系血缘为纽带的关系,故A项错误;大家庭变为小家庭有利项错误;大家庭变为小家庭有利于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数量的增多,故于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

15、经济数量的增多,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严刑峻法,按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严刑峻法,按照法令分户的农民赋税负担不会增加,故照法令分户的农民赋税负担不会增加,故C、D两项错误。两项错误。答案答案B探究探究2从从“历史解释历史解释”角度解读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及影响因素角度解读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及影响因素1.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1)从经济结构看:古代农业经济以种植业为主,以家畜饲养业为辅。从经济结构看:古代农业经济以种植业为主,以家畜饲养业为辅。(2)从生产力发展看:使用牛耕、改良生产工具、改进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从生产力发展看:使用牛耕、改良生产工具、改进生产技

16、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日益完善。业生产方式日益完善。(3)从生产方式看: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从生产方式看: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济,是中国封建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4)从土地所有制看:实行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导的封建土地私有制。从土地所有制看:实行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导的封建土地私有制。(5)从国家的干预看:一方面国家集中大量人力、物力修建水利工程,为农业生产从国家的干预看:一方面国家集中大量人力、物力修建水利工程,为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国家在农业上征收的赋税成为政府财政的主要

17、来源;的发展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国家在农业上征收的赋税成为政府财政的主要来源;此外在赈灾、救灾方面,国家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在赈灾、救灾方面,国家也发挥了重要作用。2.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因素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因素(1)积极因素积极因素生产工具和耕作方式的改进和推广:如筒车的出现,铁犁牛耕的推广。生产工具和耕作方式的改进和推广:如筒车的出现,铁犁牛耕的推广。个体小农的生产积极性:农民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具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个体小农的生产积极性:农民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具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政府的重视和扶持:政府持续推行重农政策,修缮水利,减轻赋税等。政府的重视和扶持:政府持续推行重农政策,修缮

18、水利,减轻赋税等。(2)消极因素消极因素个体小农经济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抵御天灾人祸个体小农经济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有限。的能力有限。小农经济的低效性,限制了小农生产者扩大再生产的空间。小农经济的低效性,限制了小农生产者扩大再生产的空间。历代王朝的专制统治、沉重剥削,加上周期性的社会动荡。历代王朝的专制统治、沉重剥削,加上周期性的社会动荡。1.(2016课标全国课标全国,25)下图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下图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B.精

19、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解析解析由题干中的由题干中的“汉代画像砖汉代画像砖”和画像砖中集体劳作的场景,可以判断画像砖和画像砖中集体劳作的场景,可以判断画像砖反映了汉代大地主田庄上的农业生产情况,不是个体农户的生产情景,故选反映了汉代大地主田庄上的农业生产情况,不是个体农户的生产情景,故选D,排,排除除A;画像体现的是生产场景,看不出精耕细作的信息,排除;画像体现的是生产场景,看不出精耕细作的信息,排除B;汉代土地制度是;汉代土地制度是地主土地私有制,排除地主土地私有制,排除C。答案

20、答案D2.(2018广东省六校联考广东省六校联考)论衡中记载:论衡中记载:“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工,以助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地力”,“地力盛者,草木畅茂,一亩之收,当中田五亩之分地力盛者,草木畅茂,一亩之收,当中田五亩之分”。这体现出我国古。这体现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代农业生产中()A.“重农重农”的思想的思想 B.“靠天吃饭靠天吃饭”的观念的观念C.“不误农时不误农时”的思想的思想 D.“精耕细作精耕细作”的特点的特点解析解析依据依据“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工,以助地力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可知精耕细作的方式可知精耕细作的方式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很

21、大,可以增加粮食产量,故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很大,可以增加粮食产量,故D项正确。项正确。答案答案D探究探究3从从“史料实证史料实证”角度解读小农经济的形成与人口分布角度解读小农经济的形成与人口分布1.封建小农经济的形成封建小农经济的形成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飞跃,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广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飞跃,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广大荒野、森林地区的开垦成为可能。随着荒地的不断开辟,公田之外的私田不断大荒野、森林地区的开垦成为可能。随着荒地的不断开辟,公田之外的私田不断扩大,数量超过了公田。这种井田以外开垦的私田,性质不同于井田制的所谓扩大,数量超过了公

22、田。这种井田以外开垦的私田,性质不同于井田制的所谓“私田私田”,它们没有一定的规格,可以买卖、交换、抵押,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它们没有一定的规格,可以买卖、交换、抵押,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向国家交税。这使得农民增加了在不向国家交税。这使得农民增加了在“私田私田”上劳动的兴趣,而不肯尽力于公田,上劳动的兴趣,而不肯尽力于公田,导致公田日益衰败。导致公田日益衰败。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 新知识新知识核心论点:核心论点:春秋战国时期,在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上,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的使用春秋战国时期,在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上,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的使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促成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促成

23、“公田公田”向向“私田私田”的转变、小农经济的产生和封建制的转变、小农经济的产生和封建制的形成。的形成。2.古代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古代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核心论点:核心论点:古代中国人口受经济发展古代中国人口受经济发展(耕地面积扩大;耕作技术提高等耕地面积扩大;耕作技术提高等)、经济重心、经济重心南移南移(北方战乱,南方相对稳定北方战乱,南方相对稳定)等因素的影响,区域人口分布状况呈现等因素的影响,区域人口分布状况呈现“南增北减南增北减”的趋势。的趋势。1.(2017课标全国课标全国,26)下表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下表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

24、可知,当时该地知,当时该地()土地规模土地规模(亩亩)户数户数户数比例户数比例20以下以下2417.3%2013010374.1%131300107.2%300以上以上21.4%小计小计139100%A.自耕农经济盛行自耕农经济盛行 B.土地集中现象突出土地集中现象突出C.均田制破坏严重均田制破坏严重 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解析解析由表格数据可以看出:土地规模在由表格数据可以看出:土地规模在20130亩的农户占绝大多数亩的农户占绝大多数(占比为占比为74.1%),土地特别多和特别少的比例较小,由此可知占有适量土地的自耕农盛行。,土地特别多和特别少的比例较小,由此可知占有适量土地的

25、自耕农盛行。故故A项正确,项正确,B项错误。唐朝中期,实行项错误。唐朝中期,实行“两税法两税法”后,均田制瓦解,题干为唐朝后,均田制瓦解,题干为唐朝后期,均田制已经瓦解,后期,均田制已经瓦解,C项错误;仅凭拥有不同土地规模的户数及所占比例,无项错误;仅凭拥有不同土地规模的户数及所占比例,无法判断农业生产效率,法判断农业生产效率,D项错误。项错误。答案答案A2.(2018湖南高考考前演练湖南高考考前演练)一位外国学者在评论秦汉时期中国的农业时指出,小农是一位外国学者在评论秦汉时期中国的农业时指出,小农是“经济人经济人”,虽然中国的,虽然中国的“传统农业可能是贫乏的传统农业可能是贫乏的”,但是小农

26、作为独立的,但是小农作为独立的“经济经济人人”,效率是很高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效率是很高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中国的传统农业是脱离政府而独立发展的中国的传统农业是脱离政府而独立发展的B.中国传统农业规模大,生产效率高中国传统农业规模大,生产效率高C.在自给自足的条件下,农民有生产的积极性在自给自足的条件下,农民有生产的积极性D.传统农业的贫乏表现为忽视生产技术和耕作方法传统农业的贫乏表现为忽视生产技术和耕作方法解析解析根据材料根据材料“秦汉时期中国的农业秦汉时期中国的农业”可知小农经济是历代统治者所看重并严可知小农经济是历代统治者所看重并严格管理的,故格管理的,故A项错误;小农是项错误

27、;小农是“经济人经济人”,但每一个生产单位较小,规模不大,但每一个生产单位较小,规模不大,故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项错误;根据材料“小农作为独立的小农作为独立的经济人经济人,效率是很高的,效率是很高的”可知农民的可知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很高,故生产积极性很高,故C项正确;项正确;“效率是很高的效率是很高的”无法判断小农忽视生产技术和耕无法判断小农忽视生产技术和耕作方法,故作方法,故D项错误。项错误。答案答案C考法考法1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因素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因素【考题【考题1】 (2018课标全国课标全国,25)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

28、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税。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当时()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C.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D.富商大贾操纵税收富商大贾操纵税收答案答案B明立意明立意本题从历史解释角度考查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因素。本题从历史解释角度考查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因素。抓关键抓关键“粮食增产,粮价极低粮食增

29、产,粮价极低”“”“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加剧了土地兼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并、农户流亡”。清误区清误区本题为历史阐释类选择题,难度适中。由于错误理解本题为历史阐释类选择题,难度适中。由于错误理解“富商大贾趁机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操纵物价,放高利贷”而易错选而易错选A项。自商鞅变法以来到晚清,商人的社会地位虽项。自商鞅变法以来到晚清,商人的社会地位虽有所改变,但重农抑商政策始终没有改变。有所改变,但重农抑商政策始终没有改变。考法考法2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与影响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与影响【考题【考题2】 (2018课标全国课标全国,41)阅读材料

30、,完成下列要求。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分)材料材料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大豆的记载。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大豆的记载。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主要是在黄河中游地区,主要是在黄河中游地区,“豆饭豆饭”是人们的重要食物。齐民要术通过总结劳是人们的重要食物。齐民要术通过总结劳动人民长期的实践经验,认识到大豆对于改良土壤的作用,主张大豆与其他作物动人民长期的实践经验,认识到大豆对于改良土壤的作用,主张大豆与其他作物轮种。唐宋时期的文献中都有朝廷调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灾、备种的记录,大豆的轮种。唐宋时期的文献中都有朝廷调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灾、备种的记录,大豆的种植

31、推广到江南及岭南种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从古至今,各式各样的豆制品是中国人喜爱的食物,从古至今,各式各样的豆制品是中国人喜爱的食物,提供了人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白。提供了人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白。1765年,大豆引入北美,最初作为饲料或绿肥。年,大豆引入北美,最初作为饲料或绿肥。19世纪世纪60年代,豆腐在美国开始年代,豆腐在美国开始被视为健康食品。被视为健康食品。19世纪末,大豆根瘤的固氮功能被发现,在美国干旱地区推广世纪末,大豆根瘤的固氮功能被发现,在美国干旱地区推广种植,至种植,至1910年,美国已经拥有年,美国已经拥有280多个大豆品种。多个大豆品种。1931年,福特公司从大豆中开年,福特公司

32、从大豆中开发出人造蛋白纤维,大豆成为食品工业、轻工业及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发出人造蛋白纤维,大豆成为食品工业、轻工业及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1954年,年,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种植面积超过一亿亩。大豆在南北美洲都得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种植面积超过一亿亩。大豆在南北美洲都得到广泛种植,美洲的农田和中国人的餐桌发生了紧密联系。到广泛种植,美洲的农田和中国人的餐桌发生了紧密联系。摘编自刘启振等摘编自刘启振等“一带一路一带一路”视域下视域下栽培大豆的起源和传播栽培大豆的起源和传播(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大豆的特点和作用。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

33、历史上种植利用大豆的特点和作用。(12分分)提示提示特点:我国人民最早培育、驯化;种植范围从中原推广到南方,开发出各特点:我国人民最早培育、驯化;种植范围从中原推广到南方,开发出各种豆制品;农书对劳动人民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推广;政府推动。作用:民众重要种豆制品;农书对劳动人民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推广;政府推动。作用:民众重要的食物来源,使中国人的食物结构合理化;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发展;备荒物资。的食物来源,使中国人的食物结构合理化;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发展;备荒物资。(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豆在美国广泛种植的原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豆在美国广泛种植的原因。(8分分)提示提示世界各地

34、的联系加强,世界市场的推动;大豆是一种优良作物品种,适宜世界各地的联系加强,世界市场的推动;大豆是一种优良作物品种,适宜种植;科学技术进步,大豆的用途得到广泛开发。种植;科学技术进步,大豆的用途得到广泛开发。(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物种交流的积极意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物种交流的积极意义。(5分分)提示提示物种交流是世界文明交流的重要方式;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有助于人物种交流是世界文明交流的重要方式;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有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关键信息关键信息信息信息1“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大豆的记载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甲骨文中就有关

35、于大豆的记载”说明种植大豆历说明种植大豆历史悠久;从史悠久;从“黄河中游地区黄河中游地区”“”“种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种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反映出大豆在我国经历反映出大豆在我国经历了由北方向南方的推广过程;了由北方向南方的推广过程;“改良土壤改良土壤”“”“南方救灾、备种南方救灾、备种”“”“各式各样的豆各式各样的豆制品制品提供了人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白提供了人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白”说明其价值较为广泛。说明其价值较为广泛。信息信息2“1765年,大豆引入北美年,大豆引入北美”体现了世界经济联系加强;体现了世界经济联系加强;“健康食健康食品品”“”“大豆根瘤的固氮功能大豆根瘤的固氮功能”“”“大豆成

36、为大豆成为的重要原料的重要原料”等从多方面揭示了大等从多方面揭示了大豆得以在美国广泛种植的原因。豆得以在美国广泛种植的原因。思路点拨思路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和近代西方农业的发展以及全球化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和近代西方农业的发展以及全球化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考查的核心素养主要是家国情怀、时空观念、考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考查的核心素养主要是家国情怀、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第历史解释。第(1)问、第问、第(2)问,可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归纳。第问,可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归纳。第(3)问,问,从推动世界文明进步、有利于世界文明

37、交流等角度回答。从推动世界文明进步、有利于世界文明交流等角度回答。名师导语名师导语考点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考点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中国古代素以手工业发达著称,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古代在冶炼、纺织、中国古代素以手工业发达著称,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古代在冶炼、纺织、制瓷等手工业部门中取得突出成就,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在历年制瓷等手工业部门中取得突出成就,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在历年高考中,本考点考查的内容相对较少:题型以选择题为主;内容主要涉及古代手高考中,本考点考查的内容相对较少:题型以选择题为主;内容主要涉及古代手工业发展的表现及特点。从新高考对学科素养的要求来看

38、,官营手工业仍是关注工业发展的表现及特点。从新高考对学科素养的要求来看,官营手工业仍是关注的重点。的重点。知识点一古代手工业的基本类型知识点一古代手工业的基本类型1.家庭手工业家庭手工业:手工业长期附属于农民家庭之中,形成了以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手工业长期附属于农民家庭之中,形成了以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的合的“_”的经济形式,自给自足。的经济形式,自给自足。2.田庄手工业田庄手工业:随着土地的集中,汉代出现了田庄手工业,生产生活自给自足。:随着土地的集中,汉代出现了田庄手工业,生产生活自给自足。3.官营手工业官营手工业:从:从_时代起,政府垄断煮盐、冶铁等行业;元代以后,工时代起,政府

39、垄断煮盐、冶铁等行业;元代以后,工匠被编入专门的户籍,成为职业世袭的匠被编入专门的户籍,成为职业世袭的“匠户匠户”。男耕女织男耕女织汉武帝汉武帝知识点二手工业部门与成就知识点二手工业部门与成就1.纺织业纺织业(1)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纺织技术已经萌芽,原料最初用的是:纺织技术已经萌芽,原料最初用的是_和葛。和葛。(2)商周商周:商代有负责指导蚕桑生产的专职官员。周代:商代有负责指导蚕桑生产的专职官员。周代“_”成为成为“国有六职国有六职”之一。之一。(3)汉代汉代:花色品种多样,:花色品种多样,_远销到地中海地区,中国因此被称为远销到地中海地区,中国因此被称为“丝国丝国”。(4)唐代唐代:_

40、作坊兴起,官营纺织业规模也相当大。作坊兴起,官营纺织业规模也相当大。(5)宋代宋代:棉花种植及棉纺织技术已经推广到闽、粤等地区,丝织工艺水平有所提:棉花种植及棉纺织技术已经推广到闽、粤等地区,丝织工艺水平有所提高。高。麻麻妇功妇功丝织品丝织品私营纺织私营纺织(6)元代元代:黄道婆创造新式纺车,推广织造技术。:黄道婆创造新式纺车,推广织造技术。_逐渐成为当时民众的主逐渐成为当时民众的主要衣料。要衣料。(7)明代明代:蚕桑、棉花种植面积扩大,而且出现了雇工和自由劳动力市场。手工工:蚕桑、棉花种植面积扩大,而且出现了雇工和自由劳动力市场。手工工场和场和_关系的出现,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关系的

41、出现,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棉布棉布雇佣劳动雇佣劳动由于长期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及由于长期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及“重农抑商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中国的手工业始终是政策的影响,中国的手工业始终是农业经济的附属存在,明清时期虽然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但由于受封建生产农业经济的附属存在,明清时期虽然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但由于受封建生产关系的阻碍,中国始终没有进入工场手工业时代。关系的阻碍,中国始终没有进入工场手工业时代。2.冶铸业冶铸业(1)商周时期,黄河流域的青铜铸造工艺已达到很高的水平,作品多为礼制的象征,商周时期,黄河流域的青铜铸造工艺已达到很高的水平,作品多为礼制的象征,代表着权力和秩序。代表着

42、权力和秩序。(2)春秋晚期出现人工冶炼的铁器。春秋晚期出现人工冶炼的铁器。(3)战国中期后,炼钢和淬火工艺有所发展。战国中期后,炼钢和淬火工艺有所发展。(4)汉代冶铁以煤炭做燃料,并创造出用水力作为动力的鼓风装置汉代冶铁以煤炭做燃料,并创造出用水力作为动力的鼓风装置_。(5)南北朝时期出现灌钢法。南北朝时期出现灌钢法。(6)北宋时期有以煤作为燃料冶铁的明确记载。北宋时期有以煤作为燃料冶铁的明确记载。水排水排3.陶瓷业陶瓷业(1)原始时代的彩陶和龙山文化的蛋壳黑陶,工艺水平很高。原始时代的彩陶和龙山文化的蛋壳黑陶,工艺水平很高。(2)唐代美术陶制品唐代美术陶制品“唐三彩唐三彩”风行一时。风行一时

43、。(3)早期瓷器是一种釉陶,又称做原始青瓷。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是陶发展到瓷早期瓷器是一种釉陶,又称做原始青瓷。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是陶发展到瓷的过渡阶段。的过渡阶段。(4)唐代制瓷业已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有青瓷和唐代制瓷业已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有青瓷和_两大体系,代表是越窑两大体系,代表是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的青瓷、邢窑的白瓷。(5)唐宋以来,各地瓷窑所产瓷器各具风格。唐宋以来,各地瓷窑所产瓷器各具风格。(6)清康熙年间,发明粉彩瓷器工艺;雍正时期,烧制技术达到顶峰。清康熙年间,发明粉彩瓷器工艺;雍正时期,烧制技术达到顶峰。(7)唐宋以来,瓷器成为中国经海路外销的重要商品,唐宋以来,瓷器

44、成为中国经海路外销的重要商品,“海上丝绸海上丝绸”之路也被称为之路也被称为“_”。白瓷白瓷瓷路瓷路古代手工业与匠户制度古代手工业与匠户制度明初规定:轮班匠须一年或五年一班轮流到官营手工作坊服役,每班平均三个明初规定:轮班匠须一年或五年一班轮流到官营手工作坊服役,每班平均三个月。住坐匠则是每月赴官营手工作坊中服役十天,若不赴班,则须月出银一钱月。住坐匠则是每月赴官营手工作坊中服役十天,若不赴班,则须月出银一钱由官府另雇他人。由官府另雇他人。(明明)嘉靖四十一年嘉靖四十一年(1562)起,轮班匠一律征银,政府则以银雇起,轮班匠一律征银,政府则以银雇工。清政府决定废除这一制度,工。清政府决定废除这一

45、制度,“各省俱除匠籍为民各省俱除匠籍为民”。范文澜中国通史范文澜中国通史【图解历史】【图解历史】 家庭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信息提取:信息提取:在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作为农户的副业,主要用于交纳赋税和家庭在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作为农户的副业,主要用于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剩余部分作为商品出卖。消费,剩余部分作为商品出卖。【构图解史】【构图解史】 古代手工业古代手工业信息提取:信息提取:古代中国手工业享誉世界。官营、田庄、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古代中国手工业享誉世界。官营、田庄、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丝绸、陶瓷、茶叶更成为古代中国手工业中的三大名片。存。丝绸、陶瓷、茶叶更成为古代中国手工业中的三

46、大名片。【识图学识】【识图学识】 水排水排信息提取:信息提取:水排是鼓风冶铁工具,由东汉太守杜诗创造,以水力为动力,实现了水排是鼓风冶铁工具,由东汉太守杜诗创造,以水力为动力,实现了供风形式的革命性变化,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供风形式的革命性变化,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探究探究1从从“时空观念时空观念”角度解读古代手工业的发展状况角度解读古代手工业的发展状况(1)商周时期:实行商周时期:实行“工商食官工商食官”制度,政府设有专门的机构和官员来管理和监督手工制度,政府设有专门的机构和官员来管理和监督手工业生产。业生产。(2)春秋战国时期:新的生产方式产生,在官营手工业继续发展的前提下,出现民营手

47、春秋战国时期:新的生产方式产生,在官营手工业继续发展的前提下,出现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工业和家庭手工业。(3)此后官营、田庄和家庭手工业成为中国古代社会鼎足而立的三种经营形态;明代中此后官营、田庄和家庭手工业成为中国古代社会鼎足而立的三种经营形态;明代中叶以后,私营手工业逐步发展并占据主导地位,局部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叶以后,私营手工业逐步发展并占据主导地位,局部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1.(2016课标全国课标全国,27)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如今“骄惰成风,

48、非酒食不能劝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与早粥”。这一变化反映了。这一变化反映了()A.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C.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社会矛盾日益尖锐D.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解析解析材料实质反映的是明末农村雇工待遇提高由此可以判断是城镇经济发达,材料实质反映的是明末农村雇工待遇提高由此可以判断是城镇经济发达,雇工出卖劳动力的机会增多所致,故选择雇工出卖劳动力的机会增多所致,故选择A项。项。“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是是个别雇主为了留住雇工而

49、非政府行为,故个别雇主为了留住雇工而非政府行为,故B项错误。项错误。C项题干材料没有反映,题干项题干材料没有反映,题干材料反映农村中人身依附关系减弱而非增强,故材料反映农村中人身依附关系减弱而非增强,故D项错误。项错误。答案答案A2.(2019广东韶关模拟广东韶关模拟)明朝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在很多行业后来居上超过了官营手明朝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在很多行业后来居上超过了官营手工业,甚至在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其主要原工业,甚至在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其主要原因是因是()A.民营手工业与市场的联系更为密切民营手工业与市场的联系更为密切B

50、.民营手工业技术精良、水平最高民营手工业技术精良、水平最高C.民营手工业主要分布于江浙沿海地区民营手工业主要分布于江浙沿海地区D.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腐朽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腐朽解析解析官营手工业不计成本,产品主要满足皇室和官府需要,而民营手工业从事官营手工业不计成本,产品主要满足皇室和官府需要,而民营手工业从事生产的目的在于获得利润,其与市场联系更紧密,故其发展较快,甚至在许多行生产的目的在于获得利润,其与市场联系更紧密,故其发展较快,甚至在许多行业超过了官营手工业,故业超过了官营手工业,故A项正确。项正确。答案答案A探究探究2从从“唯物史观唯物史观”角度分析古代中国手工业没有出

51、现技术革角度分析古代中国手工业没有出现技术革命的原因命的原因(1)市场因素市场因素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具有封闭性,对市场商品的需求量不大。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具有封闭性,对市场商品的需求量不大。(2)官营压制官营压制官营手工业占据最有利可图的行业,加之其规模大、技术精,官营手工业占据最有利可图的行业,加之其规模大、技术精,对私营手工业产生了冲击。对私营手工业产生了冲击。(3)政策限制政策限制手工业者社会地位低下,封建政府往往对之征收重税。手工业者社会地位低下,封建政府往往对之征收重税。(4)社会动荡社会动荡民间手工业力量弱小,封建社会的动荡往往对其冲击巨大。民间手工业力量弱小,封建社会的动荡往往对

52、其冲击巨大。(5)技术水平技术水平技术传承具有封闭性,难以得到交流提高。技术传承具有封闭性,难以得到交流提高。1.(2018课标全国课标全国,26)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他州别县”,以,以“佣佣身赁力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这反映出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这反映出当时当时()A.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 B.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手工业者

53、社会地位高C.雇佣劳动已经普及雇佣劳动已经普及 D.盐业专卖制度解体盐业专卖制度解体解析解析材料材料“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说明手工,说明手工业者的自主性较强,但并不能说明手工业者的社会地位高,故排除业者的自主性较强,但并不能说明手工业者的社会地位高,故排除B项;只依据四项;只依据四川一地史实不足以说明雇佣劳动已经普及,故排除川一地史实不足以说明雇佣劳动已经普及,故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盐业专卖制度,项;材料未涉及盐业专卖制度,故排除故排除D项;四川一县就有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可以说明民营手项;四川一县就有成

54、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可以说明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故工业得到发展,故A项正确。项正确。答案答案A2.(2018湖北四地七校联考湖北四地七校联考)唐朝时已出现白瓷,邢窑白瓷名满天下。据文献记载:古唐朝时已出现白瓷,邢窑白瓷名满天下。据文献记载:古代烧制白瓷,必先用磁石在釉水中搅动,吸走铁屑,这样烧制出的白瓷才不会有黑代烧制白瓷,必先用磁石在釉水中搅动,吸走铁屑,这样烧制出的白瓷才不会有黑斑,这种方法开创了现代磁法选矿的先河。这表明斑,这种方法开创了现代磁法选矿的先河。这表明()A.中国古代科技推动手工业发展中国古代科技推动手工业发展B.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形成C

55、.中国古代手工业水平享誉世界中国古代手工业水平享誉世界D.中国古代科技应用十分广泛中国古代科技应用十分广泛解析解析材料中提到唐代白瓷烧制过程中的某项具体方法,即利用磁石的吸附功能,材料中提到唐代白瓷烧制过程中的某项具体方法,即利用磁石的吸附功能,减少釉水中含有的铁屑,即科技推动手工业发展,故减少釉水中含有的铁屑,即科技推动手工业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到南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到南方的青瓷,故方的青瓷,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中国古代手工业水平在世界的地位,故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中国古代手工业水平在世界的地位,故C项项错误。材料只是叙述白瓷的烧制过程,不能体现中国古代科技的广泛应用,故错误

56、。材料只是叙述白瓷的烧制过程,不能体现中国古代科技的广泛应用,故D项项错误。错误。答案答案A探究探究3从从“史料实证史料实证”角度解读古代手工业的特点角度解读古代手工业的特点1.官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的特点及比较官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的特点及比较史料史料论百工,审时事,辨功苦,尚完利,便备用,使雕琢文采不敢专造于家,论百工,审时事,辨功苦,尚完利,便备用,使雕琢文采不敢专造于家,工师之事也。工师之事也。荀子荀子王制王制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孟子孟子梁惠王上梁惠王上核心论点:核心论点:官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官营手工业工艺复杂

57、、官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官营手工业工艺复杂、管理严格;家庭手工业自给自足,封闭低效。管理严格;家庭手工业自给自足,封闭低效。2.传统手工业的封闭性传统手工业的封闭性史料史料官方以法令来保护手工业技术的世代传习。有时,为了技术的世代传习,官方以法令来保护手工业技术的世代传习。有时,为了技术的世代传习,官府还要干涉某些手工业者家属的婚姻,使民间技术的传习成为顽固的传统。从官府还要干涉某些手工业者家属的婚姻,使民间技术的传习成为顽固的传统。从元稹织女词元稹织女词“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可见一斑。一直到不久以可见一斑。一直到不久以前,各地还有所

58、谓前,各地还有所谓“祖传秘方祖传秘方”的存在。的存在。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一卷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一卷核心论点核心论点:传统手工业技艺世代传习。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官府的立法保护和人传统手工业技艺世代传习。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官府的立法保护和人身干涉;手工业市场狭小且竞争不足;手工业者为防止技术外流而采取保密措施。身干涉;手工业市场狭小且竞争不足;手工业者为防止技术外流而采取保密措施。1.(2015福建文综,福建文综,14)景德镇陶录记:景德镇陶录记:“唐武德中,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唐武德中,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于是昌南镇瓷名天下。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于是昌南镇瓷名天下

59、。”江西通志载:江西通志载:“景德景德镇镇水土宜陶。宋景德中始置镇,因名。水土宜陶。宋景德中始置镇,因名。”材料反映了材料反映了()A.唐时瓷都景德镇已驰名天下唐时瓷都景德镇已驰名天下B.陶玉身份为官营手工业者陶玉身份为官营手工业者C.该产品工艺精美畅销海内外该产品工艺精美畅销海内外D.陶玉追求产品的知名度陶玉追求产品的知名度解析解析题干展示了两个历史文献的小段材料,分别讲述了昌南镇瓷器的出名途径题干展示了两个历史文献的小段材料,分别讲述了昌南镇瓷器的出名途径和景德镇的命名原因。据此可以判断,和景德镇的命名原因。据此可以判断,A称唐朝已有景德镇之名显然错误;称唐朝已有景德镇之名显然错误;B所指所指“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不符合官窑瓷器不入市场的史实,是错的;,不符合官窑瓷器不入市场的史实,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