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立体姬松茸栽培技术_第1页
大棚立体姬松茸栽培技术_第2页
大棚立体姬松茸栽培技术_第3页
大棚立体姬松茸栽培技术_第4页
大棚立体姬松茸栽培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棚立体姬松茸栽培技术农业局经作站李明山一、概述姬松茸是珍稀菇类佳品,它原产于南美洲的巴西、秘鲁。姬松茸又名小松菇、巴西蘑菇,隶属真菌门层菌纲伞菌目蘑菇(黑伞)科蘑菇(黑伞)属,被当地人称之为“神蘑菇”、“太阳的蘑菇”,原因在于它只能生长在早晚温差大、湿度高的气候环境下,因此,在姬松茸的老家巴西也只有一部分地区能够让它们生息。1965年,日裔巴西人将其孢子菌种送给日本,经蕈菌工作者数年的试验性栽培,获得成功,10多年后开始进行商业性栽培,并按照日本人喜爱的松茸而命之以“姬松茸”的美名。1992年,福建农业科学院引进菌种,进行试验研究,在该省一些地区栽培,逐渐推广至华北、西南地区,其发展前景,尤

2、其是国际市场看好,有很高的推广价值。目前,仅在中国、日本、巴西等少数国家实现了人工栽培。我国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云南、黑龙江等地。我省主要分布在德宏、保山、临沧等地,我县于2008年筹备,2009年在勐懂、勐角、勐来三乡镇发展了126个棚均获得成功,2010年全县计划再发展300个棚。我县是临沧市第一家试种推广县,2010年将推广到云县、耿马等地发展。大棚立体种植姬松茸,省地、现金投资少、产量高,效益好,管理容易,操作方便,保温保湿能力强,调光通风好,工艺容易,种植模式 1简单。每平方米可产鲜菇710千克左右,菇后营养料可作高档有机肥。让家家户户房前屋后、田间地头随处可拾的甘蔗叶、稻草、牛粪

3、等变废为宝,让小小的一朵姬松茸发挥出它那独特的魅力,引领阿佤人民走上致富路,让人与大自然更加和谐。二、姬松茸的特性1.营养价值和医药功效 姬松茸整菇可食用,菌盖嫩,菌柄脆,口感极好,味纯鲜香,食用价值颇高。新鲜子实体含水分85%87%;可食部分每100克干品中含粗蛋白4045克、可溶性糖类3845克、粗纤维68克、脂肪34克、灰分57克;蛋白质组成中包括18种氨基酸,人体的8种必需氨基酸齐全,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麦角甾醇。姬松茸营养极其丰富,而且组配合乎人体健康要求,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医药保健价值。据报道,其多糖含量为食用蕈菌之首,特别是所含甘露聚糖对抑制肿瘤(尤其是腹水癌)、医疗痔瘘、增强精力、

4、防治心血管病等都有神效。正是由于有如此诱人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保健功能,所以近年来在日本、美国及其它发达国家掀起食用姬松茸热。2.姬松茸的形态 姬松茸子实体粗壮,菌盖直径511厘米,初为半球形,逐渐成馒头形最后为平展,顶部中央平坦,表面有淡褐色至栗色的纤维状鳞片,盖缘有菌幕的碎片。菌盖中心的菌肉厚达11毫米,边缘的菌肉薄,菌肉白色,受伤后变微橙黄色。菌褶离生,密集,宽810毫米,从白色转肉色,后变为黑褐色。菌柄圆柱状,中实,长414厘米,直径13厘米,上下等粗或基部膨大,表面近白色,手摸后变为近黄色。菌环以上最初有粉状至绵屑状小鳞片,后脱落成平滑,中空。 2菌环大,上位,膜质,初白色,后微褐色,膜

5、下有带褐色绵屑状的附属物。孢子阔椭圆形至卵形,没有芽孔。菌丝无锁状联合。3.生活条件 姬松茸是夏秋间发生在有畜粪的草地上的腐生菌,要求高温、潮湿和通风的环境条件。(1)营养需求:姬松茸主要分解利用农作物秸秆,如稻草、蔗叶、麦秸、玉米秆、甘蔗渣等和木屑作为碳源;豆饼、花生饼、麸皮、玉米粉、畜禽粪和尿素、硫酸铵等作氮源。据试验研究,姬松茸能利用蔗糖、葡萄糖,而不能利用可溶性淀粉;能利用硫酸铵,浓度在0.3%时最佳;也可利用硝酸铵,但不能利用蛋白胨。(2)温度:菌丝发育温度范围1037,适温2327。子实体发生温度范围1733,适温2025。(3)水分: 培养料最适含水量55%60%(料水比为11.

6、31.4),覆土层最适含水量60%65%,菇房空气湿度75%85%。(4)光线: 菌丝生长不需要光线,少量的微光有助于子实体的形成。(5)空气: 姬松茸是一种好氧性真菌,菌丝生长和子实体生长发育都需要大量新鲜空气。(6)酸碱度: 培养料的pH值在611范围内皆可生长,最适pH值8.0。二、姬松茸的栽培技术工艺流程:备料建棚预堆建堆翻堆进料二次发酵翻格播种菌丝管理履粗土履细土采收及菇后管理1.菇房的建造 菇房是姬松茸生长发育的场所,要选择能为姬松茸获得优质高产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菇房可以是现代化菇房、塑料大棚。菇房内一般采用层架畦式栽培,或根据菇房条件而定。主要利用自然气温,抓住适宜的季节进行栽

7、培,我县温湿度合适的地方,可在3 311月大棚层架畦床栽培。(1)菇房场地的选择 菇房要选择在交通方便、水电便捷、环境干净、通风透光、地质坚硬并且平整的地方。菇房最好坐北朝南,每座菇房的占地面积大约为10×12米。(2)菇棚搭建前准备 第一步:按农历七竹八木把材料砍伐好备用(大竹70棵左右,中小竹240棵左右);第二步:凉晒1个月左右断裁各种规格料,分别为:柱子72根(3.54米18根、3.91米18根、4.07米18根、4.28米18根)栏板杆10米132根顶梁行条12米10根五穿杆9.5米5根斜撑杆7.5米14根边柱30根(3.41米14根、3.94米4根、4.21米4根、4.3

8、7米4根、4.58米4根)横栏杆1.5米178根、过道连杆1.1米15节护柱0.27米72根,0.54米324根料床片长1.5米,宽0.04米3600片封顶拱片长6米,宽0.04米116片;第三步:1个标准菇棚栽培面积为22台(床)330,需用铁丝1230绑扎架子,1440绑扎横栏杆、护柱及顶梁,铁钉52固定封顶拱片,需准备72块硬砖头垫柱脚。(3)绑架竖棚 第一步:1个标准菇棚需扎8排架子,第一排先摆9根3.54米的根脚一顺的柱子,柱子间距1.25米,再摆5根10米的栏板杆,栏板杆间距从柱脚算起,第一根50厘米、第二根起都为60厘米,然后把柱子和栏板杆之间的“十”字交叉口处用12铁丝蝴蝶结式

9、绑扎。第二排要先摆5根10米的栏板杆,再摆9根3.91米的根脚与第一排相反的柱子,然后把栏 4板杆和柱子之间的“十”字交叉口处用12铁丝蝴蝶结式绑扎。第三第八排依次类推,注意第三至第八排要用6根栏板杆,第一二排和第七八排用5根栏板杆,但柱子都为9根。第二步:先竖第八排架子并加以固定,再竖第七排,中间用横栏杆连接,然后留75厘米或者80厘米的作业道,并用过道连杆连接,照此竖好八排架子,用砖头水平垫好72根柱脚后,用五穿杆和斜撑杆把四个架子及整个菇棚绑扎撑稳。第三步:用14铁丝扎横栏杆、配护柱、摆楞杆、铺料床片、栽边柱、上顶梁行条、钉封顶拱片。搭成4个栽培架,中间两架6台(床),两边架各5台(床)

10、,每台(床)为15,底床距离地面的高度为30厘米,每床之间的距离为50厘米左右;菇床四周以及每栽培架之间都要留出7580厘米宽的作业道,作业道上方还要搭建竹杆或竹片,以利于上层菇床的管理工作。第四步:整个菇房还要加盖薄膜,薄膜外面还要用稻草、蔗叶、茅草或芦苇扎成片(6米长56片、5米长12片)进行遮挡,有条件的也可以用遮阳网。在菇棚的一脚或中间要留出一个供管理人员正常出入的门。2.菌种制作 姬松茸菌种分为母种、原种、栽培种三级。(1)母种 一般采用PDA培养基(去皮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琼脂1820克、水1000毫升)。(2) 原种 一般采用木屑米糠培养基(木屑77.5%、米糠20%、

11、糖1%、石膏1%、石灰0.5%,另加水120%130%)。(3)栽培种 一般采用谷粒培养基(小麦、黑麦、高粱、小米等均可作为谷粒)。由于母种及原种的生产工序以及对环境的要求都非常严格,因 5此,母种及原种的生产都是在食用珍菌研究所内进行的,栽培地所需的三级栽培种统一从制种企业引进,即由福源食用菌公司供给。4.建堆发酵 将稻草、甘蔗叶切断成3050浸透水后与牛粪甘蔗渣、化肥等分层铺撒均匀建堆,一般建堆上宽1.8米,下宽2米,高1.6米,堆三堆(约为180立方米)。首先,我们要在地面上铺一层厚度约为1520厘米的稻草、甘蔗叶;第二层要铺撒石膏粉与 6尿素混合料;第三层要铺设10厘米左右的干牛粪并且

12、要浇透水;第四层要铺撒钙镁磷与过磷酸钙混合料;第五层要铺设甘蔗渣厚度以10厘米以上;第六层要铺撒石灰粉,铺好后要浇一次透水。以后,按照相同的方法,草料浇透水石膏粉加尿素牛粪浇透水钙镁磷加过磷酸钙甘蔗渣石灰粉浇透水的顺序依次类推即可,直到堆高达到1.51.6米(草料7层、肥料6层)时为止。注意,每一层都要铺设均匀。堆料后让它们自然发酵910天,应翻堆,方法是上下里外对翻,翻堆的目的是使培养料混合均匀,改善料层的空气条件,散发堆内的废气,调整料堆的水分,同时再添加一定量的化肥和石膏粉,改善发酵条件,让微生物继续生长繁殖,更好地促使堆温回升,加速粪草分解,达到均匀腐熟。发酵后培养料以达到棕褐色,手拉

13、纤维易断为度。堆制发酵后培养料含水量约为60%75%,手抓一把培养料用力挤,指缝有二三滴水即为含水量适宜。将pH值调至9。为了制作均匀、完全成熟、高质量的培养料,翻堆非常重要,这是姬松茸产量高低的先决条件。5. 进料及二次发酵 培养料经过自然发酵15天后,就可以进入菇棚了,培养料运进菇棚后,要将其堆放在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层以及第六层架子上,培养料全部堆放好以后,工作人员要离开菇棚,还要关闭所有的门窗,将菇棚进行密封,这时,就要进行第二次发酵了,二次发酵采用废旧的3个汽油桶进行,在汽油桶的一端凿20×20的1个洞,将油桶放到明火炉灶上,还要在油桶内加满水后,密封菇棚,炉灶对面棚顶正

14、中10×10 7的1个烟囱洞,并在炉灶对面和侧面的第二层位置插入温度计,炉灶用木柴加热后,蒸汽进入菇棚,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在蒸汽发酵消毒期间,要严禁人、畜进入菇房内,以预防造成缺氧中毒现象。当菇棚内温度升到60摄氏度时,要保持24小时,然后调降到50摄氏度保持96小时,最后让温度自然下降到30摄氏度这时,打开菇棚的部分封口进行通风。6翻格 把棚内26层的完全成熟的培养料均匀地、不松不紧地铺入所有菇床(22床),厚度以2025厘米为宜,每平米约90120公斤,每床约33.7立方米,床面呈龟背型。7.播种及管理 培养料整平后,菇房中没有刺鼻的氨味,经发酵的培养料呈咖啡色,pH值78,含水

15、量6575(手抓一把培养料用力挤,指缝有水痕但不滴水即为含水量适宜),料温稳定在28以下,即进行播种。其方法是把谷粒菌种掰成蚕豆大小,均匀地撒于培养料表面上,大约每平方米面积需要1袋菌种(共330袋),也可以多播到374袋,播种后用木板轻轻抹平。播种后第4天,开始通风,第一天划中间作业道的三个洞,第二天划中间左右两个作业道的六个洞,第三天划两边作业道的六个洞,洞口为30×40厘米,要注意菇房内的温度变化,控制在2426,还要保湿,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585,菇房七阴六阳,以人进入菇房时不感到气闷为宜。8.覆土 覆土是栽培上非常重要的一环,覆土土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姬松茸的产量和质量,分两

16、次覆盖。第一次:播种后1820天左右, 8菌丝长(吃)到底时开始覆粗土,土粒有茶子大小,覆盖厚度23厘米。第一次:覆粗土后1015天菌丝90扭结成子实体时覆盖细土,土粒有谷粒大小,覆盖厚度11.5厘米。覆土对姬松茸主要起到4个方面的作用:(1)覆土层内土壤微生物活动能刺激诱导姬松茸子实体的形成。(2)覆土后,料面和土层的通气性能降低,菌丝在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不能很好的散发,改变了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比例。一定浓度的二氧化碳可促进子实体的形成。(3)覆土后,料面和土层内部能够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小气候,加之要向土层喷洒大量的水分,使姬松茸菌丝在水分充足的条件下,持续不断地形成子实体。(4)覆土

17、对料面菌丝的机械刺激和喷水的刺激都可促进子实体形成,并支持菇体。姬松茸不覆土不出菇,要求选用保水通气性能较好的土粒用作覆土材料,不能用太坚硬的砂土。一般采用田底土、泥炭土或人造土(取河泥、塘泥并加入牛粪粉和石灰粉进行堆沤,经1个月后即可使用),pH值9左右,覆土前一天将土调至含水量为70%75%。9.出菇管理 姬松茸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从播种到出菇要5060天。出菇期管理的目的是创造更好的生态条件,提高姬松茸的质量和产量,因此要因地制宜,灵活掌握,尽量注意“听、看、摸、嗅、查”。听:听天气预报,弄清是阴、晴、雨,是否有高温或寒流的袭击。看:看温度、干湿度,看菇的肥瘦、密度,看菇的外表。摸:摸一摸覆土的干湿度情况。嗅:嗅菇房内空气是否新鲜。查:查一查菌丝生长情况、土层的湿度、有无病虫的危害。当菇床土面涌现白色粒状的菇蕾,继而长至黄豆大小,大约3天后菇蕾发育生长至直径23厘米时,应停止 9喷水,避免造成死菇和畸形菇。此时要消耗大量的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所以在出菇期应特别注意菇房(畦床)的通风换气。在通风的同时注意菇床土层的湿度,确保菇房内空气湿度在85%95%,这是姬松茸水分管理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环。姬松茸每潮菇历时约一周,每潮结束后需要9天左右的养菌时间。各潮菇采收后要清理菇床,补足覆土及水分,为下一次出菇做好准备。姬松茸出菇期可持续5个多月(必需3月堆料),采收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