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集测验能否提升同学的学业成绩_第1页
密集测验能否提升同学的学业成绩_第2页
密集测验能否提升同学的学业成绩_第3页
密集测验能否提升同学的学业成绩_第4页
密集测验能否提升同学的学业成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密集測驗能否提升同學的學業成績楊雅茵摘要近年教育改革呼聲不斷,傳統側重知識內容傳遞的教學方法備受詬病,教育改革方向由量變邁向質變,培養學生的創意、訓練同學的思維成為教育的大趨勢,唯普遍相信基本知識的掌握仍很重要,以影響同學深遠的中學會考中文科為例,除考核同學語文能力的考卷外,亦有讀本問題,而讀本問答佔考卷卷二很大比重,當然隨著時代變遷,問題的內容及方式已有很大的轉變,但能有效掌握課本知識仍很重要,而測試同學對課文的了解和認識,最直接和有效的方法則是口頭和書面考查。本研究是以實踐的方式,探討密集測驗能否提升同學的學業成績,這裏所指的測驗包括書面及口頭兩方面。研究側重測驗後的講解及分析,務求令同學

2、於測驗後更了解自己的問題。本研究以兩班會考班學生(共八十一人)為對象,進行為期兩年的觀察和研究,研究期間,除兩次統測和兩次考試外,中四全年小測共十七次,中五共二十八次,研究結果顯示:1. 八成以上學生認同多測驗、多講解能增加他們對課文的了解;2. 大部分同學認同密集測驗能提升他們的學業成績;3. 大部分同學認同多測驗及測驗後分析能有助他們提升審題的技巧,讓他們更了解題目的要求;4. 九成以上的同學相信多測驗對他們有益處。可見密集測驗對提升同學的學業成績確有好處,但在實行時卻存在很多問題,亦有不了負面的影響。緒論1.研究背景香港中學會考共分兩卷,卷一為語文運用及作文,卷二為閱讀理解及讀本問題,二

3、卷所佔分數相同,其中讀本問題的題目環繞指定的二十六篇課文,亦是同學較易掌握的部分。針對會考課程的要求,本校會考班每年皆會完成練習一本及作文八篇,每篇課文後,均有最少一次小測,以測試同學能否掌握課文內容。若同學測驗表現不如理想,老師將會安排重測,小測內容由任教的老師自行擬定,老師亦可根據同學的表現及教學進度,決定每班的小測次數。至於課堂節數方面,本校中四中文科共八節,中五共九節,而為了不妨礙教學進度,小測往往於放學後舉行。由於讀本問題佔卷二七十分,也由於此部分主要考核同學對課文的了解,若同學能透徹了解課文,對應考有莫大益處,而且讀本問題趨向多元化,死記硬背並不合時宜,為了令同學更能掌握課文,提高

4、同學審題的能力,教師在擬測驗題目時,多傾向提問應用和比較的題目。而一般相信多測驗有助增加同學對課文的認識、了解。另外在測驗後,教師亦會向同學分析所考題目,指出他們在應考時和審題時所犯的錯誤,亦會講解題目的重點,令同學於測驗後真正有所得益。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主要探討密集的測驗能否提升同學的學業成績,以作為日後教學的參考。研究方法1. 研究對象l 全校中五共有四班,教師負責任教兩班中五;l 由於時間有限,今次的研究只集中於此兩班共八十一位同學;l 八十一位對象中,男生佔三十三人,女生四十八人,學生年齡由十六至十八歲不等;l 學生的中文水平介乎中等或中下。2.研究工具l 小測-老師於教授每篇

5、課文後,為同學舉行小測一次,並於教授課文時,舉行多次小測,將若干相關的課文加以比較考問,每次小測為時二十五至四十分鐘不等,測驗內容全為問答題,以測試同學對課文的了解程度。測驗後教師亦會據每次小測的內容加以講解,以增加同學的印象。l 補測-同學若小測不合格,一般需重測至合格或教師滿意為止,以確定同學能掌握所學。l 考問-若同學多次補測仍未能達到要求,教師將改小測為口頭考問,以確保同學認識所學。l 同學表現-為得到密集測驗的效果,同學的測驗成績成為最直接的指標,每次同學測驗後,教師也將同學的分數記錄,以作參考。l 面談-教師與同學作非正式的面談,以了解同學對密集測驗的意見及看法,同時了解同學的感受

6、。l 教師自我檢討及評估-教師在學期末,各測驗後,完成自我檢討及評估。3. 實施程序是次研究實施程序如下:中四測驗時間表日期時間課文18/9放學曹劌論戰3/10放學以畫為喻16/10放學醉翁亭記27/10放學花潮15/11放學敬業與樂業4/12放學出師表12/12放學新詩三首8/2放學古詩兩首30/3放學我看大明湖4/5放學廉頗藺相如列傳30/5 Day 2(星期三)堂上曹劌論戰、出師表1/6 Day 4(星期五)放學廉頗藺相如列傳、六國論4/6 Day 5(星期一)堂上古詩兩首、歸去來辭並序6/6 Day 1(星期三)堂上我看大明湖、醉翁亭記8/6 Day 3(星期五)堂上以畫為喻、敬業與樂

7、業11/6 Day4 (星期一)放學花潮、竹林深處人家13/6 Day6 (星期三)堂上驀然回首、新詩三首中五測驗時間表日期 / 時間試題年份 / 課文10/9 Day 5(星期一)孔乙己14/9 Day 3(星期五)曹劌論戰、齊桓晉文之事章18/9 Day 5(星期二)始得西山宴遊記、醉翁亭記24/9 Day 3(星期一)請客、敬業與樂業27/9 Day 6(星期四)歸去來辭並序、古詩兩首5/10 Day 3(星期五)竹林深處人家9/10 Day 5(星期二)我看大明湖、竹林深處人家15/10 Day 3(星期一)我和我的唐山19/10 Day 1(星期五)以畫為喻、漢字的結構23/10 D

8、ay 3(星期二)新詩三首、花潮29/10 Day 6(星期一)六國論、驀然回首16/11 Day 3(星期五)詞四首21/11 Day 6(星期三)曹劌論戰、出師表26/11 Day 2(星期一)我看大明湖、請客、始得西山宴遊記30/11 Day 6(星期五)我和我的唐山、新詩三首5/12 Day 3(星期三)論仁、論君子10/12 Day 6(星期一)竹林深處人家、花潮19/12 Day 3(星期三)范進中舉4/1 Day 2(星期五)范進中舉、孔乙己、論仁、論君子7/1 Day 3(星期一)以畫為喻、漢字的結構10/1 Day 6 (星期四)店舖30/1弔古戰場文4/2 Day 2 (星

9、期一)古戰場文、齊桓晉文之事章8/2 Day 6 (星期五)庖丁解牛22/2 Day 2(星期五)九八年26/2 Day 4(星期二)九九年4/3 Day 1(星期一)零零年6/3 Day 4(星期四)零一年研究結果及討論1. 測試安排的改動是次研究以測驗為主,唯測試同學所學除書面測試外,亦有口頭測試,於每次課文小測後,同學成績若未達要求,本人會因應同學的表現及特點,決定以書面補測或口頭提問,故實踐過程存在彈性,唯基本小測數量不變。2. 而在實踐後,本人經過資料搜集及數據分析後,得出以下結果:l 同學的審題技巧密集式的測驗後,教師會與同學分析題目,提醒同學應注意的地方,並與同學講解答案要求,結

10、果經年多以來密集測驗後,70%的同學審題技巧得到改善,80%以上的同學更注意題目的實際要求。l 同學對課文內容的掌握經過多次測驗、補測及口頭提問後,80%的同學對課文的了解得到提升,比較中四初期及中五後期同學的測驗表現,發現同學的表現確有改善,成績較好的同學回答內容明顯較前詳盡,而成績較差的同學,表現亦有改善,回答的內容除較前合理外,回答的內容亦較能針對題目要求。 3. 教師的自我檢討教師進行密集式測驗時,亦遇到很多困難和問題:l 由於測驗頻繁,教師需較以往預備更多的測驗題目及參考答案,然教學及行政工作不變,工作量實較前大為增加,時間分配困難;l 由於測驗頻密,測驗題目均是問答題,同學回答的答

11、案篇幅不短,批改需時,令教師頗感吃力;l 同學能力參差,各科亦有不少測驗,面對中文科密集的測驗,部分同學未能應付,致令部分同學成績未如理想;l 同學測驗不合格,需要補測,由於測驗頻密,較難安排時間補測;l 補測後,仍有同學不合格,教師亦需花費大量時間處理此等同學,致令教師工作量大增;l 出現作弊情況,部分同學溫習不足,又擔心要補測,故間有同學作弊,為了防止同學作弊,教師在同學測驗時需十分留心同學的表現,發現同學作弊亦要加以懲處;l 部分同學未能了解密集測驗的原因,教師亦因要懲罰作弊的同學,致令師生間時有衝突;l 部分同學採取放棄態度,中五後期,部分同學自知成績太差,難以應付考試要求,亦懶於急起

12、直追,每每採取放棄的態度,面對這些自我放棄的同學,教師只有加以勸喻,軟硬兼施,逼使其發奮,唯效果卻強差人意;l 難以跟同事分享經驗,由於各同事的工作亦非常繁忙,平日難以分享經驗,遇到困難,除非必要,亦少有交流分享;尚幸教師和同學的關係不錯,即使間有衝突,亦不致於破壞大家的關係。研究結論及建議1. 研究結論根據本研究結果,發現通過密集式的測驗,確能提升同學的學業成績,改善同學審題的技巧。同學亦普遍認同多測驗對他們確有好處。當然測驗後,教師必須與同學加以講解、討論,否則便失去測驗的目的和意義。而採取密集式的測驗時,亦存在不少推行上的困難,施行時亦有不少負面影響。要達到理想的效果,教師必須因應同學的

13、表現,彈性處理,除書面考核外,亦可多用口頭考核的方法。教師亦宜多與同學溝通、面談,以了解同學的感受和需要,同時讓同學了解不斷測驗的目的,減少雙方的衝突和矛盾。 2. 建議l 密集式的測驗有助提升同學的審題技巧和對課文的了解,但重點仍在教學方面,教師在測驗前必先將課文內容向同學詳細講解,讓同學能加以掌握,測驗的目的為考核同學所學,並通過測驗後的講解,令同學更掌握課文的內容及所用的技巧,所以測驗後的講解亦為重點所在,詳細的分析及討論是必須的。l 在施行前,教師必須準備充足,測驗題目及參考答案亦宜先行預備,以減輕實行時的負擔和工作。l 教師亦宜根據同學的表現和特性,採取不同的考核方法,令同學更易掌握

14、所學。l 教師於事前宜與同學多加溝通,讓同學了解密集測驗的原因,亦令同學明白測驗後講解的重要,以免同學測驗後,只著重分數,忽視事後的分析和檢討。l 在測驗進行時,教師亦應與同學多作面談,以了解同學的感受和意見。若同學於同一時間有多科測驗,教師亦宜加以彈性處理,於必要時可改期測驗,讓同學能有更充分的準備。令同學知道老師對他們的體諒,增加大家的信任,減少大家的磨擦和衝突,同學亦會更發奮。l 於進行密集式的測驗前,教師亦宜有充分心理準備,因為密集測驗會大大增加教師的工作量。l 跟進工作亦非常重要,對不合格或表現不如理想的同學,教師必須加以處理,以免同學以為不合格也不需承擔後果,令他們未曾溫習便應考,浪費資源和時間。l 測驗題目亦宜多考比較、應用為主,以免同學死記硬背,違背教育的目的。總結密集式的測驗,對提升同學的能力和成績,有一定的好處,唯重點是教師能於每次測驗後與同學加以討論、講解,進行密集測驗時,教師亦需時刻留意同學的表現和感受,以免破壞大家的關係,令辛苦努力的付出,失去意義及價值。教師亦需時刻提醒自己,測驗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