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应对方式_在清华大学的调查_第1页
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应对方式_在清华大学的调查_第2页
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应对方式_在清华大学的调查_第3页
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应对方式_在清华大学的调查_第4页
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应对方式_在清华大学的调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青年研究 2000年第6期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应对方式在清华大学的调查樊富珉 李 伟内容提要:本调查对916名大学生面临的压力及寻求帮助的模式等问题进行了调查。调查表明,71 3%的大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承受着很大或较大的心理压力;70 1%的学生对压力缺乏正确认识。近几年来,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等方面的改革,带来人们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的变化,生活节奏加快、激烈竞争加剧使人们心理上承受的压力比以往任何时代都大。大学生同样面临许多压力,由此产生思想上的困惑和心理上的失衡。一、压力调查(一调查目的:了解当代大学生普遍面临哪些心理压力、他们应对压力的策略、寻求帮助的行为模式等,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以

2、便更好地引导大学生正确解决面临的心理压力,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二调查内容:(1大学生面临的主要压力;(2大学生对压力的了解及态度;(3产生压力的主要原因;(4遇到压力时的应对策略;(5寻求帮助的模式及理想的帮助模式。(三调查方法:调查工具采用自编压力调查表。该调查表包括五个因子,即主要面临的压力、对压力的了解及态度、产生压力的原因、应对压力的策略、寻求帮助的模式。每个因子设计4 6个问题,共30个问题。问题回答采用开放式和封闭式相结合。调查时间为1999年5月,调查对象是清华大学在校学生,调查采用随机抽样,共发出问卷950份,回收有效问卷916份。被调查者中男生656名(占71 6%,女生1

3、60名(28 4%;一年级学生246名(26 9%,二年级学生222名(24 2%,三年级学生197名(21 5%,四年级学生181名(19 8%,研究生70名(7 6%。全部数据采用SP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处理。二、结果分析(一大学生对压力的认识和态度调查发现,对压力 非常了解 的为50人(占5 5%, 较了解 的271人(占4029 6%, 一般了解 373人(占40 7%,说明大多数被试学生对心理压力有所了解。但是,仍有24 2%的学生对压力 了解不多 甚至 完全不了解 。性别比较中可见,男、女被试差别不大。对压力 非常了解 的男被试者占5 9%,女被试者占4 2%,对压力 完全不了解

4、的男生占1 1%,女生占1 5%。年级比较中可以看出在 非常了解 项和 较了解 项是随着年级的增高而呈上升趋势,例如:一年级同学对压力 非常了解 的仅有2 8%,二年级升至6 3%;而在硕士生中对压力 非常了解 的已达15 4%,说明在校学习期间,学生对压力的了解随年级的升高而增加。调查也发现,被调查者中认为压力 危害非常大 的有161人(占17 6%, 危害较大 的有481人(占52 5%,两项之和为642人(占70 1%。这与上述 对压力有一定了解 和 较了解 两项之和(70 3%基本相同。这说明对压力 较了解 的被试一般都认为心理压力对自己会产生负面影响,持压力有害的观点。这也反映出学生

5、对压力缺乏辨证的认识,需要加以引导。性别比较中,男、女生认识无明显差别;在 危害非常大 和 危害较大 两项中,随着被试年级升高而比例上升,这表明学生在学校学生生活中,通过自己的体验和观察仅仅注意到心理压力对自己的负面影响,而心理压力的正面效应对学习生活的作用却被忽视。调查结果显示,压力导致学生在生理方面的不适主要有身体倦乏(34 2%、睡眠障碍(20 2%、肠胃不适(11 5%、头痛(10 9%,有不良生理反应的学生至少占1/3;心理方面产生的不良情绪表现在,抑郁(28 6%、烦燥(28 1%、焦虑(20 8%、无自信心(20 4%。值得注意的是,至少有28 6%的学生在心理上有不良反应,占学

6、生总数的1/4强。这些不良心理反应会对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产生消极的影响。从表1发现,有653名(71 3%的同学感觉 压力非常大 和 压力较大 。这说明大学生在学习中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性别比较中无明显差别。 压力非常大 和 较大 两项随年级的增高而降低,硕士研究生最低,这说明随着课程的学习,学生已逐步适应和熟悉了大学的学习生活,心理调适和对压力的承受能力有所提高。(二大学生面对的主要压力来源表1学生承受心理压力的程度项目分类男女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研究生总体压力非常大843437332318711812 8%13 10%15 0%14 90%11 70%9 90%9 80%12 90%压

7、力较大压力一般24 20%21 90%22 80%18 90%22 80%26 50%35 00%23 60%压力不大2716117979434 10%6 20%4 50%3 20%4 60%3 90%12 60%4 70%完全没有压力401111040 60%0%0 40%0 40%0 40%0 40%0%0 40%41表2压力来源项目分类男女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硕士生总体经济问题23083806772603431335 1%31 9%32 5%30 2%36 5%33 1%47 6%34 2%恋爱问题39 6%40 4%30 5%41 0%47 2%38 3%50 4%39 8%人际关

8、系问题52 1%58 1%55 3%56 8%57 4%49 7%39 2%53 8%家庭问题22 3%23 5%17 9%24 3%26 4%22 7%19 6%22 6%学业问题78 2%78 5%86 6%83 1%79 2%68 5%53 2%78 3%个人前途/就业81 6%78 5%71 1%81 1%88 3%84 0%81 2%80 7%国家发展前途28 0%27 7%28 4%24 8%28 9%27 6%30 8%27 9%社会剧烈变化20 9%22 3%17 5%24 3%26 4%18 2%19 6%21 4%从表2可以看出:(1对学生在心理上造成较大压力的因素主要有以

9、下几项:个人前途/就业(80 7%,学业问题(78 3%,人际关系问题(53 8%,恋爱问题(39 8%,经济问题(34 2%。(2 个人前途/就业 随着年级的增长而上升,并且,个人前途/就业已成为对学生心理产生压力最大的因素,这说明许多大学生对毕业分配体制的改革远未适应。冷门专业的学生,担心毕业能否找到工作;分配形势较好专业的学生,又会为选择留在大中城市,还是回到家乡而苦恼。不少大学生之所以报考研究生,往往就是因为面临择业的苦恼,为了能找到更理想的工作或者暂时回避职业的选择,不得已而为之。同时,我国现在正处在经济调整时期,下岗分流,转变就业观念,就业难等问题也同样对在校大学生产生压力。(3学

10、业问题仍然是大学生主要的压力来源。大学课程多、难度大、要求高,与中学相比,学习环境与方法差别大,学习压力和竞争加重。而大学生大多具有自信、好强的心理特点,同时由于肩负父母过高的期望,一些学生担心被同学超过,精神压力大,长期睡眠不足,从而导致学习兴趣下降,学习效率降低,各种紧张症状随之产生。调查可见, 学业问题 对被试形成心理压力是随着年级的增高而降低,这说明随着年级升高学生对大学学习适应性增强,压力逐渐减小。(4大学人际关系的困惑、障碍是影响大学生压力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不同的生活习惯、性格、个人爱好等使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变得更为复杂,同时在交往知识和技能上又存在不足,造

11、成了大学生既渴望交往又害怕交往的心理困惑,由此产生压力。42(三大学生面对压力时的应对方式表3处理压力的方式项目分类男女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硕士生总体经济问题14 8%23 5%15 9%14 9%18 3%19 3%21%19 2%自己解决72 6%65 4%76 8%72 1%67 0%64 1%68 6%69%不知所措218348131293 2%3 1%1 2%1 8%4 1%7 2%1 4%3 1%逃避问题5 2%5 8%3 7%7 2%4 6%5 5%7 0%5 5%推卸责任710233081 1%0%0 9%1 5%1 7%0%0%0 7%攻击他人200002020 3%0%

12、0%0%0%0 3%0%0 1%自责无能410221050 6%0 4%0%0 9%1 0%0 6%0%0 5%从表3可得出:大学生面对压力时 自己解决 是主要策略,有69%的学生采取这种方式。寻求帮助的有19 2%。选择 寻求帮助 一项,女同学比例高于男同学,这说明在遇到问题时女同学更希望得到别人帮助。同时,此项中一二年级学生低于其他年级,这可能是一方面新同学在面临问题时不知向谁寻求帮助,只能自己解决;另一方面初入高校自信心较强,有一种 成功者 的心态,认为什么问题都可以自己解决,不需要向别人求助。(四求助模式1 求助对象分析表4可以看出:(1在遇到压力时,学生最先求助的对象有以下几种人:同

13、学(20 7%,父母(18 1%,男朋友/女朋友(13 7%;最不喜欢寻求帮助的人是:老师(1 1%,班主任/辅导员(1 7%,专业心理咨询人员(3 4%,另外,不找任何人(25 8%。(2 不找任何人 这种方式与学生面对压力时 自己解决问题 的态度有关。而且,所寻求帮助的人以同学、父母、男朋友/女朋友为主。这些都是学生周围与自己相处熟悉亲近且自己相信的人。而老师、班主任、辅导员、专业心理咨询员与自己接触不多,比较陌生,所以没有信心去向他们求助。(3同学和同伴之间具有相似的问题和体验,能够自然地产生理解和同情,更重要的一点是同伴和同学大都生活在较近的空间里,互相之间的帮助具有很大便利性。在引导

14、学生树立互相帮助的观念的同时,提高他们相互帮助的能力有助于减轻学生的压力。43表4遇到压力时最先寻求哪些人帮助项目分类男女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硕士生总体父母16 6%21 9%18 3%19 8%17 9%17 1%16 4%16 1%兄弟姐妹3 2%3 8%3 3%3 6%5 1%2 8%0%3 4%亲友683728272220810510 4%14 2%11 4%12 2%11 2%11 0%11 2%11 5%男朋友/女朋友12 8%15 8%12 2%11 3%13 3%16 0%19 6%13 7%同学22 4%16 2%23 6%18 5%23 5%18 2%15 6%20 7

15、%班主任/辅导员133* 2 0%1 2%1 6%0%0%6 1%1 4%1 7%老师5541140100 8%1 9%1 6%0 5%0 5%2 2%0%1 1%专业人员/心理咨询员2 6%5 4%2 8%1 4%5 6%4 4%2 8%3 4%不找任何人20 3%5 5%24 4%32 9%23%21 0%28 0%25 8% 2 理想的帮助方式表5你认为理想的处理压力的方式项目分类男女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硕士生总体打心理热线322012811183524 9%7 7%4 9%3 6%5 6%9 9%4 2%5 7%找专业人员/心理辅导21 4%26 2%19 5%25 7%25 0%

16、21 0%22 4%22 7%找班主任/辅导员2 4%5 0%2 8%2 3%1 5%7 2%1 4%3 2%听减压辅导/讲座8 5%5 8%8 5%6 8%7 1%8 8%7 0%7 8%自己解决48 1%43 1%48 4%43 7%46 4%46 4%50 4%46 7%分析表5可以看出:44( 1 学生心中理想的帮助模式, 以 自己解决 所占比例最高 ( 46 7% , 同时寻求专 业人员帮助也是同学理想的求助方式之一。这说明学生接受并认可专业人员会对他们有帮 助, 这是一种积极的求助模式。这一现象可能与近些年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关。 ( 2 大多数被试寻求帮助的对象是私人朋友、同学

17、, 咨询人员仅占 3 4% 。但在问及理 想的求助者时, 心理咨询者却成为主要的帮助对象。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存在以下两个 方面的原因: 一是现有的咨询机构宣传力度不够, 导致多数被试并不知道有咨询机构可以帮 助他们解决问题; 二是现有咨询机构中咨询人员认同或采用的咨询方式, 可能并非学生接受 的理想咨询方式。 3 有助于处理压力的方法 调查发现: 学生最希 望学校 为他们 提供丰 富的 课余活 动 ( 29 5% 和 开设减 压课程 ( 22 3% , 来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 也希望学校 座 ( 12 5% 的办法帮助大家消除压力。 三、调查结论 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压力的调查及分析, 可以得

18、出以下结论: ( 1 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 ( 71 3% , 并由此产生生理上及心理 上不良反应。应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 2 在校生活期间, 个人前途/ 就业、学业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恋爱问题、经济问题 仍是困扰大学生的主要问题, 在这几方面的工作仍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 ( 3 应该继续在学校开展学习心理的指导, 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增强学习动机, 调节 学习心理, 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有助于减轻过度的心理压力。对于毕业班, 应及早进行就 业心理指导。这项工作最好从新生抓起, 常抓不懈。在对学生开展必要的就业辅导课程和讲 座的同时, 还应多渠道多途径地向社会推荐学生, 拓宽就业渠道。 ( 4 学生在面对压力时, 主要策略是自己解决。因此, 应教给学生解决压力的策略与有 效方法。同时, 应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帮助, 这将有助于大学生及时、积极地处理压力。 ( 5 为了更好地发挥专业心理辅导的作用, 学校心理咨询应注意结合实际, 了解学生的 需要, 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提高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高校学生辅导员和班主 任如何结合新时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