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黑山地区内--外生矿床远景区综合预测报告_第1页
大黑山地区内--外生矿床远景区综合预测报告_第2页
大黑山地区内--外生矿床远景区综合预测报告_第3页
大黑山地区内--外生矿床远景区综合预测报告_第4页
大黑山地区内--外生矿床远景区综合预测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黑山地区内生矿床远景区综合预测报告课程:矿产勘查学班级:10011133学号:1001113309姓名:林良平日期:2014年4月4号一、自然地理与交通概况大黑山地区地势地势南高北低,东南部博竹山海拔3 000余米,山谷低地海拔一般为1 000余米,一般山区海拔在1 400m以上。区内水系发育,但多属间歇河,常年河以南盘江为主要河流,山间湖泊和水库较多,基本上能够满足工农业用水的需要。工作区地处高原,气候温凉,坝区年平均气温2022,最高达3940,最低810。山区冬季最低气温为-2.410,常有霜雪。大黑山地区交通便利,有铁路与外界相通,区内公路四通八达,交通便利。在大黑山西南部有双新市、

2、西北部有桥头镇,人文氛围浓厚。2、 成矿地质背景 1地层工作区内沉积岩广泛发育,占总面积的90以上,除震旦纪、志留纪和白垩纪缺失外,其他地层均有出露,其中二叠系、三叠系分布最为广泛,其中二叠系的龙潭组和三叠系的法郎组多为外生矿产铝和锰的主要赋存部位,东岗岭组与铅锌矿有关,永宁组泥灰岩与汞锑矿有关。由区域岩相古地理图可知,铝土矿主要分布在江盘附近,主要沉积环境为滨浅海相,上二叠统以后地层多被剥蚀。详见矿产地质图和地层简表(附图2,表一1)。 2构造 工作区处于川滇SN向构造和南岭EW向复杂构造带西缘地区的交接地带。区域构造由于经历了多期变动而极为复杂。EW向构造、SN向构造等自成体系(附图2)。

3、不同规模及时代的构造控制了相应的地层、岩体及矿产(床)的空间分布(附图2)。区域性断裂对热液矿床起着明显的制约作用,不同规模的断裂构造分别起到了导矿、运矿及容矿作用,决定了相应矿床(点)的空间定位。次级断裂、裂隙、层间错动及它们之间的复合交汇处,背斜倾没端的张性裂隙均为有利的成矿部位(附图2、图-2)。 3岩浆岩工作区内的岩浆侵入活动具有多期性特征,其中以燕山期的岩浆活动最为强烈。侵入岩主要分布在工作区的东南角及西南角。各侵入期及其主要岩体特征如表一1所列。其中,四角山、北炮台岩体绝对年龄经测定为91Ma,白沙冲、牛角寨岩体的绝对年龄经测定为6272Ma。 燕山期各侵人体中副矿物普遍发育,含量

4、较高者为钛铁矿、锆石、磷灰石,其次是独居石、磁铁矿。此外,博竹山岩体出现含量较高的绿帘石和电气石;四角山岩体具有多量的褐帘石、榍石和黄铁矿;牛角寨、白沙冲岩体发育较多的铌铁矿及萤石。燕山期锆石晶形特征为(100)柱面与(111)锥面组成的聚形。喜马拉雅期侵人体中副矿物亦普遍出现,含量较高者为磁铁矿、榍石、锆石、钛铁矿、石榴石,其次第一亚期岩浆岩中还有方铅矿、褐帘石、锆石、铈磷灰石及烧绿石;第二亚期岩石中还有磷钇矿、辉锑矿、金红石及黄铁矿。喜马拉雅期锆石晶形特征为(110)柱面与(111)锥面组成的聚形。三、控矿因素特征分析 1.控矿地层特征在中泥盆统东岗岭组的灰色灰岩、白云岩中,赋存铅锌矿体,

5、属中温热液充填交代矿床。 上二叠统的玄武岩组与茅口组的灰岩中存在铜矿床。中三叠统个旧组上部灰岩,下部白云岩与灰岩互层,底部页岩夹灰岩,岩性差异很大,赋存铅矿床。寒武系角岩与燕山期的花岗岩的接触带产出锡矿床,属高温热液型矿床。 2.控矿构造特征A1木羊铅锌矿:受地层及NNE向断裂控制。A12和A13:在平行不整合面之上,后期有一条北东向逆断层,倾角59°,倾向向西北。A15桃树汞矿:位于一个北东向的褶皱中。A16都比锑矿:前期被一条实测不明断层控制,后期位于一条西北走向,倾角82°,倾向北东的逆断层周围。A17牛白铜矿:被一系列北东向逆断层控制。A21、A22、A23、A26

6、:受控于花岗岩体。A27、A28:受控于花岗岩体,一条北东向断裂和一条西北向断裂。A24:一条近东西向断裂控制。A25:受控于两条同期正断层。A29:受控于燕山期花岗岩体。A30:受控于一条逆断层,北东向,倾角49°,倾向向东。 3.控矿岩体特征喜马拉雅期各侵入岩体中矿产丰富,细粒花岗岩中产出铅矿、钼矿,喜马拉雅前期发育的白云山岩株的霞石正长岩、碱性正长岩中的铌矿、钽矿,长岗岭岩株的霞石正长岩、碱性正长岩的铀矿、钍矿。燕山期侵入体中粒黑云母花岗岩中产出锡、铅、锌、铜矿床,北炮台岩枝的细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中锡、铅、锌、铜矿床,四角山岩基的中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呈铅、锌、钼矿化,侏罗纪博竹

7、山岩基的中粒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产出铅、锌、锡、钨、铜、砷矿床,所作底细粒花岗岩岩枝中发育铅、锌、锡、钨、铜、砷矿床。四、找矿信息标志 1.矿化特征(矿床、矿点) 大黑山地区矿产十分丰富,已发现有较多的矿床及矿点,以及各类矿产及具体矿床(点)基本地质特征。出现铅锌富集、锡富集、钨锡富集以及多金属矿床。(见:表-3、表-3续)表-3续 2.重砂异常特征(重砂异常矿物组合)大黑山地区经过自然重砂测量,圈出了W、Sn、Hg、Sb、PbZn等17个相应矿物的重砂异常。每个具体异常的基本特征(面积、形态、矿物组合、矿物标型特征及重砂矿物含量等)(附图2,表一4)。 3.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异常强度、元素组

8、合异常)工作区经过地球化学测量,圈出了PbZn、Mn、Sb、WSbPb、Sn等20个金属量异常。各具体异常的基本特征(晕的面积、异常的主要元素组合及含量,伴生元素组合及含量等)(附图2,表一5)。五、圈定与评价Sn-Cu-Pb等多金属矿床成矿远景区 内生矿产主要受构造条件和岩浆活动的控制,以锡、铜、铅等多金属矿床为主,根据成矿的物质来源及成矿条件等信息进行分析,获得找矿远景区,及靶区如下: 1号靶区:Cu重砂异常,逆冲断层,Cu中型矿床发育,A级; 2号靶区:铅、锌金属异常,重砂异常,逆冲断层;铅中型矿床发育,A级; 3号靶区:铅、钨、铌金属量异常,铅、钨中、小型矿床都发育,A级; 4号靶区:

9、铜重砂异常,锡金属异常,发育锡、铌中、小型矿床,A级; 5号靶区:铌金属量异常,汞重砂异常,钼、铌矿点发育,B级; 6号靶区:Hg的重砂异常;逆冲断层,C级; 7号靶区:铌、铅金重砂异常,有铌矿点发育,逆冲断层,B级; 8号靶区:锡、钨金重砂异常,中粒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侵入,存在中型锡多金属矿床,A级;9号靶区:锡、钨金重砂异常,逆冲断层,发育中小型钨矿床,A级。 1、铜矿远景区牛白铜矿远景区位于大黑山地区矿产地质图的西南部分,面积约45Km2,该区出露的地层有T2g1,T2f和N等地层及二叠系未分玄武岩。地层呈NEE向展布,其中铜矿产在二叠系未分玄武岩和灰岩的接触处的裂隙内。圈定及定级依据

10、: (1) 该区域发育与铜矿成矿相关的三叠系灰岩地层。  (2) 该区域发育与铜矿成矿相关的二叠系玄武岩体,玄武岩体与灰岩的接触面积较大,形态极不规则。已查明的铜矿产在玄武岩体与灰岩的接触带裂隙中,故可以在接触带其他部位寻找铜矿床。  (3) 该区域断裂裂隙发育,发育NE和NNE向断裂,能为成矿热液的运移提供通道。已查明的铜矿体是成矿热液沿裂隙富集沉淀成,。断裂构造控制了铜矿的空间产出部位,所以可在断裂发育的部位寻找铜矿。  (4) 该区域有已知的铜矿床,发育两个大中型的铜矿床和一个铜矿点。区域内成矿地质条件相似,故可在其他

11、部位寻找铜矿床。 (5) 该区域出现两个铜元素重砂异常(B3、B5),其中B5黄铜矿和孔雀石含量为四级(100颗左右),铜元素含量较高,成矿可能性很大。  (6) 该区域岩浆岩体广泛发育,能提供充足的成矿热液来源。  (7) 该区域地层未遭受或遭受弱风化剥蚀作用,有利于矿床的后期保存。(8) 有铁路贯穿该区域,对矿床后期的勘探开采工作有利。  2、钨锡多金属矿远景区 位于莲花山四角山一带,面积约300 km2。 (1) 该区域已经查明存在两个大中型锡多金属矿床,区域内成矿地质条件相似,故发育潜在矿体的可能

12、性很大。  (2) 该区域大面积出露与钨锡矿成矿相关的中上三叠统地层,岩性为灰岩和白云岩,易发生热液交代作用形成矽卡岩型钨锡矿,部分地层经浅变质作用发生大理岩化和角岩化。  (3) 该区域内岩浆发生多期次侵位活动,形成燕山期中粒黑云母花岗岩以及喜马拉雅期细粒花岗岩、霞石正长岩和碱性正长岩等多种岩浆岩体。岩体面积较大,与围岩接触带形态多不规则,接触带大面积发生大理岩化和少量的矽卡岩化。已查明的钨锡矿均分布于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带,形成矽卡岩型和中高温热液型钨锡矿,故该区域成矿可能性很大,可推测在接触带别的部位也有可能发育钨锡矿。  (4)

13、该区域内发育多个NE和NNE向断裂构造,能为热液运移提供通道。 (5) 该区域形成两个大范围的锡金属量异常(G12、G16),G16异常区延伸较远面积较大,Sn最高 0.10.2,可能潜在大中型钨锡矿。  (6) 该区域未遭受或遭受弱变质作用,有利于矿床的后期保存。(7) 该区域岩浆岩体广泛发育,能提供充足的成矿热液来源。  (8) 该区域离双新市很近,人文条件很好,有铁路贯穿该区域,对矿床后期的勘探开采工作较为有利。 3、A级铅锌矿远景区 位于大黑山地区矿产地质图的西南角,面积约为250Km2 ,该区出露的地层有T2g1、

14、T2g2。该区岩浆岩发育范围较大,有喜马拉雅期细粒花岗岩,喜马拉雅期霞石正长岩、碱性正长岩,燕山期中粒黑云母花岗岩,燕山期中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印支期闪长岩、正长闪长岩等。 圈定及定级依据:  (1) 该区域大面积发育与铅锌矿相关的三叠系个旧组灰岩、白云岩地层。  (2) 该区域大面积发育与铅锌矿相关的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花岗岩体。花岗岩体和灰岩接触带面积大,形态多不规则,有利于岩浆热液与围岩发生接触交代作用形成矽卡岩型铅锌矿床  (3) 该区域断裂裂隙发育,发育NE、NNE和近SN为岩浆热液的运移提供通道,有利于成矿。

15、60; (4) 该区域有已知铅矿床,发育一个大中型铅矿、一个小型铅矿和一个铅矿点。区域内成矿地质条件相似,故可以再其他部位寻找铅锌矿。  (5) 该区域围岩发生大理岩化,为铅锌矿床典型的围岩蚀变特征,预示该区域有潜在的铅锌矿床。  (6) 该区域三个铅金属量异常区(G11、G12和G15),Pb最高0.1,指示铅元素有可能成矿。  (7) 该区域地层未遭受或遭受弱风化剥蚀作用,有利于矿床的后期保存。(8) 该区域岩浆岩体广泛发育,能提供充足的成矿热液来源。(9) 有铁路贯穿该区域,对矿床后期的勘探开采工作有利 4、B级铅锌矿

16、矿远景区   位于大黑山地区矿产地质图的西北角,面积约为25Km2,该区出露的地层有D2p、D2d。区内无岩浆岩出露,铅锌矿属于热液充填交代矿床,与岩体无关。区内构造发育,有三组NE向断层及一系列小断裂呈旋扭状延伸出图外。  远景区圈定及定级依据:  (1)该区内的铅锌矿属于热液充填交代矿床,受构造控矿明显,而该区有三组断层及多级断裂呈旋扭状,有利于含矿热液的运移及充填,故找矿潜力较大。 (2)区内已发现一大型木羊铅锌矿,据就矿找矿来说,对找矿有利。(3)区内有明显的Pb重砂异常,且分为四级,为矿异常。(4)该区随地处平原,交通便利,

17、但面积小。 5、大黑山汞锑矿远景区 位于大黑山地区矿产地质图的中部,面积约为150Km2,该区出露的地层有C1、C2、C3、T2g1、T2g2、P1、P2l、T1、T1f等。区内的岩浆岩体为二叠系上统峨眉山玄武岩及玄武火山碎屑岩,二叠系未分玄武岩。该区内共有四条断层,其中三条为NE向逆断层,一条为NWW向逆断层。 圈定及定级依据: (1)该区出现了一个汞的矿化点和一个锑的矿化点。 (2)该区有两个汞的重砂异常区和两个锑的地球化学异常区,对找矿极为有利。 (3)在区内受到NW向和NE向的深大断裂控制,有利于汞锑矿的成矿 (4)区内为出露

18、岩体,成矿热液性质不明,对找矿增加了难度。(5)区内交通没有其他远景区发育。 6、薄竹山钨锡多金属矿远景区   位于大黑山地区矿产地质图的东南角,面积约为150Km2,该区出露的地层有2,3,O1,D2p,D2d,C3等。区内海山期中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海山期细粒花岗岩。区内断裂构造较发育,有一条NE向断层,两条NW向断层和一条近南北向断层。  圈定及定级依据: (1)区内一个已知小型的铅锌矿,主要产在花岗岩与围岩的接触带上,在该区内花岗岩体与围岩接触广泛  (2)该地出露一个薄竹山中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的岩基以及细粒花岗岩的岩枝,可为内生矿产带

19、来成矿热液。  (3)在岩体的接触带上可见到大理岩化和矽卡岩化。  (4)该区已发现一铅锌矿矿点,一个锡多金属矿和一铅锌矿。  (5)区内有钨锡铅汞金属的重砂异常及锡的地球化学元素异常。  (6)该区域虽面积较大,矿种较多,但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大黑山地区沉积矿床远景区预测报告课程:矿产勘查学班级:10011133学号:1001113309姓名:林良平日期:2014年4月4号一、自然地理与交通概况大黑山地区地势地势南高北低,东南部博竹山海拔3 000余米,山谷低地海拔一般为1 000余米,一般山区海拔在1 400m以上。区内水系发育,但多属间歇河,常年河

20、以南盘江为主要河流,山间湖泊和水库较多,基本上能够满足工农业用水的需要。工作区地处高原,气候温凉,坝区年平均气温2022,最高达3940,最低810。山区冬季最低气温为-2.410,常有霜雪。大黑山地区交通便利,有铁路与外界相通,区内公路四通八达,交通便利。在大黑山西南部有双新市、西北部有桥头镇,人文氛围浓厚。二、成矿地质背景 1地层工作区内沉积岩广泛发育,占总面积的90以上,除震旦纪、志留纪和白垩纪缺失外,其他地层均有出露,其中二叠系、三叠系分布最为广泛,其中二叠系的龙潭组和三叠系的法郎组多为外生矿产铝和锰的主要赋存部位,东岗岭组与铅锌矿有关,永宁组泥灰岩与汞锑矿有关。由区域岩相古地理图可知

21、,铝土矿主要分布在江盘附近,主要沉积环境为滨浅海相,上二叠统以后地层多被剥蚀。详见矿产地质图和地层简表(附图2,表一1)。 2构造 工作区处于川滇SN向构造和南岭EW向复杂构造带西缘地区的交接地带。区域构造由于经历了多期变动而极为复杂。EW向构造、SN向构造等自成体系(附图2)。不同规模及时代的构造控制了相应的地层、岩体及矿产(床)的空间分布(附图2)。区域性断裂对热液矿床起着明显的制约作用,不同规模的断裂构造分别起到了导矿、运矿及容矿作用,决定了相应矿床(点)的空间定位。次级断裂、裂隙、层间错动及它们之间的复合交汇处,背斜倾没端的张性裂隙均为有利的成矿部位(附图2、图-2)。 3岩浆岩工作区

22、内的岩浆侵入活动具有多期性特征,其中以燕山期的岩浆活动最为强烈。侵入岩主要分布在工作区的东南角及西南角。各侵入期及其主要岩体特征如表一1所列。其中,四角山、北炮台岩体绝对年龄经测定为91Ma,白沙冲、牛角寨岩体的绝对年龄经测定为6272Ma。 燕山期各侵人体中副矿物普遍发育,含量较高者为钛铁矿、锆石、磷灰石,其次是独居石、磁铁矿。此外,博竹山岩体出现含量较高的绿帘石和电气石;四角山岩体具有多量的褐帘石、榍石和黄铁矿;牛角寨、白沙冲岩体发育较多的铌铁矿及萤石。燕山期锆石晶形特征为(100)柱面与(111)锥面组成的聚形。喜马拉雅期侵人体中副矿物亦普遍出现,含量较高者为磁铁矿、榍石、锆石、钛铁矿、

23、石榴石,其次第一亚期岩浆岩中还有方铅矿、褐帘石、锆石、铈磷灰石及烧绿石;第二亚期岩石中还有磷钇矿、辉锑矿、金红石及黄铁矿。喜马拉雅期锆石晶形特征为(110)柱面与(111)锥面组成的聚形。三、控矿因素特征分析 1.控矿地层特征中三叠统法郎组西区上部为页岩,中部灰岩含锰灰岩,下部硅质岩;东区上部为分细砂岩,中部为泥质粉砂岩,含锰矿层,下部灰绿色、紫红色粉砂岩、泥岩。上二叠统龙潭组砂页岩夹煤层,顶部为硅质岩,底部为铝土矿层,为海相沉积。中泥盆统东岗岭组灰色灰岩、白云岩、局部为硅质岩,个别地方有锰矿层存在。(图-1) 2.控矿构造特征 A2宣武寨铁矿:被一条实测不明南北走向的断层穿过。 A3 大格铝

24、土矿:在一个大型的褶皱中,后期被一条断层切割。 A4菲则铝土矿:在一个大型的褶皱中,后期被一条实测不明断层切割。 A5席塘铝土矿:在一个背斜和四条实测不明断层之间。 A6大沟锰矿:被两条北东向逆断层包夹,后期被一条南北向逆断层切割。 A7舍姑铝土矿和A8牛皮铝土矿:发育在西北东南走向的褶皱中,后期被两条北东西南向控制,再后来被两条东西向逆断层切割。 A11摩依锰矿:产于北东向褶皱中,被一条北西向断层控制,前期有一条北东向逆断层在周围。 A14麻被锰矿:位于一个北东向的褶皱中。 A18淌甸锰矿:位于区内平行不整合之上。 A19七树锰矿:位于区内平行不整合之上。 A20北斗锰矿:受控于褶皱和一条北

25、东向逆断层。 A24:受控于一条近东西向断裂控制。 A25:受控于两条同期正断层。 A30:受控于一条逆断层,北东向,倾角49°,倾向向东。四、找矿信息标志 矿化特征(矿床、矿点)在大黑山已发现的矿床及矿点中,沉积矿床主要一铝、锰矿床为主,铝矿沉积主要以铝土矿的形式赋存于晚二叠纪龙潭组海进岩系的底部,呈似层状或透镜状产出,可见绢云母化。锰矿床主要赋存于中三叠统法郎组地层的含锰灰岩中,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矿石矿物主要为碳酸锰、硬锰矿、软锰矿、锰灰岩等,品位高低差异较大,较富矿床锰品位达55%,贫矿床锰品位仅1%左右,可见锰帽。(见:表-3、表-3续)表-3续五、圈定与评价Al-Mn

26、等沉积矿床成矿远景区 区内外生矿床主要以铝、锰沉积矿床为主,根据含矿岩系的分布及古地理控制因素等信息进行分析,获得找矿远景区,及靶区如下:C1号靶区:含控矿地层三叠系中统个旧组,含锰矿层,发育逆冲断层,有金属量异常,存在锰矿点铝土矿点,B级; C2号靶区:含控矿地层中三叠法郎组,含锰矿层,发育逆冲断层,大中型锰矿床,A级; C3号靶区:含控矿地层中三叠法郎组,含锰矿层,压扭断层发育,Mn金属量异常,含锰矿点,B级; C4号靶区:含控矿地层三叠系中统个旧组,底部含铝土矿层,逆冲断层,大中型矿体发育,A级; C5号靶区:含控矿地层上二叠统龙潭组,海进岩系的底部含铝土矿层,逆冲断层,大中型铝土矿体发育,A级; C6号靶区:含控矿地层上二叠统龙潭组,含铝土矿层,逆冲断层,大中型铝土矿体发育,A级; C7号靶区:含控矿地层上二叠统龙潭组,硅质岩中含铝土矿层,逆冲断层发育,发育中型铝土矿床,A级;C8号靶区:含控矿地层中三叠法郎组,含锰矿层,逆冲断层,发育锰矿点,B级。铝土矿远景区圈定及定级依据: 1) 该区域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