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特网上的商标侵权(一)_第1页
因特网上的商标侵权(一)_第2页
因特网上的商标侵权(一)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因特网上的商标侵权 一 “内容提要 随着数字技术的开展, 在因特网上的 “活商标开展得红红火 火,作者对这种商标在申请注册时如何 “固定 及愈演愈烈的网上商标侵 权而引起的商标法律保护的新问题进行了剖析。“关键词 网络/商标侵权 要是你习惯于贴在商品上或印在商品包装上的商标形式,准会对商标 在因特网上的开展大吃一惊。 在网络上,你能看到形形色色的闪动着、 跳跃着、变幻着的商标。数字技术让商标都 “活了起来,变得逼真、 形 象,散发着诱人的光荣。例如,有个著名的网上律师事务所的商标是 一个小鸡从鸡蛋中破壳而出的过程。可以想象,这种商标在申请注册时如何 固定fixed会成为问题。就在因特网上的商标

2、开展得红红火 火的时候,网上的商标侵权也愈演愈烈,给商标法律保护带来了新的 问题。一、电子布告板系统上的商标侵权电子布告板系统是因特网上一种重 要的信息通讯方式。它就象是现实生活中的布告板一样,一旦有人设 立了布告板,人们就可以向布告板上发布信息,也从那里获取信息, 在计算机网络上这一切活动表达为人们向电子布告板系统上载和从那 里下载信息。在一个美国判例中,被告的电子布告板系统BBS上留有其用户上载 的原告电子游戏程序的复制件。 注: ,A在该案中,原告最主要的诉讼请求是指控被告侵犯其游戏软件的版权。这一判例经常被在版权侵权案中被引用,但是对法院就电子布告板系统上商标侵权所作出的判决却常常被

3、人们无视,其实,该判例对于认定因特网上的商标侵权也具有重要的 参考价值。)被告作为电子布告板系统的经营者(BBSOperato),不仅 征召用户上载这类游戏程序,而且还对其他用户下载这些软件收费。 在被告的电子布告板系统上,与原告的注册商标相同的词“ SEG或者“ Seg赫然出现用于标示游戏软件文件的描述符中, 以及电子布告板系 统上包含游戏软件的文件区域里。 另外,当下载的游戏软件被运行时, 原告的商标也会显示在用户的计算机屏幕上。原告指控电子布告板系 统的经营者侵犯了其商标权。被告那么辩白说,第一,原告的商标出现 在文件的描述符只不过起标示文件的作用;第二,当游戏程序被运行 时用户计算机屏

4、幕显示了原告的商标纯属偶然;第三,带有原告商标 的游戏软件确属原告产品,并非假冒,因此在这些产品上使用原告商 标不构成侵权。审理法院拒绝了被告提出的原告商标出现在电子布告 板系统上只是文件的标示符的观点,同时指出,被告提出的第二点理 由与认定被告的使用原告商标的行为是否会造成消费者误认无关。法 院还指出,被告电子布告板系统上的游戏软件复制件从美国商标法的 角度看绝非 “真正的原告的产品,因为它们不仅是以未经原告授权的方 式被发行给用户的,而且也不受原告的质量控制。法院最终判决,未 经原告允许,将原告商标用作与原告产品相同的游戏软件数字化文件 的标示符,有可能造成消费者误认,为此,原告胜诉。基于

5、同样的理 由,法院还认定被告的行为违反了美国关于商品来源的法律规定,以 及州立商标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二、链上的商标之争在万维网上(WorldWideWeb),处于不同效劳器 上的文件可以通过超文本标记语言链接(hypertextlinks)起来。常常上 网浏览的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只有在网页上某个蓝色或者绿色的字符 或图形上一点,另一个网页或者网页的另一局部内容就呈现在用户的 计算机屏幕上。 那些神奇的字符或图形被称作 “锚,而网上文件转换和 跳跃的过程就是 “链接。之所以用户在 “锚上轻轻一击就开启了另一番 天地,是因为锚上嵌着被链文件的网上地址(URL统一资源定位符), 让用户的浏览

6、器按照这些地址找到被链的文件。超文本链接让万维网 成为一个天衣无缝的信息的集合体,从某种意义上说,在网上冲浪就 是沿着无穷无尽的链接在文件之间跳跃、滑行。链接就像船, 是不能没有 “锚的。但是,网上的链之锚比现实中的锚复 杂得多,锚的 “外表引发了许多问题和纠纷。 直接用被链文件的网上地 址作为锚的情况是很少的, 就是说链之锚 “表里如一 的情况不多。 通常 情况下,文字、标题或标志被用作锚的外表,我们也许会在一只可爱 的小猫咪的图案上一点就看到了一篇关于小猫的文章, 也可能在 “长城 两字上一点就看到一幅气势磅礴的长城图。每个网页的主人都希望自 己的网页色彩缤纷,鲜亮美丽,因此锚的外表也就越

7、来越花哨起来。 但是,如果看什么漂亮就用什么作锚,很可能陷入一场知识产权纠纷 之中。近来,因万维网上的链接引起的商标侵权纠纷屡屡发生。在一起涉及微软公司的案件中, (注: TicketmasterCorp.v.MicrosoftCorp.,No.97)原告票务专家公司是一家专门向美国 各地出售各类演出票的公司。它的网站列举了各类演出的事项,用户 即可以通过网页或 购票。微软公司为了利用因特网上的商业时机 拓展市场,创立了颇有影响的 “西雅图人行道 网站,提供与西雅图有关 的各类信息效劳。为了提供娱乐演出的信息效劳,微软公司未经票务 专家公司的同意,在自己的网页上创设了一条通向票务专家公司网页

8、的链接,以方便用户购票或者获得更具体的售票信息。微软公司不仅 用票务专家公司的商标作为链接的 “锚的外表,而且设置 “纵深链 (deeplink)绕过票务专家公司的主页(homepage),直接连到票务专 家公司网站的有关演出售票的网页。在一个网站上,可能有许多个网 页,其中的主页就象一本杂志的封面, 包含关于网站主人的各种信息, 总之,主页是网主希望用户首先看到的网页。主页对于网主来说具有 重要的经济意义,因为许多网站的主要收入来源于广告,而广告多出 现在网站的主页。在微软和票务专家公司的纠纷中,令票务专家公司 恼火的真正原因恐怕在于微软设置的链接绕过了票务专家公司的主页, 因此通过微软的链

9、接访问票务专家公司网站的用户就看不到该主页上 的广告,而能直接看到该网站其他页上的演出售票信息,这就象 A 电 视台转播B电视台的节目,但是删除了 B电视台的节目开头插播的广 告一样。票务专家公司在起诉中指控微软公司的设置链接的行为构成电子形式的剽窃 ,是对其商标和商号的盗用和滥用, 属于不正当竞争, 淡化了其商标的价值,损害了其商业信誉。虽然该案最终以双方和解 而告终,但是关于链接(尤其是纵深链)的争论远没有结束。在另一起更为轰动的判例中,华盛顿邮报、CNN华尔街杂志等著名报 刊对一个有名的网站 “全部新闻 提起了诉讼,纠纷也与链接中使用商标 有关。(注:TheWashingtonPostCompanyv.TotalNews Inc., No.97-1190(PKL()该案的每个原告都有以其各自的著名商标为标 志的网站,向用户提供它们的新闻报道和其他信息。 ,象因特网上的大 多数网站一样,原告的这些网站主要是靠广告收入维持的。其广告收 入的多少取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