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_第1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_第2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_第3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第95 97页例1、2教学要求:1、 使学生理解掌握小数加、减法的方法。2、 培养学生的计算才能。3、 培养学生细心检查的好习惯。教学重点:计算方法。教学难点:退位减法。教学过程:一、 复习引入1、 准备题:先计算,再说说整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754+3826=答案2019493=答案2、 引入:小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一样,是把两个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今天学习小数加法。二、 教授新课1、 创设情景:2019年雅典奥运会跳水比赛中,女子10米跳台双人决赛中,中国的劳丽诗和李婷夺得冠军。2、

2、 劳丽诗和李婷是如何夺得冠军的呢,如今我们就把当时的情景回放一下。通过这个表,你得到了什么信息?如今你又得到了什么信息?小组合作1 根据上面表格中的信息,你理解到了什么?2 你是怎样知道的,说说你的方法。3 你为什么这么计算,说说详细的计算过程。汇报:重点是计算过程3、 小组尝试总结:小数加减法需要注意什么?汇报1 小数点对齐2 数位对齐3 得数的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注意:上面数据中并没有去掉0是为了统计分数的时候可以方便比较。生活中还有的时候也不需要把0去掉,谁能举例?价签上4、 小结: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那么进展计算。得数里的小数点,要和横线上的

3、小数点对齐。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三、 复习稳固1、 口算下面各题0.7+0.9=答案4.70.5=答案0.560.45=答案1.2+0.8=答案10.4=答案0.39+0.15=答案7.7+0.6=答案3.60.8=答案4.83=答案1.70.3=答案2、 算一算10.52+3.48=答案15.243.84=答案9.9+10.11=答案1000.27=答案3、 培红小学师生自己粉刷墙壁,节约了1118.32元;自己修桌椅,又节约了120.8元。一共节约了多少元?4、 一箱钉子,连箱共重52.5千克,箱重2.5千克,钉子净重多少千克?四、 总结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要注意什么

4、?板书设计: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假如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进步学生的程度会大有裨益。如今,不少语文老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老师费力,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为难场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假如有目的、有方案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

5、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浸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开展。小数加减法“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那么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如今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渐渐“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老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老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小数加减法的方法:略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老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老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那么谓“教授和“学正。“教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