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练习题_第1页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练习题_第2页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练习题_第3页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练习题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练习题一、填空题。1、8个0.1和80个0.01合起来是 。2、比1小的最大两位小数是 ,它与1相差 。3、计算0.84.890.24.11时,运用加法 律和加法 律可以使计算简便。4、甲、乙两数的和是21,甲数是18.2,乙数是 。5、3.5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单位,再加上 个这样的单位就得到4。6、整数部分的1和小数部分的非常之一之间的进率是 。7、在里填上、或。5.2+2+4.711113.6+2.4+50.99+6.887.886.2-3-3.8108、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先把 对齐,也是把 对齐。9、比13.6多0.97的数是 ;比15

2、.6少1.8的数是 。10、18.25+6.2+1.75 = 6.2+ + 19.2-6.8-3.2 = - + 二、判断题。1、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加法同样适用。 2、7.586.54.42=6.57.584.42。 3、32个百分之一写成小数是0.32。 4、整数不一定比小数大。 5、甲数是7.6,比乙数多1.62,乙数是8.22。 6、63.59.80.563.50.59.8是根据加法交换律。 三、选择题。1、计算42.7-9.47的正确竖式是 A.42.7 B.42.7 C.4.279.47 9.47 9.472、把3.26的小数点去掉,这个数比原数大 A.0.74B.300C.

3、322.743、一个小数,小数部分的最高位是 。A.个位B.十位C.非常位4、 里面有23个 。A.0.1B.0.01C.0.0015、用米作单位计算,8米6厘米+5米60厘米的正确算式是 A.8.6+5.6B.8.06+5.06C.8.06+5.6四、计算题。1、口算。2.61.41.90.810.580.421.631.237.050.050.780.383.5+5.55.53.92、竖式计算。10.15+8.36=8.243.56=505.46=3、简便计算。18.519.030.97=326.4+68+3.6=15.5+26.520.4=3.9+0.13.9+0.1=五、列式计算。1、

4、6.8与3.5的和减去它们的差是多少?_2、49.6连续减去2个15.5,是多少?_3、一个数比2.01与2.29的和 少1.35,这个数是多少?_4、从102.58里减去12.58与3.42差,得多少?_六、解决问题。1、一枝钢笔8.45元,一个笔记本比一枝钢笔廉价1.25元,买一个笔记本和一枝钢笔一共需多少元?_2、甲、乙两个工程队共同安装一条燃气管道,甲队每天安装62.5米,乙队每天安装77.2米,10天完成任务。这条燃气管道有多少米?_3、有一捆电线一共长100米,剪下24.8米。剩下的比剪下的长多少米?_4、一个水泥厂三月份消费水泥630.5吨,四月份比三月份多消费23.98吨,三、

5、四月份一共消费水泥多少吨?_5、四年级向灾区捐款658.3元,五年级比四年级多捐132.7元。两个年级共捐款多少元?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根底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进步学生的写作程度,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根底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成效。_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

6、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那么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清楚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老师应具有的根本概念都具有了。6、一批货物承包给甲、乙、丙三个运输队,甲运了95.8吨,比乙多运了2.8吨,比丙少运4.8吨。这批货物共多少吨?与当今“老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老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那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