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皖西南地区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_第1页
浅谈皖西南地区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_第2页
浅谈皖西南地区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_第3页
浅谈皖西南地区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谈皖西南地区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09-11-05 11:03:00     作者:詹寿峰    编辑:studa090420论文关键词 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皖西南地区 论文摘要 从玉米播种期、苗期、穗期、花粒期、成熟期等方面介绍玉米生育期间水肥管理及病虫草害防治技术,以供广大玉米种植户参考。    “玉米若要夺高产,良种良法最关键。”通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现就皖西南地区夏玉米

2、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播种期    1.1播种时期  夏玉米适时早播,可延长其生育期,充分利用肥、水和光、热资源,又能错过“芽涝”和后期低温影响,是夏玉米高产、稳产的重要栽培措施之一。一般以5月25日至6月12日为宜。  1.2播种方法  油菜茬浇足底墒水,油菜收割后抢墒播种。来不及整地,也可收后贴茬播种。玉米出苗后再中耕来灭茬。点播、耧播、机播均可,以机播质量最好。农户一般采用点播。  1.3播种质量  (1)选用良种。按市场需求、生产目标和皖西南地区的气候条件,选择如农大108、郑单958、

3、登海1号、登海11号等适合本地区大范围种植的优质、高产国审、省审品种。  (2)种子精选。选用粒大、饱满、具品种特性特征的杂交种作种子,机械或人工选粒,除去病斑粒、小粒、虫食粒、破损粒、混杂粒及杂质。种子纯度不低于96%,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85%、含水率不高于13%。  (3)种子处理。包括晒种、浸种、药剂拌种或种衣剂包衣等。  (4)足墒播种。足墒播种是保证苗全、苗齐的主要条件。适当增加播种量,以保证适宜的种植密度。  (5)播种深度适宜。一般壤土墒情好的地块,播深以45cm为宜。黏土或土壤过湿时,播种宜浅,以34cm为宜。底墒不足,特别是

4、砂土、砂壤土应增加到67cm。播种宜深度一致,群体出苗整齐一致。  (6)施肥。夏播玉米一般不施有机肥,可利用冬小麦、冬油菜茬有机肥的后效。夏播玉米化肥用量施纯氮120180kg/hm2、五氧化二磷90135kg/hm2、氧化钾120150 kg/hm2。在缺锌土壤中,施硫酸锌15.022.5kg/hm2。全部磷肥、钾肥及35%的氮肥作为基、种肥在播种时施入,或播种后在播种沟一侧施入。施肥深度一般在5cm以下,不能离种子太近,防止发生烧苗现象。  1.4病虫草害防治  撒3%克百威颗粒剂杀灭地下害虫。玉米播种后出苗前用40%阿特拉津+50%乙草胺2

5、60;250mL/hm2,对水600750kg,进行封闭式喷雾,可有效防止杂草生长。    2苗期    2.1查苗、补苗  一般对缺苗的处理方法是:缺苗、断垄在3株以上,在三叶期前带土、带种肥窝栽;少于3株的,则从缺苗一侧或两侧留双株。  2.2间苗、定苗  一般在3片叶展开时间苗,5片叶展开时定苗。但具体操作时,也要因地、因苗、因具体条件执行。  2.3中耕松土  定苗前后中耕宜浅,一般5cm左右,以免造成“芽涝”,拔节前后中耕松土宜深些,行间可达10cm左右,以利玉米根系的生长。  2.4

6、追肥  苗期追肥有促根、壮苗和促叶壮秆作用,一般在定苗后到拔节期进行。苗期追肥量,原则上磷肥全部施入,氮肥追施因地因苗确定,一般中高产田占总追氮量的40%。追肥一般采用沟施或穴施,施后覆土,提高肥效。  2.5灌溉  玉米苗期耐旱能力较强,一般不需灌溉。但在苗长势差,土壤砂质重或干旱严重影响幼苗生长时,也应及时灌溉,但切勿大水漫灌。  2.6蹲苗  蹲苗有控上促下,前控后促的作用。但应根据苗情、墒情、地力等条件灵活掌握,原则上是“蹲黑不蹲黄、蹲肥不蹲瘦、蹲湿不蹲干。”蹲苗终期一般以拔节期为界。 2.7病虫草害防治  (1)防治苗期病害

7、应从无病果穗上留种,并适时播种,加强苗期管理,结合定苗及早拔除病苗,及时中耕除草。在田间出苗后发现有萎蔫病叶或个别萎蔫病株时,可用美州星750mL/hm2加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喷雾。  (2)玉米苗期害虫主要有地老虎、粘虫、蚜虫、蓟马等。播种时使用3%克百威颗粒剂制毒土或种衣剂拌种。出苗后用48%乐斯本乳油1 5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3 000倍液进行地面喷洒,或用80%敌百虫乳油500800倍液于傍晚时喷洒苗行地面。用40%乐果乳剂1 0001 500倍液洒苗心防蚜虫、蓟马、飞虱

8、等。用50%辛硫磷1 5002 000倍液防治粘虫。  (3)苗期发现杂草结合中耕进行除草,也可用4%玉农乐1 500mL/hm2防除单双子叶杂草,2,4-D等防除阔叶杂草。    3穗期    3.1中耕培土  穗期一般中耕12次。拔节期至小喇叭口期应深中耕,以促进根系发育,扩大吸收范围,小喇叭口期以后,中耕宜浅,以保根蓄墒。玉米适时培土既可促进气生根生长,提高根系活力,又可方便排水和灌溉,减轻草害。但天气干旱不宜培土。并适时清除小株、弱株及分蘖。  3.2施肥  穗肥以速效氮肥为主

9、,时间一般以大喇叭口期为宜,具体要因苗势、地力确定。本次追肥占总氮量的40%50%左右,应深施盖严,提高利用率。  3.3灌溉  玉米穗期气温较高,植株长势旺盛,蒸腾、蒸发量大,需水多,抽雄前后是水分“临界期”,缺水严重时会造成“卡脖旱”和花期不遇。因此,抽雄前后一旦发现旱情要及时灌溉,最好采用沟灌的节水增效办法。       09-11-05 11:03:00     作者:詹寿峰    编辑:studa0904203.4排涝  土壤

10、水分过多、湿度过大时,影响根系活力,导致大幅度减产。因此,遇涝要及时排除。  3.5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  大量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穗期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明显的增收效果,如可用1.8%爱多收2 0003 000倍液,在孕穗前喷洒植株顶部,可使植株矮化,减少秃顶,穗大粒满。  3.6病虫草害防治  玉米穗期主要病虫害有大斑病、小斑病、茎腐病及玉米螟等。防治玉米茎腐病可用10%双效灵200倍液,在拔节期及抽雄前后各用1次,防效可达80%以上。玉米螟一般在小喇叭口期和大喇叭口期发生,应按病虫测报用3%的呋喃丹颗粒剂灌心叶中防治,每株用量13

11、g。防治大小斑病可用75%百菌清300500倍液按750kg/hm2左右喷洒叶片。    4花粒期    4.1灌溉  花粒期土壤水分状况是影响根系活力、叶片功能和决定粒数、百粒重的重要因素之一。故视具体情况灌溉2次关键水:第1次在开花至籽粒形成期,是促粒的关键水;第2次在乳熟期,是增加粒重的关键水。  4.2人工去雄  去雄应在雄穗刚抽出而尚未开花散粉时进行。宜采用隔行或隔株去雄,去雄株数不能超过全田株数的1/2。四周的雄穗应保留。  4.3人工辅助授粉  人工辅助授粉,可减少秃顶缺粒,增加穗粒数。一般在盛花末期,晴天上午911时进行,应边采粉边授粉。  4.4叶面追肥  对灌浆期表现缺肥症状的田块,应采用叶面追肥的方法进行快速补充,一般每隔57d喷0.3%磷酸二氢钾和1%2%尿素及硼肥共23次,以确保后期玉米穗大粒多且壮。  4.5病虫草害防治  玉米花粒期常有玉米螟、粘虫、棉铃虫、蚜虫等,应重点预防。一般采用2.5%的敌杀死1 000倍液防治玉米螟,叶面喷洒50%辛硫磷1 500倍液防治粘虫、棉铃虫,48%乐斯本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