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气泄漏应急处理预案_第1页
氨气泄漏应急处理预案_第2页
氨气泄漏应急处理预案_第3页
氨气泄漏应急处理预案_第4页
氨气泄漏应急处理预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水处理氨气瓶爆破氨泄漏应急处理预案基本概况(一地理位置及设备:氨气瓶所处的部位为汽机房0米层炉内加药间内。(二安全出口:加药间大门。(三易燃易爆情况:易爆。(四泄漏的健康危害、爆炸危险性:1、健康危害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急性中毒:轻度者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咯痰等;眼结膜、鼻粘膜、咽部充血、水肿;胸部X线征象符合支气管周围炎。中度中毒上述症状加剧,出现呼吸困难、紫绀;胸部X线征象符合肺炎或间质性肺炎。严重者发生中毒性肺水肿,或有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剧烈咳嗽、咯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呼吸窘迫、谵妄、昏迷、休克等,可发生喉头水肺或支气管粘膜坏死脱落窒息。高浓度

2、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液氨或高浓度氨可致眼灼伤;液氨可致皮肤灼伤。2、燃爆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泄漏应急处理预案1、假设爆破泄漏原因: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钢瓶或氯气管路泄漏。2、报警:当值班人员发现发生氨气泄漏情况,应立即汇报班长或值长;当值班人员发现发生氨气瓶爆破,并有火灾发生,应立即拔打内线119向公司专职消防队报警,若火势较大或现场有人受伤,主控室值长应拔打外线119或120向市消

3、防支队及急救中心报警;同时向公司领导和发电部领导汇报。3、现场应急处理总指挥:当值值长。4、人员救护和灭火指挥:专职消防队队长或班长。5、现场应急处理:A.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应用2%硼酸液或大量清水彻底冲洗。就医。B.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C.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职业安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D.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隔离150m,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高浓

4、度泄漏区,喷含盐酸的雾状水中和、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储罐区最好设稀酸喷洒设施。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6、延续火灾扑救火灾扑救具体方法同其它灭火预案。注意事项遇大火,立即通知消防人员,消防人员必须穿戴全身防火防毒服。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善后处理1、组织对爆破、泄漏设备的抢修;2、对现场消防器材及各类灭火器进行维修、补充与更换;3、组织爆破、泄漏事故原因分析,制定、

5、落实防范措施。水处理联氨泄漏应急处理预案基本概况(一地理位置及设备:水处理联氨的使用部位为汽机房0米层炉内加药间内。(二安全出口:加药间大门。(三易燃易爆情况:遇明火、高热可燃。(四泄漏的健康危害、爆炸危险性:1 健康危害吸入本品蒸气,刺激鼻和上呼吸道。此外,尚可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液体或蒸气对眼有刺激作用,可致眼的永久性损坏。对皮肤有刺激性,可造成严重的灼伤。可经皮肤吸收引起中毒。可致皮炎。口服引起头晕、恶心,以后出现暂时性中枢性呼吸抑制、心律紊乱,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嗜睡、运动障碍,共济失调、麻木等。肝功能可出现异常。长期接触可出现神经衰弱综合征,肝大及肝功能异常。

6、2、燃爆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具有强还原性.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引起燃烧或爆炸。遇氧化汞、金属钠、氯化亚锡、2,4二硝基氯化汞剧烈反应。泄漏应急处理预案1、假设爆破泄漏原因:联氨管路泄漏。遇明火、高热可燃。具有强还原性.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引起燃烧或爆炸。2、报警:当值班人员发现发生联氨泄漏情况,应立即汇报班长或值长;当值班人员发现发生联氨爆破燃烧或爆炸,应立即拔打内线119向公司专职消防队报警,若火势较大或现场有人受伤,主控室值长应拔打外线119或120向市消防支队及急救中心报警;同时向公司领导和生产运行处领导汇报。3、现场应急处理总指挥:当值值长。4、人员救护和灭火指挥:专职消防队

7、队长或班长。5、现场应急处理:A.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B.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C.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D.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E.泄漏应急处理一般泄漏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立即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

8、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6、延续火灾扑救火灾扑救具体方法同其它灭火预案。注意事项遇大火,立即通知消消防人员,消防人员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有防护掩蔽处操作。用雾状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性混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善后处理1、组织对爆破、泄漏设备的抢修;2、对现场消防器材及各类灭火器进行维修、补充与更换;3、组织爆破、泄漏事故原因分析,制定、落实防范措施。氧气瓶爆破泄漏应急处理预案基本概况(一地理位置及设备:氧气瓶所处的部

9、位为汽机房0米层炉内加药大宗药品间内。(二安全出口:加药品间大门。(三易燃易爆情况:氧气不会燃烧,但可助燃。(四健康危害和泄漏、爆炸危险性:1、健康危害氧气进入人体途径主要是通过呼吸。常压下,当空气中的氧气浓度超过40%时,人就有可能发生氧中毒。吸入氧浓度在40%60%时,人会感觉胸骨后不适,轻咳,进而胸闷,胸骨后有烧灼感,呼吸困难,咳嗽加剧,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甚至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吸入氧浓度达到80%以上时,人会表现出面部肌肉抽动、面色苍白、眩晕、心动过速、虚脱,继而全身强直性抽搐、昏迷、呼吸衰竭,最终死亡。长期处于氧气分压为60千帕至100千帕(相当于吸入氧浓度40%左右的条件下会发生

10、眼损害,严重者失明。2、燃爆特性一般可燃物都能在氧气中燃烧,一般易燃气体或蒸气也都能与氧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氧能与许多化学品如乙炔、松节油、乙醚、油脂类、氢气、金属粉末、联氨等还原性化学物质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而引起爆炸;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爆破泄漏应急处理预案1、假设爆破泄漏原因:钢瓶老化引起爆破;环境温度过高、钢瓶剧烈碰撞;瓶阀、接管螺纹、减压器等有缺陷;钢瓶或氧气管路泄漏。2、报警:当值班人员发现发生氧气泄漏情况,应迅速关闭阀门,停止供氧,立即对氧气间进行通风排气操作;如临近建筑物或可燃物质失火,应迅速将氧气瓶搬移到安全地点,防止气瓶因受火场高热而引起爆炸。当值班人

11、员发现发生氧气瓶爆破,并有火灾发生,应立即拔打内线119向公司专职消防队报警,若火势较大或现场有人受伤,主控室值长应拔打外线119或120向市消防支队及急救中心报警;同时向公司领导和发电部领导汇报。3、现场应急处理指挥:当值值长。4、人员救护和灭火指挥:专职消防队队长或班长。5、现场应急处理:A.吸入:吸入过量氧气时,要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若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必要时就医。B.泄漏应急处理氧气泄漏时,要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对污染区进行隔离,切断火源。应 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避免与可燃物或易燃物接触,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同时,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利用现有消防设施进行灭火。 6、延续火灾扑救 火灾扑救具体方法同其它灭火预案。 注意事项 遇大火,立即通知消防人员,消防人员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