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技术在肝胆肿瘤介入性诊疗中的应用_第1页
影像技术在肝胆肿瘤介入性诊疗中的应用_第2页
影像技术在肝胆肿瘤介入性诊疗中的应用_第3页
影像技术在肝胆肿瘤介入性诊疗中的应用_第4页
影像技术在肝胆肿瘤介入性诊疗中的应用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影像技术在肝胆肿瘤介入性诊疗中的应用毕业论文【关键词】 肝胆肿瘤影像介入技术包括放射介入、超声介入和内镜介入。目前,各种影像技术已普遍应用于医学领域,尤其在肝胆疾病的诊治过程中应用更普遍。肝胆肿瘤的介入性诊疗已成为肝胆疾病诊疗过程中的重要手段。1 放射介入放射介入在肝胆肿瘤诊疗中应用最为广泛,主要包括肝动脉造影、PTC、PTCD、肝动脉化疗、肝动脉栓塞、TACE、门静脉或下腔静脉支架置入术以及局部肝胆肿瘤患者在CT引导下肿瘤毁损治疗如氩氦刀冷冻治疗等。原发性肝癌患者假设全身状况差、肝功能Child C级、重度黄疸、腹水应视为治疗禁忌证。肝功能为Child B级者,可在加强保肝治疗前提下减少药物

2、用量、超选或插管至肿瘤血供动脉,术后加强保肝、抗病毒治疗,有时可使原发性肝癌得到较好控制。原发性肝癌合并梗阻性黄疸不应视为晚期,在解除梗阻后再行TACE,可到达治疗目的。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或下腔静脉癌栓的治疗1直是临床难题。介入技术的开展使局部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进步,生存期得以延长。有学者在门静脉或下腔静脉内置入金属支架,可使局部或者完全闭塞的血管再开放。然而治疗效果并不令人满意,特别是下腔静脉癌栓行支架置入有发生肺栓塞的危险,应慎用。2 超声介入超声介入是在实时超声监视和引导下,进展穿刺活检、注入药物、胆道造影、置管引流等操作。目前常用于肿瘤穿刺活检、PTC、PTCD、PEI、PRFA、微

3、波治疗、氩氦刀冷冻治疗、激光凝固治疗以及药物注射术。B超引导下活检有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但是存在1定的假阴性和恶性肿瘤通过针道转移的可能性。所以,笔者认为对于高度疑心恶性肿瘤且可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不必行肝穿刺活检术。B超引导下的PTCD因其穿刺目的明确、创伤小、无放射性损害的突出优点,常规应用于临床。超声引导下肝肿瘤的治疗是在实时B超引导下,将细针或电极穿刺进入肿瘤内,注入无水酒精、醋酸、热水、化疗药物、放射性核素等,或者通过电极将射频、微波、激光能量转化为热能以产生局部高温(氩氦刀那么产生局部超低温),以到达破坏杀灭肿瘤的目的。上述治疗均属于肿瘤毁损治疗,适用于肿瘤直径小、数目较少的小肝癌。

4、虽然也有个别报道用于大肝癌治疗,但单独应用效果不够理想。然而,这些方法结合应用或与TACE结合应用可进步疗效。PEI经多年的临床理论证明主要适用于直径3 cm、数目3个的小肝癌。与胆管细胞癌和转移性肝癌相比,肝细胞癌瘤体内纤维结缔组织较少,无水酒精在瘤内易于弥散,因此治疗效果较好,甚至与手术切除相接近,而且操作简单、容易开展、费用低。Kang等5报道PEI治疗100例直径3 cm、肿瘤数目13个的肝癌患者,其1、3年生存率分别为98%和88%。我院自1983年至今治疗原发性肝癌及原发性肝癌复发已逾1万例次,获得良好疗效。2、 3 mm,对单个肿瘤直径3 cm者,使用1个超导刀即可;而对于较大肿

5、瘤需使用多个超导刀,并在B超监视下使形成冰球超过肿瘤边缘1 cm。对于肿瘤直径5 cm、病灶3个以内、未能行手术切除的肝脏恶性肿瘤,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治疗术是1种疗效确实的微创治疗方法。我院采用氩氦刀冷冻治疗56例肝癌,小肝癌(直径5 cm)AFP阳性者治疗后转阴占80%,AFP阴性者治疗后CT或MRI复查病灶完全坏死达61.5%,转移性肝癌治疗后肿瘤标志物降至正常或CT、MRI提示病灶完全坏死者占60%。氩氦刀冷冻治疗与PRFA均为毁损肝癌的局部治疗,其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两者的局部复发率有报道显示分别为53%、18%7,值得进1步讨论。3 内镜介入内镜介入的迅速开展,为

6、肝胆肿瘤合并梗阻性黄疸的患者提供了1个微创、有效、平安的诊疗手段。内镜介入除了可提供较明晰的胆道影像诊断资料外,在肝胆肿瘤诊疗中的应用主要是胆道引流术,包括ENBD、胆管内塑料支架置入、胆管内金属支架置入以及多种引流方式结合应用,如胆管双内置管引流、3内置管引流、内置管与鼻胆管或PTCD的内外结合引流。ENBD便于观察胆汁引流情况,如疑心胆管或引流管阻塞易行冲洗和胆管造影,合并胆道感染者尚可经此导管注入抗感染药物;但ENBD造成胆汁大量流失易影响水电解质平衡及患者消化吸收功能,而且合并食管静脉曲张者可能引起曲张静脉破裂出血。胆管内塑料支架置入无胆汁丧失的缺点,但无法直接观察胆汁引流状况,管腔内

7、易沉积胆泥,加之塑料支架内径较细,多在3个月左右发生引流管堵塞。胆管内金属支架置入采用自膨式金属支架,支架完全膨开后内径达810 mm,较塑料支架内径大3倍多,1般7个月内不堵塞,1旦出现堵塞,内镜下很难再取出更换,且价格昂贵,仅适用于无法手术或不愿手术者。总之,影像技术的快速开展推动了介入医学技术的迅速开展,也促进了肝胆肿瘤学科的进步。肝胆肿瘤介入性诊疗技术已成为肝胆外科临床领域的重要组成局部。介入治疗是肝胆肿瘤常用的治疗方法之1,具有平安、有效、微创的优点,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但各种介入性诊疗技术均必须慎重选择,以进步各自的临床应用价值。【参考文献】(9):827-831.4李忱瑞,郭彦君,田光辉,等.肝癌的肝外动脉供血及其介入治疗.中华肿瘤杂志,2002,24(2):163-166.5Kang HW, Kim YJ, Kim KM, et al. Efficacy of percutaneous ethanol injection therapy in Korean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Korean J Gastroenterol,2003,42(6):50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