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9-2020学年湖北省武汉市研口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选择题(本题包括 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填涂在物理答题卷对应的位置)1 . (3分)以下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B.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C.测量误差与测量者有关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2. (3分)如图所示,空中加油机正在给战斗机加油的情境,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甲是静止的B.以地面为参照物,战斗机乙是运动的C.以战斗甲为参照物,战斗机乙是运动的D .加油机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3. (3分)检查
2、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A. 5mB . 5.4mC. 4.6mD, 2.3m4. (3分)短跑运动员5s内跑了 50m,羚羊2min内奔跑2.4km,汽车的行驶速度是 54km/h ,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 排列顺序是()A .汽车、羚羊、运动员B.羚羊、汽车、运动员C.运动员、汽车、羚羊D.运动员、羚羊、汽车5.(3分)某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v =s1可知物体的(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C.路程与时间成正比D.以上答案都不对6.(3分)如图所示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
3、象,下列关于该物体的运动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01234567H9 10IIA. 04s物体的速度是 4m/sB . 48s该物体处于静止状态C. 811s物体的速度是 7m/sD . 0-8s物体的平均速度是 2m/s7. (3分)站在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听到起跑的枪声后立即开始计时,测得李明同学百米赛的时间是13.00秒,当时气温15C,则李明同学跑百米的真实时间是()A . 13.29 秒B . 13.00 秒C. 12.71 秒D.无法确定8. (3分)2016年6月30日晚,信念永恒-建党 95周年音乐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音乐会上,男中音放声独唱,女高音轻声伴唱,下列关于两人声音的
4、描述,正确的是()A.男中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大B.男中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小C.男中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大D.男中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9. (3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B ."低声细语”中的“低”,指声音的音调低C. “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超声波能够粉碎体内“结石”是因为声波具有能量10. (3分)如图所示,关于声现象的各种实验情景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甲N丙丁A.甲实验:钢尺振动频率越高,响度越大B.乙实验:抽气过程中,钟罩内铃声变小,说明真空可以传声C.丙实验:鼓面的振动幅度越大,音调越高D. 丁实验
5、: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可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11. (3分)甲将耳朵贴在一根铁管的一端,让另外一个人乙敲一下铁管的另一端,则甲能听见()A.两次响声,它们依先后次序是由铁管、空气传来B.两次响声,它们依先后次序是由空气、铁管传来C.无数次响声,声波在铁管内被管壁无数次地反射D . 一次响声或两次响声都有可能12.(3分)噪声是一种环境污染,一些城市规定学校周边机动车禁止鸣笛,下列减弱噪声的方法与之相同的是A.在录音棚内安装隔音设备B.在学校或住宅区种植花草树木C.夜晚禁止建筑工地施工D.在高噪声厂房工作的人员要戴上耳罩13. (3分)在下列物态变化的实例中,正确的是
6、()A .舞台上用干冰制作“云雾”,这是汽化现象B.夏天阴凉地方的石头比较潮湿,这是液化现象C.电冰箱冷冻室内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D.衣柜中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变小或消失,这是熔化现象14. (3分)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歌辞赋,我们在欣赏这些诗歌辞赋时,不仅要挖掘其思想内涵,还可以探究其中所描述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卜面是某位同学对部分诗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其中正确的A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特征“音调”B. “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的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C. “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D. “露似珍
7、珠月似弓”-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冰熔化形成15. (3分)从冰箱内取出的冰棍会弥漫着“白气”;水烧开后水壶嘴会喷出“白气”。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这两种情况下的“白气”都是汽化现象B.这两种情况下的“白气”都是空气中原来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小水珠C.冰棍周围的“白气”是空气液化形成的液态空气D.冰棍周围的“白气”在形成的过程中要放出热量二、填空题(本题包括 16-21题,共17分)16. (3分)请填上适当的单位的符号:(1)某一中学生身高是 170;(2)某同学跑100m用时16.3;(3)人正常步行速度约 1.1。17. (3分)(1)如图1所示,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cm,物体的长度是 c
8、m.如图2所示,符合长度测量要求的是(2)如图3所示,秒表的读数为 so18. (3分)如图,由图1波形可以看出:两个音频的音色 (填“相同”或“不同”);图2中音调相同的是 响度相同的是 (填“甲”,“乙”或“丙”)图10219. (2分)寒冷的冬夜,窗户的玻璃上会出现冰花,这是水蒸气 而成的,冰花出现在窗户玻璃的 (填“内”或“外”)表面。20. (3分)如图(a)所示,停在公路旁的公安巡逻车利用超声波可以监测车速:巡逻车上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就能测出车速。在图(b)中,Pi、P2是测速仪先后发出的两次超声波信号,nin2分别是测速仪检测到的
9、Pi、P2经反射后的信号。设测速仪匀速扫描,图 b中每小格表示 的时间是0.2s。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米/秒,假设被测汽车沿直线匀速行驶。(1)测速仪第一次发出的信号到被测汽车反射收到时,汽车距测速仪的距离是m,汽车是在向测速仪(填“靠近”或“远离”)的。(2)汽车的行驶速度是 m/s。21. (3分)如图中入射光线与镜面成 30°角,请你完成光路图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三、实验题(本题包括 22-25题,共24分.)22. (5分)如图所示,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同时开始计时,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1)本实验的原理是
10、。(2)小车通过AB段时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m/s;(3)在测量小车从 A点运动到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 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 (选填“大”或“小”);(4)实验中应多次测量,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 由静止开始下滑。(5)比较小车通过BC段的平士速度VBC与AC段的平均速度VAC,应该是VBC VAC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3. (7分)晓轩同学在“探究冰和蜡的熔化规律”时,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甲乙丙J(1)本实验所用的温度计是根据 的性质制成的。要完成该实验,除了图示的仪器外,还需要一种测量仪Wte o(2)
11、在实验过程中,每隔 1min记下温度计的示数,同时还要观察冰和蜡的 。(3)蜡在加热过程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温度是 C,实验数据如表,可以判断蜡属于(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时间/min01234567蜡的温度/C4244464849515152(4)向试管中放入碎冰,根据加热过程中记录的数据画出如图丙所示温度-时间图象,熔化持续了 min,CD段冰处于 态。24. (8分)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1)实验装置安装时应该 (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2) A组同学用的是如图甲所示装置,他们测出的水温将偏 (选填"高”或“低”)。(3) B、C两组同学虽
12、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将水加热到沸腾用的时间不同,他们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分析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 C,当时的大气压 (选填或“ = ”)1个标准大气压;B、C组得到b、c两种不同图象的原因可能是水的 不同。(4)由实验结果可以得出水沸腾时的规律是: 。(5)同学们做实验时发现,将酒精灯取下熄灭后,烧杯中的水仍然会沸腾一段时间,然后才停止沸腾,原因(6)将甲装置中的石棉网取下,将烧杯换成纸杯,此实验能否进行? 。(填“能”或“不能”)25. (4分)如图所示,小云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块白色硬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1)实验时让光贴着纸
13、板入射是利用光的(选填“镜面反射” “漫反射”)以便显示光路;(2)图中反射角是度;让入射光线 EO靠近法线ON,则反射角会(选填“变大”或“变小”);(3)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14 分.)26. (7分)表为福州到福鼎站和谐号D6336次列车时刻表,车次站名到达时间开车时间路程1福州始发站06: 200km2霞浦07: 2307: 24155km3太姥山07: 3907: 40189km4福鼎07: 50终点站208km(1)请根据时刻表的内容计算该列车从福州开往福鼎的平均速度为多少?(2)若该列车长为200米,那它以到福鼎的平均速度通过一座长为3
14、.8km的隧道需要花多长时间?27. (7分)一次小明同学看见闪电后又过4s听到了雷声,小明观察了温度计,室温为15C,小明查到了 “声速跟气温的关系图”如图。(空气中光速3xi05km/s)则:(1)打雷处离他们大约多少 m?(2)小明利用回声测声速,测得某一障碍物离他173m,经过1s听到了回声,请你利用声速跟气温的关系图,求出当时的气温。2019-2020学年湖北省武汉市研口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填涂在物理答题卷对应的位置)1 .【解答】解: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
15、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误差,却不能避免误差,故A错误;B、在认真的测量下,由于估读等原因也有误差,故 B错误;C、测量误差与测量者以及测量仪器等都有关,故 C正确;D、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误差,却不能消除误差,故 D错误。故选:Co2 .【解答】解:A、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甲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是静止的,故 A正确;B、以地面为参照物,战斗机乙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是运动的,故 B正确;C、以战斗甲为参照物,战斗机乙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是静止的,故 C错误;D、加油机相对于地面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是运动的,故 D正确。故选:Co3 .【解答】
16、解:如图,视力表到平面镜的距离是2.7m,根据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视力表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是2.7m,所以人到视力表像的距离为2.7m+2.7m 0.4m = 5m。故选:A。4.【解答】解:短跑运动员 5s内跑了 50m,则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v人=巨="姐= 10m/s。t 5s羚羊2min内奔跑2.4km,则羚羊的平均速度为:v羊=用口。坨=20m/s。120s汽车的行驶速度是 54km/h ,则v车=54km/h = 15m/s。.运动员的速度小于汽车的速度,汽车的速度小于羚羊的速度,.选项A、B、D不正确。(1)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不能说成与路程成正
17、比、与时间成反比,因此选项故选:Co5 .【解答】解:AB都是错误的;(2)由丫=且变形得s= vt,速度是不变的,因此路程与时间成正比。t故选:Co6 .【解答】解:A、由图象可知,04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为:v=,=孚1nlm/s,故A错误;t 4sB、48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 0,处于静止状态,速度为 0m/s,故B正确;C、811s内,物体也是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为:v=_g_Jm7m_巾治,故c错误;I 3sD、08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 4m,其速度为:v = = =*- = 0.5m/s,故D错误。t 8s故选:B。7 .【解答】解:A、据 心巨知声音传播100m
18、的时间为1底 =10口7 00.29s,再加上听到枪声记录的时间13.00tT V 340m/s秒,符合题意;B、13秒不符合题意;C、12.71秒不符合题意;D、能确定,不符合题意;故选:A。8 .【解答】解:男中音带的振动频率慢,但振动幅度大,所以其声音的响度大但音调低;女高音带的振动频率快,但振动幅度小,所以其声音的音调高但响度小;故 A正确。故选:A。9 .【解答】解:A、物体振动能够产生声音,但是产生的声音不一定被人听到,只有频率在人耳听觉范围内的声音才能被人耳听到,故 A错误;B、“低声细语”中的“低”,指声音的响度小,故 B错误;C、“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故 C错误;D、超
19、声波能够粉碎体内“结石”是因为声波具有能量声,故 D正确。故选:D。10 .【解答】解:A、当钢尺振动的频率越高时,音调越高,故 A错误;B错误;B、当空气被不断抽出后,铃声逐渐减弱,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C、敲鼓时,鼓面的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故 C错误;D 、 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可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用到了转换法,故 D 正确。故选: D 。11 【解答】解: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来说,在固体传播最快,而在气体中传播最慢。当甲将耳朵贴在铁管的一端,让另外一个人敲一下铁管的另一端时,如果铁管足够长,则会听到两次声音,一次是通过
20、铁管传播过来的,另一次是通过铁管周围的空气传播过来的;如果铁管较短,声音通过铁管和空气传播的时间间隔小于0.1s,不能区分,即能听到一次声音,故 D正确。故选: D 。12 【解答】解:城市规定学校周边机动车禁止鸣笛,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A 、在录音棚内安装隔音设备,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与题干中的方法不同。故A 错误。B 、在学校或住宅区种植花草树木,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与题干中的方法不同。故B 错误。C、夜晚禁止建筑工地施工,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与题干中的方法相同。故C正确。D 、在高噪声厂房工作的人员要戴上耳罩,这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与题干中的方法不同。故D 错误。故选:
21、C。13 【解答】解:A、 “云雾”实际上就是小液滴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的,是液态,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的温度降低)形成的,是液化现象,故A 错误。B 、夏天阴凉的地方的石头比较湿润,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是液化现象,故B 正确。C、电冰箱冷冻室内出现白色的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故 C错误。D 、衣柜中的樟脑丸,由固态吸热变为气态从而使樟脑丸变小,这是升华现象,故D 错误。故选: B 。14【解答】解: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选项中解释错误。B、“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它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才是运动的;
22、选项中解释正确。C、“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不是光源,它反射太阳光中的红光照在人的脸上,再从人脸上反射出来,人脸就呈现红色;选项中解释错误。D、“露似珍珠月似弓”-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选项中解释错误。故选:B 。15 【解答】解:A、这两种情况下的“白气”都是液态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 A错误;B、冰棍周围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的冰块液化形成的;壶嘴喷出的“白气”是壶中水汽化成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液化形成,故B错误;CD、冰棍周围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液化过程需要放出热量,故C错误,D正确。故选:D。二、填空题(本题包括 16-21题,共
23、17分)16 .【解答】解:(1)成年人的身高在 170cm左右,个别中学生的身高接近成年人,在 170cm左右;(2)男子百米世界纪录略小于10s,中学生百米成绩一般在 16s左右,所以是16.3s;(3)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 4km/h = 4 x L_1_m/s= 1.1m/s左右。3, 6故答案为:(1) cm; (2) s; (3) m/so17 .【解答】解:(1)由图1所示刻度尺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0.1cm,物体的长度是 6.55cm - 3.50cm =3.05cm;由图2所示可知,符合长度测量要求的是图乙;(2)由图3可知,小表盘白分度值是 0.5min,停表分针指
24、在5与6间,因此分针示数是 5min ;大表盘的分度值是0.1s,秒表秒针读数为 37.5s,所以秒表的示数是 5min37.5s = 337.5s;故答案为:(1) 0.1cm、3.05、乙;(2) 337.5S;18 .【解答】解:从图1可以看出,波形的形状不同,说明它们的音色不同;从图2可以看出,相同时间内,甲、乙、丁振动的次数相同,频率相同,所以它们的音调相同;从图2可以看出,甲、丙振动的幅度相同,则它们的响度相同;故答案为:不同;甲、乙;甲、丙。19【解答】解:寒冷的冬夜,室内温度高于室外的温度,所以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很冷的玻璃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形成冰花。故答案为:凝华;
25、内。20 【解答】解:(1)由图b可知,测速仪第一次发出的信号(超声波)到被测汽车所用的时间t1= X0.6s= 0.3s,因为v=卒,所以测速仪第一次发出的信号到被测汽车收到时,汽车距测速仪的距离:si = vti=340m/sx 0.3s= 102m;由图b可知,测速仪第二次发出的信号到被测汽车所用的时间t2 = Lx0.4s= 0.2s,2因为v=互,所以测速仪第二次发出的信号到被测汽车收到时,汽车距测速仪的距离:s2=vt2=340m/sx 0.2s=68m;由于汽车距测速仪的距离在逐渐减小,说明汽车逐渐靠近测试仪;(2)汽车在两次与信号相遇的过程中,行驶的距离:s= si S2= 1
26、02m 68m = 34m ,这段距离用时:t=A t+t2-ti= 1.8s+0.2s- 0.3s=1.7s,汽车的速度:v 汽车=旦= 20m/s。故答案为:(1) 102;靠近;(2) 20。21 .【解答】解:先过入射点垂直平面镜作出法线,再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的右侧画出反射光线, 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0° ,所以入射角为 90° -30° =60° ,故反射角也为 60°。如图所示: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2-25题,共24分.)22 .【解答】解:(1)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速度公式v=泉。(2)由图可知,sab = 8
27、0.0cm 40.0cm = 40.0cm;小车通过AB段时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3& =也屈史= 25cm/s=0.25m/s;(3)如果让小车过了 B点才停止计时,会导致测得的时间偏大,由公式 v=互知,测得的平均速度会偏小;t(4)实验中应多次测量,应保证小车每次通过的距离相等,故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5)小车从A到C的过程中做加速运动,速度越来越大,故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大于全程的平均速度,也就是在BC段的速度大于AC段的速度,即VBC>VAC;故答案为:(1) v=亘;(2) 0.25; (3)小;(
28、4) A 点;(5)大于。23 【解答】解:(1)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实验中需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用秒表记录时间,所以本实验中除了温度计外,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是秒表;(2)探究物质熔化特点,不仅要探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而且要观察其状态的变化;(3)由图乙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C,示数为39C;由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蜡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没有熔点,属于非晶体;(4)由丙图知,冰由第 2min开始熔化,到第5min完全熔化完,用了 3min ; CD段中温度高于冰的熔点,所以 冰早已熔化完,为液态。故答案为:(1)液体热胀冷缩;秒表;(2)状态;(3) 39;非晶体;
29、(4) 3;液。24 【解答】解:(1)由于加热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在安装器材时,先固定石棉网的位置,放上烧杯后,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放入水中,再固定温度计的位置,所以应按照自下向上的顺序进行;(2)由于酒精灯给水加热,容器底的温度高于水的温度,此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所以测出的水温会偏(Wj。(3)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由图象知,水的沸点是98C;水的沸点是98C,低于100C,说明都是的大气压小于标准大气压;由于加热至沸腾时间较长,可能是因为火力过小、初温低或者水量大造成的,由图象还可以看出,b、c两种图象初温相同、沸点也相同,c加热时间长,所以乙组加热时间较长可能是水质量大或酒精灯火焰小造成的。(4)由实验结果可以得出水沸腾时的规律是: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5)撤去酒精灯后,由于石棉网有余温,石棉网与烧杯底的温度高于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北方工业大学社区卫生服务站招聘1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年甘肃省武威市事业单位招聘628人【医疗岗57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模拟题)
- 2025辽宁本溪高新区国有企业招聘6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
- 2025贵州人才博览会专场活动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引进人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一套
- 生物多样性恢复模型-第1篇-洞察与解读
- 证券从业资格考试题预测及答案解析
- 公考护理员技师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河南洛阳市东方人民医院招聘39人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5年合肥创和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第一批人员招聘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参考答案详解
- 2025淮北市粮食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6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年全球肿瘤发病率排名分析
- 心脑血管健康知识讲座
- 麻醉复苏室病人的护理查房
- 小学python竞赛试题及答案
- 下浮率合同协议
- API SPEC 7-1-2023 旋转钻柱构件规范
- 2025年自考《艺术概论》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概念与应用测试卷
- 小学道德与法治理论培训
- 《酒店服务礼仪培训》课件
- 挤出机生产线安全操作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