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18)_第1页
2020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18)_第2页
2020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18)_第3页
2020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18)_第4页
2020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18)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0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检测请考生注意:1 .全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试题卷 6页,共19题。全卷满分100分(含全卷书写3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 .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把答案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做在试题卷上无效。作文不能另附纸。温馨提示:卷面书写3分,要求;卷面整洁,书写规范,字迹清晰,力求美观。一、积累(18分)1 .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3分)我们一起追寻四季的踪迹,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在自然中 db u (1)擞精神奋发向上;我们共同感受家的温暖,在风雨中觅得亲情的荫蔽,让爱在心中流 t a ng (2);我们欢快畅游想象的世界,嘲笑愚蠢滑ji (3)的国王,学会冷静

2、理智地思考在语文的世界里,一片片天光云影尽收眼底,一股股清泉溪流滋润心田。2 .根据要求填写相应的古今诗文名句。(8分)(1) ,山入潼关不解平。(谭嗣同潼关)(2)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3)桃花流水管然去, 。 (李白山中问答)(4)子曰:“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二章)(5)相思本是一种抽象的情绪。 团圆之夜,王湾在次北固山下 中请飞鸟传情。遥寄对家人无限的牵挂;边塞凄寒,李益在夜上受降城闻笛中借笛声抒怀, ”传达出将士们的故园之思。3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4)非淡泊无以明志。()(1)与儿女讲论文义。()(3)

3、其人舍然大喜()4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高龄、令爱、赏脸、奉陪、垂询等都是古代常见的敬辞。B.李汝珍在镜花缘中虚构了三十多个神奇的国度,如好学上进的黑齿国,酸腐吝啬的淑女国,虚伪狡诈的大人国,女性当家的女儿国,终日忙忙碌碌的劳民国等。中庸孟子合C.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宋代把它与大学称为“四书”。D.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天净沙秋思是一首元代散曲,作者是“元曲四大家”之一的马致远。二、现代文阅读(25分)(一)朝花夕拾主题阅读(14分)(甲)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不知从那里听来的,东方朔也很渊博,他认识一种虫,名曰"怪哉

4、”,冤气所化,用酒一浇,就消释了。我很想详细地知道这故事,但阿长是不知道的,因为她毕竟不渊博。现在得到机会了,可以问先生。“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

5、,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人都到那里去了?”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矩,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日 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 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啼”我疑心

6、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 过去。(乙)五猖会(节选)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 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 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

7、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一一而且要背出来。粤有盘古,生于太荒,首出御世,肇开混茫。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记得那时听人说,读鉴略比读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因为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那当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不懂。“粤自盘古”就是“粤自盘古”,读下去,记住它,“粤自盘古”呵! “生于太荒”呵!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朗。母

8、亲、工人、长妈妈即 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 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 快步走在最前头。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热闹,对于我 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直到现在,别的完全忘却,不

9、留一点痕迹了,只有背诵鉴略这一段,却还分明如昨日事。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初一年级正在开展朝花夕拾主题阅读活动,小兴和小吉在读书沙龙活动中交流了他们的阅读感受。5 .【朝花夕拾阅】(4分)小兴: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创作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文章中介绍了两位老师。一位是三味书屋的寿镜吾先生,另一位是鲁迅先生留学日本时认识的(1)。小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认为 (2)(朝花夕拾中的人物)也可以视作“我的老师”,理由是(3)。6 .【朝花夕拾读】(3分)小兴:鲁迅先生在三味书屋读书的时候,虽然年龄尚小,但是已经能够体会到世态人情了。比如说,当他向寿镜吾先生请教“怪

10、哉”这种虫却被拒绝时,他心中感慨“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这句话中“(1)”和“”两处要重读,这样才能体现出“我”心中的 (3)。小吉:你理解得真棒!7 .【朝花夕拾析】(2分)小吉:我还发现鲁迅先生用字是十分考究的。“父亲”教“我”读书的场景,他这样写:“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 地读下去。"这两处"一句一句" 我丝毫不觉得重复,因为前一处表现出父亲(1),后一处表现出我。8 .【朝花夕拾思】(2分)小吉:你有没有发现,朝花夕拾中蕴含了作者对儿童教育问题的深层思考,无论是寿镜吾先生陶醉其中的古文,

11、还是“父亲”命“我”背诵的鉴略,都是我们根本读不懂的内容,可是“我”却死记硬背了下来,还在朝花夕拾中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小兴:我想鲁迅先生的用意就是 。9 .【朝花夕拾荐】(3分)小吉:朝花夕拾中的很多作品都适合我们阅读,我想把它推荐给即将上初一的小清。你看我应该先把哪篇作品推荐给小清呢?小兴;我看不如推荐(1),因为 (2) 。(二)西游记阅读交流(11分)西游记里的三个唐僧唐僧是一个可爱可敬的人物,但是这个人物没有吸引住他的扮演者,唐僧的演员居然换了三个!第一个是汪粤。我到戏剧学院和电影学院去挑演员。电影学院正放年假,学生都不在,校方拿出了表演系毕业班的学生照片给我挑选。我看中了其中的汪粤。

12、汪粤非常用功地体验生活,他剃了光头,整天穿着唐僧的僧衣。但是他在法源寺住了十天就跑回来了。这使当时的副导演朱小峰很不满意,骂他不能吃苦,当了逃兵。汪粤委屈地告诉我:“蚊子咬得受不了了, 不只咬身上,还咬光头!和尚们不许打蚊子,说不能杀生。汪粤给我看一张他在寺里与方丈一起照的照片,照片的背后有方丈赠给他的佛教的两句偈语:“务实言行相应,不怀自大。有恒一一有所为作,而不中舍。”我告诉汪粤:“这两句话很重要,希望你凡事要说到做到,不要半途而废!但是,汪粤在试集里的表演不理想:一副苦相,不够大方,许多人建议换人。但我认为这一集里大家都还没有找到感觉,应该再给他一次机会。对一个刚出学校的年轻人,不应该一

13、棍子打死。以后,汪粤又演了祸起观音院偷吃人参果三打白骨精,就比较成熟自信了。尤其是三打白骨精的结尾,他眼望悟空远去时目光中流露出的痛心与无奈,都十分到位。但是,拍完了三打白骨精,汪粤却提出了一个要求:有一部电影要他去当主演,他很想利用空余时间去拍。? 我告诉他: “既然你更重视电影,那就去吧!我这里不能当作填空的补丁! ”? 汪粤虽然心情矛盾,但还是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剧组。走的时候,他眼中含着泪。那是1983年 6月 5 日。? 我为他惋惜:他没有做到偈语上的要求,还是半途而废了!? 这个“逃兵”的离去,有着他的社会原因:那时的电视剧是刚上马不久,影响远不如电影,汪粤是电影学校毕业的,他更向往大

14、银幕的电影主演。我只有让他离开了。? 我转而找寻下一个唐僧,第二个唐僧是徐少华。? 徐少华出演了困囚五行山 猴王保唐僧 计收猪八戒 坎途逢三难 智激美猴王 大战红孩儿 夺宝莲花洞 斗法降三怪等。? 徐少华扮演的唐僧以他清秀的外貌,赢得了许多观众的喜爱。? 但他这时提出:要上山东艺术学院念书,拿文凭!他希望剧组出面与学校交涉,让他不上课或少上课却能拿到文凭。? 我怀疑: “剧组哪有那么大的面子,能够左右学校?”? 但徐少华耍赖皮: “倪萍就不用上课拿到了文凭。 ”O徐少华临走时我把下面的日程和时间安排告诉了他:10月30日,在苏州拍趣经女儿国。(22眼看出发日期到了,徐少华却没有来!我打电话到山

15、东话剧团,才知道他已经和他爱人一起去上学了!我又打电话到山东艺术学院,他们说: “我们这儿没有这个人” !我一怒之下,找到学校的教务长,要他叫徐少华立即到剧组拍戏。(23徐少华到剧组来了,但心里很不痛快。他勉强拍完了趣经女儿国。这是唐僧的重头戏。(24趣经女儿国拍完后,“三个徒弟”和林志谦都极力劝说他留下来。但他听不进去,头也不回地回到学校去了。临行时我派了个制片主任跟他一起到济南去找他的学校联系,希望学院能够照顾一下,让他以拍戏为主,到时照样给他文凭。但制片主任从济南来了电话:校方领导问过徐少华“学业和拍戏你以哪个为重”时,徐少华明确表态以学业为重!(25我把这事向副台长阮若琳汇报了,她爽快

16、地说:“那就换人!演员有的是,谁穿上那身衣服,谁就是唐僧! ”他的离去,除了个人原因外,还有社会原因:那时社会上刮起的“文凭风”,震晕了许多年轻人,没有文凭就没有前途!于是,徐少华就朝着文凭奔去了!那是1985年的11月初。(27第三位唐僧:迟重瑞。唐僧的人选与1986年春节播出的西游记11集的后期工作同时进行,但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人!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 !(291986年的4月,眼看大队马上就要到浙江拍孙猴巧行医,却没有唐僧!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 !那天我结束了剪接工作,和场记于虹一起下楼。天已昏暗,我和一个正在上楼的人擦肩而过。模糊中我看到那个人个子魁梧,气质也不错。我急忙叫住他:“

17、哎!你,站住! ”g这一声把他吓了一跳,他回过身来:“您叫我?”翎我问:“你是哪儿的?”他彬彬有礼地回答:“我是广播剧团的! ”(34我又问:“你叫什么名字?”于虹在一边插话:“他叫迟重瑞!是我们剧团的演员!小迟试妆的结果很好,除了稍胖些,需要减减肥外,没别的毛病。我心头的一块石头落地了。事后我向老阮汇报,她听说是迟重瑞,也挺高兴:“好!好!是我们剧团的人,不会开小差!”这次“擦肩而过”的经历,成就了西游记里第三个,也是最坚决最虔诚的唐僧。领迟重瑞热爱唐僧,兢兢业业,心无旁鹫地走完了最后的取经路,取到了真经。(选自杨洁我的九九八十一难,有删改)10.请认真阅读本文,按要求填写下表。(3分)演员

18、演员的态度“我”的看法A任唐僧:汪粤不能吃苦,又想当电影主演,半途而废(2)第二任唐僧:徐少华以学业为重,放弃了拍戏遗憾第三任唐僧:迟重瑞(1)(3)11 .联系上下文,简析文中划线句的妙处。(2分)12 .本文作者善于设置伏笔,请从文中举出一例并分析。(3分)13 .杨洁说拍西游记是她的“九九八十一难”,历经多次选角风波,最终成就了 “唐僧”这一经典形象。请结合西游记整本书的阅读和你的生活体验,谈谈你的感受。(3分)三、古诗文阅读(14分)鸳鸯湖棹歌【清】朱彝尊穆湖莲叶小于钱,卧柳虽多不碍船, 两岸新苗才过雨,夕阳沟水响溪田。注释:棹歌:一边划船一边唱的歌。14 .诗人借 (1)、垂柳拂水、

19、雨后新苗、(2) 等景物,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田园美景图,表达作者(3)的情感。(4分)孔文举年十岁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 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日:“昔先君仲 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题后至,人以 其语语之。魅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魅大椒躇。(选自世说新语)注释:司隶校尉:官职名。俊才清称:有才学、有名望的高雅之人。伯阳:即老子,姓李名耳,古代思想家,据传孔子曾向老子请教问题。椒躇

20、:(cu j 1 ):恭敬不安,意谓恭敬而不自然的样子。15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文举至门(到)B.君与仆有何亲(仆人)C.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对感到惊奇)D.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才)16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标出停顿(限断二处)。(2分)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17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2分)太中大夫陈题后至,人以其语语之。18 .本文与教材中的咏雪同出自世说新语的言语篇,“言语”指会说话,善于言谈应对。咏雪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才气的谢道镒,本文中你看到了怎样的孔文举呢?请结合内容分析。(4分)四、写作(40分)19 .

2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40分)亲爱的同学,步入初中生活已有一个学期了,你新认识了哪些人,他们有怎样的特点?你又遇到了哪些事,让你无法忘怀。这些人,这些事,都是一朵朵鲜艳的小花,点缀了你的初中生活,让你的初中生活 充满无限趣味。请以拾起一朵小花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不少于 500字。不得出现含考生个人真实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写作提示:如果你的写作侧重于表现人物,不妨先回忆一下我们在七上第三单元写作训练时学习的“写人 要抓住特点”;如果你的写作侧重于叙事,也不妨回忆一下我们在七上第二单元写作训练时学习的“学会 记事”。无论如何,都希望你能够做到“思路清晰、中心突出”。祝你享受心情愉悦

22、的写作之旅!参考答案一、积累( 18分)1. 抖 淌 稽评分标准:每空1 分,共 3分2. ( 1)河流大野犹嫌束( 2)定然是不甚宽广( 3 )别有天地非人间( 4 )学而不思则罔( 5)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评分标准:每空1 分,共8分3. ( 1)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2)喜爱,爱好(3)同“释”解除、消除(4)明确,坚定评分标准:每空1 分,共4 分4.B二、现代文阅读( 25分)5. ( 1)藤野先生(2 )示例:长妈妈(3)示例:长妈妈给我买山海经的事让我震悚,也开启了我阅读的大门。评分标准:第1空1分,第 2空所选人物能够对“我”

23、有教导启发作用得1分,第3空能够举例说明得2分,没有举例但能说出对“我”的启发帮助得1分,共4分6. ( 1)往往(2)好几回(3 )失落、难过或者不解评分标准:每空1 分,共3分7. ( 1)父亲的严肃( 2 )读书时的紧张不安、害怕服从、无奈、机械、心不在焉。评分标准:每空1 分,共2分8. 鲁迅先生用自己的经历表达对儿童教育的体验和思考。当时的教育并不考虑内容是否适合儿童、儿童是否能够接受,因此孩子们只能够被动接受这些教育。鲁迅先生希望人们能够反思教育,使教育更符合孩子的天性和需要,这一点在今天仍然有借鉴意义。评分标准:分析鲁迅先生对教育的思考得1 分,答出对更适合孩子的教育的期待得 1

24、 分,共 2分。意思相近,言之有理即可。9. ( 1)示例推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 2 )示例这篇文章写了鲁迅上学前后的趣事,无论是充满了乐趣的百草园,还是和同学们一起读书玩耍的三味书屋,都记录了小鲁迅童年生活的美好时光,这样的童年和我们的童年有相似的地方。我觉得上小学的小清能够从文章里找到自己童年生活和学习的影子,她应该会喜欢这篇文章。评分标准:能够推荐篇目并结合内容给出相应理由得3分,不能结合内容作答酌情扣分。10. ( 1 )兢兢业业、心无旁骛地走完了取经路( 2)惋惜(3)欣赏评分标准:每空1 分,共 3分11. 引用诗句,表达出当时找不到合适人选时内心的焦急,也和下文“得来全不费工

25、夫”相呼应,增添了文章了意趣。评分标准:答出引用,急切的心情和呼应下文任一点得1分,答出任两点即得2分12. 示例: ( 1 )在写第一个唐僧汪粤时,方丈赠给他两句偈语: “务实言行相应,不怀自大。有恒有所为作, 而不中舍。 ”“我” 也告诉汪粤: “这两句话很重要, 希望你凡事要说到做到, 不要半途而废! ”( 2 )这处伏笔,预示了后面汪粤会中途离开,半途而废。 ( 3)可见作者写作时巧妙的构思,使文章结构严密紧凑,情节发展合理。评分标准:每点 1 分,共 3分13. ( 1 )我的感受是人生只有经历磨难,才能够做出成绩,取得成功。 ( 2 )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也是历经了许多磨难,像是三调芭蕉扇、三打白骨精等,最后才成功取得真经。 ( 3 )我们自己的学习生活中也常有这样的体验,我们的成长经历本就是不断遇到各种困难并且学会战胜种种困难的过程。也只有经历这样的过程,我们才能真正成长和成熟起来。评分标准:能够提炼出历经磨难才能成功的观点得1分,能够分别就西游记和自我的经历谈认识和感受各 1 分,共3分三、古诗文阅读(14分)14. ( 1 )新生莲叶( 2)潺潺沟水( 3 )对生机勃勃的乡村风光的喜爱,对悠闲惬意的田园生活的向往。评分标准:前两空各1分,能答出“莲叶” “沟水”即可得分,第三空答出对乡村风光的喜爱之情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各得1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