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五年级数学下册五 年级 数学 学科备课活页第 4章(单元)节1课时课题分数的产生和意义设叱课标分析本单元属于新课标内,数与代数的内容,即结合具体情境,理解 分数的意义,会进行分数,小数的转化;能比较小数的大小和分 数的大小。在数的运算方面,能分别进行简单的分数的加减乘除 及混合运算,能解决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主要有:分数的意义,真分数和假分数、分数的基本 性质、约分、通分以及分数和小数的转化。每个内容问,都有内 在逻辑联系。教材在编写上,多角度呈现分数的来源,把因数倍 数的有关知识与分数结合起来教学,为学生提供了较为丰富的理 解分数意义的教学素材学情分析在三年级上学期的学习中,
2、学生已借助操作、直观的方式,初步 认识了分数。在本学期又学习了因数,倍数等概念,掌握了 235 的倍数的特征。这些都是本单元学习的重要基础。教学时,要关 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基础与学习经验,注意相关知识的复习, 为学生全面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通分,约分的方法做好准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的含义;2、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过程与方法:利用操作、讨论、家里留等形式展开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合作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质疑和验证科学知识的能力,提升学生对数学的热爱重点明确分数和分数单位的意义,理解
3、单位 “ 1的含义难点对单位“ 1的理解教学方法讲授法操作法教具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米尺、糖果 学具准备:12跟小棒、8张卡片备注预设教学流程(含评价设计)一、复习导入,引入新课1 .提问:(1)把6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人分得几个? ( 3个)(2)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人分得这个苹果的多少?(每 人分得这个苹果的)2 .指定一名学生用1米长的直尺量一量,黑板的长度是多少米?(比 3米 长,比4米短)3 .揭示课题。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在计算时,往往得不到整数结果,在这种情况 下就产生了分数,什么叫分数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分数的产生和分 数的意义”。二、课前
4、检测 师布置任务:1、师生自查、互查预习单 2、预习存疑,二次探究 通过预习,我收获了什么?我还有哪些疑问?针对课前预习的预习单,进行简单的梳理,并全班互相解决预习存在的问题,教师适时引导。师:看来大部分同学预习的都非常棒!不会的小朋友也不要灰心,接下来 就更深入的探究吧。三、自主探索,合作探究1 .引导学生回忆,我们已经学过,把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例如:(1)出示月饼图提问: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2)出示正方形图提问:把这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1份是它的几分之几?这样的3份呢?(、)(3)出示线段图提问:把一条
5、线段平均分成 4份,这样的1份是这条线段 的几分之几?这样的2份、3份呢?(,)2 .进一步认识单位“1”。以上都是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看作一个整体,我们也可以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如一批玩具,一个班的学生等。(1)出示教材第46页的香蕉图提问:把4根香蕉平均分成4份,一根香蕉是这个物体的几分之几?(1)4(2)出示教材第46页的面包图提问:把8个面包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 4份,一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表示什么? ( 1,表示把8个面包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 44份,其中的一份是这个整体的 1)43.揭示分数的意义。(1)观察以上教学过程所形成的板书一个物体计量单位单位“ 1 ”一些
6、物体告诉学生:像这样表示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 1”。(板书:单位 “1”)(2)反馈在以上各图中,分别是把什么看作单位“1” ?,各表示什么意义?议一议:什么叫做分数?(3)概括(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 分数)四、巩固练习,拓展提高。完成教材第46页“做一做”。五、课堂总结1 .什么叫做分数?如何理解单位“ 1” ?2 .什么是分数单位?分数单位有什么特点?六、布置作业1 .请完成教材第47页练习十一第1题、第2题、第3题、第4题、第5题。2 .请完成典中点剩余习题3 .预习下一课时
7、并完成预习单。七、教学板书分数的产生和意义一个物体计量单位单/“1”一些物体 I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由分数单位。教学反思五_年级数学_学科备课活页 第4章(*元)节2课时课题分数与除法设叱课标分析本单元属于新课标内,数与代数的内容,即结合具体情境,理解 分数的意义,会进行分数,小数的转化;能比较小数的大小和分 数的大小。在数的运算方面,能分别进行简单的分数的加减乘除 及混合运算,能解决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主要有:分数的意义,真分数和假分数、分数的基本 性质、约分、通分以及分数和小数的转化。每个内容问,都有内 在逻辑联系。教材在编写上,多角度呈现分数的来源
8、,把因数倍 数的有关知识与分数结合起来教学,为学生提供了较为丰富的理 解分数意义的教学素材学情分析在三年级上学期的学习中,学生已借助操作、直观的方式,初步 认识了分数。在本学期又学习了因数,倍数等概念,掌握了 235 的倍数的特征。这些都是本单元学习的重要基础。教学时,要关 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基础与学习经验,注意相关知识的复习, 为学生全面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通分,约分的方法做好准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使学生理解两个整数相除的商可以用分数来表示。2 .使学生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过程与方法:通过除法的计算过程,把两数相除迁移到分数表示,让学生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
9、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应用的广泛性重点理解、归纳分数与除法的关系难点用除法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意义教学方法讲授法合作法教具准备教具准备:课件图片学具准备:预设教学流程(含评价设计)备注一、复习导入,引入新课1.3表示什么意思?它的分数单位是什么?它肩几个这样的分5数单位?2 .把一根铁丝平均截成3段,每段的长度是这根铁丝的几分之 几,你们把谁看作单位“伸3 .引入:教师:5除以9,商是多少?板书:54如果商不用小数表示,还有其他方法吗?学习了分数与除法的关 系后,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板书课题:分数与除法。三、课前检测帅布置任务:3、师生自查、互查预习单4、预习存疑,二次探究通过预习,我收状了什
10、么?我还启哪些疑问?针对课前预习的预习单,进行简单的梳理,并全班互相解决预习存 在的问题,教师适时引导。.师:看来大部分同学预习的都非常棒!不会的小朋'友也不要灰心,接下来就更深入的探究吧。''三、自主探索,合作探究1.教学例1 (教材第49页例1)。、一,(1)读题后,指导学生根据整数除法的意义列出算式。(板书:1与二)(2)讨论:1除以3结果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3)教师画出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 3份,其中一份应 是这个蛋糕的-,就是1个“1:33板书:14=1 (个)32 .教学例2 (教材第49页例2)。(1)学生观察图
11、画,说一说图画内容。(2)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拿出三张同样大小的圆形纸片,把 它看作3块饼,用剪刀把它们分成同样大小的 4份。(3)请几名学生口述方法及每份分得的结果,教师总结几种 不同的分法。(4)归纳。从上面的操作可以看出,把 3块饼平均分成4份, 无论怎样分,每一份都是3块饼的1,即3个1块,把3个(块饼 合起来就是1个饼的3,即3块,因此,3=-(块)。444由此可见,3不仅可以理解为把1块饼(单位“11平均分成4 4份,表示这样的3份的数,也可以看作把3块饼组成的整体(单位 “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1份的数。学生相互说说3表示的意义。43 .认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1)引导学生观
12、察14= 1 3 M=3这两道算式,想一想:两个(非0)自然数相除,在不能得到整数商的情况下还可 以用什么数表示?用分数表示商时,除式里的被除数,除数分别是分数里的什 么?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是怎样的?(2)学生发言,教师总结,归纳出以下三点:分数可以表示除法的商。在表示除法的商时,要用除数作分母,被除数作分子。除法里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里的分子, 除数相当于分数里的分母(强调 相当于"一词)。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以表示成下面的 形式:板书t被除数:除数-冷颦一”(3)如果用a表示被除数,b表示除数,那么分数与除法的关 系可以怎样表示:板书:a韦二a(bw0) b(4)这里的b能为0吗?为什
13、么?明确:两个整数相除,商可以用分数表示,反过来,分数能不 能看作两个整数相除?(可以,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 分母相当于除数)(5)分数与除法有区别吗?区别在哪里?(分数是一种数,但也可以看作两个数相除,除法是一种运算)4 .学习教材第50页的例3。(1)指名读题,理解题意并列出算式。板书: 7勺0(2)利用除法和分数的关系得出结果。7 +10=二所以养鹅的10只数是鸭的710四、巩固练习,拓展提高。完成教材第50页 做一做”的1、2题。五、课堂总结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通过学习, 我们知道了原来两个数相除,可以用分数表示;而分数也可以看作 是两个数相除。
14、六、布置作业1 .请完成教材第51页练习十二第1题、第2题、第3题、第4题、第5题2 .预习下一课时并完成预习单。七、教学板书分数与除法卜1:1个) 例(块)J4被除致千除敷二猊 除数一分母a t = '( b 骗0)0卜力7 “0=q教 学 反 思五 年级 数学 学科备课活页第 4章(单元)节3课时课题真分数和假分数设叱课标分析本单元属于新课标内,数与代数的内容,即结合具体情境,理解 分数的意义,会进行分数,小数的转化;能比较小数的大小和分 数的大小。在数的运算方面,能分别进行简单的分数的加减乘除 及混合运算,能解决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主要有:分数的意义,真分数和假分
15、数、分数的基本 性质、约分、通分以及分数和小数的转化。每个内容问,都有内 在逻辑联系。教材在编写上,多角度呈现分数的来源,把因数倍 数的有关知识与分数结合起来教学,为学生提供了较为丰富的理 解分数意义的教学素材学情分析在三年级上学期的学习中,学生已借助操作、直观的方式,初步 认识了分数。在本学期又学习了因数,倍数等概念,掌握了 235 的倍数的特征。这些都是本单元学习的重要基础。教学时,要关 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基础与学习经验,注意相关知识的复习, 为学生全面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通分,约分的方法做好准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及特征,并能辨别真分数和假分数。过程与方
16、法: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重点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及特征难点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及特征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具准备教具准备:ppt学具准备:五预设教学流程(含评价设计)备注、复习导入,引入新课1 .什么叫分数?2 .说出下列各分数的分数单位以及包含的分数单位的个数。3 2 8 3 II r t y io ioo3 .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填一填。41 -50 = e()4 .口答:资)勺需()* 4梏剧)四、课前检测 师布置任务:5、师生自查、互查预习单 6、预习存疑,二次探究 通过预习,我收获了什么?我还有哪些疑问?针对课前预习的预习
17、单,进行简单的梳理,并全班互相解决预习存在的问题,教师适时引导。师:看来大部分同学预习的都非常棒!不会的小朋友也不要灰心, 接下来就更深入的探究吧。三、自主探索,合作探究1.真分数的意义。(1)出示教材第53页例1中的图形。(2)用分数表示各图,涂色部分:1、4、5。336(3)引导学生观察每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大小。学生指导:1、9、5的分子都比分母小。336(4)想一想:这些分数比1大,还是比1小?为什么?(比1(5)明确真分数的意义。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板书)(6)练一练。下面的分数是不是真分数?1 4 3 13 5T V T Too T请你写出三个真分数,并与同
18、桌交流。2 .假分数的意义。(1)出示教材第53页例2中图形的教具。(2)用分数表示出各图的涂色部分。学生独立思考应该怎样表示。同学之间交流,说一说自己的思维过程和结果。(旦工 () 3 4 5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3)引导学生观察每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大小。学生指出:3的分子和分母相等。“、11的分子比分母大。345(4)想一想:这些分数比1大,还是比1小?从图上可以看出,这些分数有的等于 1,有的比1大。(5)明确假分数的意义。板书: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6)练一练。下面哪些分数是真分数?哪些分数是假分数?587 3 10 10T T T T
19、 V lo请写出三个分母是4的假分数并与同桌交流。四、巩固练习,拓展提高。1 .完成教材第54页 做一做”第1题。让学生根据真分数与假分数的意义分辨出哪些是真分数,哪些是假分数?在直线上表示出来。展示学生练习结果,并评讲。看一看,说一说表示真分数的点在直线的哪一段上,表示假分数的点在哪一段上?2 .完成教材第55页练习十三的第13题。五、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真分数和假分数。谁愿意来说一说什么是真分数?什么是假分数?六、布置作业1 .请完成教材第55页练习十三第1题、第2题、第3题、第4题、 第5题。2 .典中点剩余习题3 .预习下一课时并完成预习单。七、教学板书真分数和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
20、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 1。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 于或等于1。教学反思五_年级数学 学科备课活页第 4章(单元)节工课时课题带分数及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 带分数设叱课标分析本单元属于新课标内,数与代数的内容,即结合具体情境,理解 分数的意义,会进行分数,小数的转化;能比较小数的大小和分 数的大小。在数的运算方面,能分别进行简单的分数的加减乘除 及混合运算,能解决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主要有:分数的意义,真分数和假分数、分数的基本 性质、约分、通分以及分数和小数的转化。每个内容问,都有内 在逻辑联系。教材在编写上,多角度呈现分数的来源,把因数倍 数
21、的有关知识与分数结合起来教学,为学生提供了较为丰富的理 解分数意义的教学素材学情分析在三年级上学期的学习中,学生已借助操作、直观的方式,初步 认识了分数。在本学期又学习了因数,倍数等概念,掌握了 235 的倍数的特征。这些都是本单元学习的重要基础。教学时,要关 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基础与学习经验,注意相关知识的复习, 为学生全面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通分,约分的方法做好准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带分数的意义,能正确地读写带分数。2 .使学生掌握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方法,能正确地把假分数化成 整数或带分数。过程与方法:在掌握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方法过程中,正确的进 行分数转化情感、态度与价值
22、观加强分数的转化概念,培养对数学学习的热情重点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难点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具准备教具准备:无 学具准备:无预设教学流程(含评价设计)备注一、复习导入,引入新课1.判断卜向各数哪些是真分数,哪些是假分数。1214S911812B 515721512053TT TT学生根据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进行区分,然后汇报交流。教师根据 学生的分类,把假分数取出来,让学生观察。2.观察以上的假分数,根据分子能否被分母整除这一特征, 假分数可以 分为几类?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作出如下总结:工.皿公科/分子是分母倍数的分数板书假分数【分子不是分母倍数的分数揭示课题:假分数又可以
23、改写成怎样的数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带分数及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板书:带分数及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五、课前检测帅布置任务:7、师生自查、互查预习单8、预习存疑,二次探究通过预习,我收获了什么?我还有哪些疑问?针对课前预习的预习单,进行简单的梳理,并全班互相解决预习存在的问题,教师适时引导。师:看来大部分同学预习的都非常棒!不会的小朋友也不要灰心,接下来 就更深入的探究吧。三、自主探索,合作探究1 .认识带分数的意义及读写方法。(1) 一个同学在吃橙子时说 我吃了一个半。”怎样用分数表示?(2)学生讨论交流后,会得到:j个半”是1 + 1的和,也可以写成11板书:112(3)引导学
24、生观察11,它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2板书:(4)学生试着说一说,老师分别板书:11 21 110(5)提问:什么是带分数?(板书:由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叫做带分数)(6)认识带分数的读法。1 1读作:一又二分之一21 3读作:一又四分之三4全班同学把其余两个带分数一起读出来。小结:带分数都是由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组成的,带分数都比1大。2 .出示教材第54页例3,请学生看图说出假分数。指出:这里都把一个圆看作单位 “1:(1)把假分数化成整数。学生思考:分子与分母的关系。如何化简。学生发言: 3 =18=2请问:你是怎样得到这两个结果的?(分数与除法的关系)(2)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提问:7的分
25、子不是分母的倍数,这种情况怎样转化?3学生回答: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计算7与,商2表示7份中的6份化 成整数2,还剩1表示1份是1 ,所以结果是21033提问:6化成带分数,怎样化?5学生独立完成,写在练习本上,然后集体订正。6 =64=11(3)小结: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是什么?分子是分母的倍数时,化成整数,用分子除以分母,商是整数。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数时,化成带分数,用分子除以分母,商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部分是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变。四、巩固练习,拓展提高。成教材第54页 做一做”第2题。(1)由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指导。(2)全班反馈,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五、课堂总结教师:
26、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有什么收获?六、布置作业1 .请完成教材第55页练习十三第5题、第6题、第7题、第8题、第9题。2 .典中点习题3 .预习卜一课时并兀成预习单。七、教学板书带分数及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21分子是分母倍数的分数整数 a!分子不是分母倍教的分数带分数)-L整数部分小数部分由整教和真分数合成的数叫做带分数二教学反思五 年级 数学 学科备课活页第4_章(单元)节5 (1) 课时课题分数的基本性质设叱课标分析本单元属于新课标内,数与代数的内容,即结合具体情境,理解 分数的意义,会进行分数,小数的转化;能比较小数的大小和分 数的大小。在数的运算方面,能分
27、别进行简单的分数的加减乘除 及混合运算,能解决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主要有:分数的意义,真分数和假分数、分数的基本 性质、约分、通分以及分数和小数的转化。每个内容问,都有内 在逻辑联系。教材在编写上,多角度呈现分数的来源,把因数倍 数的有关知识与分数结合起来教学,为学生提供了较为丰富的理 解分数意义的教学素材学情分析在三年级上学期的学习中,学生已借助操作、直观的方式,初步 认识了分数。在本学期又学习了因数,倍数等概念,掌握了 235 的倍数的特征。这些都是本单元学习的重要基础。教学时,要关 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基础与学习经验,注意相关知识的复习, 为学生全面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通
28、分,约分的方法做好准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归纳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并能理解分 数的基本性质,止确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题。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观察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价 值重点抽象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难点抽象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具准备教具准备:学具准备:每人3张同样的正方形或长方形纸片。备注预设教学流程(含评价设计)一、复习导入,引入新课1 .说出下列各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和它包含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小生当工旦二1 2 69 15 100(力48122 .商不变规律。(1)计
29、算:120+ 30 12+3 40+ 5 400+ 50(2)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被除数和除数都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3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由学生回顾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师板书。被除数彳除数-臂?I冰艰六、课前检测师布置任务:9、师生自查、互查预习单10、预习存疑,二次探究通过预习,我收获了什么?我还有哪些疑问?针对课前预习的预习单,进行简单的梳理,并全班互相解决预习存在的 问题,教师适时引导。师:看来大部分同学预习的都非常棒!不会的小朋友也不要灰心,接下 来就更深入的探究吧。三、自主探索,合作探究1 .教学教材第57页的例1。由学生拿3张同样的正方形或方形纸片,分 别对折一次
30、,两次,四次,平均分成 2份,4份,8份,涂上颜色,分别用分 数表示涂色部分。提示:你发现了什么?板书: T = = T (为什么相等?)2 .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分子,分母各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学生以小 组为单位,请代表发言。随着学生汇报,老师板书。(从左往右观察)(从右往左观察)3 .提问: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4 .观察以上例子,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学生讨论,汇报。板书: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 小不变。提问:为什么0要除外?(学生讨论)0小结:分子和分母如果都乘上0,则分数成为0 ,而分数的分母不能为0; 又因为0不能作除数,所以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也不能
31、同时除以 0。5.提问:你 能不能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和商不变性质来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 四、巩固练习,拓展提高。学生完成教材第58页练习十四的第15题。1 .学生先独立涂色,然后比较大小并说明理由。2 .学生两人一组,由一人说一个分数,另一个人说出一个相等的分数。4.学生独立完成,说一说是怎样比较的。可以把 25化成410,也可以把410 化成25,再比较。5.引导学生先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判断哪几个分数是相 等的,然后在直线上把这个点画出来,老师启发学生观察,推算出每个分数 中分子与分母可以同时除以几,得到一个与原分数相等的分数。五、课堂总结谁能说一说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六、布置作业1
32、.完成教材第58页练习十四第1题、第2题、第6题、第7题、第8题。2 .完成典中点剩余习题,预习下一课时并完成预习单 七、教学板书分数的基本性质1 2 _ 42 48工二上=32481 _ 24(从左在右观察)一Vrf im248(从右往左理略)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父。教学反思华油荣德小学 M 年级数学学科备课活页 第_4章(单元)节5 (2) 课时课题分数的基本性质变式及应用设叱刘利英课标分析本单元属于新课标内,数与代数的内容,即结合具体情境,理解 分数的意义,会进行分数,小数的转化;能比较小数的大小和分 数的大小。在数的运算方面,能分别进行简单的分
33、数的加减乘除 及混合运算,能解决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主要有:分数的意义,真分数和假分数、分数的基本 性质、约分、通分以及分数和小数的转化。每个内容问,都有内 在逻辑联系。教材在编写上,多角度呈现分数的来源,把因数倍 数的有关知识与分数结合起来教学,为学生提供了较为丰富的理 解分数意义的教学素材学情分析在三年级上学期的学习中,学生已借助操作、直观的方式,初步 认识了分数。在本学期又学习了因数,倍数等概念,掌握了 235 的倍数的特征。这些都是本单元学习的重要基础。教学时,要关 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基础与学习经验,注意相关知识的复习, 为学生全面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通分,约分的方法
34、做好准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巩固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 本性质的运用。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重点止确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问题难点正确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问题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具准备教具准备:无 学具准备:无预设教学流程(含评价设计)备注一、复习导入,引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 谁能说一说分数的基本性质的 内容。学生回忆并口头回答。七、课前检测师布置任务:11、师生自查、互查预习单 12、预习存疑,二次探究通过预习,我收获了什么?我还有哪些疑问?针对课前预习的预习单,进
35、行简单的梳理,并全班互相解决预习存在的问题,教师适时引导。师:看来大部分同学预习的都非常棒!不会的小朋友也不要灰心, 接下来就更深入的探究吧。三、自主探索,合作探究2101.出示教材第57页例2,把3和24化成分母是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1)提问:谁能说一说,在审题过程中要注意什么?(2)学生审题,分析要点:分母是12;大小不变。(3)提问:想一想,怎样使分母变为12。要使分数大小不变, 分子应怎样变?学生思考后再回答,然后请学生试着在教材上填写。2老师以3为例提示:先想分母3怎样变成12,再想要使分数大小不变,分子应该怎样变化。生后 22 x 481。10 门5板书 * 33 x41224
36、24 212提问:你是根据什么知识解答这个题的?应注意什么问题?小结:注意分子和分母要同时乘或者除以 0以外的相同数。四、巩固练习,拓展提高。2 .完成教材第5859页练习十四的第610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3 .完成教材第59页练习十四的第11题。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集体交流方法。可以都统一化成分子是1的分数,也可以统一化成分母是 16 的分数,然后进行比较。4 .完成教材第59页练习十四的第12题。学生审题并思考方法,集体交流,可以化成分母都是 100的分 数,也可以统一化成分母是50或25的分数,再进行比较。五、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你能熟练地掌握分数的性质吗?运用分数 的基本
37、性质时要注意什么? 六、布置作业请完成典中点剩余习题,预习下一课时并完成预习单七、教学板书第2课时 分数的基本性质(2)? n例2:把与和邓化成分母是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一, 3 242 2 x4 810 1092 53 3 x4 -1224 24 -2 -12教 学 反 思五_年级数学学科备课活页 第4单元第6课时课题最大公倍数设叱课标分析本单元属于新课标内,数与代数的内容,即结合具体情境,理解 分数的意义,会进行分数,小数的转化;能比较小数的大小和分 数的大小。在数的运算方面,能分别进行简单的分数的加减乘除 及混合运算,能解决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主要有:分数的意义,真分数和
38、假分数、分数的基本 性质、约分、通分以及分数和小数的转化。每个内容问,都有内 在逻辑联系。教材在编写上,多角度呈现分数的来源,把因数倍 数的有关知识与分数结合起来教学,为学生提供了较为丰富的理 解分数意义的教学素材学情分析在三年级上学期的学习中,学生已借助操作、直观的方式,初步 认识了分数。在本学期又学习了因数,倍数等概念,掌握了 235 的倍数的特征。这些都是本单元学习的重要基础。教学时,要关 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基础与学习经验,注意相关知识的复习, 为学生全面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通分,约分的方法做好准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探究,能了
39、解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数学活动过程,训练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条理性。重点理解最大公因数的求法难点熟练掌握最大公因数的求法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具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无预设教学流程(含评价设计)备注一、复习导入,引入新课教师提问:什么是因数?因数有什么特点?学生回顾前面的知识,在小组中交流后汇报,老师总结使学生了解因 数的几个特点:(1)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2)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3) 一个数除以它的因数,商f 是自然数(0除外)。八、课前检测帅布置任务:13、师生自查、互查预习
40、单14、预习存疑,二次探究通过预习,我收状了什么?我还有哪些疑问?针对课前预习的预习单,进行简单的梳理,并全班互相解决预习存在的问题,教师适时引导。师:看来大部分同学预习的都非常棒!不会的小朋友也不要灰心,接下来 就更深入的探究吧。三、自主探索,合作探究1.教学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1)出示教材第60页例1。(2)找出8的因数。(1、2、4、8)(3)找出 12 的因数。(1、2、3、4、6、12)(4)再找12、8的因数中两个数的公有因数。(1、2、4)电脑课件呈现:8的因数42.12的因数两个图组合:8的因数12的因数8和12的公因数指出:1、2、4是8和12公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
41、其中, 4 是最大的公因数,叫做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教师适时引出课题,并板书:最大公因数。2.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1)出示教材第60页例2:怎样求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2)学生先独立思考用自己想到的方法试着找出 18和27的最大公因 数。(3)小组讨论,互相启发,再在全班交流,学生可能会说出:方法一:IX的图数:小IX27的因数/ EX27先分别写出18和27的因数,再圈出公有的因数,从中找到最大公因数。方法二:先找出18的因数,再看18的因数中有哪些是27的因数,再 看哪个最大。IS 的因数、方法三:先写出27的因数,再看27的因数中哪些是18的因数。从中 找出最大的。27的因数
42、:。、。)、27(4)引导学生看教材第61页的“你知道吗”,指导学生自学分解质因 数的方法,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24二件件/夕24和36的最大公因数=2X 2 X 3=12指出:两个数所有公因数的积,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四、巩固练习,拓展提高。完成教材第61页“做一做”。完成教材第63页第一题。五、课堂总结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六、布置作业请完成典中点剩余习题,预习下一课时并完成预习单。七、教学板书最大公因数(1)两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公因数,叫做它们 的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五 年级 数
43、学 学科备课活页 小_章(W)节5 (1)课时课题分数的基本性质设叱课标分析本单元属于新课标内,数与代数的内容,即结合具体情境,理解 分数的意义,会进行分数,小数的转化;能比较小数的大小和分 数的大小。在数的运算方面,能分别进行简单的分数的加减乘除 及混合运算,能解决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主要有:分数的意义,真分数和假分数、分数的基本 性质、约分、通分以及分数和小数的转化。每个内容问,都有内 在逻辑联系。教材在编写上,多角度呈现分数的来源,把因数倍 数的有关知识与分数结合起来教学,为学生提供了较为丰富的理 解分数意义的教学素材学情分析在三年级上学期的学习中,学生已借助操作、直观的
44、方式,初步 认识了分数。在本学期又学习了因数,倍数等概念,掌握了 235 的倍数的特征。这些都是本单元学习的重要基础。教学时,要关 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基础与学习经验,注意相关知识的复习, 为学生全面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通分,约分的方法做好准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归纳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并能理解分 数的基本性质,止确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题。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观察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价 值重点抽象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难点抽象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具准备教具准备:学具准备:每人
45、3张同样的正方形或长方形纸片。预设教学流程(含评价设计)备注一、复习导入,引入新课1 .说出下列各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和它包含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小 5 8 7 23 /0 36 97 15 100(-万 ¥ 122 .商不变规律。(1)计算:120+ 30 12+3 40+ 5 400+ 50(2)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被除数和除数都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3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由学生回顾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师板书。被除数彳除数-空磬九、课前检测师布置任务:15、师生自查、互查预习单16、预习存疑,二次探究通过预习,我收获了什么?我还有哪些疑问?针对课前预习的预习单,进
46、行简单的梳理,并全班互相解决预习存在的 问题,教师适时引导。师:看来大部分同学预习的都非常棒!不会的小朋友也不要灰心,接下 来就更深入的探究吧。三、自主探索,合作探究1 .教学教材第57页的例1。由学生拿3张同样的正方形或方形纸片,分 别对折一次,两次,四次,平均分成 2份,4份,8份,涂上颜色,分别用分 数表示涂色部分。(11(2)(4)W提示:你发现了什么?板书: T = T = T (为什么相等?)2 .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分子,分母各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学生以小 组为单位,请代表发言。随着学生汇报,老师板书。(从左往右观察)(从右往左观察)3 .提问: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4 .观察
47、以上例子,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学生讨论,汇报。板书: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 小不变。提问:为什么0要除外?(学生讨论)0小结:分子和分母如果都乘上0,则分数成为0 ,而分数的分母不能为0; 又因为0不能作除数,所以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也不能同时除以 0。5.提问:你 能不能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和商不变性质来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 四、巩固练习,拓展提高。学生完成教材第58页练习十四的第15题。1 .学生先独立涂色,然后比较大小并说明理由。2 .学生两人一组,由一人说一个分数,另一个人说出一个相等的分数。4.学生独立完成,说一说是怎样比较的。可以把 25化成410,也
48、可以把410 化成25,再比较。5.引导学生先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判断哪几个分数是相 等的,然后在直线上把这个点画出来,老师启发学生观察,推算出每个分数 中分子与分母可以同时除以几,得到一个与原分数相等的分数。五、课堂总结谁能说一说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六、布置作业1 .完成教材第58页练习十四第1题、第2题、第6题、第7题、第8题。2 .完成典中点剩余习题,预习下一课时并完成预习单 七、教学板书分数的基本性质1 2 _ 42 48工二上=32481 _ 24(从左在右观察)一Vrf im248(从右往左理略)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父。教学反思华油荣德小
49、学 M 年级数学学科备课活页 第_4章(单元)节5 (2) 课时课题分数的基本性质变式及应用设叱刘利英课标分析本单元属于新课标内,数与代数的内容,即结合具体情境,理解 分数的意义,会进行分数,小数的转化;能比较小数的大小和分 数的大小。在数的运算方面,能分别进行简单的分数的加减乘除 及混合运算,能解决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主要有:分数的意义,真分数和假分数、分数的基本 性质、约分、通分以及分数和小数的转化。每个内容问,都有内 在逻辑联系。教材在编写上,多角度呈现分数的来源,把因数倍 数的有关知识与分数结合起来教学,为学生提供了较为丰富的理 解分数意义的教学素材学情分析在三年级上学
50、期的学习中,学生已借助操作、直观的方式,初步 认识了分数。在本学期又学习了因数,倍数等概念,掌握了 235 的倍数的特征。这些都是本单元学习的重要基础。教学时,要关 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基础与学习经验,注意相关知识的复习, 为学生全面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通分,约分的方法做好准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巩固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 本性质的运用。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重点止确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问题难点正确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问题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具准备教具准备:无 学具准备:无预设教学流
51、程(含评价设计)备注一、复习导入,引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 谁能说一说分数的基本性质的 内容。学生回忆并口头回答。十、课前检测师布置任务:17、师生自查、互查预习单 18、预习存疑,二次探究通过预习,我收获了什么?我还有哪些疑问?针对课前预习的预习单,进行简单的梳理,并全班互相解决预习存在的问题,教师适时引导。师:看来大部分同学预习的都非常棒!不会的小朋友也不要灰心, 接下来就更深入的探究吧。三、自主探索,合作探究2101.出示教材第57页例2,把3和24化成分母是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1)提问:谁能说一说,在审题过程中要注意什么?(2)学生审题,分析要点:分母是12;大小不
52、变。(3)提问:想一想,怎样使分母变为12。要使分数大小不变, 分子应怎样变?学生思考后再回答,然后请学生试着在教材上填写。2老师以3为例提示:先想分母3怎样变成12,再想要使分数大小不变,分子应该怎样变化。生后 22 x 481。10 门5板书 * 33 x4122424 212提问:你是根据什么知识解答这个题的?应注意什么问题?小结:注意分子和分母要同时乘或者除以 0以外的相同数。四、巩固练习,拓展提高。2 .完成教材第5859页练习十四的第610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3 .完成教材第59页练习十四的第11题。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集体交流方法。可以都统一化成分子是1的分数,也可以统一
53、化成分母是 16 的分数,然后进行比较。4 .完成教材第59页练习十四的第12题。学生审题并思考方法,集体交流,可以化成分母都是 100的分 数,也可以统一化成分母是50或25的分数,再进行比较。五、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你能熟练地掌握分数的性质吗?运用分数 的基本性质时要注意什么? 六、布置作业请完成典中点剩余习题,预习下一课时并完成预习单七、教学板书第2课时 分数的基本性质(2)? n例2:把与和邓化成分母是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一, 3 242 2 x4 810 1092 53 3 x4 -1224 24 -2 -12教 学 反 思工年级数学学科备课活页第4单元第7课时课题最大公倍数的应用设叱马潇潇课标分析本单元属于新课标内,数与代数的内容,即结合具体情境,理解 分数的意义,会进行分数,小数的转化;能比较小数的大小和分 数的大小。在数的运算方面,能分别进行简单的分数的加减乘除 及混合运算,能解决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主要有:分数的意义,真分数和假分数、分数的基本 性质、约分、通分以及分数和小数的转化。每个内容问,都有内 在逻辑联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应电专业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铁路人才智理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poct血气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妇产科医师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ct大型设备上岗证技师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人员甄选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美容美体专业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河北农林专业试题及答案
- 村民协议书范本
- 村级代管协议书
- 养老机构消毒培训课件
- 公司部门管理办法分享
- 2025年资阳市税务系统遴选面试真题附解析含答案
- 2025年北京市中考招生考试数学真题试卷(真题+答案)
- 2025年放射工作人员放射防护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发展对象培训结业考试真题
- GA/T 761-2024停车库(场)安全管理系统技术要求
- GB/T 6283-2008化工产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卡尔·费休法(通用方法)
- 包河区政府采购中心询价文件
- 电气装配工艺规程
- 100头肉牛场项目实施计划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