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化学专题突破训练辑专题突破训练4化学平衡图像的分类突破_第1页
2020高考化学专题突破训练辑专题突破训练4化学平衡图像的分类突破_第2页
2020高考化学专题突破训练辑专题突破训练4化学平衡图像的分类突破_第3页
2020高考化学专题突破训练辑专题突破训练4化学平衡图像的分类突破_第4页
2020高考化学专题突破训练辑专题突破训练4化学平衡图像的分类突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突破训练El化学平衡图像的分类突破(建议用时:35分钟)1 . (2019合肥模拟)在恒温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aCO3(s)=CaO(s) + CO2(g) 3>0,反应达到平衡后,ti时缩小容器体积,x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 图所示。x不可能是()A . v逆(逆反应速率)B. p(容器内气体密度)C. m(容器内CaO质量)D. Qc(浓度商)C t1时缩小容器体积,压强增大,v逆瞬时增大,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 动,故v逆逐渐减小,A项不符合题意;容器内只有CO2 一种气体,缩小容器体 积,气体密度瞬时增大,随着平衡逆向移动,CO2的质量逐渐减小,容器内气体 密度也逐渐减小,

2、B项不符合题意;缩小容器体积,容器内 CaO的质量瞬时不 变,随着平衡逆向移动,CaO的质量逐渐减小,C项符合题意;浓度商Qc = c(CO2), 缩小容器体积,CO2的浓度瞬时增大,随着平衡逆向移动,CO2的浓度逐渐减小, 则浓度商Qc也先瞬时增大,后逐渐减小,D项不符合题意。2. (2019湖北名校联考)工业上利用Ga与NH3在高温条件下合成固态半导 体材料氮化钱(GaN)的同时有氢气生成。反应中,每生成 3 mol H2放出30.8 kJ 的热量。在恒温包容密闭体系内进行上述反应,下列有关表达正确的是()A.I图像中如果纵轴为正反应速率,则t时刻改变的条件可以为升温或加B. II图像中纵

3、轴可以为钱的转化率C.田图像中纵轴可以为化学反应速率D. IV图像中纵轴可以为体系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A 升温或加压均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即升温或加压正反应速率均加快,A项正确;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Ga的转化率降低,B项错误;钱是固体, 增大钱的质量,对化学反应速率无影响,C项错误;温度相同时,加压,平衡逆向移动,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 压强相同时,升温,平衡逆向移动,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D项错误。3. 丁烯(C4H8)是制备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LLDPE)的原料之一,可由丁烷(C4H10)催化脱氢制备,C4Hi0(g)KC4H8(g)+H2(g) AH =

4、 + 123 kJ mol 1。该工艺过程中生成的副产物有炭(C)、C2H6、C2H4、C4H6等。进料比::j 和温度对丁烯产率的影响如图1、图2所示。已知原料气中氢气的作用是活化固 体催化剂。潮蛔*加反度产£图1卜列分析正确的是()A.原料气中氢气的作用是活化固体催化剂,图2改变氢气的量不会影响丁烯的B. 丁烷催化脱氢是吸热反应,丁烯的产率随温度升高而不断增大C.随温度升高丁烯裂解生成的副产物增多,会影响丁烯的产率nD. 一定温度下,控制进料比n不越小,越有利于提高丁烯的产率C 由题图1可知,改变氢气的量会影响丁烯的产率,A项错误;根据题图 2可知,当温度在590 c左右时,冉升

5、高温度,副反应增多,导致丁烯产率降低, B项错误;随温度升高,丁烯裂解为乙烯等副产物,会导致丁烯的产率降低,Cn氢气项正确;根据题图1可知,随着进料比二的增大,丁烯的产率先增大后减 n 丁烷小,故一定温度下,不是进料比n J 越小,越有利于提高丁烯的产率,D项 n 丁烷4.煤气化的一种方法是在气化炉中给煤炭加氢,发生的主要反应为C(s)+2H2(g)=CH4(g)。在V L的密闭容器中投入 a mol碳(足量),同时通入2a molH2,控制条件使其发生上述反应,实验测得碳的平衡转化率随压强及温度的变 化关系如图所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谏的平衡转化率府一 I 200 K inoK -1 (K

6、OK1ffr-Q in 压各/MP*A.上述正反应为吸热反应B.在 4 MPa、1 200 K 时,图中 X 点 v(H2)正v(H2)逆V2C.在5 MPa、800 K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了D.工业上维持6 MPa、1 000 K而不采用10 MPa、1 000 K,主要是因为 前者碳的转化率高A A项,由图观察,温度越高,碳的平衡转化率越大,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正确;B项,X点是未平衡时,反应正向进行,正反应速率大 于逆反应速率,错误;C项,此时碳转化率为50%C(s)+2H2(g).CH4(g)起始量/mol a2 a0转化量/mol 0.5aa0.5a平衡量/mol 0

7、.5aa0.5a0.5aK = ¥ = 号,错误;D项,该选择的原因是两者转化率相差不大,但压 a 2 aV强增大对设备要求高,能量需求大,错误。5.(2019试题调研)将一定量硫化氢气体加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H2s(g)-=S2(g)+ 2H2(g)。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负对数(lg K)随温度(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lg KW631兴工50甫|、2 2叱卜二二外1!1-0 25 昶 3s 40 45 Tn'.A. c点对应的平衡常数K= 1.0X 10 3.638 mol L 1B.该反应的AH>0C. a、C点反应速率:Va>VcD

8、 . 30 c时,b点对应状态的v正丑逆D A 项,c点一lg K = 3.638,则平衡常数 K= 1.0X 10 - 3.638 mol L,正确B项,一lg K越大,则平衡常数K越小,由题图可知,随温度的升高,平衡 常数增大,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故该反应的 >0,正确。C项,a点温度高于c点,va>vc,正确。c S2 c2 H2D项,b点c2 H2s 的值大于平衡常数的值,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则 b点对应的v正丫逆,错误。6. (2019名校联考)某绝热包容容器中充入2 mol L 1NO2,发生反应2NO2(g)=N2O4(g) AH = 56.9

9、 kJ mol 1,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c/(inol * L'1) p/(tnul , L' * s'')579 X/fiA . 5 s时NO2的转化率为75%B. 03 s内v(NO2)增大是因为体系温度升高C. 3 s时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D. 9 s时再充入N2O4,平衡后K较第一次平衡时大C 分析图像可知,05 s 内 Ac(NO2) = 2 mol L-1 0.5 mol L-1 = 1.51.5 mol L - 1mol L-1,结合转化率的概念计算出 NO2的转化率为2 mo| .-1 X100% = 75%,A项正确;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10、,在绝热包容容器中,随着反应进行不断放出热量,体系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增大,故 03 s内v(NO2)增大是因为体系 温度升高,B项正确;3 s时二氧化氮反应速率最大,37 s时v(NO2)随时间减 小,7 s后v(NO2)不变,反应才处于平衡状态,C项错误;9 s时反应处于平衡状 态,再充入N2O4,平衡逆向进行,体系温度降低,平衡向放热方向进行,平衡 常数增大,D项正确。7. (2019河南名校联考)血红蛋白(Hb)和肌红蛋白(Mb)分别存在于血液和肌 肉中,都能与氧气结合,与氧气的结合度 W吸附O2的Hb或Mb的量占总Hb 或Mb的量的比值)和氧气分压P(O2)密切相关。回答下列问题:(1

11、)人体中的血红蛋白(Hb)能吸附。2、H+ ,相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及平衡 常数如下:I .Hb(aq) + H (aq)-HbH (aq) AHi KiH .HbH (aq)+ O2(g)=HbO2(aq) + H (aq) AH2 K2m.Hb(aq) +O2(g)HbO 2(aq)23 K3AH3=州 AHi、AH2表小),K3 =(用 Ki、K2表小)。(2)Hb与氧气的结合能力受到H+的影响,相关反应如下:HbO2(aq)+H (aq)=HbH (aq)+O2(g)。37 C, pH 分别为 7.2、7.4、7.6时氧气分压p(O2)与达到平衡时Hb与氧气的结合度a的关系如图1所示,

12、pH(3)Mb 与氧气结合的反应如下: Mb(aq) + 02(g);1 MbO 2(aq) 41,37 C时,氧气分压P(02)与达平衡时Mb与氧气的结合度a的关系如图2所示。已知Mb与氧气结合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表达式 公湍1”,计算37 C 时 K =kPa1。人正常呼吸时,体温约为37 C,氧气分压约为20.00 kPa,计算此时Mb 与氧气的最大结合度为(结果彳留3位有效数字)。经测定,体温升高,Mb与氧气的结合度降低,则该反应的AH(K “>”或 “<”)0。已知37 c时,上述反应的正反应速率 v(正)=ki Mb p(02),逆反应速率 v(逆)=k2 MbO 2,若

13、ki=i20 skPa1,贝U k2=。37 c时,图 2中 C 点时,v(正)/v(逆)=解析(i)由盖斯定律可知,反应I +反应H=反应田,所以AH3=AHi +AH2, K3=Ki K2。(2)其他条件一定,pH = 7.6时与pH =7.4相比,氢离子浓度减小,该反应的平衡逆向移动,增大了血红蛋白与氧气的结合度,因此 A曲线 符合。(3)当p(O2) = 2.00 kPa时,此时Mb与氧气的结合度为 80.0%,即MbO 2= 4Mb,故K = 2.004kpa = 2.00 kPa-。根据平衡常数表达式K= 层;O2 ,代入数据得2.00 =,解得1- a X 20.00a= 97.

14、6%。体温升高时,Mb与氧气的结合度降低,即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所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00 37 C 反应达到平衡时,v(正)=v(逆),即 ki Mb p(O2)= k2 MbO 2, ki=k2 K, v 正k1 Mb p O21代入相关数据,解得 k2 = 60 s- 1o C 点时日=kk2MMbOO =;X2.00= 1.00o答案出1+AH2 Ki K2(2)A(3) 2.00 97.6% < 60 s1 1.008. (2019平顶山一模)处理、回收CO是环境科学家研究的热点课题。(1)CO用于处理大气污染物N2O所发生的反应为N2O(g) +CO(g) CO2(

15、g) + N2(g) AH。几种物质的相对能量如下:物质N2O(g)CO(g)CO2(g)N2(g)相对能量/(kJ mol 1)475.52830393.5AH=kJ mol 1o改变下列“量”,一定会引起AH发生变化的是(K代号)。A .温度B.反应物浓度C.催化剂D.系数有人提出上述反应可以用“ Fe+”作催化剂。其总反应分两步进行:第一步:Fe+N2O=FeO+N2;第二步: 9化学方程式)。第二步反应不影响总反应达到平衡所用时间,由此推知,第二步反应速率第一步反应速率(填“大于”或“等于”)。(2)在实验室,采用I2O5测定空气中CO的含量。在密闭容器中充入足量的 I2O5 粉末和一

16、定量的 CO,发生反应:I2O5(s)+5CO(g)=5CO2(g)+I2(s)。测得CO的转化率如图1所示相对曲线a,曲线b仅改变一个条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在此温度下,该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 K =(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13(3)工业上,利用CO和H2合成CH3OH。在1 L包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g)和 n mol H2,在 250 C发生反应:CO(g) + 2H2(g)CH 30H(g),测得 混合气体中CH30H的体积分数与H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2所示。在a、b、 c、d点中,CO的平衡转化率最大的点是。(4)有人提出,利用2CO(g)=2C(s) + O2(g)消除C

17、O对环境的污染,你的评 价是(填“可行”或“不可行”)。解析(1)AH =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 (393.5+ 0-475.5- 283) kJ mol-1=-365 kJ mol;反应热只与具体反应的系数有关。与温度、压强、催化剂、转化率、反应物浓度等无关。根据催化剂定 义,第二步反应中,中间产物(FeO+)氧化CO生成CO2本身被还原成Fe+,第二步反应对总反应速率没有影响,说明第一步是慢反应,控制总反应速率。(2)曲线b和曲线a的平衡状态相同,曲线b反应速率较大,对于气体分 子数相同的反应,加压可以增大浓度,正、逆反应速率同倍数增大;加入催化剂, 正、逆反应速率同

18、倍数增大,平衡不移动;x51-x 5°设CO的起始浓度为c(对于等气体分子数反应,体积始终不变),平衡时,ddCO25CO=(1x)c mol L 1, CO2 = xc molL,1, K=co5(3)图2中,b点代表平衡点,增大H2、CO的投料比,CO的平衡转化率增 大。(4)该反应是始增、嫡减反应,任何温度下不能自发进行,故不可行答案 365 D FeO+CO=Fe+ + CO2 大于 (2)加入催x5一,化剂(或增大压强)5 (3)d (4)不可行1 x9. (2019长郡中学模拟)一定压强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H2=CHCH3 和 C12 发生 反应:CH2=CHC

19、H3(g) 十n CH2=CHCH3n Cl2Cl2(g)CH2=CHCH 2Cl(g) + HCl(g)AH2= 102 kJ mol 1。设起始的平衡时Cl2的体积分数(小)与温度(T)、w的关系如图甲所示。w = 1时,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1)图甲中,W2(2)图乙中,表示正反应平衡常数的曲线为 (填“A”或"B”),理由为(3)Ti K下,平衡时 4。2)=<解析(1)从题图甲可以看出,温度相同,W2时(KCl2)较小,在反应中,增,n CH2=CHCH3一 一一、, 一大77不,*Cl2)减小,故 W2>1 0 (2)反应的正

20、反应为放热反应,升n ci 2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则正反应平衡常数减小,故 B曲线表示正反应平衡常数 的曲线。(3)Ti K时正反应平衡常数与逆反应平衡常数相等,且n CdlCHCH3 =1,则平衡时反应中各物质浓度均相同, Cl2的转化率为50%。答案(1)> (2)B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正反应平衡常 数减小 (3)50%教师用书独具1. (2019试题调研)合成氨工艺是人工固氮最重要的途径。2018年是合成氨 工业先驱哈伯(F.Haber)获得诺贝尔奖100周年。合成氨反应中有关化学键的键 能数据如下表:化学键H -HN = NN -HE/(kJ mol 1)43694

21、6391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合成氨反应 N2(g)+3H2(g)=2NH3(g) AH1的活化能Ea= 508 kJ mol 1,则氨分解反应 2NH3(g)KN2(g)+3H2(g)AH2 的活化能 Ea =0(2)其他条件相同时,分别选用 A、B、C三种催化剂进行合成氨实验,所得 结果如图1所示:则生产中适宜选择的催化剂是 (M “A” “B”或“C”),理由是(3)向包容密闭的反应容器中充入 1 mol N2、3 mol H2,在不同温度、不同压强下合成氨反应分别达平衡时,混合气体中NH3的物质的量分数如图2所示:NR,的平衡物场的凶分散慨图2曲线A、B、C对应的温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22、 (用代表曲线的字母 表示)。图中X、Y、Z三点的平衡常数大小关系:K(X)(填“>” “<” 或“=",下同)K(Y)K(Z)oY点对应的H2的转化率是;若仅将起始投料加倍,其他条件不 变,反应达到新平衡时,则 H2的转化率将会 (K “升高” “降低”或 “不变”)。解析(1)N2(g)+ 3H2(g)=2NH3(g) 四1 =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 键能=(946+436X3)kJ mol 1 (6X 391)kJ moL1= 92 kJ moL1;正反应的活 化能 Ea=508 kJ moL1,则逆反应的活化能 Ea= (508+92)kJ moL1 = 600 k

23、J mol -1,即 2NH3(g)=N2(g) + 3H2(g) AH2 的活化能 Ea= 600 kJ mo1。(2)由图 1可知,A和B的催化效率分别在Ti、T2温度下最高,Ti<T2, A在较低温度下 具备较高的催化活性,一方面可节约能源,另一方面,合成氨是放热反应,低温 对氨的合成有利,所以,生产中适宜选择的催化剂是A。(3)因为合成氨的反应是放热反应,相同压强下,投料相同时,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氨气的含量 减小,所以曲线A、B、C对应的温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A<B<C o因为K只受 温度影响,温度不变,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变,图 2中X、Y点在同一条曲线 上,所

24、以两点对应的平衡常数相等,Z点对应温度较高,因为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所以 X、Y、Z三点的平衡常数大小关 系为K(X) = K(Y)> K(Z) o设反应达到Y点对应平衡状态时,N2转化了 x mol, 根据反应:N2(g) + 3H2(g)2NH3(g)起始(mol)130转化(mol)x3x2x平衡(mol) 1-x3- 3x2xY点时氨气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60%,所以2x/(1 x + 3 3x + 2x)X 100% = 60%,解得x = 0.75, Y点对应的H2的转化率为3><:75 molx 100% = 75%。若 3 molH2的转化仅将起始投料加倍,压强增大平衡正向移动,则反应达到新平衡时, 率将升高答案(1)600 kJ mol1 (2)A催化剂A在较低温度下具备较高的催化活 性,一方面可节约能源,另一方面低温有利于氨的合成A<B<C =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