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制医学检验技术专科-临床检验免疫学-教学大纲_第1页
三年制医学检验技术专科-临床检验免疫学-教学大纲_第2页
三年制医学检验技术专科-临床检验免疫学-教学大纲_第3页
三年制医学检验技术专科-临床检验免疫学-教学大纲_第4页
三年制医学检验技术专科-临床检验免疫学-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临床免疫学检验教学大纲(Clinical Laboratory Immunology)(供三年制医学检验技术专科专业使用)前 言临床检验免疫学是医学检验专业的重要专业课之一。它主要讲述临床免疫学的基本技术、基本理论及常用的免疫学诊断方法,以及常见免疫相关性疾病的免疫学特征及免疫学诊断的意义。针对检验专科的授课不同与本科层次,它主要强调的是学生实验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学生应熟练掌握临床检验科开展的常用免疫学检验技术,掌握临床免疫相关疾病的免疫学特征,并能针对不同的临床病例开展相关免疫学项目的诊断,并能对诊断结果进行合理的临床解释和分析。目前质量控制是检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学生能熟悉关于免疫

2、检验的相关质量控制。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基本技能训练要求是:通过对临床免疫检验工作较广泛的认识,使学生对临床免疫检验工作形成较深刻的理解,掌握各种免检理论和操作技能,养成良好的实验室工作作风,为毕业后能从事临床免疫检验工作奠定良好的理论和实验室基础。临床免疫检验工作涉及面广,内容多,授课必须重点突出,主次分明,详略得当,难点讲透,以确保学有所获。本大纲是参考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吕世静主编、第二版«临床免疫学检验»教材制定的,并确定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类三年制医学检验专业的临床免疫学检验教学的目的要求。在每章的“目的要求”项目中,指出掌握、熟悉与了解三级要求。掌握内容是本

3、章节的教学重点,亦是理论和实验的重点考试范围;熟悉内容为选择性讲授和学生自修内容;了解内容为供学生自学和教师选择性教授。在“教学内容”项目中,划有横线条的部分是要求掌握的具体内容。通过讲授、实验、电教片学习、多媒体课件学习、病例讨论及自学等方式进行教学。本课程总学时为100课时,其中理论讲授58学时,实验42学时。本课程为校考课,课程考核成绩由平时考核和课终考核组成,其中课终考核采用笔答考试方式,其成绩占课程最终成绩的60,平时考核由平时表现和实验报告两部分组成,各占20%和20%。各章参考学时分配表内容理论学时数实验学时数概论1抗原抗体反应2免疫原和抗血清制备3单克隆抗体与基因工程抗体的制备

4、技术3凝集反应2沉淀反应4补体系统检测及应用2放射免疫技术3荧光免疫技术3酶免疫技术3化学发光免疫技术2其他标记技术3免疫细胞分离及功能检测6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3超敏反应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5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4免疫增殖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3免疫缺陷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3移植免疫及其免疫检测3实验一 胶乳凝集试验(抗及检测)3实验二 免疫电泳试验4实验三 荧光抗体显微技术试验4实验四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14实验五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23实验六 斑点免疫印迹试验4实验七 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见习3实验八补体检测试验4实验九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4实验十 免疫印迹法检测抗3实验十一 PEG沉淀法检

5、测循环免疫复合物3实验十二病实验室检测见习3合计5842概论目的要求1. 掌握基础免疫学的概念及主要内容。2. 熟悉临床检验免疫学的研究对象及其任务。教学内容1免疫学概念;功能: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及免疫监视。2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中枢免疫器官(骨髓及胸腺),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结、脾脏等);免疫细胞:淋巴细胞(细胞、细胞和细胞),单核吞噬细胞,参与免疫应答的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等);免疫分子:免疫球蛋白、补体系统、细胞因子、粘附因子、抗原等3. 临床检验免疫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免疫学技术:沉淀反应、凝集反应、酶标免疫技术、荧光标记免疫技术等;临床免疫学:免疫学

6、期基础理论、临床疾病及免疫学技术的结合 抗原抗体反应目的要求1. 掌握抗原抗体的反应原理;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2. 熟悉抗原抗体反应的影响因素。3. 了解抗原抗体反应的类型。教学内容1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抗原决定簇与抗体超变区分子;抗原抗体结合力;亲和力与亲合力;亲水胶体转化为疏水胶体。2抗原抗体反应特点特异性;比例性;可逆性;阶段性。3抗原抗体反应的影响因素反应物自身因素;环境因素:电解质、酸碱度及温度。4抗原抗体反应的类型凝集反应、沉淀反应、补体参与的反应、标记免疫反应等。免疫原和抗血清的制备目的要求1. 掌握多克隆抗体的概念;免疫血清(即多克隆抗体)的制备流程;免疫佐剂的概念、种类和作用机

7、制。2. 熟悉颗粒性抗原、可溶性抗原的制备。3. 了解半抗原性免疫原的制备。教学内容1多克隆抗体概念多种抗原表位;多个B细胞克隆;混合抗体。2免疫血清的制备流程免疫原的制备;佐剂的制备;免疫动物的选择;免疫程序:免疫原的剂量、免疫途径及免疫间隔时间;试血;采血;抗血清的鉴定和保存;抗血清的纯化。3免疫佐剂概念;种类:氢氧化铝、明矾、弗氏佐剂等;作用机制。4半抗原性免疫原载体;半抗原与载体的连接方法;半抗原的鉴定。 单克隆抗体与基因工程抗体的制备技术目的要求1. 掌握单克隆抗体的概念及特性;淋巴杂交瘤技术的基本原理;基因工程抗体的概念。2. 熟悉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流程。3. 了解基因工程抗体的种类

8、。教学内容1 单克隆抗体的概念单一表位;单个细胞克隆;均一抗体2 单克隆抗体的特性高度特异性;高度均一性;弱凝集反应和不呈现沉淀反应;对环境敏感性3 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的原理亲本细胞的选择;细胞的融合;选择性培养基的筛选;克隆化培养4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流程抗原提纯和动物免疫;制备脾细胞;骨髓瘤细胞制备;细胞融合;饲养细胞制备;杂交瘤细胞筛选;阳性细胞克隆化;克隆扩大再生产;收集抗体;单抗的纯化及鉴定;细胞的冻存及复苏。5 基因工程抗体概念;常见类型:人源化抗体、小分子抗体、抗体融合蛋白、双特异性抗体及噬菌体抗体库技术。凝集反应目的要求1. 掌握凝集反应的原理、特点;常见的直接凝集反应;间

9、接凝集反应的分类及常见试验。2. 熟悉抗球蛋白试验类型、原理及应用。3. 了解冷凝集试验。教学内容1 凝集反应原理;特点。2 凝集反应的分类直接凝集反应:玻片凝集试验(原理及应用),试管凝集试验(原理及应用);间接凝集反应:正向间接凝集试验、反向间接凝集试验、间接凝集抑制试验及反向间接凝集抵制。3 凝集反应的分类胶乳凝集试验:原理及应用;血凝试验。4 抗球蛋白试验分类;原理;应用。沉淀反应目的要求1. 掌握沉淀反应的概念、分类及特点;免疫浊度原理、评价及应用;免疫电泳技术的原理、评价及应用。2. 熟悉凝胶内沉淀反应的原理、评价及应用。教学内容1沉淀反应概念;分类:液体内沉淀试验(絮状沉淀试验、

10、免疫浊度测定),凝胶内沉淀试验(单向扩散试验、双向扩散试验),免疫电泳技术(对流免疫电泳、火箭免疫电泳、免疫电泳及免疫固定电泳);特点。2免疫浊度测定原理;分类:透射免疫比浊法、散射免疫比浊法、免疫胶乳比浊法;影响因素;临床应用。3免疫电泳技术对流免疫电泳:原理,操作要点及应用;火箭免疫电泳:原理,操作要点及应用;免疫电泳:原理,操作要点及应用;免疫固定电泳:原理,操作要点及应用4凝胶内沉淀试验单向扩散试验:原理,操作要点及应用;双向扩散试验:原理,操作要点及应用。补体检测及应用目的要求1. 掌握补体结合试验;血清总补体溶血活性测定试验。2. 熟悉单个补体成分的测定;补体旁路途径溶血活性测定试

11、验。3. 了解补体系统概述。教学内容1. 概述 补体成分的含量与理化特性:补体成分的含量,补体的理化特性;补体的活化途径。2. 补体总活性测定(CH50) 原理;方法;评价;应用。3. 补体旁路途径溶血活性测定原理;方法;评价;应用。4. 补体结合试验 实验原理;实试验方法:试剂准备,正式试验;方法评价。5. 单个补体成分的测定 免疫溶血法:原理,方法,评价;免疫化学法:常用指标,常用检测方法。放射免疫技术目的要求1. 掌握放射免疫技术的基本类型;放射免疫分析;免疫放射分析; IRMA与RIA的比较。2. 熟悉常用的放射性核素;免疫复合物与游离抗原的分离。3. 了解放射免疫分析技术的应用;放射

12、性核素标记物的制备、纯化及鉴定。教学内容1概述 常用的放射性核素;放射性核素标记物的制备:类型及特点;放射性核素标记物的纯化及鉴定;免疫复合物与游离抗原的分离:活性碳吸附法,PEG沉淀法,双抗体法,PR试剂法2放射免疫分析 基本原理;技术要点:抗原抗体反应,B和F的分离,放射性测量;数据处理;方法评价。3免疫放射分析 基本原理:单位点IRMA,双位点IRMA;技术要点;方法评价。4IRMA与RIA的比较 标记对象;反应速率;反应方式;特异性等。5放射免疫分析技术的应用。荧光免疫技术目的要求1. 掌握荧光物质的类型及特点;荧光抗体技术。2. 熟悉荧光的基本知识;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技术。3. 了

13、解荧光标记物的制备、鉴定及保存。教学内容1概述 荧光的基本知识:荧光,荧光效率,荧光寿命,荧光淬灭;荧光物质:FITC,RB200,TRITC,PE等;荧光标记物的制备:标记方法,标记物的纯化、鉴定及保存。2荧光抗体技术 标本的制作;荧光抗体染色:直接法,间接法,双标记法;荧光显微镜检查:荧光显微镜的结构(光源,滤光片,光路,聚光器,镜头等);结果判断;临床应用。3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基本原理;技术类型;方法评价;临床应用。酶免疫技术目的要求1. 掌握酶免疫技术的原理及特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基本原理、类型及原理、操作要点。2. 熟悉酶免疫技术的分类;ELISA的常用试剂。3. 了解酶标记物的

14、制备及鉴定。教学内容1酶免疫技术概述原理;特点;技术类型。2ELISA的常用试剂 酶和酶作用底物:酶的要求,常用的酶,常用的底物;酶标记抗体或抗原(结合物):制备、纯化及鉴定;固相载体:固相载体的要求,固相载体的种类和选择,包被与封闭。3酶免疫技术的分类 酶免疫测定技术与酶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均相酶免疫测定与异相酶免疫测定。4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基本原理;方法类型及反应原理:夹心法(两步法,双位点一步法),间接法,竞争法,捕获法等;技术要点:加样,温育,洗板,显色,终止,结果判断。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目的要求1. 掌握化学发光剂、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类型及原理;2. 熟悉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临床应用;

15、3. 了解发光剂的标记技术。教学内容 1. 概述 化学发光;化学发光效率。2. 化学发光剂和标记技术 化学发光剂:直接化学发光剂,酶促反应发光剂;发光剂的标记技术:常用标记方法,影响标记的因素。3.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类型 直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碱性磷酸酶标记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临床应用。其他标记技术目的要求1. 掌握生物素-亲和素系统的特点、类型及原理;免疫印迹试验;斑点酶免疫吸附试验;酶联免疫斑点试验。2. 熟悉生物素-亲和素系统的应用;膜载体免疫测定的种类;常用的固相膜。3. 了解生物素的理化性质与标记;亲和素

16、、链霉亲和素的理化性质与标记;固相膜免疫测定技术的评价。教学内容1.生物素及活化生物素 理化性质;标记。2.亲和素、链霉亲和素 理化性质;标记。3.生物素-亲和素系统的特点 灵敏度,特异性,稳定性,适应性,其他。4.生物素-亲和素系统的类型及原理 BAB法,ABC法,BA法5.生物素-亲和素系统在各检测技术中的应用 在ELISA中的应用;在均相酶免疫测定中的应用;在荧光免疫技术中的应用;在放射免疫测定中的应用;在分子生物学中的应用。6.概述 常用的固相膜;固相膜测定技术的评价。7.膜载体免疫测定的种类 斑点酶免疫吸附试验;免疫印迹试验;酶联免疫斑点试验。8.斑点酶免疫吸附试验 原理;技术要点;

17、应用;评价。9.免疫印迹试验 原理;技术要点;临床应用;评价;注意事项。10.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 原理;技术要点;评价;应用。 免疫细胞分离及检测目的要求1. 掌握免疫细胞的分离技术;掌握细胞数量检测及临床意义;掌握细胞功能检测;掌握细胞数量检测及临床意义;掌握细胞功能检测及临床意义2. 熟悉淋巴细胞表面主要标志;细胞数量及功能检测3.了解中性粒细胞数量及功能检测;吞噬细胞数量及功能检测教学内容1.免疫细胞的分离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原理,操作,影响因素;淋巴细胞的分离;T/B细胞的分离;T细胞亚群的分离:亲和板结合分离法,磁性微球分离法,荧光激活细胞分离仪()分离法2.细胞

18、数量及临床意义数量检测:间接免疫荧光法,免疫细胞化学法,花环形成试验功能检测;临床意义3.细胞功能检测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淋巴细胞的细胞毒性检测;相关细胞因子的检测;型超敏反应皮试4.细胞数量及临床意义数量检测:花环技术,免疫荧光法检测smIg;临床意义5.细胞功能检测B细胞增殖能力的试验;溶血空斑试验;ELISPOT;体内试验6.细胞检测数量检测;功能检测:趋化功能,吞噬功能,灭菌功能7.中性粒细胞检测数量检测;功能检测:趋化功能,吞噬功能,灭菌功能:NBT还原试验8.吞噬细胞检测数量检测;功能检测:趋化功能,吞噬功能,灭菌功能 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 目的要求1. 掌握实验方法诊断效率评价;免疫

19、检测的室内质量控制。2. 熟悉质控的相关基本概念;免疫检测的室间质量评价。教学内容1质控的相关基本概念 质量控制;准确度;回收试验;精密度;重复性试验;正态分布。2实验方法诊断效率评价敏感性;特异性;假阳性;假阴性率;预测值。3免疫检验的室内质量控制测定前的质量控制:室验室的环境设施及设备,理想的试剂和方法,人员培训;测定中的质量控制:质控品,标本的收集及处理,标准化操作;统计学质量控制:基线测定,Levey-Jennings质控图法,“即该法”质控法;失控处理及分析。4免疫检验的室间质量控制室内质量评价的意义;室间质量评价的程序设计和运作;室间质量评价的方式;参评实验室标准操作程序;评分方式

20、。超敏反应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目的要求1. 掌握型超敏反应的实验室检测;型超敏反应的实验室检测;型超敏反应的实验室检测;型超敏反应的实验室检测2. 熟悉型超敏反应的发病机制及常见疾病;型超敏反应的发病机制及常见疾病;型超敏反应的发病机制及常见疾病;型超敏反应的发病机制及常见疾病测 教学内容1型超敏反应:发生机理;常见疾病;实验室检测:型超敏反应皮肤试验、血清IgE检测、相关细胞检测2型超敏反应:发生机理;常见疾病;实验室检测:抗血细胞抗体检测3型超敏反应:发生机理;常见疾病;实验室检测: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检测(聚乙二醇法、补体相关测定法、抗球蛋白测定法、细胞技术测定法)4型超敏反应:发生机理;常见

21、疾病;实验室检测:型超敏反应皮肤试验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目的要求1. 掌握常见自身抗体检测及临床意义;自身抗体检测的应用原则;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免疫检测。2. 熟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分类、共同特征及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相关实验检测。3了解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和免疫损伤机制。教学内容1自身免疫性疾病概述分类;共同特征;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2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制和免疫损伤机制 抗原因素;免疫调节因素;遗传因素;凋亡因素;超敏反应。3常见自身抗体类风湿因子及相关抗体:检测及临床意义;抗核抗体:检测方法、临床意义;抗角蛋白抗体:检测及临床意义;抗dsDNA抗体:检测方法、

22、临床意义;抗ENA抗体:检测方法、临床意义;其他自身抗体。4自身抗体检测的应用原则筛选实验;确诊实验。5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相关实验检测球蛋白检测;补体检测;淋巴细胞检测;细胞因子检测;循环免疫复合物检测等。6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免疫检测;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机制,免疫检测。免疫增殖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目的要求1. 掌握多发性骨髓瘤;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常用的检测方法及检测原则。2. 熟悉免疫增殖性疾病的概念;其他常见免疫球蛋白增殖病。3. 了解免疫增殖性疾病的分类;免疫增殖性疾病的免疫损伤机制。教学内容1. 免疫球蛋白异常增殖性疾病概念;分类;免疫损伤机制:浆细胞异常增殖;正常

23、体液免疫抑制;免疫球蛋白异常增殖所造成的病理损伤,溶骨性病变。 2. 免疫球蛋白异常增殖性疾病的免疫损伤机制 。2. 常见免疫球蛋白增殖病 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重链病;轻链病;良性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3. 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的检测血清区带电泳;免疫电泳;免疫固定电泳;血清免疫球蛋白定量。4. 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的检测原则免疫缺陷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目的要求1. 掌握免疫缺陷病的特征;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免疫学检测;获得性免疫缺陷病的检测。2. 熟悉免疫缺陷病的分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概述。3. 了解免疫缺陷病的发病因素。教学内容1概述 免疫缺陷病的分类: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继发性免疫缺陷病;

24、免疫缺陷病的特征:易感染、易伴发恶性肿瘤、易伴发自身免疫病。2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原发性B细胞缺陷:X性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性联高IgM综合征等;原发性T细胞缺陷: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综合症等;重症联合免疫缺陷:性联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等;原发性吞噬细胞缺陷:慢性肉芽肿病等;原发性补体系统缺陷: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等。3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概述病原学;致病机制;临床特点;免疫学特征。4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免疫学检测 B细胞缺陷病的检测:血清Ig测定,同种血型凝集素的测定,特异性抗体产生能力测定,B细胞表面膜免疫球蛋白(SmIg)的检测,CD抗原检测;T细胞缺陷病的检测:T细胞功能检测,T细胞数量及其

25、亚群检测;吞噬细胞免疫缺陷病的检测:白细胞计数,趋化功能检测,吞噬和杀伤试验,NBT还原试验,黏附分子检测;补体系统缺陷病的检测:总补体活性,单个组分的测定;5获得性免疫缺陷病的检测HIV抗原检测;HIV抗体检测:初筛试验、确认试验;CD4+T细胞计数;其他检测。移植免疫及其免疫检测目的要求1.掌握组织配型。2.熟悉排斥反应的种类及发生机制。3.了解排斥反应的免疫监测;排斥反应的预防与治疗。教学内容1. 排斥反应的种类及发生机制 超急性排斥反应;急性排斥反应;慢性排斥反应;移植物抗宿主反应。2. HLA分型 血清学分型法;细胞学分型法:单向MLC,双向MLC;分子生物学分型法:RFLP与PCR

26、-RFLP分型法,PCR-SSO分型法 ,PCR-SSP分型法,PCR-SSCP分型法,SBT分型法。 3. 排斥反应的预防与治疗 组织配型:HLA配型, HLA交叉配型与预存抗体的检测,群体反应性抗体的检测;移植物与受体的预处理;免疫抑制措施: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对移植抗原特异性免疫耐受诱导。4. 排斥反应的免疫监测 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尿微量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急性时相反应物质检测的临床意义;免疫抑制剂体内药物浓度检测的临床意义。实验一 间接胶乳凝集试验(抗及检测)目的要求1掌握胶乳凝集试验试验(抗“O”及RF)的原理、操作过程及结果判断。2熟悉抗“O”及RF的临床意义。3

27、了解影响抗“O”及RF检测的因素。教学内容1试剂及仪器:抗“O”检测试剂盒、RF的检测试剂盒、阳性血清、待测血清。2操作方法:加血清加诊断试剂混匀反应结果判断。3半定量分析的探讨。4临床意义。5注意事项。实验二 免疫电泳试验目的要求1掌握免疫电泳的原理、操作过程及结果判断。2熟悉免疫电泳的临床应用。3了解免疫电泳的操作注意事项。教学内容1试剂及仪器:0.05mol/L pH8.6巴比妥缓冲液;琼脂粉;兔抗人全血清;正常人血清和白蛋白溶液;电泳仪;电泳槽;37温箱等。2操作方法:制备琼脂板加样电泳双扩散。3结果判断:沉淀线的数量、位置和形状的观察。4注意事项。5应用与评价。实验三 荧光抗体显微技

28、术实验目的要求1掌握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NA原理及操作过程。2熟悉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NA的结果判断。3了解免疫荧光技术的常见影响因素。教学内容 1抗原片的制备:剖取小鼠肝剪块印片晾干。2操作方法:血清滴加在肝印片上,37、30min冲洗滴加荧光抗体,37、30min冲洗甘油封片荧光显微镜镜检3结果判断 荧光强度及核型的观察。4注意事项。实验四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1目的要求1掌握酶标仪的软件操作和洗板机的使用。2熟悉乙肝两对半(ELISA方法)测定的软件设置;洗板程序的设置。3了解洗板机的维护方法。教学内容1酶标仪的软件操作:启动软件配置孔位填写信息启动仪器计算保存打印报告退出。2洗板机常用技术

29、指标:残留量,加液量,清洗头等。3洗板机的使用:开机冲洗管路程序设置启动。 4乙肝两对半(ELISA方法)测定的软件设置。实验五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2目的要求1掌握乙肝两对半的检测原理、操作过程及结果评判。2熟悉影响乙肝两对半检测的因素。3了解乙肝两对半的临床意义。教学内容 1试剂和仪器:乙肝两对半检测试剂盒;酶标仪;洗板机。 2操作过程:分别按各项检测说明书对待检血清检测。 3结果评判:计算COV值,判定阴阳性;综合5项检测结果,对测定样本患者作出实验诊断。4操作中的注意事项。5实验诊断的临床意义:阴性、小三阳、大三阳、疫苗接种者等。实验六斑点免疫印迹试验目的要求1掌握斑点免疫印迹的原理及操作

30、过程。2熟悉斑点免疫印迹的常见影响因素。3了解斑点免疫印迹的临床应用。教学内容1主要试剂:抗原、酶标抗体、DBA显色液、封闭液、洗涤液等。2实验操作:NC膜预处理抗原包被封闭加样孵育洗涤加酶标二抗孵育洗涤加底物孵育显色结果观察。3结果判断:阴性:无色;阳性:明显棕色斑点。实验七 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见习目的要求1掌握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原理。2熟悉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的操作过程及结果分析。3了解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日常维护及常见故障排除。教学内容1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原理介绍。2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的操作过程及结果分析。3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的临床应用。4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31、仪的日常维护及常见故障排除。实验八补体检测试验目的要求 1掌握掌握补体检测原理及操作过程。 2熟悉补体检测的常见影响因素。 3了解补体检测的临床应用。教学内容1试剂和仪器:试剂1:Tris缓冲液、PEG6000;试剂2:羊抗人C3抗血清 2操作过程:分别按各项检测说明书对待检血清检测。 3操作中的注意事项。4补体检测的临床应用。实验九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目的要求1掌握外周单个核细胞分离的原理和方法。2熟悉该实验的操作过程及影响因素。教学内容1淋巴细胞分离液准备。2操作步骤:稀释抗凝血 加入淋巴细胞分离液面 离心 吸取白膜层细胞悬液 洗涤细胞 细胞计数及台盼蓝染色观察。3结果判断:细胞获得量,

32、细胞存活率。4影响因素实验十 免疫印迹法检测抗目的要求1掌握免疫印迹实验检测的原理及操作过程。2熟悉免疫印迹实验检测的结果分析。3了解免疫印迹实验检测常见影响因素及临床意义。教学内容1试剂及仪器:多肽抗体谱检测试剂盒;37孵箱。2操作步骤:血清加入印迹膜条,37、30min 洗涤 加入酶标抗体,37、30min 加入底物,显色,终止。3结果判断:同标准图谱比较,确定阳性自身抗体。4临床意义分析。5注意事项。 实验十一 PEG沉淀法检测循环免疫复合物目的要求1掌握PEG法检测循环免疫复合物(CIC)的原理、操作过程、结果判断及计算方法。2熟悉影响该方法的因素。教学内容1血样本处理:制作3次冻融血

33、、脂血和溶血标本。2操作步骤:加入聚乙二醇及样品 4放置1小时分光光度计测吸收光。3结果分析:冻融血、脂血和溶血对CIC测定的影响。 实验十二 病实验室检测见习目的要求1掌握S筛选实验及确认实验原理。2熟悉S筛选实验及确认实验操作过程、结果分析。3了解实验的影响因素。教学内容 1S筛选实验及确认实验介绍。2S筛选实验及确认实验操作过程讲解及演示。3实验影响因素常用专业英文词汇表免疫学immunology免疫防御 immunological defence免疫自稳Immunological homeostasis免疫监视Immunological surveillance免疫学检验 labora

34、tory immunology临床免疫学Clinical immunology免疫应答Immunological response识别阶段Recognition phase活化阶段Activation phase效应阶段Effect phaseT辅助细胞T help cell抗体AntibodyT杀伤细胞T kill cell免疫系统Immune system骨髓Bone marrow胸腺thymus巨噬细胞macrophage再循环Recirculation归巢受体Homing receptor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s,APC淋巴细胞lymphocyteT

35、细胞受体T cell receptor,TCR簇分化抗原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CD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s,NK免疫球蛋白Immunogolbin,Ig补体Complement ,C细胞因子Cytokine细胞粘附因子Cell adhesion molecules,CAM免疫病理学immunopathlogy移植免疫学Transplantation immunology自体移植autograft同种同基因移植Syngrft同种异基因移植allograft异种移植xenograft排斥反应rejection肿瘤免疫学Tumor immn

36、onology感染免疫学Infection immunology免疫学检验Laboratory immunology抗原抗体反应Antigen-antibody reaction疏水结合力Hydrophobic interactions亲和力affinity亲合力avidity特异性specificity交叉反应Cross reaction可逆性reversibility比例性proportionality疏水作用力 hydrophobic interactions等价带equivalence zone带现象Zone phenomenon前带przone后带postxone标记免疫技术Immu

37、nolabelling technique免疫原immunogen免疫佐剂immunoadjuvant抗血清antiserum多克隆抗体Polyclonal antibody,pcAb载体 carrier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cAb有限稀释法Limiting dilution人源化抗体 humanized antibody,HAb基因工程抗体Genetic engineering antibody可变区片段Fragment of variable,Fv凝集反应Agglutination teaction直接凝集

38、反应Direct agglutination teaction间接凝集反应indirect agglutination teaction血凝试验Hemaagglutintion test胶乳凝集试验Latex agglutination test抗球蛋白试验Antiglobulin test沉淀反应Precipitation reaction 单向扩散试验 single diffusion test对流免疫电泳counter immunoelectroporesis , CIEP火箭免疫电泳 rocket immunoelectrophoresis, RIE交叉免疫电泳 crossed imm

39、unoelectrophoresis , CIEP免疫浊度测定immunoturbidimetry免疫电泳技术Immunoelectrophoresis technique免疫电泳Immunoelectrophoresis,IEP免疫固定电泳Immuno fixational electrophoresis IFE免疫胶乳比浊法Immunolatex turbidimetry速率散射比浊法Rate nephelometry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淋巴母细胞转化Lymphobast transformation刺激指数Stim

40、ulating index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pot test,ELISPOT细胞因子cytokine细胞粘附因子Cell adhesion molecule放射免疫分析radioimmunoassay,RIA免疫放射分析 immunoradiometric assay,IRMA放射配体结合分析radioligand binding assay,RBA放射受体分析radioreceptor assay,RRA高剂量钩状效应 high dose hook effect异硫氰酸荧光素 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FITC荧光 fluo

41、rescence荧光抗体技术 fluorescence antibody technique,FAT荧光免疫测定 fluorescence immunoassay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fluorescence immunohistochemistry technique钩状效应 hook effect固相酶免疫测定 solid phase enzyme immunoassay,SPEIA碱性磷酸酶 alkaline phosphatase,Ap克隆酶供体免疫分析 cloned enzyme donor immunoassay,CEDIA辣根过氧化物酶 horseradish peroxidas

42、e ,HPR酶放大免疫测定技术 enzyme-multiplied immunoassay techcique ,EMIT酶免疫吸附试验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酶免疫技术enzyme immunoassay,EIA质量保证Quality assurance ,QA室内质量控制Internal quality control,IQC室间质量评价External quality assessment, EQA重复性条件Repeatability comdition均值run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SD变异系数Coeff

43、icient of variation,CV最佳条件下的变异Optimal conditions variance,OCV常规条件下的变异Routine condition variation, RCV国际标准品International standard,IS速发性超敏反应Immediate hypersensitivity 放射变应原吸附试验Radioallergosorbent test,RAST迟发型超敏反应Delayed type hypersensitivity , DTH自身免疫耐受Autoimmune-tolerance自身免疫autoimmunity自身抗体autoantib

44、ody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AID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间接免疫荧光法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IIF可提取核抗原Extractable nuclear antigens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抗角蛋白抗体Anti keratin antibody,AKA免疫复合物Immune complex,IC循环免疫复合物Circulating

45、 immune complex,CIC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ECLIA化学发光 chemiluminescence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 chemiluminescence enzyme immunoassay ,CLEIA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CLIA鲁米诺luminol生物发光bioluminescence床边检验 point of care test ,POCT 斑点金免疫渗滤试验 dot immunogold filtration assay ,DIGFA斑点酶免疫吸附试验 dot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Dot-ELISA放射免疫沉淀试验 radioimmunoprecipitation assay,RIPA固相膜免疫测定 solid phase membrane -based immunoassay金免疫层析试验 goldimmunochromatography assay ,GICA金免疫渗滤试验 goldimmunofiltration assay ,GIFA金溶胶 gold solution酶联免疫电转移印迹法 e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