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综合练习_第1页
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综合练习_第2页
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综合练习_第3页
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综合练习_第4页
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综合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综合练习(一)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一)积累(共8分)1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和加点字的拼音依次写在文后方格内。(2分)但当它扑到我们面上的时候,我们似乎闻到了kuàng野间鲜洁的空气的气息,山谷中幽y的兰花的气息,花园里浓yù的玫瑰的气息,清淡的茉莉花的气息在白天,它做出千百种婀娜的姿态;夜里,它发出银色的光辉,照耀着我们行路的人。鲁彦雪汉字注音2默写(6分)(1)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 (2) ,愁云惨淡万里凝。(3)写出岳阳楼记中表达古仁人不同于迁客骚人或悲或喜览物之情的语句。 , (4)写出两句含有“愁”字的古诗词名句。(可

2、以是相连的完整句。如果两句不是出自同一首诗词,则必须都带有“愁”字) (二)运用(共12分)3下面一则新闻,有好几处语病,请根据文后要求,用规定的符号直接在原文上修改。注意:语段见答题卡。(4分)换用号 增补号 删除号 调位号为进一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引导中学生崇拜科学,提高创新精神,培养创新能力,立志创新成才,共青团江苏省委、江苏省学生联合会联合举办了江苏省第二届中学生创意设计。本次竞赛活动吸引了全省广大学校积极组织、涌跃参与,学校共青团组织推报,市教育团工委和团市委联合推荐并审核,省专家组联合评审,我市各个学校取得了可喜的成就。(1)画线句有搭配不当的语病,请修改。(1分)(2)文中还

3、有好几处错误,请选择35处在原文上加以修改。(3分)4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为已拟好的上联对出下联。(2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汶川映秀小学的抗震救灾“小英雄”林浩出人意料地跟随在姚明身边,引领着中国代表团进入鸟巢。小林浩在灾难面前勇救两名同龄人,同样彰显着奥运所倡导的“与自己竞争、与自然斗争”的顽强精神。姚明与林浩,虽然身高悬殊,但是他们的精神同样伟大,一位是在赛场上永不言弃的运动员楷模,一位是代表着中国人顽强团结、生生不息精神的学生小英雄。上联:篮球明星姚明赛场上永不言弃超越自我 下联: 5近年来一些厂商为了推销产品,在广告宣传上可谓煞费苦心,于是大量的“成语广告”铺天而来,如,某海鲜广告:

4、领“鲜”一步;某快餐店广告:“烧”胜一筹;某电熨斗广告:百“衣”百顺;某洗衣机广告:“闲”妻良母。对这些“成语广告”,某班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下面是正方的一段辩词,请你替反方写一段辩词。(2分)正方:我赞成运用“成语广告”,它们谐音双关,好记有趣,增强了广告宣传的效果。反方: (二)阅读远去的歌声,完成1114题。(共14分)记忆是一个奇妙的仓库,那些美好的库藏,可能是一个动人的故事,一张温和的笑脸,一幅优美的画,一个刻骨铭心的美妙瞬间,也可能是一种曾经拨动你心弦的声音。是的,我想起了一些奇妙的声音。那些声音早已离我远去,但我却无法忘记它们,有时,它们还会飘漾在我的梦中,使我恍惚又回到了童年时代

5、。常常是在一些晴朗的下午,阳光透过窗玻璃的反照,在天花板上浮动。这时,窗外传来一阵悠扬的女声:“修牙刷,坏格牙刷修喂”这样枯燥乏味的几句话,竟然被唱出了婉转迷离的旋律,这旋律,悠扬、高亢,跌宕起伏,带着一种幽远的亲切和温润,也蕴涵着些许忧伤和凄美,在曲折的弄堂里飘旋回荡,一声声扣动着我的心。这时,我正被大人强迫躺在床上睡午觉,窗外传来的这声音,仿佛是映照在天花板上的阳光的一部分,或者说是阳光演奏出的声音和旋律。在我童年的记忆中,午后的阳光,就有着这样的旋律。我的想像力很自然地被这美妙的声音煽动起来,我追随着这声音,走出弄堂,走出城市,走向田野,走到海边,走进树林,走到山上,走入云端奇怪的是,在

6、我的联想中,就是没有和修牙刷的行当连在一起的东西,只是一阵从一个遥远而陌生的地方传来的美妙音乐。我唯恐这音乐很快消失,便用心捕捉它们,捕捉它们的每一个音符,每一次回旋,每一声拖腔。当这声音如游丝一般在天边消失,我也不知不觉被它带入了云光斑斓的梦境。 这声音和浮动的阳光一起,留在了我的心里,就像一枝饱蘸着淡彩的毛笔,轻轻地抹过一张雪白的宣纸,在这白纸上,便出现了永远不会消除的彩晕。因为这些歌声,修牙刷这样乏味的活计,在我的想像中竟也有了抑扬顿挫的诗意。我常常想,能唱出如此奇妙动听的歌声的人,必定是一些很美丽的女人。我不止一次想像她们的形象:柳树一样的身姿,桃花一样的面容,清泉一样的目光,她们彩云

7、一样播撒着仙乐飘飘而来,又彩云一样飘然而去我从来没有把这声音想成吆喝或者叫卖,它们确实是歌,或者说是如歌的呼唤。然而见到她们后,我吃了一惊,她们和我想像中的仙女完全是两回事。我不止一次观察过她们修理牙刷的过程,那是一种细巧的工作,用锥子在牙刷柄上刺出小洞,然后再穿入牙刷毛。她们的手很粗糙,然而非常灵活有意思的是,这些长得不好看的村姑,并没有破坏我对她们的歌声的美好印象。记忆的宣纸上,依然是那团诗意盎然的彩晕。当我在午后的阳光中听到她们的呼喊时,依然会遐想联翩,走进我憧憬的乐园。那声音,早已远去,现在再也不会有人要修牙刷。我很奇怪,为什么我会一直清晰地记得它们。当我用文字来描绘这些声音时,它们仿

8、佛正萦绕在我的耳畔。有时候,躺在床上,在将醒未醒之际,这样的声音仿佛会从遥远的地方飘来,使时光倒流数十年,把我一下子拽回到遥远的童年时代。在童年的记忆中,这样的优美歌声并不单一。那时,在街头巷尾到处有动听的呼喊,除了修牙刷的,还有箍桶的,配钥匙的,所有的手艺人,都会用如歌的旋律发出他们独特的呼喊。还有那些飘漾在暮色中的叫卖声,卖芝麻糊的,卖小馄饨的,卖炒白果和五香豆的,一个个唱得委婉百啭,带着一种甜美的辛酸,轻轻叩动着人心11通读全文后,说说文章以“远去的歌声”为标题有何妙处。(3分) 12请根据上下文,描绘一下第段中“我的想像力很自然地被这美妙的声音煽动起来”后,“我”所想像到的情景,50字

9、左右。(3分) 13第段中划线句中,为什么这些委婉百啭的声音会带着一种“甜美的辛酸”?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的理解。(4分) 14阅读许锋自觉中的两则材料,结合上文说说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生活在城市底层的劳动人民。(4分)材料一:我们老批评进城的农民不自觉,特别是强调他们不自觉的原因是没文化,没素质,没眼界,没见过世面。是的,所以农民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偶尔还顺手牵羊,偷鸡摸狗;乃至成为江洋大盗,那是个别的。但是他们也干了城里人非常不愿意干,也干不了的事,运垃圾,掏大粪,捡破烂,当保姆,踩三轮什么遭白眼、令人掩鼻就干什么,什么苦就干什么。城里人已经完全离不开他们了。材料二:我们老批评打工的青年不自觉

10、,动不动就上“制高点”,跑到天台上、爬到电线杆子上要工资,不给就死给你看。是的,必须承认,他们的行为扰乱了社会正常的秩序,无端消耗了公共的资源,乃至引起了一定的不安和恐慌,还不断让后来者效仿走上了同一条路。但我们该自问我们自觉地给了他们平等的待遇么?我们自觉地为他们发放工资么?在他们困难时,无助时,危难时,我们自觉地帮助、救助过他们么? (三)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1518题。(共12分)甲文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

11、,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节选乙文 水居一室耳,高其左偏为楼。楼可方丈,窗疏四辟。其南则湖山,北则田舍,东则九陆,西则九龙峙焉。楼成,高子登而望之曰:“可矣!吾于山有穆

12、然之思焉,于水有悠然之旨焉,可以被风之爽,可以负日之暄,可以宾月之来而饯其往,优哉游哉,可以卒岁矣!”于是名之曰“可楼”,谓吾意之所可也。 明 高攀龙可楼记节选【注释】水居一室耳(这不过是)水边上一个小小的居室罢了。耳,语气助词。 高其左偏为楼把居室左房间加高为一间小楼。高,这里作动词用。 东则九陆东面是平原。 西则九龙峙(zhì)焉西面耸立着九龙山。峙,屹立,耸立。 有穆然之思觉得和顺舒畅。穆,温和。 有悠然之旨感到悠远闲静。 暄温暖。 宾月之来而饯其往迎接皓月的来临,又欢送它的归去。 吾意之所可适合我的心意。可,动词,适合人意。15解释下列短语的意思。(2分)(1)伛偻提携( )

13、 (2)觥筹交错( )(3)窗疏四辟( ) (4)南则湖山( )1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1)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2)可以被风之爽,可以负日之暄。 17晓雪评论郭沫若的白鹭时曾说:“用非常精彩,极其简练的文字,抒写了整理对白鹭的独特的感受和独到的认识。”根据甲文内容,说说欧阳修用精彩、简练的文字描写了滁州山中怎样的景色,表达了怎样的独特感受和独到的认识。(4分) 18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乙文整理把居室命名为“可楼”的原因。(2分) 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综合练习(一)答案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一)积累(共8分)1.旷 雅 郁 nuó(共2

14、分。写对2个得1分,得满2分为止)2(1)王侯将相宁有种乎!(2)瀚海阑干百丈冰。(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也算对)(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 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 /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共6分。每空1分。有错误该句不得分)(二)运用(共12分)3(1)“培养”和“提高”位置互换(动宾搭配恰当即可)。(2)书名号改成双引号;“设计”后要加“竞赛”;“涌”改成“踊”,“学校共青团组织推报”前加上“经”; “联合推荐”与“审核”位置调换;“成就

15、”改成“成绩”。4抗灾英雄林浩危难中英勇顽强智救同学。(共2分,字数相等,结构大致相同,词性大体相对,扣住材料内容即可得全分。有轻微毛病的可以不扣分)5示例:我反对运用“成语广告”,因为成语是汉语言的精华,不应该随意篡改。或:我反对运用“成语广告”,这些改头换面的成语会给我们的语文学习带来负面效应,尤其对初学成语者影响很大。(共2分,其他合理理由也可得分)(二)(共14分)11内容上扣住“远去的歌声”的内涵以及给人的美感,语言表达清楚流畅。例一:标题用比喻的手法,突出吆喝给人的美感。写出了童年生活在“我”心中的印迹。它虽然已渐渐远去,但它蕴藏着无数动人、温馨、优美的过往,就像一首拨动心弦的歌。

16、例二:那声音已远逝,“远去”表明留在记忆的深处,“远去”又指远离我们的生活。以此为题内涵丰富,不仅包含这两个内容,也表达出整理对这声音、这段生活的深深怀念。例三:童年的记忆像“远去的歌声”一样远去了,童年的生活是美好的,生活如歌。以“远去的歌声”为题有诗意,有意境。12不设统一答案。(共3分,只要是与原文“我追随着这声音,走出弄堂,走出城市,走向田野,走到海边,走进树林,走到山上,走入云端”这句相关的内容,想像合理即可)13因为讨生活的手艺人没有被生活压倒,对生活充满了执着的热望,所以吆喝声才会显得“甜美”;手艺人在困苦中求生存,在痛苦中品尝人生的真味,生活的艰辛又使吆喝声带有淡淡的感伤与辛酸无奈。(共4分,两方面各得2分,意对即可)14虽然他们干的是累活、脏活,但生活离不开他们;他们和我们一样都凭自己的本领生存、生活。我们应该平等地对待他们,自觉地帮助他们,尊重他们的劳动果实。(共4分,态度、理由各2分,意对即可)(三)(共12分)15(1)老老小小的行人 (2)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 (3)四面开着窗户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