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分析论述知觉的理解性在知觉其他特性中的作用个体靠感觉和知觉以了解周围的世界,感觉和知觉都是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知觉经验的获得多半是多种感觉的统合,甚至在统合中也包括了当时心情、期盼以及过去经验与学到的知识。“因此知觉是纯心理性的,对同一引起知觉的刺激情景表现在各个人的知觉判断时,将会有很大的个别差异”。我们对环境事物的知觉,并非只是单纯地对环境中客观事实的客观反映,而是带有相当成分的主观意义与主观解释。知觉是根据感觉所获得的资料而做的心理反应,此种反应说明了个体在其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对环境事物所做的主观解释。同种花色的衣服穿在胖、瘦、美、丑的人身上,予人的知觉是不同的。知觉虽然是以生理为基础
2、的感觉资料为依据,但所得之知觉经验内容,却完全是心理作用。知觉本身有其特有的性质,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和恒常性是我们在知觉中最常见到的特性,它们共同构成了知觉这个整体,反映了知觉的功能以及其对客观世界的作用。在知觉的特性中,知觉的理解性往往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人们总是根据以往的经验来解释知觉并以此来概括它,这就是知觉的理解性。对此既可以概括性的认识,也可以分化认识。人们往往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确定和领会它,并用词把它表示出来,这是人们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辨认或者认知事物的过程。当然,知觉的理解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有时会有违客观性),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思维,理解的主体不同会形成不同的认识,得出不
3、同的认知结论。影响知觉理解性的条件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 1 . .言语的指导作用:人们对事物的了解首先建立在头脑中形成对对象的一般性的认识,其次才会在脑海中组织起对对象的感悟,语言正是这种感悟的外在性表述。语言的指导性作用主要在于语言的直观表述和提示作用,当人们脑海中难以瞬时勾起对一定对象印象时,语言的出现可以帮助对知觉对象的理解,使知觉更迅速、更完整。例如,天空中的云彩,自然景色中的巨石形状,在感知时加以词和言语的指导,很快就能知觉到。2 2 . .实践活动的任务:当有明确的活动任务时,知觉就为之服务,个人的主观目的不同,对对象的感知方面也就不同,主体会以他所要获得的事物的主要方面信息来知
4、觉对象,因此不同的目的往往导致对对象的知觉效果不同,比如,对美景的素描和用文字的描写,任务不同,感知效果就不同。3 3 . .个人动机和期望情绪与兴趣以及思维定势等: 主体对客观对象的态度不同往往会造成不同的理解方式,如果对知觉对象抱着消极的态度,就不能深刻地感知客观事物;只有对知觉对象发生兴趣,抱积极的态度才能加深对它的理解。同时一个人一旦形成思维定势,势必很难对知觉对象做出深刻的了解,勇于创新,才可能发现知觉对象的其他有用方面。理解的条件实际上为理解本身作用的发挥奠定了基础。理解的最初形式是认知。人们对于事物的理解主要在于认知世界。加深对世界的理解,有助于将认知对象分门别类,有助于对知觉对
5、象的体系化认识。人们往往根据理解把对象归入某一类别,而不用区分出对象的所有标志。例如,学生学习英语,对某些单词熟悉了,就常常只根据少数字母所构成的整个字形去认识单词,这可以大大加快阅读的速度。理解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对象做出合理的解释,使得它具有一定的意义,从而为进一步的认识提供了基础。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对知觉对象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以达到真正认识世界的目的。理解的主观经验性决定了它必定是按照主体看法来认知对象的,这就提供了认识对象多种可能性,不同的人头脑中形成的对知觉对象的认识不同,各种理解的融合可以提供认识事物和对象的更多更广的途径,也有利于知觉对象被更完整和具体的认
6、识,从而丰富知觉对象的内涵。理解本身对知觉对象的认识有很重要的作用,知觉的理解性也是认识知觉对象的一个强有力的工具。而知觉的特性是相互影响的,知觉的理解性也深深地影响到了知觉的其他特性。人们对知觉的直观印象即是其整体性。知觉的整体性决定了人们的知觉不是孤立地反映事物个别部分和个别属性,而是反映事物的整体的关系。事物是不断变化的,然而有了知觉的整体性,人能够在变化的环境中很快的根据对象各种标志间联系来辨认他,比如一个人去应聘,从面试人员的衣服和语态中就可以分出谁是领导谁是员工。但是无可厚非的是,由于知觉的整体性而对新环境的认识前提是人的经验和认识,因此没有以往对员工和领导的认识,是不可能分清他们
7、的区别的。也是因为有了整体性, 人们才能根据以往的经验认识帮助人们把缺少的部分补充起来, 俗语云“一叶知秋”,即便只有对象的个别属性作用我们的感官我们也会对事物产生完整的印象。对一块烧红的木炭,我们没有触摸它,但看到它,头脑中就会反映出它坚硬和滚烫的多种属性,我们仍然可以把这些属性包含在整体的印象中加以反映。当然,主体的经验越丰富,越容易形成对某事物完整的印象,知觉也更准确和更有效,有经验的医生根据病人的一两个症状便能了解整个病情就是这个道理。人们容易把自己理解和熟悉的东西看成一个整体来感知,我们认识期待整体,把整体的位置置于部分之上,因此往往会忽略一些比较弱的属性部分,这都是人主观因素的决定
8、的,各人经验认识不同,对知觉对象的理解不同,很容易把一个相同的对象内化成主体自己心中的不同的物象,因而也会导致认识具有一定的自我中心性,反映的是自我的看法。知觉的选择性也同样需要理解性的支撑,知觉的选择性首先取决于以下条件:1 1、对象和背景之间的区别,对象差别越大,越易分开,伪装不易发现。2 2、刺激物的新异性,越是新异的刺激物越容易成为优于知觉的对象而被反映,司空见惯,则熟视无睹。3 3、对象和背景之间的动静关系。静中之动,动中之静易于被发现。4 4、知觉的主体目的任务和知识经验以及需要兴趣,与人的认识水平相符,符合人的需要和兴趣,就易于被主体发现。理解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选择,从背景中分化出
9、对象的过程就是人主观理解的过程。对象与背景的关系是多种多样的,它们的区别有时并不是那样固定不变的,而是可以互相逆转的。这主要依赖于人的主观性认识,人按照主观印象分化出背景和对象,依据自己的喜好和兴趣,在符合主体的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对知觉对象进行自我意识的加工。对于一个两歧图形,主体可以依据自己的认识把它分别看成两个截然不同的形象。形象和背景的关系明确时,所得知觉也明确,关系不确定时,知觉也不易产生。当主体形成知觉定势后,各人注意的选择性作用更大,这时所形成的固定的思维就很难发生改变。一般的选择性总是建立在人们最常用的思维方式上,比如一张人站在广场上的照片,主体认知绝不会把人作为背景分离,而是遵
10、循普遍的原则,把广场当做背景,人当做对象。因此有了主体本身的理解意义,人们很容易就按照自己的观念和意识来分化背景和对象,使对象按照自己的主管来排列。知觉的恒常性是由于经验的认识而形成得固定的概念,因而不会随视觉形状大小的改变而形成思维的改变。人们利用生活中的已建立的这种联系,就能保持对客观世界稳定的知觉。例如,对过去认识的人,决不会因为他的发型、服装的改变而变得不认识;一首熟悉的歌曲,不会因它高八度或低八度而感到生疏,或因其中个别曲子走调,就认为是别的歌曲。恒常性是以理解性为基础对知觉对象形成的固定性的认识,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亮度恒常性:主体对事物本身的特征熟悉,我们知道粉笔是白的,黑板是黑
11、的,因而对事物特征作解释时,大部分凭借个人经验而不是视觉资料。大小恒常性:同一物体在视网膜上构成的影像的大小,常因所观察物体距离远近而改变,距离越远,影像越小,但是根据视觉资料判断物体大小时,我们并不单纯以网膜上的影像大小为依据,曾经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他把从小生活在丛林中的北非黑人带到广阔的平原上,当远处几百米外出现一群水牛时,那个黑人问:“这是什么虫子?”当他被告知那是水牛时,他无论如何也不相信,那个黑人因其所生活的那种环境而只习惯看几米远的东西,他还没有学会把距离因素考虑在内,去做出大小恒定的知觉判断。这再次说明了以往经验对知觉的重要性。形状恒常性:一扇门由全闭到全开,在视网膜上的投影是
12、不一样的,但是对人的心理性知觉经验而言,门的形状保持长方形不变,开始学习绘画的幼稚园小朋友在画一排远近不同的房子的时候,都会把门窗画成一样大的长方形。颜色恒常性:物体处于不同的光照下,会反射不同擦长度的光波而形成不同的颜色但人的自身经验告诉我们,西瓜皮是绿的,葡萄是紫的,我们并不因为物体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头脑中关于事物的颜色认识。其他恒常性也有同样的特性,比如方向恒常性等,均与人的自身经验有关。恒常性主要是我们的经验使然,因为我们早已知道,某种物体的大小、形状、和颜色,故而在物体所处环境有所改变时,纵使在以生理为基础的感觉获得事实性资料有所改变,而在心理作用为主的知觉上,仍然是重经验而轻事实,以保持不变的知觉心理作用来处理。我们的头脑中已经形成关于一定事物的知觉性存在,当我们遇见新鲜是事物的时候,我们并不能立刻形成对它的认识,可是当有我们认识的事物作为比较,我们便很容易认识。比如初次见到一个人我们无法知道他有多高,但当一个我们熟知的人站在他的身边,我们很容易就了解他的身高。对知觉理解性的研究很有意义,理解性与知觉的其他特性相互影响,共同作用,共同合作,一起为知觉更好地认知世界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因此我们对知觉理解性研究的同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