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专题一第2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_第1页
必修一专题一第2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_第2页
必修一专题一第2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_第3页
必修一专题一第2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_第4页
必修一专题一第2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秦王扫六合,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虎视何雄哉!挥剑击浮云,挥剑击浮云,诸侯尽西来。诸侯尽西来。 李白李白-古风古风秦实现统一的条件?一、“六王毕,四海一”秦统一的历史条件:秦统一的历史条件:战国时封建经济的发展,各地区经济联系加战国时封建经济的发展,各地区经济联系加强。强。(经济物质基础)(经济物质基础)人民渴望统一。人民渴望统一。 诸侯争霸有利于国家由区域性统一向大一统诸侯争霸有利于国家由区域性统一向大一统发展。发展。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秦因商鞅变法国力强盛。秦因商鞅变法国力强盛。 秦王嬴政的个人因素。秦王嬴政的个人因素。阅读与

2、思考:阅读与思考: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 盈城盈城” -贾贾谊谊过秦论过秦论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 -论衡论衡书解书解你从两则材料中得到哪些有关秦统一六国的历你从两则材料中得到哪些有关秦统一六国的历 史信息史信息?公元前公元前221221年年秦秦秦统一中国秦统一中国 前前221年年 皇帝称号来源:德高皇帝称号来源:德高“三皇三皇”,功过,功过“五帝五帝”皇帝制的内容皇帝制的内容皇帝制的特征皇帝制的特征皇帝独尊:皇帝独尊:成为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成为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 皇权至上:皇权至上:权力高度集中的标志。权

3、力高度集中的标志。皇位世袭:皇位世袭:“家天下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是君主权力集的皇位继承制是君主权力集中的另一体现。中的另一体现。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的本质是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的本质是 君主专制君主专制,即,即,皇帝皇帝是封建国家政权的主宰和权力中心。是封建国家政权的主宰和权力中心。以下关于嬴政定以下关于嬴政定“皇帝皇帝”称号不正确的是称号不正确的是:A.A.具有神化皇权的意图具有神化皇权的意图B.B.表明嬴政要效法古代有道明君表明嬴政要效法古代有道明君C.C.是中央集权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央集权发展的必然结果D.D.体现了专制主义倾向体现了专制主义倾向百官之首百官之首 全国政

4、务全国政务执掌奏章执掌奏章下达诏令下达诏令监察百官监察百官军务军务(虚有其位)(虚有其位)三公三公特点:分工明确,相互牵制,集权于皇帝特点:分工明确,相互牵制,集权于皇帝作用:作用: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 形成了以皇权为中心的行政体制形成了以皇权为中心的行政体制三、海内为郡县三、海内为郡县 在分封制瓦解基础上,适应地主阶级需要于春在分封制瓦解基础上,适应地主阶级需要于春秋后期开始出现秋后期开始出现 战国时期,郡县制在各诸侯国普遍推行战国时期,郡县制在各诸侯国普遍推行 秦统一后在全国推行,体制更加完善秦统一后在全国推行,体制更加完善 秦以后各朝沿用秦以后各朝沿用1 1、形成与演

5、变、形成与演变2 2、职能简介、职能简介郡守:行政郡守:行政郡尉:兵事郡尉:兵事监御史:监察监御史:监察废除分封废除分封, ,建立郡县制以后,秦朝:建立郡县制以后,秦朝:A.A.郡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免郡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免B.B.贵族不得担任地方行政长官贵族不得担任地方行政长官C.C.家族势力在地方绝迹家族势力在地方绝迹D.D.县以下不设立基层组织县以下不设立基层组织3 3、特点:、特点:郡守和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郡守和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 世袭,绝对服从;世袭,绝对服从; 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4 4、影响:、影响:地方行政制度的划时代改革,地方

6、行政制度的划时代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 专制主义:专制主义: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至行使军权、政权、财权力于一身,从决策至行使军权、政权、财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中央集权:中央集权:指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中,全国指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中,全国军政财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军政财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绝对服从中央。和控制,绝对服从中央。1 1、概念: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概念: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如何建立的?专制主义中

7、央集权制度是如何建立的?1 1、萌芽于战国、萌芽于战国2 2、建立于秦朝建立于秦朝3 3、巩固于西汉、巩固于西汉4 4、完善于隋唐完善于隋唐5 5、加强于北宋、加强于北宋6 6、发展于元朝、发展于元朝7 7、强化于明清强化于明清2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兴衰过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兴衰过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如何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如何建立的?奠定了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为历代王朝所沿用。积极作用:积极作用:消极作用:消极作用: 材料一:材料一:“夏、商、周、汉封建(分封)而延,秦郡邑而促夏、商、周、

8、汉封建(分封)而延,秦郡邑而促(短促)。(短促)。” 材料二:秦有天下材料二:秦有天下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 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 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柳宗元柳宗元封建论封建论 材料三:郡县之制,垂两千年而弗能改也,合古今上下皆安材料三:郡县之制,垂两千年而弗能改也,合古今上下皆安 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 郡县之法,已在秦先。郡县之法,已在秦先。 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灭尽三代之所封也。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灭尽三代之所封也。 王夫之王夫之读通鉴论读通鉴论请

9、回答:请回答:(1 1)关于秦朝灭亡的原因和郡县制的功过,材料一、二、三各是)关于秦朝灭亡的原因和郡县制的功过,材料一、二、三各是怎样评述的?怎样评述的?(2 2)你认为郡县制的推行与秦朝灭亡有何关系?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郡县制的推行与秦朝灭亡有何关系?结合上述材料,应如何正确看待制度创新与王朝的兴衰?应如何正确看待制度创新与王朝的兴衰?中央集权对今天我国政治改革有何启发?中央集权对今天我国政治改革有何启发? 坚持中央集权领导坚持中央集权领导, ,但必须发扬民主集中制,防止个但必须发扬民主集中制,防止个人独裁专断。人独裁专断。 充分发挥中央集体领导的政府效能,加大改革开发的充分发挥中央集体领

10、导的政府效能,加大改革开发的力度和经济的发展。力度和经济的发展。 发扬民主政治发扬民主政治、加强法制建设、以法治国、体恤民情、加强法制建设、以法治国、体恤民情、人文关怀。人文关怀。 李贽是明朝后期一位以“异端”自居的进步思想家。他认为:“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拆,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议。”(1)秦始皇是怎样“掀翻一个世界”的?(2)李贽认为秦始皇“未可轻议”,反映了秦始皇人物的什么特点?李贽是针对汉代以来的什么倾向而发表上述见解的?学习延伸结束诸侯割据,实现统一,废除旧制度,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影响深远有功有过汉代以来强调其残暴统治,而不去肯定他的贡献如何评价历史人物:如

11、何评价历史人物: 首先要梳理出历史人物各方面的有关史实,首先要梳理出历史人物各方面的有关史实,然后对史实加以归类,归类后,从主观然后对史实加以归类,归类后,从主观动机和客观后果,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中,动机和客观后果,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中,作出综合评价。评价时,作出综合评价。评价时, 要坚持史论结合,要坚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要坚持辩证的方法,要坚持两点论从史出;要坚持辩证的方法,要坚持两点论的原则。论的原则。 秦始皇完成统一,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专制主秦始皇完成统一,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当时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应予以肯义中央集权,在当时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应予以肯定。但秦始皇焚书坑儒,摧残了文化,严酷刑法,定。但秦始皇焚书坑儒,摧残了文化,严酷刑法,残暴统治给人民带来灾难。残暴统治给人民带来灾难。分封制分封制 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