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井点降水方案一、无砂大孔混凝土管井降水依据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适用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及民用建筑无砂大孔混凝土管井降水项目。1、工艺特点沿高层建筑基础或在地下水位以下的构筑物基坑的四周采用泥浆护壁冲击式钻机成孔,然后每隔一定距离埋设一个无砂大孔混凝土管井,形成环状布置,以单孔管井用潜水泵抽水至连续总管内,然后排至沉淀池内,再排送至下水道。2、材料机械准备滤水井管、冲击式成孔钻机、潜水泵、吸水管、空压机、排水管、水泵控制自动系统、85mm豆石、木底座或混凝土底座、沥青、麻布
2、等。3、施工准备、首先要了解地质勘探资料、掌握地下土质和水位变化情况,特别是地下流砂情况,流砂层厚度,以便确定钻孔工艺和准备必要材料。、根据总的平面布置和所开挖地下工程的面积,确定正式管井和观测管井的数量、位置,排水管位置、流向,沉淀池位置以及与污水管道联接地点。、对设置井点位置进行平整、放线,用白灰标明其位置。4、管井构造管井的滤管为无砂大孔混凝土,采用粒径为85mm的豆石加水泥按6:1左右比例预制而成,强度大于2MPa,每节长1m左右。最下部一节为有孔滤管,其空隙率为20-25。管接头处用两层麻布浇沥青包裹,外夹竹片用10号铅丝扎牢,以免接缝处挤人泥砂淤塞管井,其内径为300。5、工艺流程
3、施工准备一放线冲击式成孔钻机就位成孔泥浆护壁下管下滤水层上部用厚土填实洗井下潜水泵抽水排水总管沉淀池污水管井6、工艺原理、管井采用冲击式成孔机冲击成孔,孔的直径约1m左右,泥浆护壁。待冲孔到设计深度后,用吸管将其中泥浆吸净,下底座,然后下管,外填塞滤水小豆石,上部用厚土填实,立即用压缩空气将泥浆吹出洗井,然后抽水。、管井的有效降水深度取决于管井深度、降水面积、含水层渗透系数以及水泵扬程。降水坡度环状形为1:10。、进行无压完全井环形井点系统总涌水量计算和无压非完全井井点系统总涌水量计算。降水井剖面示意7、质量要求、大口井管降水施工的井深、井距必须根据设计要求定位、施工。、降水深度要达到设计要求,其水位线位于基坑底部下O051m,边坡要求稳定。基坑干燥。、大口井管抽水目前采用QY一25扬程潜水泵抽水。泵位于井管内,距井盘底座约O.5m,用钢丝绳固定于井面,通过胶皮管将水从井中提至地面排掉,其中电器设备必须安装自制自控装置,根据水量大小,调整自控装置线、使之抽水和停抽时间相配达到施工需要。、不允许出现死井,洗井一定要及时,抽水及时,从而保证降水效果良好。、大口井管全面抽水到土方开挖一般为35d。8、安全措施、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井打成后,要及时加盖,以防落人人员和物品。、沿基础周围安装一条主排水管,一般为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糖果与巧克力品牌定位与市场细分考核试卷
- 纸板容器智能制造技术考核试卷
- 纺织品批发商风险管理考核试卷
- 礼仪用品行业市场细分与定位考核试卷
- 2025年江西省房屋买卖合同
- 2025幕墙供应合同范本
- 2025授权房屋买卖合同模板
- 2025简化版监理合同范本
- 模型航空器飞行管理办法
- 2025地下仓储空间使用权转让合同
- 国家开放大学专科《法理学》(第三版教材)形成性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3年小型水库雨水情测报和大坝安全监测设施项目-实施方案
- (2024年)面神经炎课件完整版
- 减盐减油健康教育教案反思
- 特斯拉国产供应链研究报告
- 如何进行医疗垃圾的安全运输
- 公共停车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保安服务标准及工作流程
- 2024年中考数学几何模型归纳(全国通用):18 全等与相似模型之十字模型(学生版)
- 外科疾病分级目录
- 国家级教学成果的培育提炼与申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