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机油泵测试台使用说明书_第1页
线机油泵测试台使用说明书_第2页
线机油泵测试台使用说明书_第3页
线机油泵测试台使用说明书_第4页
线机油泵测试台使用说明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HPAUT 重庆和平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一、产品概述摩托车机油泵检测台主要用于各型摩托车发动机机油泵的压力、流量、机油温度、转速等性能参数测试;本设备的设计制造严格按照QC/T229-1997摩托车、轻便摩托车转子机油泵行业标准执行,并借鉴了国内外一些先进技术和经验,提高了该设备性能的稳定性与可靠性。适合各摩托车机油泵生产厂家或摩托车生产厂家开发、检验。l 使用环境条件及工作条件:1. 电源 单相220V±10%,50HZ2. 温度 503. 湿度 85%RH4. 大气压力 86100KPa5. 无强腐蚀气体、强电磁场环境二、结构特征与工作原理本设备主要由机油泵电控测试柜、测试台以及计

2、算机数据处理系统等设备组成:1.机油泵电控测试柜主要包括智能数字显示表,基本功能控制;2.机油泵测试台主要由动力驱动部分,油路部分,机油泵夹具部分,防护罩等组成;(1) 动力驱动部分:包括变频器、电机、变速装置、与机油泵匹配的驱动轮、转速传感器等。(2) 油路部分:包括油箱、加热器、管路、调压阀、流量测试装置、压力变送器等。供给机油泵符合台实验要求的机油、测试流量、调节测试泵出口压力。(3) 机油泵夹具部分:适合多种机油泵测试(4) 防护罩:防止测试过程中,机油四处飞溅、伤人。3.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完成实时工况数据采集,生成关系曲线和数据报表,对机油泵进行程控测试等功能,控制系统采用上下位机通

3、讯方式,操作简单可靠。三、技术特征l 主要特点1. 采用了先进的模块化控制技术;2. 其夹具的设计适合各种型号摩托车发动机机油泵,装夹方便可靠;3. 可手动测试和自动测试;4. 设备整体噪声70dB;5. 数显仪表精度高;6. 大多数的测试软件为固定参数设置,优点是使用简单,但用途也受到了限制。为此,我们在常规测试项目的基础上,增加一套应用软件,只给出了基本测量参数格式,由用户自行添置测试变量。因此,可绘制并打印任意指定参数的关系曲线、多参数对比曲线、记录实时趋势(动态特性)等。l 主要性能1. 手动控制:电源开关,调速,正、反向工作,加热控制,机油泵后端压力控制等;2.自动控制:机油泵转速,

4、油温,机油泵后端压力控制等参数的自动采集生成曲线和打印报表,自动完成程控测试。3. 软件功能:(1)自动测试控制,自动完成程控测试 (2)数据统计判断显示;(3)数据报表,图形曲线打印;(4)检测数据存储与调出; (5)可对温度和转速控制,以形成工况控制。4. 可对测试对象进行耐久试验l 主要参数1. 泵油流量(泵油量)测量范围: 1.512L/min测试精度: ±1%2. 主轴转速调节范围:80050000rpm范围: 4005500rpm(8500rmp)测试精度: ±1%转速控制方式:变频调速,两中转速可编程给定。3. 出口压力调节控制测量范围: 00.5Mpa测试精

5、度:±1%出口压力调节范围: 初试压力0.6Mpa4. 介质油温调节控制测量范围: 0150温度传感方式: 铂电阻温度调节范围: 室温50控温精度: ±2控温方式: 电加热四、尺寸及重量外型尺寸:控制柜:600×650×1800 (长、宽、高)测试台:780×620×1300 (长、宽、高)产品重量(毛重):控制柜:150Kg测试台:200Kg五、安装与调试l 安装条件:1. 安装设备处应干燥、通风;2. 安装地基应保证水平、牢固;l 安装程序:1. 根据环境美观及操作人员习惯,可将控制柜和测试台按任意方式放置;2. 连接好控制柜和测

6、试台之间的连线,并应对连线进行保护。3. 为设备提供安全、稳定、标准的工业测试用电。4. 安装完成,应对设备各项功能分别进行测试。l 注意事项:1. 搬动设备过程中,应保障设备外观不受损伤;2. 连接线路时,应由专业电工人员完成;3. 若安装完成后,发现有任何部件有损伤,请勿运行设备,并与我公司联系;六、使用与操作方法(一) 面板说明显示器计算机液晶显示器;油泵转速油泵转速数字显示仪表;数字显示机油泵转速;后端压力后端压力数字显示仪表。数字显示机油泵出口压力。流量流量数字显示仪表。数字显示机油泵流量。温度温度数字仪表。控制、显示机油温度。加热机油加热开关。加热指示机油加热指示。压力选择压力选择

7、开关。对机油泵出口施加固定值(0.3MPa)压力测试。主要用于手动测试。手/自动手/自动测试方式选择开关。选择手动或自动测试方式。方向选择指示正转、反转及停止选择开关。对电机进行正、反转以及停止控制。计算机电源计算机电源开关。电源设备电源开关。急停急停开关。测试过程中,若出现异常情况,可按下此开关,断开设备电源。启动启动按钮。测试启动按钮。停止停止按钮。测试停止按钮。 夹具锁电机底座电磁铁开关;主要用于锁定电机位置,使其在工作过程中,电机不发生位移。需要调整电机位置时,必须先关掉此开关才能对电机位置进行调整。(二)操作说明1. 使用前的准备l 检查设备各处是否有无损伤。l 使用前必须检查测试台

8、中机油量是否合适,并及时进行补充调整;l 夹具上机油泵是否固定牢固;l 防护罩是否罩好;l 设备电源是否插接好;l 各开关初始位置是否正确;l 检查机油泵测试台上的调压阀是否处于合适位置(不能完全关死);2. 开机l 完成使用前的检测步骤后,显示面板上“电源”开关;l 打开“计算机电源”开关;启动计算机。3. 手动测试l 将控制柜显示面板上“手/自动”开关打到手动档;l 将“方向选择”开关打到正转档(需要反转测试时,请将次开关打到反转档);l 调节温度,并将“加热”开关打开;l 按下启动按钮,在测试程序中的控制栏上的输出控制中,输入合适的控制转速,并点击“控制转速”按钮;l 调节调压阀门,观察

9、后端压力表显示值,使压力为要求值;l 观察显示器或控制柜显示面板上各个仪表显示值,等待一定时间,直到各项参数显示稳定后,读取数据。l 测试完毕,按下操作面板上“停止”按钮,停止测试,并关闭“加热”开关。4. 自动测试(详见软件操作说明)5. 关机停止电机运转,面板上各个开关,最后关闭电源开关。(三)软件操作说明:1. 程序安装进入安装机油泵检测程序文件夹,双击图标 进入程序安装界面,开始程序安装;点击 弹出退出安装确认框;选择 继续安装,选择 退出安装程序;点击 进入机器名和公司名输入框(见下图),输入机器名和公司名;点击 返回上一安装步骤;点击 弹出退出安装确认框;选择 继续安装,选择 退出

10、安装程序;点击 进入安装地址选择框(见下图)点击 弹出安装地址选择框;点击 返回上一安装步骤;点击 弹出退出安装确认框;选择 继续安装,选择 退出安装程序;点击 进入下一安装步骤(见下图)该步骤不需要进行设定,直接点击即可;点击 返回上一安装步骤;点击 弹出退出安装确认框;选择 继续安装,选择 退出安装程序;点击 进入下一安装步骤(见下图)该步骤不需要进行设定,直接点击即可;点击 返回上一安装步骤;点击 弹出退出安装确认框;选择 继续安装,选择 退出安装程序;点击 进入下一安装步骤(见下图)点击 弹出退出安装确认框;选择 继续安装,选择 退出安装程序;安装完成,自动退出安装程序;程序安装成功。

11、2. 程序的操作菜单栏8标题栏双击安装目录中或点击程序中的图标 即可运行机油泵检测程序。模拟显示栏工作状态栏测试数据栏控制栏数据曲线栏状态栏l 标题栏显示程序名称、当前数据文件的相关信息及部分快捷键提示;l 菜单栏菜单栏主要由文件菜单(X)、编辑菜单(Y)、帮助菜单(Z)组成。1)文件菜单新建(S)新建文件;打开(T)打开文件;保存(U)保存文件;另存为(V)对文件进行更换保存;打印预览(W)对测试数据进行打印输出时,进行预览;打印(X)对测试数据进行打印输出;输出(Y)测试数据以电子表格形式进行输出;退出系统(Z)退出程序;2)编辑菜单基本数据(U) 基本数据设置;快捷键为F2。基本数据可在

12、基本数据对话框中进行修改。(如下图)该对话框中各个数据均可双击进行修改;设置测试日期时,可点击“系统日期”按钮,将测试日期快速设置为计算机系统日期。点击“型号”按钮,弹出“机油泵型号传动比设定窗口”,如下图:在该窗口中,可对机油泵的型号及传动比进行输入、修改,并以文件方式保存在计算机中;选择其中一组数据,点击“确定”,可修改基本数据对话框中的测试型号和转速传动比;并退出该设定窗口;点击“取消”,可取消设定,回到基本数据对话框。基本数据设置完毕后,按下对话框上“确定”,完成基本数据设置,返回程序窗口;按下对话框上“取消”,取消基本数据设置,保留设置前的数据,并返回程序窗口。 程控设置(V)程控数

13、据及合格条件设置;快捷键F3。可对压力、温度、转速等程控数据以及标准流量、稳定运行时间等合格条件进行设置。(如下图)点击该对话框下端各参数后的窗口,可直接输入数字,对该参数进行修改设置。完成数据修改后,点击“添加”按钮,可在对话框上添加一组新的程控数据,并排列在各组数据的最下端。选中对话框上一组程控数据,点击“删除”按钮,可将改组程控数据删除掉。点击“清空”按钮,可将所有的程控数据全部删除;点击“保存”按钮,可将所有的程控数据文件形式保存起开,以便将来的测试设置中可直接调用;文件格式为*.set。点击“读取”按钮 ,可调用已有的程控数据文件,文件格式为*.set。点击“返回(ESC)”按钮,可

14、返回程序窗口(快捷键为ESC)。PID控制参数(P)PID控制参数设置。在弹出的PID设置窗口中,可对采样周期、P、I、D各项参数进行设置。见下图:更改参数后,点击“应用参数”按钮,PID参数更改成功,然后点击“关闭(Esc)”退出设置窗口,返回程序界面。记录数据(W)对测试数据进行记录,功能同控制栏中“记录F8”按钮(快捷键为F8)。记录的测试数据将显示在测试数据栏中。删除数据(X)对测试数据栏中记录下的测试数据进行删除,功能同控制栏中“删除”按钮。清空数据(Y)清空测试数据栏中的所有测试数据;3)帮助菜单使用说明(Y)将出现本软件使用方法帮助说明。关于(Z)弹出软件相关信息说明。l 模拟显

15、示栏指针及数字模拟显示转速、后端压力、流量、机油温度等参数。l 数据曲线栏将各组测试数据绘制成曲线图形式标尺点击标尺后窗口中下拉按键 弹出可供选择的三种坐标形式:横竖网格、 箭头刻度、混合标尺等。网格颜色点击网格颜色矩形色条,可弹出右图所示颜色修改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可对网格颜色进行调整。横坐标设置横坐标为后端压力。如右图所示,可对横坐标的最大值、最小值以及刻度数进行修改。修改时,直接点击窗口,在窗口中输入修改值,然后点击 按钮即可。纵坐标设置纵坐标为流量。如右图所示,可对纵坐标的最大值、最小值、点样式、颜色以及刻度数进行修改。修改完成后,点击立即刷新为更改值。机油泵测试曲线图在该窗口中绘制出

16、横坐标为后端压力,纵坐标为流量的测试数据曲线图。l 测试数据栏滑动条本栏主要显示各组转速、后端压力、流量、机油温度等测试数据,在该数据栏中只能对各组数据尾端的说明进行添加、修改。点击滑动条,可对其他测试数据进行浏览。l 检测报警栏检测报警共有“合格”和“等待检测”两种报警显示状态;快捷键F10可对两种报警状态进行切换。显示“合格”时,表示所测器件符合所设置的合格要求;显示“等待测试”时,表示正处于检测准备工作中或检测过程中。l 工作状态栏显示当前测试方式和当前测试状态;测试方式分为:手动测试方式和自动测试方式。测试状态为:启动状态(即测试过程中)和停止状态。l 控制栏该栏中各按钮为本程序主要操

17、作控制按钮;输出控制框中,压力阀开、压力阀关、控制转速以及控制油温主要用与手动测试时,进行输出控制。压力阀可通过点击“压力阀开”和“压力阀关”复选框进行开关控制;输出转速可在控制转速中直接输入转速大小,然后点击“控制转速”进行输出转速控制;输出油温可在控制油温中直接输入油温大小,然后点击“控制油温”进行输出油温控制;图示“基本数据F2”,“程控设置F3”,“记录F8”,“删除”等按钮分别与“编辑(Y)”菜单中的“基本数据(U)”,“程控设置(V)”,“记录数据(W)”,“删除数据(X)”等选项功能相同。详看编辑菜单说明。图示“保存数据”,“报表”,“读取数据”,“退出”等按钮分别与“文件(X)

18、”菜单中的“保存(U)”,“打印预览(W)”,“打开(T)”“退出系统(Z)”等选项功能相同。l 状态栏显示部分功能快捷键及程序命令运行状态。七、安装保护装置l 保护装置1. 设备外壳应连接到大地;2. 设备附近应装有灭火器;3. 输入电源应安装跳闸保护;4. 可根据需要,在机械动力装置外部,安装一定强度的防护罩;5. 若设备外接线路过长、过多,请安装线路保护装置;l 注意事项1. 任何情况下,除专业维修人员外,切勿打开设备。2. 设备运行过程中,切勿靠近机械动力部件。3. 更换测试部件后,请确保测试部件固定牢固。八、保养维护1. 避免在欠压或者缺相下使用。 2. 测试台必须可靠接地。3. 使用前务必紧固各处锁紧螺钉。4. 定期清理机内灰尘,并检查接线是否有松动。5. 关闭设备总电源前,应先将计算机安全关机,以延长计算机寿命。6. 设备机械转动部分,应保持润滑,请定期进行润滑。7. 定期检查机械动力部件锁紧螺栓是否有松动。8. 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