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13、地下水 教案教学设计课 题13、地下水执教者日期教学目标1 .通过对泉水和井水展开观察与讨论,初步认识到地卜后水。2 .通过猜测、讨论和阅读等学习活动,知道地下水在地表的表现形态和形成 原因。3 .能多人合作,制作一个水井模型,并结合地下水形成示意图,说明地下水 的成因、储量、储存区域,知道降雨是地下水主要来源。4 .借助阅读和研讨,体验到合理开发和保护地下水资源的重要性。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到地下水的形成原因、储量、储存区域。教学难点能够与同学合作,制作一个水井模型,并通过实验认识到地下水形成的原因、 储量和储存区域。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简易水井模型的材料
2、,如:塑料瓶、罐子、碎石、沙子、 水等等。预习要求观察周围的泉水、井水,查阅资料,初步了解泉水、井水的特点、成因等。教学过程旁注一、复习导入课,我们学习了河流、湖泊等淡水水体,谁能说一说,淡水水体是怎样形成的?他们的形成与什么有着密切的联系?探骊指生说一说生活在淡水水体不同位置的淡水生物名称,体会淡水水体的 重要作用。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要来研究另一种水一一地下水。板书课题:13、地下水二、教学新课活动一:描述井水、泉水的特点教师出示泉水和井水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水吗?(泉水、井水)泉水和井水与我们前一课学习的湖泊、 水库、河流里的水相比,有什么/、同 的特点?预设:井水比
3、较清澈,冬暖夏凉,大雨之后,井里的水位会上开,并且井水也会变得浑浊。泉水比较清澈、甘甜,也是冬暖夏凉,不过大雨之后,不会变得浑浊。那么这些泉水、井水可能是从哪儿来的?引导学生对井水和泉水的来源作出自己的猜测。预设:下雨累积形成的;从地底下冒出来的;雨水、湖水等地方流过来的 过渡:那么井水和泉水,究竟是从哪里来的?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个模拟实验, 探究一下井水的来源。活动二:制作简易水井模型,认识井水来源出示课本上的制作简易水井的图片及说明文字,引导学生读一读,了解本次模拟实验的材料、方法步骤及注意点。全班交流讨论:在本次实验中需要哪些实验材料呢?学生回答,教师相机一一出示这些材料:塑料瓶、大的罐子
4、、石子、沙子、水、人造草等等。本次实验分为哪几个步骤,需要注意些什么呢?全班交流,教师特别提醒学生注意:在模拟实验时,水要均匀的倒在塑料圆 筒的周围。在实验过程中,要仔细观察水向下渗透的过程,再观察圆桶中水 的变化,并且还可以用小勺子轻轻的搅动井里的水。学生分小组进行本次模拟实验,教师巡视,相机指导,并提醒学生注意使用 剪刀的安全。全班交流讨论,各小组汇报本小组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及得出的结论,说一说井里的水是从哪里来的?预设:实验现象:水会依次透过人造草、沙子和小碎石,缓缓渗透、积聚到杯底,直至充满小碎石之间的空隙。圆桶中的水位,也随之慢慢升高,最后与外面 的水位保持相平。实验结论:水井中的水是
5、由地表水慢慢的渗透进土壤,积聚起来的。活动三:认识地下水的成因,保护地下水教师引导:刚刚我们通过实验,初步认识到水井中的水是由地表水慢慢的渗进土壤,积聚起来的,下面我们通过示意图,进一步了解地下水的成因。出示课本上的地下水的形成示意图及相关的文字说明,引导学生看一看图片,并读一读旁边的文字,进一步了解地下水的成因。教师指导:请大家看这幅图,这幅图是地下水的成因示意图。如果我们给土壤分层,就可以分成2层,分别为可渗透层和不可渗透层。理解可渗透层和不可渗透层的含义可渗透层一般由质地疏松的土壤和岩石碎屑构成,透过缝隙,它们能吸附水分,储存水;而不可渗透成,则是水很难渗入、溢出的岩层。了解渗透层和不可
6、渗透层的作用渗透层的主要作用是吸附水分、储存水分,土壤和岩石碎屑可以起一个过滤 的作用,过滤掉水中的杂质。不可渗透层是防止水渗入、溢出岩层。引导学生把大自然地下水形成示意图和刚刚制作的简易水井模型图进行对照,进一步了解地下水的形成。教师小结:自然界的地下水总量约占淡水总量的 30%由于地表土质疏松多孔,一部分雨水或者积雪融水会渗透到地下土层和岩石的空隙里,它们就构成了地下水的主要来源。迁移练习:刚刚我们通过模拟实验和示意图,认识了地下水的成因,大家了 解地下水的形成原因了吗?下面我们来考考大家。出示图片,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名称填在下图括号里。全班交流,说一说自己的答案并介绍一下自己这样选择的理
7、由,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地下水的形成原因。活动四、保护地下水教师引导:中国有400多个城市,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越来越少,所以,我们要保护地下水资源。大家有哪些好的方法来保护地下水资源呢?预设:方法一:透水路面出示透水路面,引导学生看一看,初步认识透水路面的样子。大家知道透水路面的材料,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吗?了解透水路面的作用:透水路面能够还原地下水,保持土壤湿度,避免因为 过度开采地下水,而引起地基下沉。方法二:雨水回灌地下出示雨水回灌地下示意图,引导学生看一看,了解雨水回灌地下的方法。交流雨水回灌地下的作用:雨水回灌技术也可以补充地下水资源, 还可以避 免暴雨时洪涝灾害的
8、发生。拓展补充:除了书上介绍的两种补充地下水的方法之外,大家还知道哪些补充地下水的方法呢?预设:植树造林,增加土壤的蓄水能力。淡化海水,来供应人们日常生活用水。少开采地下水,减少地下水的损失。教师小结:同学们,地下水的下渗速度很慢,地表水达到地下深处,所需时间平均在100年以上,所以,地下水的保护,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我们 几代人不断的努力和坚持。活动五:情境练习题同学们,现在我们家乡正在开展保护地下水的活动, 请你来设计铺设一条步 行道的方案,要求既方便雨天路人行走,又能够让雨水尽可能多的渗透到地 下。大家想想,这条人行道该怎样设计呢?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说一说自己的活动方案,并说一说这样
9、设计的原因。 预设:方案1:路面可以铺设可渗水的小瓷砖,中间有小孔,方便雨水的渗透到地 下。方案2:在铺路的时候,道路中间可以稍微高一些,两侧低一些,方便雨水 从两侧渗透到地下。方案3:铺设新型透水路面材料。方案4:在人行道两边种上花草树木,增加土壤的蓄水能力。教师小结:大家的设计方案都很棒,都符合这条道路的设计要求,最大限度的保护了地下水资源。学生完成活动手册上的题目。三、课堂总结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了地下水的类型、特点、来源、形成原因等 知识,懂得了我们要保护地下水资源,造福子孙后代。板书设计13、地下水地下水的形态地下水的成因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2、空气有质量吗教案教学设计
10、课 题2、空气有质量吗执教者日期教学目标1 .用悬吊小木棍做气球平衡实验,判断空气是有质量的。2 .用电子天平分别测量回形针等物体和皮球里空气的质量,来证明空气像其 他物体一样肩质量。3 .能从具体现象中提出问题,作出猜想,能依据证据概括空气有质量的性质。4 .通过阅读伽利略的相关资料,感受科学家为人类所作出的贡献。教学重点能通过悬吊小木棍做气球平衡实验, 以及用电子天平测量的方法,来证明空 气是有质量的。教学难点过实验和测量的方法,证明空气是有质量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伽俐略等科学家的图片,支架、小木棍、气球、打气筒、电子 天平、回形针、皮球等等。预习要求继续观察我们周围的空气,体会空气占
11、据空间和空气能够被压缩的特点。预习第2课,想一想怎样证明空气是有质量的。教学过程旁注一、导入新课1 .请同学们拿出我们的科学课本,拿在手中掂一掂,感觉怎么样?有没有感觉出它的重量?2 .再引导学生随意拿出一样东西,放在手里掂一掂,看看有没有重量。3 .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同学们,我们周围的物体,都是有质量的,那么空气它有质量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第 2课。4 .板书课题:2.空气有质量吗二、活动一:气球平衡实验,证明空气是有质量的1.教师引导:我们怎样才19证明周围的空气后没后质量呢?卜而我们就用悬吊小木棍来做气球平衡实验,看一看空气是否有质量?2 .出示课本中的实验操作图及实验步骤,
12、引导学生读一读,了解本次实验的 材料方法、步骤、实验的注意点。实验材料:气球支架、小木棍、打气筒。实验方法、步骤:第一步:在一根细长棍两端各挂一只充了气的气球,并使之平衡。第二步:将一只气球中的气放掉。第三步:放手后,看一看平衡棍会发生什么变化实验注意点:先拴球,后挂球,再调整平衡,注意步骤。用打气筒给气球打进大自然中的空气,不要用嘴吹。不要把气充的太足,以免气球爆炸。在本次实验中,同小组同学要合作分工,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在实验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一只气球放气之后,平衡小棍发生的变化。友情提示:本次实验主要研究空气是否有质量, 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前给每小组把气球中的气打好,实验中就可以省去打气
13、这一步骤, 直接让学生把球 挂到平衡小棍上,再调整平衡,就可以做实验了。这样可以节约时间,减少 给气球充气时不必要的麻烦。3 .学生分小组开始实验,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实验情况,并相机纠正学生不 当的实验操作,提醒学生,按步骤来,注意观察实验现象。4 .全班交流实验结果,各小组上讲台交流本小组的实验过程, 交流本小组得 出的实验结论。5 .教师总结:刚才通过大家的动手操作,我们初步发现:空气是有质量的。三、活动二:用电子天平进一步证明空气是否有质量1 .教师引导:刚刚我们通过悬吊木棍做气球平衡实验, 初步证明了空气是有 质量的,为了进一步证明空气是否有质量,下面我们利用电子天平来称一称。2 .活
14、动材料:电子天平、打气筒、皮球。3 .活动过程:教师先进行演示实验。出示电子天平,验证电子天平的准确性。引导学生把自己的东西,放到电子天平上称一称,验证电子天平的准确性。把没有充气的皮球,放在电子天平上称一称,指生上讲台读一读电子天平上 显示的数字,记录下来。利用打气筒,给皮球打气,先打20下,然后把皮球放在电子天平上称一称, 指生读一读电子天平上显示的数字,记录下来。再用打气筒给皮球打气,再打10下,然后把皮球放在电子天平上称一称, 指 生再读一读电子天平上显示的数字,并记录下来。学生分小组,按步骤进行活动,记录下测量的数据,认真思考并完成活动手册。4 .全班交流:(1)各小组汇报测量的数据
15、。(2)引导学生思考做交流:充气 20下的皮球和充气30下的皮球,质量一 样吗?为什么会不一样呢?这说明什么?(3)教师总结:充气20下的皮球和充气30下的皮球质量是不一样的,因 为充气30下,皮球里的空气就要比充气20下皮球里的空气多的多,因此质 量要大一些,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充气越多,皮球和空气的总质量越大, 说明空气是有质量的。学生完善自己的活动手册。四、活动三:阅读资料,感受科学家为人类做出的贡献。1 .出示资料,学生读一读,初步了解这段文字的内容。2 .引导学生理解这段话:同学们,你们知道一开是多少吗?通过列举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了解一开的概念:小瓶矿泉水,一瓶为500毫升,两瓶就是一开;我们平常喝的盒装牛奶,一盒为 220毫升,4盒 多一点,就是一开。大家又知道1.29克是什么概念吗?一般来讲,一枚一元硬币大约为 6克,三枚回形针大约就是1.29克。学生再读这一段文字,进一步体会空气是有质量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太原旅游职业学院《基础写作一文学文体写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新疆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辐射防护课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海南比勒费尔德应用科学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安徽财经大学《计算机组成原理理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大庆职业学院《工程伦理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西科技大学《组织社会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黄河交通学院《电工电子学B》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娱乐空间设计与创新实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家具清洗用品:洗衣皂项目投资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多翼式鼓风机项目投资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汽车维修合作协议书范本
- HG-T 4062-2023 波形挡边输送带
- 牛背山岩桑坪生态旅游客运索道项目对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影响评价报告
- 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20年版)(文本精排版)
- 呼吸系统(0001)课件
- 2023年第37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江苏赛区)初赛真题(学生版+解析版)
- 动物实验生物安全
-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
- 雾都孤儿读书报告
- 职业生涯规划家庭影响因素
- 2024年江苏交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