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北京课改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常见的运动-同步练习(包含答案)4 / 11北京课改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常见的运动-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如图是探究声现象的四种实验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甲乙丙丁A.甲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B.乙实验说明钢尺振动的频率越高,响度越大C.丙实验说明音叉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D. 丁实验说明声波不能传递能量2.一辆长30m的大型平板车,在匀速通过70m长的大桥时,所用时间是10s,它以同样的速度通过另一座桥,用了 20s的时间,那么这座桥的长度是()A. 140 mB.200 mC. 170 mD.230 m3.下列措施中,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是
2、(“B.道路两旁设置隔音板C.学校附近禁止鸣笛D.飞机旁工作人员佩戴耳罩4 .小明和小丽站在路边等校车,小丽说自己是运动的,她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路灯璐边的树木C.、明改来的校车5 .运载多名航天员并实现太空行走的神舟”七号飞船发射成功.航天员在飞船内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共同作业时,他们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原因是()A.太空中噪声太太! B.航服不能传递声音C.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D.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s6 .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公式 v=亍可知()A. v与s成正比I' B. v与t成反比"C. S< t正比I' D以上说
3、法都不对7 .一般来说,大礼堂四周墙壁都做成凹凸不平像蜂窝状,这是为了()A.提高装饰的效果-B.增强声音的反射C.减小声音的反射D.增加声音的响度8 .体育考试中,甲、乙两个同学跑1000米所用的时间分别是 3分30秒和3分50秒,则()A.甲同学的速度大.B.乙同学的速度大C.甲、乙两个同学的速度相同.D.无法比较谁的速度大9 .通常通过调节乐器弦的松紧来调节乐器发出的声音,这主要是调节声音的()A.音调 B.响度C.音色D.响度和音色二、多选题10 .利用回声定位的方法可以很方便地测出距离,这种方法可以解决下列哪个问题()A.测海底深度B.测敌机的远近C.测与山峰间的距离D.测雷电发生地
4、与我们之间的距离11 .噪声被认为是仅次于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的第三大污染,噪声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成为社会公害.下列措施中能减弱噪声的是()A.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h B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C.清除城市垃圾,保持环境整洁hh D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12 .观察图中的烟和小旗, 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车可能向左运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向右运动hh 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一定向左运动13 .你一定听说过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吧?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兔子在远远超过乌 龟后,便骄傲地睡大觉。当它睡醒后才发现 :
5、乌龟已经爬到了终点。关于这个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兔子睡觉前比乌龟跑得快B.只有选地面为参照物,才能说乌龟是运动的C.免子在睡觉时肯定是静止的D.乌龟全程的平均速度比兔子的平均速度大14.(多选)小东在百米赛跑中第1秒通过的路程是 3米,第2秒通过的路程是 5米,第3秒通过的路程是 7米,则他在这3秒内(B.后2秒内的平均速度为 6m/s| D最后1秒内的平均速度为 7m/sh B.钢琴是通过空气柱的振动发声的D女高音的高”指的是音调高A.前2秒内的平均速度为 4m/sC. 3秒内的平均速度为 5m/s15 .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
6、利用超声波可以粉碎人体内的结石三、填空题16 .在声音传播的实验探究中,小红和小芳做了下面两步实验:(1)将两张课桌紧紧地挨在一起,一个同学轻轻地敲桌面,另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另一张桌子上,听传过来的声音大小.(2)将两张紧挨的课桌离开一个小缝,然后重复步骤(1),比较声音的大小.请你帮她们北京课改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常见的运动-同步练习(包含答案)分析,将实验现象和分析结果填入下表中:产首大小传声介质两张课桌紧挨时11两张课桌之间有缝隙1 1实验结论:17 .期中测试考场里,开考前监考老师正在强调考试要求。老师的声音是由于声带的 产生的,是通过 传入考生的耳朵的。18 .河南人都喜欢听
7、老艺术家马金凤演唱的豫剧穆桂英挂帅,二胡手在为她伴奏前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琴声的 (选填 响度”或 音调").大家能 听出来是马金凤在演唱,是根据声音的 判断的.19 .小刚在艺术节上用吉他弹奏优美的乐曲,吉他发出的声音是通过 传入人耳的; 变换手指按压的位置可以改变声音的 ;用力拨动吉他弦可以提高声音的 .20 .交通噪声是城市的主要来源之一,如上图所示,甲、乙两图分别表示在和控制了噪声。6 / 11(4)小车从斜面顶端到底端时,做四、实验探究题21 .在 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1)实验中需要用刻度尺和电子表测出小车运动的 和,依据公式 进行计算.(2)实验
8、时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些,这样做的目的是 .(3)某次实验的过程如图所示,图中的电子表分别表示小车在斜面顶端、中点和底端不同 时刻,则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m/s,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路程的 平均速度是 m/s .(选填 匀速”或 变速”)直线运动.生电话22 .如图所示,小明与小华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1)他们用 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相同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表明: (3)如果用 上电话”时,另一个同学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4)如果在用 生电话”
9、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驰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 (选填 能”或 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5)此生电话” (选填能"或不能”)在月球上使用.五、综合题23 .北京南站到南京南站的某次列车运行时刻表如下表所示站名到达时间开车时间运行时间/分钟里程/千米北京南始发站08: 2000济南西09: 5009: 5590406京11: 45终点站1023(1)根据表中数据,在表的空格处填写符合要求的数据:09: 52该列车处于 (选填运行”或静止”)状态.(2)根据列车的运行时刻表求:北京南-济南西段列车的平均运行速度是多少km/h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列车正常运行时,比较北京南-济南西段
10、与北京南-南京南段运行的快慢.24 .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 小车和秒表 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 图中显示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 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 显示时间的格甲至乙乙至丙甲至丙路程Sl=S2=64cmS3=90cm时间t1二2st2=t3=6s (2)某同学计算甲至丙这个过程的平均速度,采用了下列两种方法计算:方法1: V3= b .fl 也方法2: V3=( + h) +2以上两种方法正确的是: (选填方法1”或方法2”).甲至丙的平均速度是 m/s .(3)分析表中数据,小车全程 (选填 是"或 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4)要使小
11、车的平均速度增大,可采用的方法有 (写出一种即可).北京课改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常见的运动-同步练习(包含答案)答案一、单选题1 .【答案】A【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它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声音的响度、音调、音色分别与振幅、频率和发声体有关;在解答有关声音的实验题时一定 要看清实验装置、实验条件等相关事项.【解答】A、甲实验是将发声体放在真空罩中,随着空气的抽出,声音越来越小,所以该实 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该选项正确.B、乙实验中尺子离开桌面的距离叫做振幅,因此该实验是研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所以该 选项错误.C、丙实验说明音叉的振幅越大,响度
12、越大,所以该选项错误.D、丁实验中随着声波的到达,蜡烛火焰熄灭,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所以该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认准实验器材,回忆了解实验的研究对象,然后逐个分析,对号入座.2 .【答案】C【解析】【解答】解:由题意知平板车的长度为 So=30m ,第一座桥的长度为 si=70m通过第一座桥时,车通过总路程S前=so+si30m+70m=100m皂幽平板车的速度为 v=一=-=10m/s当通过第二座桥时它以同样的速度,故车通过总路程S后=vx后=10m/sx 20s=200m因为车通过总路程 Sg=s0+s2所以 电=$后so=200m 30m=170m故选C.【分析】先根
13、据通过第一座桥时的路程和时间计算出平板车的速度,因为通过第二座桥时它以同样的速度,用了 20s的时间,这样利用路程的计算公式就可以计算出通过第二座桥的总 路程,最后用总路程减去车长得到第二座桥的桥长.3 .【答案】B【解析】【解答】A、街头安装噪声监测仪只能监测噪声的大小,但不能控制噪声,A不合题意;B、道路两旁设置隔音板,即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B符合题意;C、学校附近禁止鸣笛即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不合题意;D、飞机旁工作人员佩戴耳罩,即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不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控制噪音途径的掌握。噪声的减弱办法有三个:在声源处减弱;在 人耳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14、4 .【答案】D【解析】【解答】解:站在路边的小丽相对于小明的位置不发生变化,所以以小明为参照物时,小丽是静止的;以驶来的校车为参照物, 小丽与汽车之间的相对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 以她是运动的.故选D.【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必须事先选定一个标准的物体,这个事先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发生了改变,则是运动的;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没有发生了改变,则是静止的.5 .【答案】D【解析】【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声音需要介质进行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解答】因为太空中没有空气, 所以声音不能在太空中传播,因此在舱外他们之间的交流必须用电子通信设备;
15、 故选D.6 .【答案】C【解析】【解答】解:A、已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v是确定白1与S的大小无关.此选项错误;B、已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 v是确定的,与t的大小无关.此选项错误;C、已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公式S=vt知,v一定,t越大,S越大,即S与t成正比.此选项正确;D、因为选项C正确,此选项错误.故选C【分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大小保持不变,速度与路程和时间的大小无关.据此分析判断.7 .【答案】C【解析】【分析】(1)由于大会礼堂的面积比较大 ,声音从主席台传出后遇到墙壁再反射回来 的时候,用的时间较长,回声和原声间隔的时间较长的话 ,人耳就可以把它们区分开
16、,这样观众 就可以听到两个声音,影响听众的收听效果.(2)做成凹凸不平像蜂窝状可以减弱声音的反射,避免回声的产生.大会礼堂的墙壁做成凸凹不平像蜂窝状似的,声音在反射时能量会相互抵消(声音被吸收),减弱声波的反射,也可以说是防止声音的反射干扰.故选C.【点评】把消音材料做成蜂窝状、蓬松状,可以减弱声音的反射,类似现象:在雪后的田野感到格外静.8 .【答案】A【解析】【解答】解:已知:t甲二3分30秒=210s, t乙=3分50秒=230s, 那么根据速度公式得v.=-10°而飞皿Sj vz- S -1000rn4 3ms, t 甲 2L0st 乙 230s那么v甲v乙,故选A.【分析】
17、根据速度公式分别算出甲、乙跑 1000米的速度,进行比较就可解答此题.9 .【答案】 A【解析】【解答】解:在用同样大小的力弹奏乐器时,弦的松紧可以改变弦振动的快慢,也就是弦振动的频率,而频率影响声音的音调.故选A.【分析】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二、多选题10 .【答案】ABC【解析】【解答】解:A、让声音从海面发出,经海底反射后,返回海面,记录接收到回声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海洋的深度,利用了回声测距;故A正确.B、声音发出后,经敌机反射后返回,记录接收到回声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距离敌机的 距离,利用了回声测距;故 B正确
18、.C、声音发出后,经对面山崖反射后,返回,记录接收到回声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对面 山崖的距离,利用了回声测距,故C正确.D、由于光速比声速快得多,光传播到听见雷声的人的时间非常的短,可以忽略,所以当他 看见闪电时,可以认为雷声才开始从打雷处向下传播,记录看到闪电和听到雷声的时间差, 那么打雷处与听到雷声人的距离就可以利用速度公式求出.故D错误.故选ABC.【分析】回声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的现象,其应用:回声定位、探 测鱼群和探测海底的深度等.11 .【答案】A,B,D【解析】【解答】解:A、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 A正确;B、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是
19、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 B正确;C、清除城市垃圾,保持环境整洁,属于环保,不能减弱噪声,故 C错误;D、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正确.故选ABD.【分析】防治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12 .【答案】AD【解析】【解答】解:由图中的信息可以判断出:因为房子的烟向左飘,所以风是向左吹, 所以甲车运动状态有三种可能:1、向右运动 2、静止3、向左运动,但运动速度小于风速;因为乙车旗向右飘,所以乙车只能向左运动,且速度要大于风的速度.综上分析可知,只有 AD正确,BC错误;故选:AD.【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
20、,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由此来突破此题.13 .【答案】A,D【解析】【解答】A、兔子在睡觉前远远超过了乌龟,说明相同时间兔子经过的距离远,则 兔子睡觉前比乌龟跑得快,A符合题意。B、选择地面上的树木等为参照物,乌龟与参照物的位置也发生变化,同样说明乌龟是运动 的,B不符合题意。C、运动与静止是相对的,若以乌龟为参照物,则兔子睡觉时是运动的,此C不符合题意。D、在全程中,兔子与乌龟运动路程相同,而乌龟用的时间少,所以平均速度大,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D。【分析】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基本方法有三种:(1)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比
21、较运动路程的长短,路程长的运动的快;(2)在路程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运动时间的长短,运动时间短的运动的快;(3)在运动时间和路程都不相同的情况下,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单位时间内通过路程长的运动的快,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为v= 1 .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即看该物体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位置是否发生改变即可14 .【答案】ABCD【解析】【解答】解:£ 迎A、前2秒内的路程为 s' =3m+5m=8m则平均速度 v' = = 2s =4m/s ,故A正确;B、后2秒内的路程为s" =5m+7m=12m则平土速度 v" = = 2s =6m/s,故B正确;C、
22、3秒内的路程为s=3s+5m+7m=15m ,则平均速度 v= = = 玄 =5m/s ,故C正确;D、第3秒内通过的路程是 7米,则最后1秒内的平均速度为 7m/s,故D正确. 故选ABCD.【分析】已知路程和运动的时间,由平均速度公式可以求出运动员的平均速度.15 .【答案】AB【解析】【解答】解:A、禁止鸣笛”是在在声源处减弱减弱噪声.故 A错误;B、钢琴是靠内部簧片的振动发声,故 B错误;C、因为声音具有能量,所以可以利用超声波可以粉碎人体内的结石,故C正确;D、女高音”中的高”指的是音调高;故 D正确.故选AB.【分析】(1)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
23、弱.(2)声音的利用:利用声音传递信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3)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4)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三、填空题16 .【答案】大;固体;小;气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和气体中传播, 且固体传声效果好.【解析】【解答】解:声音在固体中传声效果好,两张课桌紧挨时,声音是通过固体传入耳 朵的,声音大;声音在气体中传播效果不如固体,两张课桌之间有一个缝时,声音的传播要经过空气,声音小.通过实验现象可以发现,声音可以在固体和气体中传播,且固体传声效果好,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答案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和气体中传播,且固
24、体传声效果好.声首,的大小声音靠什么传播两张课桌紧挨时大固体两张课桌之间L个缝 时小气体【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传声的介质;声音在固体中传声效果最好,液体次之,气体最差.17 .【答案】振动;空气【解析】【解答】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声带的振动产生的,它是通过空气传入我们耳中的。【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18 .【答案】音调;音色【解析】【解答】解:二胡手在为她伴奏前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他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琴声的音调;不同人声音的音色不同,区别出熟悉的人谁在说
25、话, 是因为音色不同的原因, 所以大家能听出来是马金凤在演唱,是根据声音的音色判断的.故答案为:音调;音色.【分析】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与振幅有关,音色与发声体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的,可以用来区分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19 .【答案】空气;音调;响度【解析】【解答】解:小刚在艺术节上用吉他弹奏优美的乐曲,乐曲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 人耳的;小刚变换手指按压弦的位置,改变了弦的振动频率,改变声音的音调; 他用力拨动吉他弦,增大的弦的振幅,可以提高声音的响度.故答案为:空气;音调;响度.【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声音可以通过固体、液体、 气体
26、传播,一般情况下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2)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20 .【答案】声源处;传播过程中【解析】【解答】防治噪声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 治。市内禁止机动车鸣笛, 是在噪声的产生处减弱噪声;隔音墙可以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答案为: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分析】减弱噪声,一般就是从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这三个方面考虑,在分析时要 牢牢抓住这三个方面。四、实验探究题更21 .【答案】(1)运动路程;
27、运动时间;v二彳(2)便于测量时间(3) 0.18; 0.25(4)变速鱼【解析】【解答】解:(1)根据公式v=彳,要测出速度,应测量出小车运动的距离和时间, 所以要用到刻度尺和秒表.(2)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 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便于测量时间,斜面坡度应小.(3)由图示:S1=0.9cm,t1=10: 35: 05- 10: 35: 00=5s,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 V1= L = 5H =0.18m/s,由于 S2=0.5m, t2=10: 35: 05- 10: 35: 03=2s, .0.5m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V2= '2= 21s
28、=0.25m/s . (4)根据计算结果可知,V2>v1,所以小车在下滑过程速度越来越快,小车在做变速运动.故答案为:(1)路程;时间;v=亍;(2)便于测量时间;(3) 0.18; 0.25; (4)变速.【分析】(1)变速直线运动中根据公式v=下求平均速度;实验中要用刻度尺测量路程,用秒表测量时间.(2)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所用的时间长些.(3)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mm,Sac、&c为小车在AC, BC两点前端刻度值之差;Iac、tBc由秒表直接读出;速度用公式 v=, 计算.(4)根据两个速度值判断出小车运动状态的变化.22 .【答案】(1)固体(细棉线)可以传声23 )细金
29、属丝比细棉线传声效果好24 )棉线停止了振动25 )不能26 )不能27 析】【解答】(1)细棉线是固体,能实现通话,说明固体也是传声的一种介质。28 )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相同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即表明细金属丝的传声性能比细棉线的传声性能好;29 )说话声引起棉线振动,棉线把这种振动由近及远的传到远方,如果用手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被阻断,则振动就会停止,也就听不到声音了。30 )如果线没有拉直,那么由于线是松软的,振动会被棉线上的空隙吸收,从而无法传递振动,另一方就听不到声首。31 )因为月球上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人的说话声不能传给细棉线,所以这种土电话不 能在月球上使用。【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固、液、气都可传声,真空不 能传声.五、综合题23 .【答案】(1)静止(2)解:北京南-济南西段列车的时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物农药在病虫害综合治理中的作用考核试卷
- 航空器飞行数据记录器分析与应用考核试卷
- 2025年耐磨球段项目合作计划书
- 数字智慧方案5473丨人力资源HR信息化解决方案
- 《化学键的性质》课件
- 2025年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项目建议书
- 中学数学课件:正确运用解题方法与技巧
- 找拼音小游戏课件
- 2019-2025年统计师之初级统计工作实务能力提升试卷A卷附答案
- 2019-2025年初级银行从业资格之初级银行管理考前冲刺模拟试卷B卷含答案
- 2022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日语水平统一考试真题
- 文学欣赏电子教案(全)完整版课件整套教学课件
- DBJ51∕T 153-2020 四川省附着式脚手架安全技术标准
- 游泳池设备操作培训课件
- 城轨道交通人因事故分析及评价研究
- (完整版)羊水栓塞应急预案演练记录
- ZYWL-4000型履带式钻机
- (高清版)建筑防护栏杆技术标准JGJ_T 470-2019
- 脑梗死标准病历、病程记录、出院记录模板
- 50MPa路面抗折混凝土配合比
- 油阀座加工工艺与夹具设计说明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