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沪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复习专项题_第1页
2022年沪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复习专项题_第2页
2022年沪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复习专项题_第3页
2022年沪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复习专项题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年沪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复习专项题班级:_ 姓名:_一、 阅读下面的短文,做一做后面的练习。我的家乡有一个美丽的湖,名叫天鹅湖。据说许多年以前,曾经有一群天鹅在这里生活,因此而得名。湖呈圆形,湖水清可见底,碧得发亮。湖的四周有茂密的树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垂(cu chu)柳,在微风的吹动下,柳条迎(yng yn)风起舞。湖水映衬出柳姑娘的身影十分秀美。树下是一片嫩绿(l l)的草地,草地上开着红的、黄的、蓝的小花。湖上有一座美丽的小桥,把天鹅湖打扮得更加美丽。1给短文加个题目:_2保留()里正确的读音,划去不正确的。3第2自然段先写了湖水( )、( ),再写湖的四周有( ),接

2、着写树下有()和( ) ,最后写湖上有( )。4短文的主要意思是( )A讲了天鹅湖的美丽的景色。B讲了家乡的天鹅湖里什么都没有。C讲了天鹅湖四周的景色。5上面的短文中,你最喜欢哪些词、句,请你摘抄下来。词:(至少写三个)_ 句:(至少写一句)_二、 阅读下面的短文,做一做后面的练习。我们在植物园里种了丝瓜,也种了瓢瓜。我们搭了瓜棚。丝瓜和瓢瓜一起爬到瓜棚上来了。六月底,丝瓜和瓢瓜都开始开花了。这倒是有趣的事情。丝瓜是早晨开花的,它开着黄灿灿的花朵。呵,蜜蜂、胡蜂、大凤蝶、粉蝶、细腰蜂,一起飞来了,它们飞来飞去,在丝瓜的花朵上采花粉。瓢瓜是晚上开花的。在太阳下山以后,丝瓜的花朵已经凋谢了,瓢瓜开

3、放了雪白的花朵,好像是白绸做成的。到了夜间,犹如洁白的星星,点缀在暗绿的瓜棚上,我们看见许多夜蛾都飞来了。白天和夜晚,我们的瓜棚上都开放着花朵。白天,有灿烂的黄花;晚上,有沉静的白花。1丝瓜和瓢瓜都在_开始开花。丝瓜是_开花的,它开着_的花朵;瓢瓜是_开花的,它开着_花朵。2丝瓜花招引来了_,它们在花朵上采花粉,瓢瓜花招引来许多_。三、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念山归来思念山念山是一幅真正美丽的画,一幅色彩斑斓、层次丰富的油画,一见便深深烙进了脑海,成为挥之不去的影像。以至于归来数月,它仍然反复地在我的心田放映。念山村是福建省政和县的一个行政村,平均海拔约860米,以云上梯田闻名八荒。念山村地处大

4、山的顶部,上山的路自然没有“平坦”二字。山道弯弯,弯出了茂林修竹、悠悠溪水,弯出了形状各异的梯田、重叠错综的山岗峰峦。待到达最高峰念山余屯,一切皆隐去了,眼前是一片密不透风的古树林,古红豆杉、古枫树、古银杏、古南酸枣树等树木,一树古过一树,争相参天,几百年几千年了,似乎仍在向上生长扩张。上观景台的路是由大小不一的石头铺成的,古朴结实。路旁边是一纵随着坡度向上的白茶园,清新碧翠,色泽圆润,充满生机。我摘了一片茶树叶放进嘴里咀嚼,果然是无尘无土,苦中带甘,别是一番自然天赐的青青白茶味道。越过茶园,我们上到了观景台。观景台是一个上下两层的大亭子。绕着观景台转几圈,我心震撼:风光无限,视野无边,整个念

5、山已是一览无余。我静静地凝视着山野中那层层叠叠金黄色的梯田,那就是闻名遐迩的云上梯田,福建最美最大的梯田。纵向,梯田从山脚海拔300米左右的星溪河梯级而上,最高处海拔860米左右,垂直高度达500多米,高低错落,如链似带;横向,梯田绕过山梁岭脊,连绵5公里,共1600多亩,大如曲池,小似新月,千姿百态,波澜壮阔。在青翠的茶园和金黄的梯田之间,村舍如棋盘落珠,从容祥和。此时,阳光普照,成熟的稻谷一丘连着一丘,风吹稻浪连绵起伏,铺成一幅金色的巨型油画,将整个念山映衬得明亮耀眼,美不胜收。我忽然热泪盈眶,为这遗世独立的风景,那如锦如绣的念山画卷倏地嵌进了我心灵的画框,让我久久记忆,久久思念。1根据下

6、面的解释,从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1)形容名声很大,远近都知道。 (_)(2)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看不过来。 (_)2认真阅读短文,从文中寻找恰当的短语,补充写景顺序。(_)到达最高峰(_)上到观景台3下列选项中不是云上梯田的特点的一项是( )。A规模宏大 B美丽如画 C层次丰富 D从容祥和4画“ ”的句子运用_的修辞手法,具体形象地描写了梯田_和_的特点。5想象念山的美景,根据短文内容填空。念山是一幅真正美丽的画,美在山道_,美在最高峰顶古木_,美在茶园生机_,更美在云上梯田如一幅_。四、 阅读短文,并按要求作答。一路花香印度有个挑水工,每天都要到远远的小溪边去挑水。他有两只水罐,一只水罐有

7、条裂缝(fng),另一只水罐完好无损。完好的水罐总能把水满满地运到主人的家,而那只破损的水罐到达目的地时,里面只剩下半罐水了。这样日复一日过去了两年。那只完好的水罐不禁为自己的成就感到骄傲,而那只有裂缝的水罐却感到十分惭愧。 一天,它在小溪边对挑水工说( )我想向你道歉( )挑水工问( )为什么呢( )过去两年中,在你到主人家的路上,水从我的裂缝中渗出,我只能运半罐水。你尽了自己的全力,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 )破水罐答道( )挑水工说( )在我们回主人家的路上( )我希望你注意小路旁那些美丽的花儿( )当他们上山时,那只破水罐看见太阳正照着路旁美丽的鲜花,这美好的景象使它感到一丝快乐。但到了

8、小路的尽头,它仍然感到伤心,因为它又漏掉了一半的水。于是,它再一次向挑水工道歉。挑水工( )地说:“难道你没有注意吗?刚才那些美丽的花儿只长在你这一边。那是因为我早知道你的裂缝,并且利用了它。我在你这一边撒下了花种,于是每天我们从小溪边回来的时候,你就浇灌了它们。两年中,我常摘下这些美丽的花,插在我主人的花瓶里。如果没有你,主人哪能每天欣赏到美丽的花朵呢?”破水罐听了,心里感到很高兴。1给文章第段加上标点符号。2文章第段的括号里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A漫不经心 B无精打采 C吞吞吐吐 D语重心长3文章第段,破水罐认为的“应有的回报”指的是( )A浇灌了花朵 B运回了半灌水 C运回满灌水 D

9、欣赏到花朵4文中破水罐的情感是发生变化的,_快乐_。5这则故事中出现了破水罐、完好的水罐、挑水工,我最喜欢_,因为_。五、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梅香林清玄一个有钱的富人,正在自家的花园里赏梅花。那是冬日寒冷的清晨,艳红的梅花正以最美丽的姿容吐露,富人颇为自己的花园里能开出这样美丽的梅花,而感到无比的快慰。突然,门外传来敲门的声音,富人去开了门,发现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在寒风里冻得直打抖,那乞丐已在这开满梅花的园外冻了一夜,他说:“先生,行行好,可不可以给我一点东西吃。”富人请乞丐在园门口稍稍等候,转身进入厨房,端来一碗热腾腾的饭菜,他布施给乞丐的时侯,乞丐忽然说:“先生,您家里的梅花,真是非常

10、芳香呀!”说完了,转身走出去。富人呆立在那里,感到非常震惊,他震惊的是:穷人也会赏梅花吗?这是自己从来不知道的。另一个震惊的是,花园里种了几十年的梅花,为什么自己从来没有闻到过梅花的芳香呢?于是,他小心翼翼地,以一种庄严的心情,深怕惊动梅香似的悄悄走近梅花,他终于闻到了梅花那含蓄的、清澈的、澄明无比的芬芳,然后他濡湿的眼睛,流下了感动的泪水,为自己第一次闻到梅花的芳香。是的,乞丐也能赏梅花,乞丐也能闻到梅花的香气,有的乞丐甚至在极饥饿的情况下,还能闻到梅花清明的气息。可见得,好的物质条件不一定能使人成为有品位的人,而坏的物质条件也不会遮蔽人精神的清明,一个人没有钱是值得同情的,一个人一生都不知

11、道梅花的香气一样值得悲悯。一个人的品质其实是与梅香相似,是无形的,是一种气息,我们如果光是欣赏花的外形,就很难知道梅花有极淡的清香;我们如果不能细心地体会,也难以品味到一个人隐在外表内部的人格香气。最可叹息的是,很少有人能回观自我,品赏自己心灵的梅香,大部分人空过了一生,也没有体会到隐藏在心灵内部极幽微,但极清澈的自性的芳香。能闻到梅香的乞丐也是富有的人。现在,让我们一起以一种庄严的心情,走到心灵的花园,放下切的缠缚,狂心都歇,观闻从我们自性中流露的梅香吧!(选自林清玄散文集)1用简明的文字概括本文叙述的故事。_2富人听了乞丐的话感到震惊,他震惊的是什么?结合文中相关的语句回答。_3品读第(1

12、1)段,联系前文谈谈为什么“能闻到梅香的乞丐也是富有的人”?_4文章题为“梅香”,请结合第、段谈谈“梅香”指的是什么?_5阳春三月,南京的梅花山上梅花盛开。历代文人墨客赏梅、咏梅。请你写出完整的两句咏梅的古诗句。_六、 我会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我爱花城我刚到花城,便陶醉在花的海洋里春天,那昂立枝头的木棉花,色彩鲜艳,蓬勃向上,给人以坚定、朴实、凝重的感觉。怪不得市民们选它为市花呢。夏天,花城是白兰花的天地。我漫步在白兰花盛开的树下,陶醉在白兰花浓郁的清香里。吸引我的不仅是它狭长的枝叶和洁白无瑕的花朵,还有它清幽、淡雅的香味。继白兰花之后,最美的要数凤凰花了。它的花似红云,像彩霞,一枝枝,一片片

13、,开满了枝头。看上去一片火红,像一团燃烧的火焰。秋风飒飒,菊花成了群花中的佼佼者。当我走进菊花园中,不禁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瞧,菊花有红的、白的、黄的、紫的,还有黑里透红的、白里掺黄的色彩各异,五彩缤纷。菊花的姿态更美有的彬彬有礼,有的盛气凌人,有的羞羞答答,有的昂首怒放,有的倒挂枝头,有的一枝独秀,有的千朵成群,有的孤芳自赏真是千姿百态啊!一阵北风吹过,百花凋零。这时,在每家的阳台上,放着一盆盆盛开的水仙花。它亭亭玉立,碧绿的叶子衬托着白黄色的小花,散发着芬芳,十分惹人喜爱。啊,我爱花城,我爱花城一年四季的花,我更爱把花城打扮得如此绚丽的人们!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_) 的木棉花 (_)

14、的菊花 (_)的水仙花2根据意思在短文中找出词语,写在括号内。(1)眼睛看着复杂繁多的景物感到迷乱。 (_)(2)泛指自命清高,自我欣赏的人。也指脱离群众,自以为了不起。 (_)3用“”画出文中描写菊花颜色的句子。4从短文第自然段中找出一对反义词:(_)(_)5这篇短文是按_顺序来写的,它分别从春夏秋冬四个不同的季节写了花城的美丽。其中写了春天开_;夏天开_和_;秋天开菊花;冬天开_。6读短文中画线的句子,这句话写_ 。7照例子,仿写句子。啊,我爱花城,我爱花城一年四季的花,我更爱把花城打扮得如此绚丽的人们!啊,我爱_,我爱_,我更爱_。七、 课外短文。“煮书”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条幅,上面写

15、着“煮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感到很奇怪: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 一天,爷爷刚刚写完一篇文章,正坐在藤椅上品茶。我指着条幅问爷爷:“书怎么可以煮呢?书放锅里煮,不是要煮坏了吗?” 爷爷笑了说 书是精神食粮嘛 既是食粮怎么不可以煮呢 煮熟了 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嘛 爷爷看见我疑惑不解的样子,便接着说:“你知道唐代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就能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透不可。其实,这就是煮书。这样,他做起诗来就感到得心应手了。所以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学习语文,对那些好的文章也应该这么煮,否则,就很难把语文学好。” “爷爷,你看我该怎么煮书呢?” “你可以从煮语文书入手嘛。语文课文都是

16、范文,每天清晨起来,放声读上几遍,仔细品味一番,多有意思!这样煮下去,你不仅能体会到文章的情感,还可以牢记妙词佳句好处可多啦。肚子里的词儿多了,今后说话和写文章还会犯愁吗?” 爷爷的话使我豁然开朗,“煮书”还真有道理哩!1从短文中找出与下面意思相近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A指心里不明白,不相信。(_) B形容运用自如,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_) C形容开阔或通达,一下子就明白了。(_) 2阅读短文后填空。 (1)使“我”感到奇怪的问题是_(2)“我”认为“煮书”是 。而爷爷说的“煮书”是指_(3)“煮书”的好处是_3给第三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4写出你对“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理解。_八

17、、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秋之神韵我爱秋。不只爱它令人赞美的硕果,也不只爱它奉献一生的落叶,我最爱它令人神往的神韵。没有春的缠绵、夏的狂热、冬的冷漠,犹如原野上时而奔跑跳跃,时而戛然而止的骏马:犹如饱经沧桑、豁达开朗的将军:犹如从容飘逸、划过夜空中的流星秋天是清爽的。头上是高阔的天空,蓝蓝的,不掺杂一丝云彩:脚下是平坦的大地,处处是成熟的金黄,恬静的小街道。风中飘荡着黄叶的飒飒声,与清澈见底、欢愉跳跃的小溪轻声伴和。一切都是那样清纯与洒脱。秋天是热情的。因酷暑而委顿的人们,在微微的凉意里振作起来了。学生们又满怀信心地开始了新的学年:年轻人也兴高采烈地于重阳远眺,一个个步履轻快,神采飞扬,他们又有

18、了新的期待。秋天是真诚的。一阵秋风,吹散了平日的虚伪与私心,人们胸怀坦荡,以诚相待。在这自自然然、爽爽快快的季节里,又怎么会容得下猜疑和做作呢?清爽、热情与真诚,不加雕琢地自然流露,行云流水般抒发自如,透露出一种沁人心脾的新意,这就是秋的高洁与潇洒的神韵。哦,秋之高洁,我钦佩你:秋之潇洒,我欣赏你。1“韵”字按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应先查大写字母_:按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应查部首_。“韵”在字典中的解释有:语音名词:有节奏的声音:风致,情趣。“神韵”中“韵”的意思是_。2结合下面的解释,找出文中相对应的词语。兴致高,情绪热烈。(_)指呼吸到新鲜空气或喝了清凉饮料使人感到舒适。现也用来形容欣赏了美好的

19、诗文、乐曲等给人以清新、爽朗的感觉。(_)3在作者的眼中,春天是_的,夏天是_的,冬天是_的,而秋天是_的、_的、_的。4第自然段中,作者把秋天分别比作了_、_、_。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因酷暑而委顿的人们,在微微的凉意里振作起来了。”句中“委顿”一词的意思是很有精神。B“在这自自然然、爽爽快快的季节里,又怎么会容得下猜疑和做作呢?”此句改为陈述句是:在这自自然然、爽爽快快的季节里,容不下猜疑和做作。C“这就是秋的高洁与潇洒的神韵”中“这”指的是清爽、热情与真诚。九、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去年的树(节选)鸟儿向山谷里飞去。山谷里有座很大的工厂,锯木头的声音沙沙地响着。鸟儿落在工厂的

20、大门上。她问大门:“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大门回答说:“树嘛,在厂子里给切成细条,做成火柴,运到那边的村子里卖掉了。”鸟儿向村子里飞去。在一盏煤油灯旁,坐着一个小女孩。鸟儿问女孩( )小姑娘( )请告诉我( )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小女孩回答说:“火柴已经用光了。可是,火柴点燃的火,还在这盏灯里亮着。”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唱完了歌,鸟儿又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1在短文中的“( )”内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2根据选文,说出树的变化过程: 树(_)(_)(_)3短文采用_的方式展开,表现出鸟儿对朋友的_。4想象一下,鸟

21、儿在想些什么?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她想:_唱完了歌,鸟儿又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她想:_十、 课外阅读。香山的红叶秋天,香山公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遍布山坡的红叶。这些红叶的外形都不一样,有的长圆,有的扁圆,还有的像五角星。颜色也不相同,青的嫩青,黄的鲜红,有的已经是褐色,姿态万千,绚丽多彩,就像千万只五彩斑斓的蝴蝶。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更加惹人喜爱了。凉爽的秋风吹过,叶子发出阵阵柔和的“沙沙”声。树林轻轻摇晃,好像在向人们招手、点头:“欢迎,欢迎。”游人们仰头凝视着山上 不禁赞叹道 多美呀 香山的红叶1给短文的最后一句话加上合适的标点。2短文第3句写了红叶的_。3在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

22、的近义词。五彩缤纷(_) 赞扬(_) 凝望(_) 凉快(_)4根据你对短文的理解,完成填空。短文写了_里的红叶,通过描写这些红叶的_和_,以及_吹过的美丽场景,表达了作者对香山红叶的_之情。十一、 阅读一枚扣花,完成练习。一枚扣花星期天,妈妈带我上街。我特意拿出生日时姑姑送给我的扣花戴在胸前。这扣花可真漂亮,一颗颗晶莹的水晶石镶嵌在金孔雀形的扣花里。动一动,“金孔雀”就闪闪发光,非常惹人喜爱。街上人山人海,商场的人更多。我和妈妈好不容易才挤进柜台。正当我被五颜六色的衣料吸引时,肩膀被推了一下。我气得猛一回头,冲着推我的那人嚷道:“挤什么?”没想到那人不但不恼,反而微笑着对我点点头,用手指着我的

23、前胸,嘴里一个劲地“啊,啊”并招手要我出去。我低头一看,糟糕!我的扣花没了!我急忙挤出人群。只见那人大约三十来岁,个子不高,眯着一双不太有神的眼睛。他一见我便迫不及待地将手中的一件东西送给我。我接过一看,咦,这不是我丢的那枚扣花吗?我气呼呼地问:“你这人怎么随便拿我的扣花?”那人见我发火,嘴里一个劲儿地“ 啊,啊” 脸上现出焦急的神情。他一会儿指指我手中的扣花,一会儿又弯腰走几步,做出捡东西的样子,好像要告诉我什么。看他的表情和动作,我明白了他是个聋哑人,是他拾到了我被挤掉的扣花,并交还给我,可我竟“芳芳,你怎么站着发呆?”妈妈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我忙四下环顾,人呢?我还没有感谢他呢,他却不

24、见了。我随妈妈走出商场,一边走一边找那个人,希望看到那双不太有神的眼睛。多么可敬的聋哑人啊!那拾金不昧的高贵品质深深打动了我的心。然而我没有找见他,只有我手中被汗水浸湿的扣花在阳光照射下熠熠闪光,显得更加美丽。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迫不及待:_拾金不昧:_2画“”的句子是_描写,画“”的句子是_描写。3“多么可敬的聋哑人啊!”你认为聋哑人可敬在哪里呢?_4对“没想到那人不但不恼,反而微笑着对我点点头”中“微笑”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因为聋哑人拾到一枚扣花。B因为聋哑人很有礼貌,对待别人很热情。C因为聋哑人脸上总是乐呵呵的,有些痴。D因为聋哑人听不清楚“我”说的话。5短文末尾为什么说扣花在阳光

25、下显得更加美丽呢?请写出其中的原因。_十二、 阅读片断,回答问题。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起来,眼圈(qun jun)红红的。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hung hung)地走上了讲台。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在掌声里,我们看到,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掌声渐渐平息,英子也镇定了情绪(x j),开始讲述自己的一个小故事。她的普通话说得很好,声音也十分动听。故事听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1本文段选自_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突然(_) 强烈(_) 凝视(_)3用“ ”

26、在文中画出具体描写英子具有讲故事才能的句子。4用“ ”选择带点字的读音。5填一填。从第一次掌声中,你体会到(_),从第二次掌声中你又体会到(_)。6读了短文,你想对英子说些什么?_十三、 快乐阅读。春雨刚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这场春雨,就像春姑娘派来的使者,带着春天,来到了人间。 春雨落在了麦田里,绿油油的麦苗经过一个冬天的休养,它们揉开了惺松的睡眼,在微风中,细雨中,尽情的舒展着自己矮小的身躯。 春雨落在了池塘里,池塘里的冰已经融化了,鱼儿在池塘里自由地翻转着自己的身体,它们纷纷游到水面上,跳跃着,享受着春雨的沐浴。池塘里面的青蛙,从水里一跳一跳的蹦上岸来,让春雨淋在自己的身子上。它们一会儿从

27、岸上跳进水里,一会儿又从水里跳到岸上。不时还高兴地叫着:“咕儿呱、咕儿呱”。春雨为池塘增添了不少的生机。 春雨落在了树林里。经过了一个冬天的树林里荡满了黄色的土,树木也光秃秃的。一场春过后,它好像一支染色剂。树林好像脱去冬天的寒衣,换上了春姑娘为它们制作的春装。啊!春雨,你是春姑娘派来的使者,为我们的大地带来了无限的生机!1“惺”这个字我们不认识,应该使用_查字法,先查_,再查_。如果试读的话,你会读作_。2找出文中表示青蛙叫声的词语,并仿写一个。摘抄:_ 仿写:_3短文运用了_的构篇方式,先总写_,再详细描写_,最后总结_。十四、 课外阅读。一天早晨,父亲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一碗鸡蛋卧在上面

28、,一碗上边无蛋。父亲问儿子:“吃哪一碗?”“有蛋的那碗!”儿子指着卧蛋的那碗。“让爸爸吃那碗有蛋的吧!”父亲说,“孔融七岁能让梨,你十岁啦,该让蛋啦!”“孔融是孔融,我是我,不让!”儿子态度坚决。待儿子吃完,父亲开始吃。当然父亲碗里藏了两个荷包蛋,儿子看得分明。“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父亲指着碗里的荷包蛋告诫儿子。儿子显出一脸的无奈。第二次,父亲又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一碗蛋卧上边,一碗上边无蛋。“孔融让梨, 我让蛋!”儿子笑着端起了无蛋的那碗。儿子吃到底,也不见一个蛋。父亲的碗里上边卧一个,下边藏一个,儿子看得分明。“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可能要吃亏!”父亲指着蛋教训儿子说。第三

29、次,父亲又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还是一碗蛋卧上边,一碗上边无蛋。父亲问儿子:“吃哪碗?”“孔融让梨,儿子让面,爸爸您是大人,您先吃!”儿子手一伸做“绅士”状。 “那我就不客气了!”父亲端过上边卧蛋的那碗,儿子发现了自己碗里也藏着荷包蛋。“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也不会让他吃亏!”父亲意味深长地对儿子说。1本文三次引用了“_”的历史故事来增添文章的情趣。2请概括出三次吃面情节的共同点。_3短文中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是哪一句?用“ ”画出来。4这篇文章中,父亲告诉儿子一个怎样做人的道理?_5请给短文起一个合适的题目:_。答案1、1家乡的天鹅湖2垂(chu)柳 迎(yng)风起舞 嫩绿(l)3可见底 碧得发亮 茂密的树木 草地 小花 美丽的小桥4C5 略 略 2、1六月底;早晨;黄灿灿;晚上;雪白2蜜蜂、胡蜂、大凤蝶、粉蝶、细腰蜂 夜蛾3、1 闻名遐迩 美不胜收 2 上山的路 越过茶园 3D4 比喻 多 美 5 弯弯 参天 勃勃 金色的巨型油画4、1 :“ 。” :“ ?”“ 。” 。 :“ , 。”2D3C4 惭愧 伤心 高兴 5 挑水工 他很善于观察,利用了破水罐的缺点来浇灌路边的花朵,实现了破水罐存在的价值5、1乞丐闻到梅花的芳香,富人为此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