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泸溪县特困村贫困现状调查报告为准确掌握全县农村贫困现状, 积极探索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有效途径, 根据省委张春贤书 记指示和湘贫办字 2010 14 号文件关于开展特困村调查的通知精神要求,近日,我 县认真开展了对潮底村、高大坪村、楠木冲村、溪头村、白泥塘村、黑竹坳村、横坡村等30 个特困村的贫困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特困村贫困现状1、人口及经济状况。 30 个被调查村共有村民小组 149 个,农户 9767 户,总人口 47884 人 (其中:劳动力 25938 人,占总人口的 54%;常年外出打工人数 14125 人,占总人口 29% 人),现有贫困人口 12149 人,占全县农村
2、总贫困人口的 34.5% 。到 2009 年底, 30 个特困 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 1258 元,人均产粮达 262 公斤。2、自然资源状况。 30 个被调查村共有总面积 291513 亩,其中耕地面积 54904 亩(水田面 积 28995 亩,占耕地面积的 53%;旱地面积 25909 亩,占耕地面积的 47%),占总面积的 18.9% ; 山林面积 231196 亩,占总面积的 79.3%;水田面积 5413 亩,占总面积的 1.8%。被调查村 有 16 个以椪柑、烟叶、油茶、辣椒、水稻为主导产业,有6 个以养猪、劳务为主导产业,有 8 个属产业空白村。3、社会基础状况。 30个特困村,
3、目前存在饮水困难的人数达 29684 人,占总人口的 62%; 1973 户还处于无房或危房状态;只有 9% 的农户拥有沼气池;有 43 个组还未通公路,只有 11 个组的道路实施了硬化建设; 27 个村有小学,适龄儿童达 5726 人,其中在校学生 5418 人;有 6 个村没有卫生室,近 7000 多群众看病非常困难。二、特困村致贫原因1、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泸溪县因处于自然灾害多发地带,贫困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十分 薄弱,加上基础设施老化、生产生活条件落后,贫困村农民一遇自然灾害就容易出现返贫。如: 2008 年初的特大冰雪灾害,造成全县大面积椪柑及桔园基础配套设施受损,贫困村的 有线电视
4、、 电信网络、通村公路、农田水利设施等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农业基础设施 建设难以及时恢复,农民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2、基础设施非常薄弱。大部分贫困村处于崇山峻岭之中,那里气候恶劣、交通不便、生产落后, 有的村虽然通了路但由于路况较差、资金短缺、无力养护, 导致与外界物质交流和商 品交换十分困难,很多农业生产难以发展,农民始终在贫困中挣扎。目前, 30 个被调研村 还有 43个组没有通公路,有 6 个村没有医疗卫生室,有 91%的农户还没有用上沼气,只有 38%的人解决了饮水困难问题,无房和危房户还占20%以上。3、农民收入结构单一。从调查结果显示: 30 个特困村大部分农户靠椪柑、烟叶、
5、养殖、水 稻及外出打工增加家庭经济收入。 他们参与产业结构调整的能力非常弱, 收入渠道狭窄, 经 济收入增加缓慢。据统计, 53%的农户家庭收入靠种植业, 20%的农户家庭收入靠养殖业, 10%的农户家庭收入靠外出务工, 17%的农户家庭收入靠其他取得。4、农民素质普遍较低。贫困人口中,大多数农民思想观念陈旧,小农思想严重,对怎样脱 贫致富懒思考、怕困难、怕担风险;有些农民想致富,但受地理位置、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制 约,又难以找到一条致富的门路;农民素质偏低,信息渠道狭隘,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 力差, 导致农业生产力水平提不高, 农业生产效益跟不上。特别是受贫困的影响, 农民受教 育的面不广,
6、贫困农民脱贫的难度加大。据调查: 30 个特困村初中文化以上的劳动力只占 52%,而初中文化程度以下的仅占了48%,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 不仅影响了农业生产经营效益,而且还影响了他们外出务工竞争收入较高的非农岗位就业机会。5、宏观经济影响严重。近两年来,由于受冰雪灾害、全球金融危机、四川广元事件等 因素的影响, 全县农村农产品价格市场一直处于低迷状态, 农民靠农产品价格因素增收和外 出打工增收的难度加大, 贫困村农民以椪柑、 烟叶、养殖、劳务等为主的支柱产业难以发挥 效益,严重影响了农民的增收,造成部分贫困户因之而返贫。6、资金投入严重不足。贫困村农民生产投入普遍缺乏,有些农户连化肥、农药等生
7、产资料 都无钱购买,最基本的耕作器械,如耕牛也买不起,更谈不上去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发展 多种经营。 尽管近几年, 国家对这些贫困地区给予了极大扶持, 但因受地理条件等多种因素 的制约,还是难以满足贫困户发展生产的需要。当前,金融部门的条块管理,导致政府部门 与之协调的能力不断在减弱,加之, 扶贫资金投入较少、 到位迟缓,严重影响了贫困村支柱 产业的发展。三、消除贫困的对策及建议1、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交通不便、 通讯落后、能源不足仍是制约贫困山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下一轮扶贫 工作一定要加大力度,尽快结束贫困乡村基础环境较差的状况。目前,就我县贫困村而言,
8、重点应抓好椪柑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乡村道路硬化建设、 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建设、 农田水利 基础设施建设、 农民无房和危房改造等, 争取把它们作为 “十二五”整村推进扶贫规划硬性 任务来安排,力求从根本上解决它们。2、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努力增加贫困群众经济收入。贫困村要以市场为导向、 以资源为依托、 以科技为支撑、 以效益为核心,重点发展以椪柑为 主的水果产业, 继续把椪柑产业作为农民脱贫的主导产业, 进一步调整产业发展思路, 抓好 椪柑培管、椪柑营销、椪柑品改,增强果品效益;要抓好以山羊、种猪品改为主的畜牧业, 以辣椒、烟叶、花生为主的特色经作业。同时,贫困村要以农产品为原料,以加工或销售企
9、 业为龙头, 通过拳头产品带动基地建设, 通过基地建设联系千家万户, 各贫困村要根据地方 特色和优势,通过公司 +农户、公司 +基地、专业协会 +基地等形式,依靠科技发展优质、高 产、高效农业,努力提高贫困群众的经济收入。3、加大劳务科技培训力度,努力提高贫困群众整体素质。扶贫开发参与的主体是农民, 帮扶的主体也是农民, 农民群众科技素质的高低, 直接关系着 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程度和扶贫开发的兴衰成败。 因此,在扶贫开发中, 要坚持把培训农民、 提高素质作为治本之策, 着力增强农民的致富能力。 一是要全面推广农业先进实用技术, 为 扶贫开发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二是要搞好示范带动, 使农民转变观念, 掌握技术, 增强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三是要加大对外输出务工农民的培训力度, 重点开展转岗就业培训、 回乡创业培训、产业开发实用技术培训,扩大就业渠道,提高贫困群众的整体素质。4、加强农村保障体系建设,努力增强农民抵抗风险能力。贫困村群众因病、 因残及其收入不稳定性等原因, 造成返贫的人口较多, 而导致这种局面的 主要因素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农民抵抗风险能力较弱。 因此, 建立一套完整的农村 社会保障体系也是扶贫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当前, 要进一步健全农村贫困人口的最低生活 保障制度, 将农村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及时纳入社会救助范围; 要进一步搞好农村低保 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酪素胶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行车干扰施工方案
- 幼儿园小班下学期家庭作业计划
- 巯基亲和磁性纳米粒子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 保险合作供货合同
- 生物医药脑机接口伦理审查与市场准入策略合同
- 跨国艺术品拍卖平台会员资格保证金条款
- 智能电网故障快速响应与系统维护合同
- 电子邮件系统数据安全评估及保护合同
- 健身教练个人品牌推广合同
- 绿篱带钢筋骨架施工方案
- 智能建造施工技术应用实施方案
- 小学英语复习讲座88课件
- 医院发生意外自杀的应急预案流程
- 哈姆莱特必修下第三幕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
- 国际志愿服务培训与实践-浙江外国语学院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其他常见疾病的康复
- WELL健康建筑标准介绍20200220
- 玩转九宫格-填数游戏-一年级课件
- 2023年全国《旅行社计调》知识考试题与答案
- 【电气专业】15D501建筑物防雷设施安装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