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预案_第1页
语文学科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预案_第2页
语文学科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预案_第3页
语文学科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预案_第4页
语文学科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预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语文学科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预案第五组教材分析“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当我们置身在万人大合唱的情境中时,就会感到浑身是劲。21世纪是合作的世纪。沟通、交流、合作、对话、分享、团队精神,这些观念渐渐深入人心。本组教材是围绕友好相处、团结合作这一专题编排的。从“识字5”到课文,到语文园地,从团结起来力量大,到相互称赞、学会欣赏别人,到互相帮助、和谐相处,尊重别人的生活方式,处处体现着浓郁的时代气息和现代意识。教学时,要让学生学会反思自己的言行,克服自私、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品格,学会多为别人着想,学会欣赏别人,尊重别人,谅解别人,养成豁达的性格,保持健康

2、的心态,成为受大家欢迎的人。本组课文语言特别优美,要多让学生朗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和感悟课文,积累语言,运用语言。要把语文学习和生活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注意与人友好相处、团结合作。识字5设计意图:本课内容由五条关于团结合作的谚语组成。谚语是在群众中流传的固定语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反映深刻的道理。本课的谚语通俗易懂,给人的启示也很深刻,如“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都可以作为学生的座右铭,用来时时提醒自己,教育自己。而这一些行为的主体只能是学生。只有让学生有自主选择的权利,有自由表达的空间,有展示才能的舞台,有自主发现的过程,学生才能成为学习

3、和发展的主体。“在读课文中,你发现了什么?”作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设计,这几句话不但构建了本课教学的整体思路,而且把学习的自主权完全还给了学生,使学生放开了手脚,大胆去探索谚语的特点,使学习谚语真正内化为学生的需要,也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预设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谚语,理解谚语,对积累谚语有兴趣。教学重点、难点:识记10个生字是本课的重点。对5条谚语的理解是本课的难点。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一、激趣导课。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朋友,大家看他是谁?他就是小朋友最喜欢的小博士。小博士这次来是想挑选一些肯动脑、会合作、积极参与的同学,组成“谚语学习小队

4、”去考察我们的民族文化。想不想参加?那可得先过课外知识关:团结起来_,一个人的力量_,集体的力量_。谁能举个例子来说明?师:其实还有很多的谚语也是说明团结合作精神,顺利闯关后,接下来我们就来过学习关,学习识字5,看谁学得又快又好。二、朗读谚语1、自由读课文师:老师告诉你们一个读书的秘诀,那就是认真读,反复读,遇到难读的字多拼几次,边读边思考,这样才能读好书。2、配乐范读课文。3、同桌互读,学生模仿老师的读法有趣练读。4、读全文。三、理解谚语1、 读中你发现了什么?你还发现什么?让学生自由议论。2、 组内说说自己对每一句谚语的理解,(可以从字面上理解,也可以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也可以提出不懂的地

5、方。3、学习谚语:(顺学而导)(1)“人心齐,泰山移”(理解“泰山”在此处的作用,图片抗洪,加深对谚语的理解。)(2)“人多计谋广,柴多火焰高。”出示课件:柴多火烧得旺的画面。再让学生说说这句谚语的意思。理解“计谋”的意思。(3)“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指导学生可以从字面上理解,了解容易的反义词是困难。(4)“树多成林不怕风,线多搓绳挑千斤”。出示画面:大片树林(讲解有关植树防止风沙的故事。)再出示“搓绳”的画面,来理解这句谚语的意思。(5)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出示春天的画面师:春天是怎样的景象?(百花盛开),出示画面3、 选择自己喜欢的谚语,读给大家听,并说说自己喜欢

6、的理由。四、巩固谚语1、 师生对读,体会每句谚语中前半句和后半句之间的联系,再齐读全文。2、 小组学习,互对口令。3、 师生合作背5句谚语,男女学生合作背谚语。五、巩固生字1、我会读,读出生字。2、我会记,记住自己用什么办法记住了。3、我会写,指导书写。(1)仔细观察(2)写正确。“折、根”二字不要多一点。(3)写美观。4、看看写写。Yìhudúfàngbúshìchnbáihuqífàngchnmnyuán5、摘录自己喜欢的谚语。六、拓展实践1、过渡: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5句谚语,顺利通过了学习关。接下

7、来就是实践关了。2、读读收集起来的谚语。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众人划浆开大船。宁可做过,不可错过。让人一寸,行理一尺。两虎相斗,必有一伤。风大就凉,人多就强。一争两丑,一让两有。3、 总结:小博士说了,你们全部过关,有兴趣的同学都可以参加“谚语学习小队”去考察我们的民族文化。现在布置考察任务:有兴趣的同学课外再收集一些谚语,在班上分类进行整理、交流,然后找自己的学习伙伴,互相摘抄搜集的谚语,编制一份谚语报,在全校进行宣传。课后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必需让学生有自主选择的权利,有自由表达的空间,有展示才能的舞台,有自主发现的过程。“

8、在读课文中,你发现了什么?你还发现了什么?”作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设计,这几句话不但构建了本课教学的整体思路,而且把学习的自主权完全还给了学生,使学生放开了手脚,大胆去探索,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18、称赞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课采用个性化教学,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教材的讲解分析,整个过程为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灵性服务。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2正确、流行、有感情地朗读课

9、文,体会相互称赞带来的快乐。3.关注身边的人,有“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并主动地称赞别人”的意识。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相互称赞带来的快乐。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揭题1老师夸奖学生。(你坐得真好!老师称赞你!)(你的学习用品放得多整齐啊!我也称赞你!)(你们的精神真饱满,眼睛一直在注视着老师,我称赞你们!你们真棒!)听了老师的称赞,你心里感觉怎么样?2学生夸奖老师。3小结:夸奖你们时,你们快乐吗?人和人之间要互相夸奖,小动物之间也一样需要互相夸奖,互相称赞。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正音“称赞”。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提示自由读时应该干些什么

10、。比如标出小节序号,圈出生字,不懂的做上记号等等)2检查词语掌握。出示词语,正音。(“刺猬”读轻声;“粗糙”平舌音;“小獾”是一种动物;“傍晚”在五六点。)指名读,同桌互读,读得好并用一句话夸奖。3再读课文,想想课文是写谁称赞谁?出示:()称赞()4反馈:小獾称赞刺猬,刺猬也称赞小獾,他们互相称赞。5快速读课文,找到他们互相称赞对方的句子,划下来。出示句子,练习朗读有关互相称赞的句子。(1)他对小獾说:“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2)小獾接过苹果闻了闻,说:“你的苹果香极了,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苹果。”师:称赞别人时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呢?(愉快)那就带着这样的语气自己来练读是试试吧

11、!(再请同学来读读)(老师注意到了,他把“真、一个比一个、香极了、从来没有见过”这些地方读好了,一下子就读出了称赞别人的语气,真好!)(谁愿意再来试试)我们一起来朗读这两句话。(师生配合读,并随机称赞。)三、学习课文“刺猬称赞小獾部分”1想看看小獾做的小板凳吗?(出示图片)你的心里在想什么?并指出哪个是第三个。2小獾是第一次做小板凳,他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3老师来做小獾,做木工很累,你们来称赞我。(师:“早晨,我在森林里做木工,哎哟怎么了,我扎到手了,没关系再继续做,不好了,流血了,哎,真有点不想做了,泄气了,你们来鼓励我吧。“)让学生说鼓励的话,学生可以说自己的或者是书上的句子。4听了你们的

12、话,小獾高兴极了,齐读第四自然段。5听了刺猬的称赞,小獾不仅会做板凳,而且还会做椅子了。(出示生字卡片:“椅”、“板”)6书写生字“椅”、“板”,交流。学生在书上插图的相应地方写上这两个字。7正是听了刺猬的称赞,小獾不仅会做板凳,而且还会做椅子了。所以当他第二次遇见小刺猬时,它是这样说的,出示句子:在我有点儿泄气的时候,是你称赞了我,让我有了自信。瞧,我已经会做椅子了。这是我的一点儿心意,收下吧。(指导朗读)四、小结这节课的收获真不少,学习了这篇课文的生字新词,知道了小刺猬的称赞,使原本想要放弃做板凳的小獾又重新燃起了信心,终于做成了板凳,也做成了椅子。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獾的称赞又给小刺猬带

13、来了什么。第二课时一、谈话引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美丽的大森林,由于小刺猬的称赞,使小獾有了自信,不仅会做板凳,还学会了做椅子。二、学习课文“小獾称赞刺猬部分”1读读5-9自然段,找到小獾称赞刺猬的句子。2出示第9自然段。指导朗读。3小獾的称赞使小刺猬高兴极了。出示句子:“谢谢你,你的称赞消除了我一天的疲劳!”读懂了什么?(引导学生联系第1自然段和第5自然段。小刺猬从清晨出去采果子傍晚才回来,肯定很累很累,腿也酸了,脚也疼了。刺猬听了小獾的话,一点也不累了,这是好心情带来的神奇效果。)还有什么不懂的?(消除、疲劳)三、分角色表演读课文。1学生自由准备。(可以自己找伙伴组合)2指名

14、小组表演,评议。3集体表演。四、总结有了小刺猬的称赞,小獾有了信心,有了小獾的称赞,小刺猬消除了疲劳。是啊!只要是发自内心的称赞,哪怕是平淡如水的一句话,都会带给别人幸福和快乐,让我们以后多发现别人的优点,对别人多一份夸赞,让每个人都生活在爱里面好吗?五、书写指导。1出示6个生字:采背但傍清消,让学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左窄右宽的字应该注意)2觉得自己难以把握的生字写几个。有困难的老师可以范写。课后反思: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课采用个性化教学,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充

15、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教材的讲解分析,整个过程为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灵性服务。学生们都有获得他人称赞的需要,当他们获得成功时,不要说称赞,就是周围的人,特别是老师的一个笑容、一个眼神、一次亲切的抚摩都能使他们心中涌起一阵暖流,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可能因为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受到家长过分关爱,容易以自我为中心,自我欣赏,不太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没有称赞他人的习惯。在教学中老师应引导学生善于发现同伴的长处,并适时地、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己对同伴的欣赏。19、蓝色的树叶设计理念: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注意:李丽从头到尾都非常有礼貌,林园园则表现得比较自私

16、,不肯把绿铅笔借给同学又不好明说,找了一个又一个借口推托。另外,前后图文结合,组织学生对三次对话进行分析,让学生走进语言,积累语言。加深语言的感悟。让学生走进故事中,对具体的事例进行沟通和交流。学习目标:1、认识“术、铅”等9个生字,会写“由、术”等10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教学重点:通过朗读对话中人物的语气、神态、动作,让学生自主体会。教学难点:理解李丽和林圆圆的三次对话的意思。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会写10个字2通过学习课文,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1.出示一片

17、片树叶。2.师生对话:同学们,你曾经见过哪些颜色的树叶?3.出示蓝色树叶,你脑子里会有什么疑问?4.围绕蓝色的树叶讲述了怎样的一个故事呢?你们想知道吗?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吧!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主读课文,借助拼音自读生字,画出自然段。2.学习生字新词(1)认读词语:美术铅笔惹人爱吞吞吐吐桌子盒子皱着眉头注意削铅笔(2)书写指导:认真观察田字格的生字,看清笔画和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3)用小手在书桌上写一遍。(4)书写生字时你有什么提醒小伙伴的话。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并写一个字和书上的字进行比较。“由”、“术”。写后交流。看看哪儿写得好?哪儿需要修改。学生再写一个。要把字写规范。3.课文有

18、几个自然段,请5个小朋友读课文,并对听的小朋友提出要求。4.课文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5.看课文插图刮风,主人公在干什么?找一找他们的对话,划出来读一读。三、布置作业第二课时一、 复习引入。听写词语:美术铅笔惹人爱吞吞吐吐桌子盒子皱着眉头注意削铅笔二、学习课文1自读自悟,体会李丽和林园园对话的语气。2.思考:(1)李丽为什么要向林园园借绿铅笔?(原因:一是因为老师要求画树,画树叶要用绿铅笔;二是因为李丽的绿铅笔找不到了。)(2)李丽借到绿铅笔了吗?请你自己细心地读课文,找出李丽从头到尾都非常有礼貌,林园园则表现得比较自私,不肯把绿铅笔借给同学又不好明说,找了一个又一个借口推托的语言。(3)交流:

19、指名朗读李丽和林园园的对话。a讨论第一次对话。李丽是怎么借绿铅笔?林园园是怎么回答的?(李丽小声说,林园园吞吞吐吐地回答。随机理解“吞吞吐吐”,并指导朗读她们两人的不同语气。)看看第一幅图。你喜欢谁说话的样子?此时的林园园画完了画吗?从哪儿看出来的?学生评价。(引导学生看图说话:她已经把树画好了,树叶是那么绿,真惹人爱。此时的林园园完全可以把笔借给李丽画树叶,林园园这样做很小气、自私。李丽说话非常有礼貌。)b表演第二次对话:在你的学习小组里和小伙伴一起练一练,看谁表演得最传神。指名表演朗读。指名学生分角色表情朗读。做一做“趴”的动作给老师看。c交流第三次对话:出示第三次说话的内容。在读的过程中

20、,模仿李丽和林园园对话时的语气和表情做一做。用读的方式体会人物的内心。(4)朗读感悟,挖掘人物的内心想法。提高要求:你能把李丽和林园园说话时的语气读出来吗?学生自由练习。把三次对话齐读,李丽和林园园的对话,重点体会林园园的话。让学生和林园园“对话”练习。学生自由发言,相机评论。告诉林园园用实际行动为同学解决困难,热情地帮助同学,才是受欢迎的小朋友。(5)李丽为什么没接林园园绿铅笔呢?林园园看见李丽画的蓝树叶为什么脸红了?看看第二幅图,学生结合书上的语言文字或自己的话说一说。3.小组讨论:从林园园的脸红,你想对林园园说什么?学生自由发言,说出林园园认识到自己的不对,一定会改正的。三、感悟全文,拓

21、展延伸学完了课文,你怎么用实际行动为同学解决困难,热情地帮助同学呢?举例说一说。启发学生说话时,要让学生反思学习生活的言行,克服自私,把优秀的思想品质教育融合在学习活动中。保持健康的心态,注意与人友好相处,课后反思:一、以生为本,把课堂还给学生。这节课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以生为本,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课堂上,我没有给学生设下框框,也没有给学生过多的讲解,而是引导学生在充分读的基础上自由发挥,相互补充,老师只是站在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度,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课堂上学生争取参与各种读说的训练,主动性、积极性很高。“读、思、议、说”的时间占了课堂教学时间的四分之三以上,充分体现了以学生

22、为主的原则,使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二、加强朗读教学,“以读为本、以读促悟”。蓝色的树叶这篇课文中的事与学生生活十分接近,我在教学手段上,注意以读为本,不断鼓励学生朗读,在朗读中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反思,丰富内心的感受。通过初读、再读、品读、选读、分角色等形式,让学生体会感悟出李丽自始至终都非常有礼貌,林园园则很自私。并结合文末小泡泡中的提示,让学生和林园园对话,结合生活中的具体实例进行沟通和交流。20、纸船和风筝设计理念: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本课教学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在读中悟。2、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尊重

23、和相信是实现平等对话的前提。在课堂教学中,要实现与学生平等的对话交流,首先要尊重学生,而尊重学生要充分相信孩子学习的能力,尊重孩子的情感体验。学习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3、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让学生体会友谊的可贵。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感受童趣板课题,读课题。(风筝的筝要读轻声。)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老师范读,一边听一边想,故事都写了些什么?听后交流:关于课文的内容(根据学生回答,让学生在黑板上找到两个小动物的家,理解“山顶”和“山脚”。)2、学生自由读

24、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划出难读的句子;标出自然段序号。3、检查自学情况(1)检查学生识记生字的情况。课件出示:扎、坏、抓、莓、幸福、受、吵具体操作:指名学生当小老师领读生字。(2)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开火车读课文,随机正音。三、学习课文16自然1、自由读课文26自然段看看纸船和风筝是怎样使它们成为好朋友的。(学生回答问题,可引导他们从小熊和小松鼠是通过纸船和风筝互赠祝福话,互送自己喜爱的食物,来理解它们如何成为好朋友的。当学生说的不完整、不全面时,鼓励学生相互补充。老师借机把纸船图贴在小溪上,将风筝图贴在天空中。)2、学习第3自然段。那咱们来看看小熊收到纸船时表情是怎样的?(乐坏了)

25、还可以怎么说?你们有“乐坏了”的时候吗?(让学生说说自己在什么情况下“乐坏了”?)感情朗读第3自然段,体会小熊的快乐。3、还有谁也乐坏了?感情朗读第5自然段。4、理解“飘”和“漂”。看黑板上的图,风筝是怎样上去的?纸船又是怎样下来的?出示写有“飘”和“漂”的小纸片,指名学生把纸片贴在黑板上相应的小溪上和天空中。并分别用这两个字说一句话。5、感情朗读第4自然段。6、师: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他们乐坏了,那我们就在音乐中去体会快乐吧!挺起腰来,看谁读得最幸福、最快乐。生在音乐伴奏下齐读16自然段。7、小结:纸船和风筝让松鼠和小熊成为好朋友,正当他们沉浸在幸福和快乐中时,这快乐却没有了,因为他们吵了

26、一架,从此,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老师拿掉黑板上的纸船和风筝)后来它们又是怎样和好的呢,咱们下节课来研究。四、书写生字:扎、抓。写好左窄右宽的字。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1、开火车读读生字新词2、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小松鼠和小熊因为互赠礼物而成为了好朋友,可是有一次它们为了一件小事吵了一架。二、学习711自然段1、读文深入。后来纸船和风筝又是怎样使它们和好的呢?自己读读711自然段。(引导学生结合文中小松鼠主动给小熊放一只纸船,并写了一句和好的话来理解它们是怎样和好的。)2、读中体验。(1)引导学生结合文中“小松鼠再也受不了”等语句,体会小松鼠的心情。让学生融

27、入自己的生活体验,假如生活中与好朋友吵架了,心情会如何呢?体验小松鼠的孤独与难受。(2)汇报朗读。指名读第10自然段。(这只“小熊”听了“小松鼠”的朗读,会不会和它和好?如果学生读时体会得好,这只“小熊”就可以针对“小松鼠”读时态度不够真诚、心情不够迫切来拒绝与它和好,并让其他同学继续扮演小松鼠进行读文。)老师相机贴风筝,并用一根粉笔线连在小熊的手中,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师:吵架之后,他们非常难过,在他们自己的努力下,终于和好如初,风筝又起飞了,纸船又起航了。多美呀!(课件出示图片)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指导读11自然段。(3)此时此刻松鼠每放一只纸船,心里就会默默对小熊说上一句话

28、,他会说些什么呢?指名说)三、总结全文,布置作业。纸船和风筝再次架起了松鼠和小熊之间友谊的桥梁,多么令人高兴。友谊是宝贵的,敢于第一个向别人伸出友谊之手的人更令人敬佩。小朋友们,我们在一起共同学习、生活了一年多了,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好朋友,拥有许多美好的回忆。请同学们亲手为你的好朋友制作一件小礼物,同时把你最想说的话写在上面,送给你的好朋友,好不好.四、书写生字提醒学生注意“祝”、“福”都是“”字旁。“幸”的第二横要长。课后反思:借助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乐学、善学。比如:开课伊始,老师就合理地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了情境,出示图,师富有感情地讲述图中内容,整堂课,学生始终

29、处于情境中,这种浓浓的氛围,使学生很快的进入到故事情节中去。精致的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带入到充满情趣的故事中去了。老师通过创设情境,简单的理解了课文内容后引导学生看图,激发学生朗读的欲望。在指导过程中,教师又运用引人入胜的导语,步步深入,指导了学生说话,并使学生自觉地感情朗读,体会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正是因为这堂课设计的情趣盎然,才使得学生因为有了兴趣而真正把朗读当成了自己的一种需要。不是老师要我读,而是我要读。这样的教学,才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的课堂,才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同时,老师的主导地位在此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我们的课堂中,就要求我们应该采取合适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

30、探究的兴趣,和学生不分彼此,亲切合作,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焕发出光彩。21、从现在开始设计理念:针对本文的第2、3、4自然段的结构非常相似的特点,我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时,分别抓住猫头鹰、袋鼠、猴子对动物们提出的不同要求和动物们的不同表现进行对比教学,让学生体会角色的心理和人物的个性特点,使本文的难点在讲读中得到突破。另外,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的方法是一个可以不断创新的动态过程,而表演不失为一种优化的选择,在实现学生主体与文本客体的对话过程中,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的一种心灵的感受。学情简析:孩子们年龄小,在家里受到的关注多,做事往往以自我为中心,难以考虑尊重别人,为别人的感受着想。在学校里,有的孩

31、子当了小干部,神气有余,而理解关心尊重小朋友不够。因此本文对于孩子的思想教育是不可忽视的。学习目标:1.会认9个字,会写10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故事。3.懂得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要尊重别人。教学重点:会认9个字,会写10个字。在阅读课文时懂得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要尊重别人。教学难点:懂得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要尊重别人。课前准备:给全班每一个小朋友一个动物的角色,并在他们的胸口贴上相应的动物图片。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课前老师布置你们查找的资料找到了吗?谁愿意把自己的知识与大家分享?指名学生汇报有关猫头鹰、袋鼠、小猴子的生活

32、习性的资料。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它们的有趣的童话故事。1板书课题。学生读课题。2看到课题,你最想了解什么?学生质疑,交流自己最想了解的问题。二、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听听课文讲了什么事?听后你有什么感受?你在听的过程中能认识几个字?自己不认识的字记下来。2指名学生交流:你听懂了课文主要讲什么?说说自己的感受。把你所理解的内容告诉大家。鼓励每个孩子都争取发表自己的意见。(课文大意:狮子想找一个动物接替它做万兽之王。猫头鹰、袋鼠都命令动物改变原来的生活习惯,弄得动物们十分难受,而猴子却让动物们按各自习惯的方式生活,得到了大家的拥戴。)三、指导自学1自由读课文,提出要求:划出本课的生字,借助拼

33、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识记字形,扩词,划出不懂的地方,小组讨论不懂的地方。2自由读课文,把你认为难读的词句和你喜欢的地方多读几次。3学生小组自学后在小组中汇报学习情况。四、学习第一自然段。1出示狮子图,狮子大王要做什么决定呢?我们来学习课文第一段,学生自由读。老师引读第一句,然后指名一“狮子”上来宣布。结合看图,指导朗读狮子说的话。学生可以加上动作、神态练习朗读,读出狮子大王那种至高无上的语气。1 哪些动物参加竞选了呢?(贴图:猫头鹰、袋鼠、小猴子)2 你认为谁当“万兽之王”最好呢?咱们下节课再来学习。五、教学生字1我会认:(1)出示生字指名学生认读生字后,指名学生当小老师领读生字,学生扩词。

34、(2)说说你的发现,是让学生把生字进行归类,提高识字能力。(3)让学生自己读读生字卡片,再互相考考是否都认识。教师用开火车等方式检查。(4)做摘果子的游戏。2我会写:(1)学生读要写的字,正音。(2)写字指导。找出你认为最难写的字,教师指导书写并在黑板上范写。找出你认为最容易写错的字,并说说该注意的地方。本课要求会写的字,容易写错的字较多。如:“令(少点)、直(少横)、现(最后一笔是竖弯勾)”等,这些都应提醒学生注意。(3)指导把字写好时,可有重点地指导。“之”的书写要注意:点不宜太小,捺要写平。“第”字的竹字头要写小些,整个字体不能太长。“轮”字的车字旁要写窄一些。四个左右结构的字,两部分要

35、紧凑。(4)学生练习写字,同桌评议。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听写词语:下令、公布、一直、当心、第一名、现在、星期、轮流、走路二、学习课文24自然段1学习第2自然段(1)出示图,这幅图是讲谁当“万兽之王”?课文哪一段是写这幅图的?请小朋友自由读课文第2自然段,用“”画出写猫头鹰的语句;用“”画出写动物们的语句。结合看图,自个儿读读句子,体会猫头鹰和动物们的心情、神态,并说出自己的感受。板书:“万兽之王”、动物们(2)谁愿意向大家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指名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结合看图,重点体会神气极了、议论纷纷、叫苦连天。随机进行朗读指导。(3)学生表演,大家评议。(4)小结这段的学习方法。2小组合作

36、学习第3、4自然段请小朋友运用刚才学习第2段的学习方法,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进行小组合作学习。3汇报学习情况(1)学习第3自然段,课件出示图。让学生自己汇报学习的情况,重点体会“激动、直摇头”,随机进行朗读指导。说说自己的体会。在听读与评价中体会“直摇头”,做动作。想想动物们会想些什么?会说些什么?看图想象,动物们是怎样苦练跳的本领的?(2)学习第4自然段,课件出示图。指名读第4自然段,其他小朋友边听边动脑,提出不理解的问题。重点理解“担心、欢呼”。大家担心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担心?大伙儿为什么欢呼起来?表演欢呼的样子?指名回答问题并随机进行朗读指导。为什么猴子得到了拥戴呢?4学习最后一

37、段。(1)学生默读,提问:为什么不再往下轮了?(2)如果你是狮子大王,你会选谁当大王?你想对猫头鹰和袋鼠说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适时点拨,在小猴子前面打)三、读读演演1自由读课文,读好每个角色。2学生自愿组合,分角色表演故事。老师和其他同学当评委,看哪组被评为最佳表演者。四、拓展练习1续编故事:猴子当了兽王以后,动物们是怎样生活的?2说说班里的小干部哪些地方做得好?如果你当了小干部,你将怎样做?课后反思:1、整堂课,学生始终处于情境中,这种浓浓的氛围,轻松、愉快,学生很容易接受。在学习课文当中,老师又在情境中,让学生模拟表演,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观,走入所描写的意境充分感受语言文字和中心思想。2、从学习方法到学习内容,我每时每刻都在尊重学生。最突出的表现是老师课堂角色的转换。在学习课文时,老师也是尊重学生的选择和个体感受。学生理解到什么程度,老师都对他们能勇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